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青,张 波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大学 纪检监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34。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和主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心中的思政课”“一堂好课”“同上大思政课”“金课”“网红课”等标志性冠名的涌现,思政课跳出以往“刻板印象”的公众形象跃然纸上,思政课公众形象认知、塑造、建构、认同、优化等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和重要问题。问题的深化研究源于实践的动态发展,当下新媒体建构的交往环境、中西方意识形态交锋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以及话语权抢夺等新问题,也给思政课公众形象建构带来不少新挑战。因此,本文试图从形象建构理论的“自我”与“他者”这对相对概念中,研判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和他者形象认知的辩证关系,以期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政课公众形象建构的完善路径。
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任何主体都需要良好的形象,思政课亦如此。目前,学界对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内涵没有统一界定,但较为广泛认同的概括是:“社会公众在感知高校思政课的学科建构、理论内涵、实践教学以及功能发挥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即社会公众对高校思政课的存在样态、运行状况及其功能价值的总体判断与评价。”[3]这个概括是对形象建构理论的具象化解读,一方面说明形象并非与生俱来,也非静态不变的,需要在“他者”的镜像中得以实现;另一方面说明思政课公众形象是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认知形象认知的综合体。从学科视角看,作为一门建立在相关学科综合基础上的思政课,在当下“大思政课”格局以及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时代潮流的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先从与其学科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学、政治哲学、心理学的“他者”镜像中,来洞见当下思政课的整体形象。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也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思政课的整个发展过程贯穿教育学的方方面面,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也为思政课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4]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立人”二字,教育学视角下的思政课形象,角色定位更加聚焦“立德树人”的价值镜像和“理论阐释”的知识镜像。
一是“立德树人”的价值镜像。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要把一切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促进个体社会化同样也是教育本质的重要体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通过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社会化来塑造人、改造人、影响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把社会成员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对思政课建设指明发展方向、提出殷切希望、明确课程建设要求,实际上也为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建构擘画了框架图谱,“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但绝非“千人一面”地兜售自己的价值观,而是要寓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立德树人”的价值镜像中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
二是“理论阐释”的知识镜像。教育学是探求教育一般原理和规律的学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教育手段。基于教育学视角从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的学理意义来看,思政课是一门“理论阐释”的知识传授课程,这和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相辅相成。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把思政课的道理讲好。我们要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使学生建立起马克思主义道义性和真理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使学生践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知识体系等。
政治哲学研究人的政治,论述人与政治的关系。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贡献在于以“人的解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主线,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来诠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用唯物史观观察世界、改造世界,以“‘人的观点’把握‘政治问题’”[5]。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完善的理论诉求,也是思政课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基于政治哲学视角,思政课的公众形象更加注重“政治引导”的政治镜像和“意识形态”的灌输镜像。
一是“政治引导”的政治镜像。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动物”[6]4到马克思的“社会动物”[7]363,均表明任何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其背后必然涉及人的价值立场和政治取向,思政课也不例外。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最基本功能,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崇高理想信念,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进而达到政治认同的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课“政治引导”的政治镜像,并不是要把思政课的形象简单地看成是“政治宣教课”和“政治说教课”,而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领学生,在用学术讲政治的话语中既体现出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又体现出答疑解惑的教学内容。
二是“意识形态”的灌输镜像。“意识形态既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也不是闲来无事的诗词,而是个人进入并生活于某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与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8]2从政治哲学视角来看,思政课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主要阵地,通过鲜明价值导向和正确政治导向的课程体系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从而使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的意识形态”,灌输并非强制操纵、歪理邪说、道德绑架,而是通过道理的灌输,回答时代之问、解答学生所惑,培养学生做意识形态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明白人。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系统借鉴和参照的临近学科中,心理学非常重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透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透视心理现象”[9]成为学界常见的研究范式,思政课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大量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资源,让思政课在心理规律的指引下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心理学视角下的思政课形象,更加关注“启智润心”的精神镜像和“铸造人格”的品德镜像。
一是“启智润心”的精神镜像。思政课与心理学的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需要—心理—思想”的互动规律。思政课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几次重要场合讲话中都提到了焦裕禄的事迹,正是因为他上初中时,政治老师在讲述焦裕禄时数度哽咽,特别是他被焦裕禄在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顶破仍然带病坚持工作的事迹所震撼。这说明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紧密相通,思想道德的品质彰显与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结构彼此适配。思政课要有温度、有情怀,要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把握好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成长规律,使课程呈现“启智润心”的精神镜像,从而培育和造就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博大仁爱情怀的时代新人。
二是“铸造人格”的品德镜像。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人格的培育是良好的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基于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健康人格有十个衡量标准,包括强烈的感受力、坦诚、有能力感、友好、心态积极、不怨天尤人、低焦虑、低抑郁、较好的抗压力、自制力强。人格教育强调教育的内化,人格教育融入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思政课教师有“六要”,其中“一要”就是:人格要正,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实际上更是对思政课育人目标的要求。思政课不仅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课程,还是铸造健康人格、涵养德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文类课程。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知行合一、激扬斗志、开放包容。
当下,建构思政课公众形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本身的自我诉求,在实践中有两个观看主体,一方面通过“他者”镜像得以展现,一方面通过“自我”镜像得以形塑。思政课公众形象建构的动态过程,实际上是“自我他者化”的动态平衡,既是“自我”的建构与完善,也是“他者”的认知与肯定。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学视角下“立德树人”的价值镜像、“理论阐释”的知识镜像,政治哲学视角下“政治引导”的政治镜像、“意识形态”的灌输镜像,以及心理学视角下“启智润心”的精神镜像、“铸造人格”的品德镜像,都是应然状态下“他者”对思政课的认知与肯定。但在实然状态下,要保持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之间的动态守恒,前提是厘清和坚持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辩证统一。
“自我”与“他者”是研究形象建构理论的两个维度。“他者”相对于“自我”而生成,“是主体构建自我形象的要素,是赋予主体意义的个人或团体,其目的是帮助或强迫主体选择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并且其位置在何处”[10]。在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建构中同样有两种形象出现,一种是自我努力塑造同时又期待他者肯定的“自我”形象,一种是纯粹来自外部认知并对自我构成影响的“他者”形象。从主体间性关系来看,“他者”即对象主体,且两种“形象”存在主体间性矛盾,这种主体间性矛盾体现为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存在偏差甚至是偏见,解决主体间性矛盾需要对自我主体和对象主体重新确认与超越。
一是关于思政课的本质,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偏差主要体现为:“说理”还是“说教”。有些人认为思政课的本质并不是讲道理,而是一味地政治说教。他们话语表述的教学场景是思政课教师高高在上、刻板生硬地将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填鸭式”单向灌输。学生只听只记只背,不表达立场、不抒发感受。这是他者形象认知中忽略思政课的理论性和科学性的表现。
二是关于思政课的内容,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偏差主要体现为:“与时俱进”还是“形而上学”。有些人认为思政课的内容高大上过多、接地气不足,仅就意识形态谈意识形态,且过于强化意识形态色彩,教学内容单调无味,与现实生活关联度较低,“注水课”的成分更大。这是他者形象认知中忽视了思政课的创新性与开放性的表现。
三是关于思政课的作用,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偏差主要体现为:“缺一不可”还是“可有可无”。有些人认为,思政课涵养学生的政治品格、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要依靠学生自悟而非教师教导;思政课作用微乎其微,不会给国家带来现代化的实际利益,特别是高校思政课应将“必修”改为“选修”,留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精力学习专业课。这是他者形象认知中片面强调实用主义,漠视了思政课的真理性和道义性的表现。
从他者形象认知的偏差中可以看出,思政课公众形象的自我建构实际上还存在着不少现实困境,困境来源于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造成困境的一部分根源在于“他者”作为对象主体,存在“他塑”的主导权,在主导权的边界里既可以异样表达,又可以善意言说。但是,结合形象建构理论,我们从“自我”与“他者”这对哲学中的经典概念中深入探赜,会发现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具有相同价值旨归,成为思考思政课公众形象建构的一把钥匙。
从价值追求上看,自我形象建构期待他者形象认可与认同;从价值实现上看,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相统一,是优化与提升思政课公众形象的最终目标。自胡塞尔的“主体间性”到海德格尔的“我与你的共在”,到马丁·布伯的“我—你”,再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和列维纳斯的他者性哲学,理论的发展越发体现“自我”与“他者”是灵魂的相遇,需要相互理解与沟通。思政课是培养人的特殊课程,培养对象就是他者性的存在,思政课的公众形象如何,培养对象的认知反馈最有发言权;思政课教师的公众形象如何,学生的感受和评价最为直接;学生的认可与认同直接影响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实现。正如黑格尔所说:“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获得它的满足。”[11]137只有他者认可、认同,自我形象建构才得以可能;只有他者与自我认知相统一,公众形象建构才会更加优化与完善。
如前所述,“自我”与“他者”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自我”离不开“他者”,“他者”也离不开“自我”,在对立中寻求统一。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离不开“他者叙事”,他者形象认知有利于自我形象建构跳出“自我中心主义”。而“他者叙事”的本领高低,说到底取决于自我形象建构过程中是否能够持续自我赋能;是否能够进行常态化内涵建设;是否始终与他者形象认知成为互相发展条件,进而彼此成就共同勾勒出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完整图谱。
一是自我形象建构为他者形象认知输入“成分”。自我呈现的样态是他者形象认知的基础和前提。思政课是一项理论拓展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课程,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蕴含哲学视角下的形象成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蕴含政治学视角下的形象成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蕴含历史学视角下的形象成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蕴含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下的形象成分。这些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形象成分共同丰富了思政课的形象模块,为“他者叙事”和“他者言说”奠定了物资基础。
二是他者形象认知为自我形象建构输入“养分”。当自我形象建构跳入“自我中心主义”后,带来的是自我形象认知的狭隘和局限。虽然自我在形象建构中始终发挥主体性作用,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他者形象认知带来的“养分”,诸如类似认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形象,不仅要“专”还要“全”,要适度增加对多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度、广度、厚度,增补理论“养分”,增强理论阐释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析现实问题的系统思维,涵养胸怀天下的品行格局,也更加符合思政课开放性的时代特征。此外,思政课公众形象的传播效果,以“他者叙事”和“他者言说”来评价传播效果也会更为客观、全面、立体。
综上可以看出,形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自我形象建构和他者形象认知的交往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培育路径,需要在研判思政课情境变化、把握思政课公众需求、更新思政课话语范式、探索思政课数智技术的实践逻辑中,达致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保持动态平衡和辩证统一。这也是“大思政课”格局下思政课公众形象的建构目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自我形象建构与他者形象认知的差异乃至对立,是社会存在的产物。“他者”对思政课的形象认知往往受到外在社会情境和自身内在尺度的影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随着ChatGPT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多元泛化,当下新媒体建构的交往环境、中西方意识形态交锋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以及话语权抢夺等新问题此消彼长,使得思政课所处的社会情境较以往发生深刻改变。面对现状,思政课的重要性越发凸显,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愈加重大。
我们研判思政课所处社会情境,有利于“他者”在重塑自身内在尺度的过程中,认识到“两个大局”下的党和国家事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有利于“他者”正视思政课的社会地位、显著作用,消弭对思政课的认同壁垒,认识到思政课承载的正是国家使命,通过不断拓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自身育人效能的方式来实现国家战略层面的“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使命担当”。
把握思政课公众需求,不仅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的关键,还是解决思政课供需矛盾的着力点。我们要在把握思政课公众需求的基础上增进“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共识,进而满足思政课更为丰富的公众期待,使思政课自我形象建构和他者形象认知相统一。只有这样,思政课有效性才会提升,才能最终满足思政课在“大思政课”格局下真正“善用之”的时代要求。
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所处的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思政课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大成效,思政课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在提升。但作为“他者”的典型群体——今天的“00后”,他们身为千禧宝宝,生于中国“入世”节点、长于移动互联网兴起时代,享受到了全球化、移动互联网、整体性消费升级的复合红利,物质上更充裕,精神上更没有包袱感,便捷的社会资源使得从小受互联网文化濡染的他们,对多元世界有着更深的体认和理解,“移动互联网一代”“二次元时代”“Z世代”“独二代”等时代烙印镌刻在他们身上,也让他们思想更为活跃、自我意识更加强烈、文化认同更加多元、创造力更加凸显。也正因如此,作为“他者”的“00后”大学生们,对思政课呈现出更高阶的需求特征,而这个需求特征与时代的关联度非常高。一方面,他们不喜欢教师的照本宣科,期待更深邃的洞见和更现实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相比宏大叙事,他们更容易与微观叙事共鸣。这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如列宁所说:“工人特别容易明白和领会社会民主党的纲领,因为这个纲领所说的,全是每一个有头脑的工人看见过、经历过的东西。”[12]176社会民主党制定纲领,把握工人现实需求,增进了“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共识,使社会民主党的公众形象得以建构。新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思政课教学改革收到了很大成效,但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教学情境不再具有天然优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听之藐藐的现象时有发生,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道理、案例、故事,在一些学生看来味同嚼蜡,不新鲜且无用处,这实际上是因为公众需求和教学供给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教学案例必须与时俱进、接地气,在学生“看见过、经历过的东西”上下功夫,避免理论与现实的割裂,增进“自我”与“他者”的认知共识。当“他者”愿意听、爱听思政课时,思政课公众形象逐渐会生动浮现。
形象建构离不开话语传播,话语是表征权力关系的叙事行为,“自我”与“他者”之间有效的话语畅联,以及“自我叙事”与“他者言说”的和谐同拍,是话语形象最大值的体现。众所周知,在思政课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老生常谈”和“照本宣科”,其结果就是“自我失语”和“他者失声”,思政课成为干巴巴、没有生命的政治宣教形象,思政课教师呈现出毫无主张、上纲上线的刻板印象。通过更新思政课话语范式对教材进行合理解读和技术改造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否则思政课教师存在的价值微乎其微,也较难获得“他者”包括教育同行的尊重和认可,更不用讲思政课形象建构这个课题。因而,更新思政课教学话语范式,提升“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能力,将逻辑缜密的教材内容转化为新鲜生动的教学话语,这是思政课公众形象建构的关键环节。
在“自我”话语形象建构中,更新思政课话语范式,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不违背教材的基本精神、不背离主流价值、不信马由缰、不信口开河;二是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地进行剖析和批判;三是要从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敏感尖锐的问题切入,与学生展开对话,增强自身讲道理、讲好道理,会讲故事、讲好故事的能力;四是尊重、理解、掌握“他者”话语范式,将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同“他者”话语体系和话语习惯深度融合,拉近对话距离,共情对话内容。
如今,信息环境已经成为“自我”与“他者”打通虚拟现实联结壁垒、实现全程交互的主要场域。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即数智技术的创新发展,“由信息多寡形成的‘知沟’已渐趋消失,但由判断力强弱所致的‘智沟’却愈发凸显”[13]。对此,我们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14],也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智化转向,探索数智技术有效融入思政课的方式手段,在数智赋能下完善“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场域,丰富思政课形象的建构空间。
数智技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思政课数智技术的探索运用,在坚持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根本目的依然是获取“他者”真正需求。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智技术,分析“他者”在上思政课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数据,及时了解“他者”的形象认知、心理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等。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数智技术塑造人机协同教育场景,增创“自我”与“他者”交互体验方式和场景,弥补传统思政课教学短板,激发思政课虚拟教学的内生动力,提升数智化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为思政课形象建构提供更多想象空间和实施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