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娘

2023-03-03 15:34熊君红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豆娘庄主丫鬟

熊君红

等了半晌,依然不见豆娘来吃饭。杨庄主在大堂徘徊。

管家低声回道:“已差第三个丫鬟去请了。”

“算了。被我惯坏了。”杨庄主摆摆手,“一个女孩子,想做酱油,哼,异想天开!”

杨庄主祖上开酱园做酱油,四海闻名。杨庄主五十岁才生了女儿豆娘。豆娘一岁半,夫人病世。杨庄主怕豆娘受委屈,一直不曾续弦。掌上明珠也真够任性的,八岁哭着闹着要读私塾。唉,惹得乡邻笑话。十三岁那年,她竟然偷偷女扮男装,跑到湖南岳麓书院读了两年新书,还结交了什么异性“同窗”,简直是要逆天呢。幸好杨家不差钱。这不,读书回来,鬼使神差,又要做酱油,整得杨庄主脑子嗡嗡的。

杨庄主的酱油生意,很是兴隆,奈何杨氏祖训有云:秘方传男不传女。

杨氏酱油汁浓香醇,味鲜耐储,营养丰富。因酱油表面结出一层厚厚的冰晶,俗称冰油。传說有一年,乾隆皇帝游江南,尝到用它做的菜,龙颜大悦,御点为贡品。如此天宝,不可失传呀。

真是两难啊!这也正是杨庄主的一块心病。

“豆儿啊,你说你学习琴棋书画,学习女红,哪样不好?做酱油是粗人们的事。”杨庄主让丫鬟扶小姐回绣楼。

“娘啊——”走了几步,豆娘突然甩开丫鬟的手,双膝跪地痛哭不已。见女儿哭娘,触及杨庄主的痛处,他只得同意:“好好好,你到酱坊去帮忙吧。”

没多久,冰雪聪明的豆娘就能独当一面了。豆娘终于得到允许,可以单独酿制几缸酱油。到了出酱油那天,杨庄主入酱坊坐定。只见豆娘用长柄提勺,舀满酱油,倒入蓝花金边小碟盏内,捧到父亲面前。杨庄主凑近闻闻,眉头微皱,端起酱油呡了一小口,猛然吐出来:“呸!”

豆娘忙问:“爹,怎么了?”

杨庄主满脸阴云,不搭话,起身离开。

豆娘又悄悄问管家:“我爹咋回事?”

管家小心翼翼地说:“小姐,你草率了,原料里有霉变黄豆,酱油倒味了。”

豆娘仔细追查,查到了杨庄主侄儿也就是豆娘的堂兄身上。杨庄主的二弟,好说歹说,把游手好闲的儿子送到酱坊,交给大哥管教,想着兄长能把酱油绝技教给儿子。谁知此儿积习难改,偷偷往豆娘的用料中混入烂黄豆,换出好黄豆卖钱买酒喝。

因为此事,杨庄主罚豆娘蒸煮八担黄豆。管家小声嘀咕:“小姐那是冤枉,代人受过啊。”

杨庄主说:“难道我不知道?女孩子家家的,吟诗绣花,多好,偏要做酱油。哼,趁机让她断了这个念头!”

连续几天,丫鬟一趟趟禀报杨庄主:“小姐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瘦成了一把骨头,只怕命不久矣……”

杨庄主听了,甚是烦恼,在房里来回踱步:“冤家哟!真的惯坏了……去,告诉豆娘,就说我让她重回酱坊。”

某天夜里,管家急匆匆来到正房,说:“老爷,人赃并获!您侄儿……”

杨庄主惊异地问:“他又掺假?”

管家吞吞吐吐说:“岂止掺假?他还倒卖黄豆。”

杨庄主气恼地说:“你把那不成器的货,送交给我二弟……等等,记得结清他的工钱。”

又一轮新酱油出缸了。杨庄主品尝过后,满意地点点头:“离正宗杨氏酱油还有距离,要努力。”从此,杨庄主把祖传秘法一一教给豆娘,还刻意带豆娘谈生意,读账本。

又过了两年,杨庄主心中像塞了团棉花。几年前,媒人来杨家跟赶集儿一样,门槛踏破三条,可眼下……唉,不想了。

一天,豆娘拉上一个后生直奔房门口喊爹。杨庄主正想着心事,没太在意。豆娘扯了那后生一把,低声说:“跪拜呀。”后生一头雾水。

豆娘扯掉头巾,一头黑绸缎长发像瀑布般倾泻下来,惊得后生连连后退。豆娘转头冲后生抿嘴浅笑。后生一个激灵,朝杨庄主双膝跪下,口呼:“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杨庄主大惊,岳父?这是随便喊得的?豆娘急忙红着脸解释:“这就是我岳麓书院的同窗师兄王川……”杨庄主见后生俊朗憨厚,身材壮实,心中颇喜。

二小成亲之日,杨庄主喜笑颜开,把一枚刻有“杨氏酱油坊”的印章和几页泛黄的稿子放到豆娘手中。

泛黄的稿子上是杨氏祖上好看的蝇头小楷:《杨氏酱油制作技艺》。

猜你喜欢
豆娘庄主丫鬟
丫鬟考秀才
绘心一笑
豆娘
图片背后的故事
夏日田野的精灵
明传奇中丫鬟形象的文化意义及文人的女性观
偶笑
御剑
我所看见的美好
豆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