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中警察身份认同初探

2017-11-04 23:12王欢
今传媒 2017年10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

王欢?

摘 要:网络语境下警察身份认同的三个层次,即个体、集体以及社会身份认同,是逐渐递进的关系。警察个体尽管受自身职业或行业的影响,但更注重自我感知和感受。在集体身份的认同过程中,集体内部成员的不认同首先体现为否定警察身份的不认同,但在涉及警察集体的情势下,个体往往会不约而同,集群发声。警察社会身份认同的实质是对警察公众形象的评价。网络中的警察公众形象存在身份固化和评价极化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身份认同;自我感知;群体成员;公众形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024-03

“身份”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被普遍运用于心理分析之中,以解释个体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身份认同既有确定身份的意思,也是以个体为中心,以集体、社会为参照物的自我确认,甚至包含去中心化的认知和探寻。社会学领域对身份认同的研究多集中于全球化与现代性视角、边缘性社群的身份认同文化视角以及职业归属视角[1],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流于宏观层面,缺乏对特定时空限制、社群阶层分化、身份认同层次的细致分析和深入思考。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社会中的个人变成了“网络化的个人”(networked individuals),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和个人身份认同也有了新的含义。本文拟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各类网络涉警舆情热点事件,尝试分析警察的个体、集体以及社会身份认同状况,并提出警察身份认同的层次性概念,为公安机关涉警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新的切入点。

一、网络语境中警察个体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首先关注的是个体对自我的认同。这种认同从对自我的粗浅认知开始,发展于对自我的深层探寻,归结于对自我的最终确认。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下,这种个体身份认同会不断变化,甚至在同一时间出现多重认同。网络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不仅为个体的压力释放提供了廣阔平台,也为自我的重新认同提供了充分空间。在网络语境下,个体身份认同呈现出与普通社会生活环境下截然不同的特点,为个体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创造奠定了基础。

警察在网络语境下的个体身份认同也是如此,突出表现为更关注个体感知和自我感受。网络形象实际上就是个体的展现和延伸。所以,网络上的各类评论和立场也在不同程度上反射出发言者本身的态度和观点,甚至是持方观念的加强和夸张。同时,这种网络中的形象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性,虽然角色丰富,但去中心化明显。基于网络互动(当然,这种互动的前提是基于一定的价值观或身份职业或普遍认同的观念),个体有可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平等发言、共同交流,甚至最后不能达成一致的氛围中完成自我认知和对事物的认知。总之,警察在网络语境下的个体身份认同也具有个体满足的目标。他通过参与网络活动来实现自我塑造,即使这种塑造是在不断修正和改变中完成的。

但是,警察在网络语境中的个体身份认同又不同于一般网民,因为其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职业或行业的影响,从而在一开始进入网络时就自觉或不自觉、主动或被动打上这样的烙印。只不过,从近年来发生的涉警舆情事件来看,在网络语境中其更关注“个体”而非“集体”。换言之,在网络语境中,警察个体对个人感受的注重(可能这种关注表达出来的感性成分多于理性成分)大于对集体形象的注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警察在网络语境中不注意自身的职业身份,而仅仅说明在确认自身职业身份之前,个体首先必须完成对自我本真的认知,即对“我是谁”的认知。这既是个体身份认同的正常出发点,也是网络语境对个体身份认同放大的结果。

警察在网络语境中的个体身份认同会因具体事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按照舆论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评价的总体性质,可以将涉警舆情事件分为正面涉警舆情事件和负面涉警舆情事件。在正面涉警舆情事件中,警察个体身份认同往往表现为从专业角度出发,还原事件发生原因、进展过程和处理结果;或从职业角度出发,呼吁相关人身财产安全保障、反思体制机制弊端漏洞;或从个体角度出发,悼念亡者、谴责罪犯、抒发情感。比如,在2015年上海交警被拖致死事件中,诸多警察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文,对牺牲民警进行悼念,对事件本身进行还原,对“路怒族”进行谴责,对交警执法安全进行呼吁。这些评论从最初的就事论事延展到对制度的反思,从对牺牲民警个体的关注和对肇事司机的谴责扩大到对警察执法环境和交通规则的探讨,反映出警察个体身份认同既带有浓厚的职业色彩,又具有强烈的个人气质。而在负面涉警舆情事件中,警察个体身份认同往往表现为对不规范执法的批评,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对事实真相的追寻和对警察形象的修复。比如,在2016年深圳警察查验身份证事件中,除了官方和非官方对涉事民警进行批评之外,对正确规范的执法程序进行普及宣传、对丑化警察形象甚至歪曲法律法规的言论进行抨击也是警察发声的重要内容。这些言论不因执法争议而一味护短,而是从公正执法、规范执法、理性执法的视角看待事件,从专业、职业角度对执法活动进行解读和宣传,反映出警察个体身份认同比普通个体身份认同更加职业化、权威化的特点,也表明警察个体身份认同从个体出发(仅代表个人而非官方发表言论),结合职业属性(从专业角度看待事件),最后又回归个体(个案不足以代表警察群体)的趋势。

二、网络语境中警察集体身份认同

集体身份认同是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概念,因为个体总是不能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集体身份认同就是个体特征、个体差异和个体互动的结果。同时,对集体身份认同的研究能够解释个体身份认同的走势,并对社会合作与冲突加以预测。集体身份认同的核心在于朋友角色身份的确认。这种角色身份往往是集体身份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只有确认了朋友角色,集体才得以形成,集体身份才得以确认。而集体身份认同的本质在于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即由自我认同衍生集体认同,人们自觉将“我们”与“他们”区别开来,从而实现个体的“独特性”向“群体性”的转变[2]。endprint

网络语境下的集体身份认同也包含朋友角色身份的确认和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两个要素。但是,囿于网络的虚拟性特点,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夸大自身的身份属性,以获得其他个体的认同。这种身份属性可以基于过往经历获得,也可以基于自身职业专业获得,甚至可以基于想象获得。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的匿名性会使这种身份属性更加突出,而其真实性较现实生活中更难掌握。由此,朋友角色身份更加难以确认,或者说,更加容易进行初步表象的确认;群体成员身份更加容易得到认同,或者说,具有更强的变数,群体也更容易聚合分散。

在网络语境下,警察集体身份认同因警察这个职业而具有格外突出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现象:一是在警察个体发布不当言论之后,其余警察个体对其言论的不认同明显带有否定其警察身份的倾向。这是自我与他人在进行互动时必须选择“合作”或“不合作”的结果。不论个体之间是否相互认识,在网络语境中,互动若不是充分且频繁的,就难以形成集体身份的认同。那么,如何在互不认识的情况下达到充分且频繁的互动,也即个体之间的互动超越一定的临界值,产生集体层次上的变化呢?这就需要在初步展开互动以及互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必须选择“合作”且不断“合作”,即双方或多方相互依赖,共同生存。而在网络虚拟语境中,个体之间不存在经济上的、利益上的甚至人情往来上的瓜葛,几乎唯一的(也是在警察集体身份认同中普遍出现的)可能就是个体都具有警察身份。这种既定的职业形象能够迅速拉近个体联系并彼此确认朋友角色身份。但是,当警察个体发布不当言论时,这种合作关系的破裂首先表现为其余警察个体对发言者警察身份的否定,因为这种警察身份正是朋友角色身份的基础。比如,在2016年深圳警察查验身份证事件中,警察个体发声批评涉事民警言语失当,并就查验身份证的执法程序和法规规定进行正确讲解,就是对朋友角色身份的否定。发言者并没有因为涉事民警的警察身份而选择信赖并为之辩解,因为此时涉及的是警察集体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認同超越了个体喜好和个体联系,而更多的具有集体意识。

二是在涉及警察集体的情势下,警察个体往往不约而同,集群发声。个体对自身角色身份确认和其他集体成员的朋友角色身份确认使得彼此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合作,在网络空间中形成较为一致的舆论。这种集体内部的个体互动不同于网络空间中的个体互动,而更强调群体成员身份。群体成员之间尽管互不认识,但彼此因警察身份而互相得到确认,彼此赋予对方群体成员的身份,群体由此形成。这种群体成员身份意味着个体对自身认知的自觉和自愿,也意味着大家将以同样的标准评价群体成员和外部事物。故而在涉及警察集体的情势下,不约而同的集群发声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这种集群发声包括各大警方官微、官博的权威发布,但更多的是指警察个体的相同认知和同一发布。比如,在2015年肃宁事件中,面对主持人报道该事件时的表述和措辞,民警个体表达了(对主持人专业的)质疑、(对无视民警牺牲的)愤慨和(对不当言论的)声讨等情绪。这些在微信、微博平台上的情绪抒发甚至超越了警察官方声音,对事件舆情走向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使个体突破了区别与其他个体的一些个性特征和束缚,群体性取代个体性成为集体身份认同的重要要素,集体身份由此形成。

三、网络语境中警察社会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表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对身份认同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内涵较宽泛,包括宗教、种族、组织、职业、价值观等多重内容。其中,组织和职业特征显著影响社会身份认同。具体而言,社会身份认同在此方面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所从事的职业是否被社会大众所认同及认同的程度;二是个体对自身从事职业是否认同及认同的程度。前者主要依据社会大众对该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和从业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加以判断,而后者主要依据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满足感和获得感加以判断[3]。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涉及职业的社会身份认同的一体两面,尽管看起来好像并不是一回事:若社会大众对该职业的认同度较高,从业者自然会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从事该职业也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反之,从业者对本职业存在厌恶、倦怠情绪,对社会的贡献较少,社会大众也不会对该职业抱有期待或好感。所以,社会身份认同在涉及职业的问题上,其实就是个体的公众形象的问题。只不过,这个公众形象有大众评价和个体评价两个方面。

尽管网络具有隐匿性,导致网络身份具有虚拟性、多重性和流变性,但这并不妨碍网络语境中社会身份认同的构建。只能说,网络语境中的社会身份认同与现实生活中存在巨大差异,但网络社会身份是现实社会身份的延伸、变异和丰富并不存在疑义。在网络中,警察的社会身份并没有被消解或者被个体的政治参与活动所掩盖。相反,言论的在场优势和政治参与的热情揭示了隐匿身份背后的真实动因,认同的真实感和明确的政治诉求确认了具体事件中身份的单一性和唯一性,加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实名制的普及,警察的社会身份在网络上同样得以固化,甚至得到彰显和突出。由此,网络语境下警察社会身份认同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它因警察职业或警察身份而将个体标签化,从网民而非大众的认同态度和程度即可判断[4]。换言之,网络语境下的警察社会身份认同就是网民对警察公众形象的评价。

从近年来涉警舆情事件在网络上的发展情况看,警察社会身份认同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身份固化。所谓“身份固化”,是指警察个体的网络身份一旦被确认,则被迅速贴上警察的职业标签。在网民看来,其言论、立场已脱离普通网民身份,而具有警察这个职业或集体的色彩。这种标签化或脸谱化的倾向一方面是网络信息爆炸和知识快速消费的结果,因为发言者众多,网民必须简单明了进行分类,才能够及时了解观点,进而站队支持或反对;另一方面也是媒体推波助澜的结果,新闻标题为博眼球和关注,不恰当抓取身份信息并进行显著标注和宣传。久而久之,发言个体的警察社会身份成为网民在了解言论内容之前首先进入其视野的信息,由此形成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警察社会身份不断固化。endprint

二是评价极化。近年来相关统计显示,在诸多社会舆情

事件中,涉警舆情件数最多,影响最广,争议最大。这固然与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常年处于社会执法第一线有关。与公众接触较多,矛盾纠纷自然不可避免,加上社会中别有用心的人在网络上的煽动和不明真相的网民轻信网络谣言,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应对不力或不及时,网络中对警察的评价令人堪忧,各类极端言论时有出现。正确解读这种社会身份的不认同或不完全认同,就应当认识到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在网络中的综合映射,也反映出公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存在更高的期待。所以,并不能将网络中对警察社会身份的固化和评价极化简单理解为网民对该职业的恶意甚至敌意,而只是认同程度有待提高。

四、结 语

近年来的涉警舆情事件表明,在网络语境下,警察个体尽管受自身职业或行业的影响,但更注重自我感知和感受。在确认自身职业身份之前,个体往往已完成对自我本真的认知。而在集体身份的认同过程中,集体内部成员的不认同首先體现为否定警察身份的不认同,但在涉及警察集体的情势下,个体往往会不约而同,集群发声。警察社会身份认同的实质是对警察公众形象的评价。网络中的警察公众形象存在身份固化和评价极化的现象,应引起重视。网络语境下警察身份认同的三个层次,即个体、集体以及社会身份认同,是逐渐递进的关系。对此可从两方面理解:从个体视角,警察个体身份认同是警察个人价值观、情感、理想、目标等的延伸和发展,警察集体身份认同是警察个人将自身置于警察集体并由此区别于其他集体的过程,警察社会身份认同是警察个人在公众眼中的职业形象的塑造或再造;从社会视角,警察个体身份认同关注警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不同特质,警察集体身份认同关注警察集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不同特质,警察社会身份认同关注警察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评价。不论从哪个方面理解都可发现,网络语境中警察个体、集体以及社会身份认同呈现出由自身及于集体再及于社会的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5.

[2] 聂文娟.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J].外交评论,2011(4):84-88.

[3] 此处之所以仅研究网民对警察社会身份的认同程度而不讨论警察个体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认同感,是因为前文已述,大众的认同和个体的认同本是社会身份认同的一体两面。另外,个体的认同已部分为个体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所涵盖,故对社会身份认同的研究主要侧重大众视角展开。

[4] 罗良清.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身份认同[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3(5):26-28.

[5]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1):21-27.

[6] 聂文娟.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J].外交评论,2011(4):83-95.

[7] 左雅.个体的身份认同与其职业的匹配度影响工作投入水平[J].社会心理科学,2011(5):111-114.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
无间地狱中的“泣儿”
试论中美体育电影中的身份认同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英语专业定向生交友圈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