《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评介

2023-03-03 22:57:15胡永杰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心散文园林

胡永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李小奇博士的专著《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于2022 年6 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此著属于园林文学研究范畴,若是着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来看,园林文学尚有很大拓殖空间,在此领域选题体现了作者的独到眼光和开拓意识。而著中以40万字的篇幅爬梳考论,对于唐宋园林散文的文献情况、基本内涵、发展嬗变、文学及文化价值等问题,皆有深细的整理、论述和阐发,则又体现出作者的扎实功力和勤勉用力。

一 推进园林文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以“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为题,具有开拓性意义,题目大小也比较适宜。所谓“开拓性意义”是指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拈出“园林散文”之题,富有新意,具有开拓性,“适宜”则是指选题的大小适中,研究的方法方式合理且必要。

中国园林的审美意义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如果说宫廷庙堂、边关塞漠等是承载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社会生活,激发其家国情怀的公共空间的话,那么园林别业则可以说是承载其闲暇生活,孕育其逸情雅致的最主要、最典型的私人空间。陶渊明诗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76他把田园视作与“尘网”“樊笼”相对的“自然”之所,就给园林赋予了跳脱世俗羁绊的意味。而且,园林多为文人士大夫们模拟自然、精心营建而成,他们有意把自身的自然观念、人生情趣、审美理想凝结于其构建之中。如白居易云裴度的洛阳集贤里第园林:“疏凿出人意,结构得地宜。灵襟一搜索,胜概无遁遗。”[2]5116云友人吴丹的安邑里居所:“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3]350云自己的洛阳履道里园:“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2]5220都道出了园林和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人生观之间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园林乃中国古代文人情致及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典型、集中体现。

然而,和建筑学界、园林艺术学界的研究情况相比,文学界对园林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则比较薄弱,起步也较晚。这可能是因为文学研究界把和园林相关的文学作品纳入山水田园诗、山水游记范畴,遮蔽了它的独特性。据《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中考察及笔者所了解,文学研究领域关于“园林与文学关系”的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已偶尔有之①据《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中考察,1990年之前的相关研究中,仅有陈诒绂先生编撰《金陵园墅志》(1933年出版)、吴世昌先生发表的《魏晋风流与私家园林》(1934年),差可为文学研究领域成果。,但形成专门研究领域乃滥觞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当时有中国台湾学者侯迺慧博士的《诗情与幽境——唐代文人的园林生活》(1991年出版)[4]、《唐宋时期的公园文化》(1997 年出版)[5],大陆学者李浩先生的《唐代园林别业考论》(1996年出版)[6]、林继中先生的《唐诗与庄园文化》(1996 年出版)[7]等著不约而同问世;与此同时,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先生撰写《机智与私人生活》一文[8]67,其学生杨晓山先生开始撰《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9]之著,也对园林与中唐至北宋文人的私人生活及诗歌之关系做了探讨。稍后,李浩先生把《唐代园林别业考论》下编“唐代园林别业考”再加辑补,成《唐代园林别业考录》[10]一书于2005年出版;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与蒋启霆先生合作,把长期辑录的历代园记汇成《园综》一书[11],也于2004 年出版。当时学界交流有限,学术信息不畅,上述成果谈不上是有共识的规划性研究,但他们同时把眼光投向园林与文人生活及相关文学作品,使“园林与文学之关系”这一问题的独立性、独特性价值得以彰显,也在园林与文学之关系的整体认识、园林文献史料资料辑考等研究方面开启了门径。筚路蓝缕,导夫先路,功莫大焉。嗣后,侯迺慧教授继续在园林与文人生活领域探索,又出版了《宋代园林及其生活文化》一著[12]②侯迺慧《宋代园林及其生活文化》,2010年由三民书局出版;2022年以《诗情与优雅:宋代园林艺术与生活风尚》之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李浩先生则指导硕士、博士生在此领域陆续推进,细化深耕;其他研究者也零散有相关著作或学位论文问世。

可见,园林与文学关系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毕竟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在上述滥觞之作的宏观性考察之后,有必要展开多样而具体的微观性研究,为将来更深层面的总结提炼奠定基础,这是学术研究螺旋式发展的应有之路。《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显然有秉承此道路的明确意识。著者选择“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为题,正是从整体研究走向专题研究,从宏观把握走向微观或“中观”性深耕的一种路径和方向,在唐宋文学研究和园林文学研究领域皆有开拓性意义。

二 拓展了中国古代散文阐释的新空间

该著以唐宋园林散文为研究对象,在对唐宋园林散文文献做详尽考察辑目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在古典园林视域下对园林散文产生的原因背景做了翔实的考论,对于园林散文类属的以往做法、应独立成类的理由进行考察和思考,对唐宋之间园林散文的发展、嬗变做了对比和揭示,对园林散文之于园林文化的价值意义也做了适当探究。可以说较大程度上实现了研究目标,是一部扎实的优秀成果。

此著对唐宋园林与园林散文之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论述。著中用了三章的篇幅(第三章唐宋园林兴造风尚与园林散文创作、第四章唐宋园林卜筑与园林散文创作、第五章唐宋园林活动与园林散文创作)来考述,对于唐宋园林散文所载园主建园的目的、心态及经过,园林布局、景观、花木的情况,园林中雅集、游览、耕读生活等问题皆有探究,可以说用力甚多,考论扎实,视野开阔。而且,这些考论是对唐宋园林散文在内容方面的归纳,也关涉唐宋园林及园林散文产生的原因背景、园林散文的主要特征等,颇能见出作者构思的匠心。

同时,相较于园林诗歌而言,园林散文具有容量大、内容翔实等特点,此著通过对唐宋园林散文的全面考论,从园林视角切入,更为全面地呈现了园林散文与园林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其园林文学的属性。比如,以往园林及园林文学研究,关注重点多在于园林的景观、环境,文人们的园林生活等方面,此著在“园林卜筑”“园林活动”等内容之外,还列出“园林兴造”一章,专门论述了“园以文传”“文以园名”“园林散文是园林传意传事的载体”等现象。指出园林散文书写,还具有使园林名扬当世、流传后世的目的;园林散文可以表达园林卜筑的过程,园主园林生活中的状态、心理感受、园林建造的匠心这些“隐含”的“意和事”。这些确实是通过园林诗歌阅读、园林实体观赏难以获得的,体现了园林散文超越园林本身艺术效能的特质。此著通过唐宋园林散文的翔实、全面考察,更为全面地揭示了园林文化及园林文学的内涵,对相关研究也有所推进和贡献。

此著还论证了园林散文的独立文体意义。在第二章“唐宋和园林散文的文学史地位”中专拈出“园记”一类,论证其“文体学”意义。此章分“‘园记’的创体立体”“‘园记’文体流变”“‘园林游记’与‘山水游记’二水分流”三节,考察了“园记”的产生发展情况,及古代文体学著作中对其处置情况,明确提出了“园记”应为独立“文体”或“文类”的主张:“‘园记’是园林散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文体……但是‘园记’文体在古代的文体学著作中一直没有被正式提出……长期以来,‘园记’虽然大量存在,其文体学意义却一直隐而未发,没有确立其在文体学上的地位。因此需要回归原典,‘原始以表末’,溯源以辨体,确立‘园记’体类。”[13]35

这一看法有其合理性及必要性。园林作为人造自然,确实有不同于自然山水的独特之处,因园林而产生的文学作品自然也有其独特性。过去文学研究中多把和园林相关的诗歌归属于山水田园诗,把园林散文隶属于山水游记,的确遮蔽了以描写园林生活为内容的大量作品,不利于文学的深化研究。对于此问题,李浩先生已有过一些思考和探讨,如他指出:“文学史研究中长期流行的山水诗与田园诗两分法及其至唐合流的说法使诗歌分类陷入困境,这种划分忽略了唐代造园产业兴盛的事实,遮蔽了以描写园林生活为内容的大量作品,因此有必要引入‘园林诗’和‘园林文学’的概念。园林诗作为一种独立于山水诗、田园诗又与其有交叉关系的诗歌类型,有着鲜明的特点。唐代园林诗不仅拓宽了诗歌的创作题材,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文人生活与心态、有助于认识唐代园林文化,并对后代园林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4]和李浩先生对“园林诗”“园林文学”概念或范畴的提出、倡导相似,《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中对“园林散文”概念的提出、“园记”的文体学意义问题的强调,都是有价值的。

另外,著中对唐代园林散文和宋代园林散文的差异、演变,唐宋园林散文对于认识唐宋园林文化的意义也做了适当探究和揭示,相对于以往的散文研究而言,园林视角有其新颖独到之处,有益地拓展了古代散文阐释的新空间。

三 辑录园林文学文献的价值

《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还有重要的文献意义和价值。这部著作实为整个唐宋园林文化研究领域做了基础性的文献蒐集整理工作。因为中国古代园林虽然众多,但大多数已废毁而尽,留存至今的只有部分明清园林。唐宋时期园林不像明清园林那样尚有实物可见,认识其面貌只能依据文献记载,这些文献主要就是诗歌、散文和史籍中的零星记载叙述。对唐宋时期的诗歌、散文、史料进行考察蒐辑,把其中和园林有关的记载搜罗整理、考疏清楚,不仅对于文学研究,而且对于整个唐宋园林研究而言,都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之前,李浩先生对唐人园林别业做了全面考录,陈植、陈从周、蒋启霆等先生对于中国园林建筑相关的历代园记做了必要辑录,《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中则对唐宋园林散文做了全面考察辑目,可以说是继他们之后的又一项园林文学文献方面的重要成果。

在唐宋园林散文文献辑录整理方面,著者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各类文献中关于园林散文的记载收录情况做了全面的考察介绍(见第一章)。包括历代史部地理类,子部类书、杂家、小说家类,集部总集类等文献中对唐宋园林散文的收录、编排情况。虽然著中重在从古代散文分类角度对之进行考察,但已经涉及文献中对于古代园林散文收录记载的情况,对于学界参考利用很有裨益。二是对唐宋园林散文做了辑目,共辑得唐代园林散文篇目209篇,宋代园林散文篇目701篇,其中宋代以“园记”“圃记”名篇者95篇(见书后三个附录《唐代园林散文统计表》《宋代园林散文统计表》《宋代以“园记”或“圃记”名篇的散文一览表》),基本穷尽了唐宋园林散文的全貌。园林文学文献整理的重要著作有园林建筑学家陈植先生选辑的《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陈从周、蒋启霆选编的《园综》。和这两部产生较早的著作比较来看,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出《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的文献价值。陈植先生在《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自序》中说:“反顾祖国名园,或已梓泽丘墟,无复孑遗;或经重加修葺,面目全非,惄然忧之。解放后,余即从事于我国旧名园历史考查及其图、记之征集,拟辑为《历代名园记》一书,以供中外学者之研究参考。”可见他意在汇集古代造园之文献,共选得历代名园记56篇(含附录2篇),其中唐人之作4篇(含附录1篇),宋人之作10篇。陈从周先生在《园综·小序》中说:“余从事园林建筑,垂五十余年矣。每见昔人有关名园记事,辄录存以备稽阅。岁己未(1979),适雨田内阮垂老退休,每与语及此事,拟便扩而充之,以成专帙,俾汇历代名园史料,以供园林专家之参考。”陈从周先生编选园林之文,实受到陈植先生的启发,又有感于陈植先生选录太少①《园综》后附刘天华先生所撰《后记》云:“陈师从周先生编《园综》的直接原因应该说是受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陈植(养材)先生编书的启发。1980年底,我常随先生左右,一次在先生书斋内看到一叠书稿,系陈植老先生选注的《中国历代名园记》……先生讲:中国古代园林何其多哉,只选这么几十篇远不足以反映传统园林文学的面貌。我想将看到的园记收集起来,出一本全的,也不加注释,让人家自己去阅读、理解。”,也是意在汇集更多园林史料,所以标准稍宽,共辑得215家321篇,其中唐宋人之作49篇。可见,《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中辑目的近千篇数量是远远超出以上两著的。当然,陈植、陈从周、蒋启霆诸先生辑录所得较少,并不是他们见闻不广之故,主要是因为他们系从园林建筑资料角度着眼,选录标准较窄。关于此,他们有明确说明,如陈植《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自序》云:“为供造园学家学术上之考证及修复时之依据起见,凡园之有名而无记及有记而无实景记载者,因限于体例均予割爱,未加选辑,此不能不引为憾事耳。是书之辑,所以屏弃空论,注重实景为主者。”[15]1又如《中国历代名园记选注·选注例》云:“本编选录,大致以反映结构、布局和景物的为标准,因此有不少园记都没有收入。”[15]1《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乃从园林散文角度着眼,标准最宽,所以所得更多。

陈植、陈从周等先生的两著辑录园林散文,目的标准不同,所得有异,各有其道理和价值。但中国园林的内涵和价值颇为丰富多样,研究及欣赏者对史料的需要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和要求。《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因标准较宽,实已全面详尽地梳理考辑了唐宋园林散文的篇目,不仅对于园林文学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于整个园林研究都有广泛的适用性。故其在文献方面应具有历久不废的价值。

总之,此著较为全面深细地考察、梳理、探究了唐宋园林散文的诸多方面。对于全面深入认识唐宋园林散文的面貌,认识园林散文的独特特征及价值皆有推进和助益;其文献整理,对于学界进一步研究园林文学和园林文化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开拓性价值的重要成果。

当然,著中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之处。如著中把园林散文中的“园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看待,意在彰显园林散文的独特性,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已见前述,但园记毕竟兼及“体裁”和“题材”两方面的内涵,把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来看待,尚待进一步系统论证。再如著中对唐宋园林散文发展历史、阶段的考察梳理还可以结合时代特点更加具体细致;对唐宋园林散文文献的考辑虽基本详尽,但也还有可改进完善的空间。不过,在中国古代园林文学研究整体上尚不够成熟、不足以提供必要借鉴的背景下来看,开拓性研究,难以尽善,实为不可避免之事。概言之,《文心见园:唐宋园林散文研究》之著,把园林文学研究从宏观鸟瞰推向微观深耕,从整体性研究转向专题研究,其开拓之意识、勇气、实绩,都可称道。

猜你喜欢
文心散文园林
散文两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两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中国篆刻(2017年5期)2017-07-18 1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