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金凤
艳丽夺目的红金斑犀皮漆荷叶盖罐、简约素雅的仿绿端蝉形漆砂砚、精致大气的黑推光漆莳绘兰花纹大砚盒……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先生的工作室里,一件件美轮美奂、精致雅观的徽州漆器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在熙熙攘攘的黄山屯溪黎阳老街上,这座幽静古朴的徽派老宅却有着曲径通幽的别样风景。
甘而可,1955年出生于黄山歙县,14岁开始学做木工。10年的木工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设计与雕刻基础。24岁考入屯溪工艺品厂后,甘而可师承汪福林,学习雕刻技艺。后来,他又向俞金海老师学习漆艺,接触到了徽州漆器代表性漆艺“犀皮漆”。从此,他便与徽州漆器结下了深厚的缘分。30岁时,甘而可被调到了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接受系统的如刻漆、脱胎等技艺学习与培训。35岁时,他辞职下海经商,创办了一家文房四宝古董店,但在开店期间,他的恩师俞金海离世,徽州犀皮漆、漆砂砚一度面临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境地。就在这时,已经45岁的甘而可作出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决定——关掉文房四宝古董店,专心研究传统的徽派漆器制作工艺。
从那时起,甘而可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漆艺制作生涯。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徽州漆器装饰技艺榜上有名。甘而可也在200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徽州漆器及装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谈起与徽州漆器结缘,甘而可感慨万千。为了制作出最好的漆器,他查阅了各种有关漆器的书籍、文献。了解得越多,他越觉得漆器制作是一项令人着迷又难以捉摸的工艺门类。刚刚“弃商从艺”的那段时间,甘而可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查阅古今中外与犀皮漆相关的文献材料,从寥寥数语中寻找灵感与切入点。外出时,他不仅注意搜集散落民间的各种漆器文物,还走进各个博物馆、美术馆,实地学习参观,并模仿古代的漆器器型和图案纹样进行设计制作。为了制作好徽州漆器,甘而可一次次地努力,一遍遍地尝試。他不计成本,采购最好的生漆,又花钱请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买来各种珍贵的天然矿物材料,如黄金、绿松石等,打磨后加入漆料,以符合当代社会的视觉审美,提升漆器的艺术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济成本加大,尤其是没有制作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时,他感到过惶恐,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成功。他后来形容自己当时是“寂寞地行走在沙漠中的独行者”。
漆器工艺入门并不容易,制作工艺工序也纷繁复杂,制作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大漆甚至会引起身体的不适,但是甘而可并没有放弃。在不断实践中,他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与方法。举个例子,他发现在不同的时间段,用同一碗漆做两件漆器,呈现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而用丝瓜瓤打埝出的漆器纹理效果更丰富,变化也更加多样。随着技艺的不断成熟,他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漆艺制作方法。他从胎骨与造型着手,等胎骨完成后在制好的胎面上开始均匀地涂抹推光漆。在整个漆器制作过程中,仅制作胎体就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这一长时间的重复过程非常考验人的精力及承受力。在制胎过程中,想要做到胎骨与器型的完美结合是困难的。为了保证器型各部位之间能够达到自然流畅、严丝合缝的效果,他选择了传统的脱胎夹纻工艺,在胎骨上一遍遍打磨、一次次调整,并为后期的裱布、刷漆等工序预留出适合的空间。每一个步骤甘而可都竭尽全力做到完美,保证各个工序与环节之间环环相扣,一丝不苟。
制胎完成后,接下来便是髹漆工艺,包含了糙生漆、打埝、刷推光漆、打磨、推光等一系列工序,甘而可更是精心对待。特别是最后的漆面抛光,他更是直接用手。他认为,人体手掌的皮肤可以敏感地感受到漆面摩擦的质感和光滑度,更能够达到与器物器型相匹配的抛光程度。谈及此,甘而可表示:“制作漆器不计成本、不计工时,用最好的材料制作最美的器型,不去过多考虑他人的审美喜好,做自己最喜欢的才是最愉快、惬意的。”因为有着这样的坚持与坚守,做出一件称心的漆器,他往往要花费近一年的时间。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与探索,甘而可不仅恢复了濒临失传的“犀皮漆”“漆砂砚”等徽州传统髹饰工艺,还将徽州髹漆技艺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在传统漆艺制作的基础上,甘而可针对徽州犀皮漆的装饰材料及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如他在一些漆器中加入绿松石粉末、金箔、丹砂、珊瑚等,这些综合材料极大地增强了漆器表面的艺术表现力,使得漆器在原有沉稳古雅的基调上金属感更强,增添了富丽华美的气息,赋予了徽州漆器新的审美价值与视觉呈现。如其2011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的漆器作品《绿金斑犀皮漆菱花盒》,造型饱满大气,流光溢彩,绿色与金色的交融让漆盒呈现出一种低调温润且不失华贵的艺术效果。又如《红金斑犀皮漆梅瓶》,器型圆润,通体富有纹理,红色与金色的搭配,造型和纹理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让梅瓶显得愈发瑰丽夺目,这件作品在2012年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技艺大展中荣获金奖。
甘而可制作的犀皮漆漆器造型多样、色泽莹润,每件漆器呈现出的肌理效果变幻莫测。为了丰富漆器的装饰之美,甘而可尝试将多种技法通过各种灵活巧妙的打埝方式融于漆器工艺制作中,让漆器表面形成漫无定律的天然纹理效果。打埝是犀皮漆制作中的关键程序,没有固定的模式,打埝人的手法、经验、想象力缺一不可,捻的长短曲直、疏密大小因人而异,它决定了最后做出来的效果是大气粗犷还是细腻精致。犀皮漆的花纹是由不同的有色漆组合而成,将这些有色漆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一层层地涂刷,总层数的多少要根据器物的大小、形状而定,或十几遍、几十遍,厚薄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打磨,从而显露出千奇百怪的花纹肌理,这种活泼灵动的肌理之美在甘而可的手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如其2018年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漆器作品《黑金斑犀皮漆六方瓶》,造型规整严谨,色泽黑亮,充满古典雕塑感和形体张力,漆面呈现出如行云流水般的瑰丽纹饰,黑色底面与金色线条交织,给人一种动中有静、刚中有柔、稳重中不失庄重的视觉美感。又如其漆器作品《褐斑流淌漆宝珠钮三足炉》,褐色的不规则斑纹遍布炉子周身,纹样肌理大小不一、疏密和谐、变化无穷,黑色的底面将褐色的斑纹肌理衬托得愈加突出。
徽州是宋代儒学大师朱熹的故里,深受程朱理学的熏陶,一种无声却深入骨髓的地域文化气息浸润着当地民众。甘而可制作的漆器有文房用品类、生活用品类、仿古器型等种类,其造型之美既有传统器型的古朴典雅,又具徽州文人的温润之风,仿古而不拘泥于古。他结合自己的所感所悟,用手中的技艺去表现不同漆器的特点,最终创作出具有甘而可个人色彩的艺术作品。如其漆器作品《黑推光漆莳绘兰花纹大砚盒》,砚盒造型规整大方,不失大气;《金丝楠木擦漆提梁盒》造型古朴端正,简约自然;《绿金斑犀皮漆茶具》造型精致优雅,工艺精巧。这些漆器精品具有精美的造型和润泽的气质,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都很高。
为了更好地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甘而可开了工作室带徒弟。在黎阳老街的老宅中,甘而可将自己的技艺、经验及感悟一一传授给前来学习的徒弟们,他对徒弟们要求非常高,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要经过他的认可后才可以开始下一项,直到他们能够独立制作全部的工艺。这样严要求、高标准使得甘而可工作室制作出的漆器作品不是产量化的、粗制滥造的,而是精美的、有温度的。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使得甘而可的漆器作品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称赞,并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甘而可认为:“作为艺术品的徽州漆器,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反思,一件作品可体现创作者的态度。如果艺人没有将漆胎做好,将影响该件作品的整体品质,从而遭到别人的唾骂。如果一件漆器非常精美,漆器艺人将受到别人的尊重。”甘而可始终根植于中国传统漆艺,崇尚宋元审美意境,追求精、雅的艺术品格,在漆器制作过程中既能传承借鉴传统漆器制作技术,又能够吸取其他工艺之长,不断融合创新,创作出精美的漆器艺术作品。
甘而可对于匠心的执着与坚守,对所爱之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质和格调,使得他创造出的“漆”艺世界,让人叹为观止,更使得徽派漆器在众多的漆器制作中卓尔不群,独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