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芳++周梦华?
摘 要:近年来微公益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其“人人公益”的理念,使大学生也可以成为公益的“微主体”,唤起了大学生的公益热情,培养了其公益精神,也促进了思想道德观念的内化,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自我认知。大学生的微公益行为创新了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彰显大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推动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微公益;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0-0030-02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公益模式——“微公益”被广泛传播,它倡导以细微的形式参与公益活动。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微公益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学生通过微博、公益网站等微公益的方式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促进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微公益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新平台和载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主体”:价值观内化促进自我认知
微公益与传统的公益活动有很多的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即是公益主体的差异。“微公益的慈善主体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大企业家,而是普通大众,它没有大慈善者的‘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举手之劳, 甚至是寓慈于乐的参与方式。”微公益是由民众发起和参与的“微主体”的公益行为,其特点是成本低、门槛低,人人均可参与公益,无定量的收入或时间门槛。这种微公益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能给大学生特殊的道德价值导向。
微公益让公益常态化、生活化,唤起了大学生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培育了大学生的公益精神,促进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递。部分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公益活动流于形式,价值内涵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出于对社会体制的质疑和对部分人的不信任,大学生往往选择只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而对公益不闻不问。对于大学生对公益活动的误解和偏见,微公益以独特的方式作了澄清,并培育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微公益倡导大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如“小题大做”公益网站上的活动、“地球一小时”公益项目、支付宝的蚂蚁森林活动等。这些活动并没有占用大学生过多的资源和精力,甚至在参与的过程中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乐趣和放松,这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和压力,增加了大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公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微公益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民情,关心百姓疾苦提供了窗口。微公益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简单的文字具象化为具体的事物,进而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当人的生理需求等基本需求获得满足以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微公益是以主体的道德自由意志为前提,进行自愿基础上的道德选择。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从而突破自我,完善自我。
二、“微行动”:道德观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微公益使道德行动具有组织性,促进了大学生道德行为方式的变化。微公益“微”的特色一方面表现在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组织发起公益活动,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人参与公益”即人人都能通过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在网络时代,有时候“围观”也是一种公益,甚至不需要捐钱、捐物,网友只是一次转发也是一次善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9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大专及本科学历的网民已经达到20%以上。如此庞大的大学生网民队伍,即使一部分人对一些公益信息进行转发,信息快速扩散的裂变传播也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其实这并不仅限于信息的传递,也是一种将具有共同道德价值观的人聚集起来开展有组织的道德活动。“微公益显出社会‘弱关系的网络”,“‘弱关系是指偶然发生的、没有精心培育的社会关系”。微公益活动将大学生与社会联系起来,与那些陌生的发起者、参与者和受助者联系起来。这样大学生的道德关怀并不仅限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也对那些远不在身边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和事给予道德关怀和帮助。并且大学生通过微公益奉献的“微力量”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来帮助受助者,这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或“几对一”道德行为向“多对一”的道德行为方向改变。
微公益提高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可持续性。以往大学生在如何将自身的道德观念、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行为,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等问题时往往流于表面。微公益将道德理念与社会实际连接起来,始终以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树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微公益理念,用亲身经历来感受思想道德实践的意义。微公益的多样化形式,让学生更加关注和支持微公益活动,在逐渐的积累中形成参与公益实践的习惯。此外,在大学生个体在参与微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对其他个体也会形成榜样和示范作用,吸引带动更多的个体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来,这就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凝聚了分散的公益力量,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微公益活动中,给予思想道德实践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三、“微平台”:开辟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径
微公益信息的传播基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和产品,借助微博、微信等“移动终端”开展活动,可以创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微公益利用的移动微平台模式以信息高速而又廣泛地传播为特征,对借用移动终端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高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新媒体方面最前沿的体验者和拥护者,对微公益的接触也相对较早。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被众多互联网碎片化娱乐信息环绕,以“思修课”“毛概课”等书本、课程为载体的长篇说教式的道德教育在高校里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甚至不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然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又十分重要,所以必须创新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提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趣味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移动便携设备在大学中的普及,可以借助移动终端的载体,让其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一个新的载体。“微公益”正是借助移动终端这个平台,将公益活动呈现在一个“微平台”上,从点滴信息中传播公益的力量。比如警方将案件信息公布在微博上,大学生在看到信息后进行转发和提供信息,增加破案的几率。以移动终端为中介传播并规范教育信息,从而以正确、丰富的移动终端信息熏陶大学生自身修养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公民的价值观,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移动终端还具有实时互动性,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应用,可以让大学生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以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更增加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此外,微公益活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勿以善小而不为”“推己及人”等仁爱思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对于大学生的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微公益活动平台,发挥教育者的教育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方面依赖于大学生将社会主流的思想道德观念充分吸收、消化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教育者从外部对大学生进行教导。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价值观还没有真正的定型,很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海量信息的复杂性和网络的虚拟性也影响了大学生对微公益的判断力,微公益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也会大大减弱。这就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教育统筹的作用。教育者以其丰富的经验和社会阅历,能在纷杂的有关微公益活动的信息中辨别真伪,并从中提取有关思想道德教育的理性认识。这些理性认识能够引起大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和认同,使大学生不断会获得新思想、新观点,坚持主流价值观,这些对微公益活动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实现无疑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微公益变革了传统型公益的模式,以其大众性、生活化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微公益形式参与到活动中,满足了自身对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追求道德发展的需要,并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意识并外化为道德行为。诚然,当前仍然存在着大学生“参与微公益动机不纯”“微公益组织运行体制不健全”“大学生的公益辨别能力存在不足”等问题。但经过正确的引导和管理,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并不会影响微公益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其思想道德理念的提高与升华,培育有良心和责任感的一代社会新人。
参考文献:
[1] 高燕,王永川等.微公益凸显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5-5(2).
[3] 冯莹姣,周瑞法.微公益:具象化公益的道德内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 游敏惠,程艳.大学生微公益现状及其引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4).
[责任编辑: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