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月,朱雪梅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
城中村是我国在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环境和制度政策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社会现象。其一方面弥补了城市的物质性匮乏,充当了空间与社会冲突的“减压阀”,另一方面,由于其游离于城市的规划和监管之外,又处于城市的形态环境之中,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拥挤、杂乱、环境卫生差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瘤疾”[1]。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城中村这一社会问题是各个时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新时期,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存量土地占有量大、用地效率低下、区位优势明显的城中村无疑成为存量规划的探索方向[2]。然而,存量资源的优化不能沿用拆除重建的传统规划方式,其更侧重于人的感受和需求,必须对现状条件、价值资源和改造目标进行合理定位,通过对已有的建成环境、建筑本体、公服设施进行改善和增补,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本文基于微改造理念,以小规模渐进式改造方式探索城中村存量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城中村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居住形态和社会形态问题,其改造必然是一个复杂的多方利益协调的过程。传统城中村改造一般采取两种模式——全面改造和综合整治,现阶段主要以全面改造模式为主。但是,无论哪种改造模式,基本上都是对其物质空间形态的变迁,对深层次社会问题考虑不充分,致使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网络断裂、空间社会隔离加剧、城市风貌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的出现。
全面改造模式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大规模推倒重建“城中村”城市化改造,依据改造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主导实施型、开发商实施型和村组织实施型[3-7](表1)。其改造流程往往简单粗暴:划定开发片区—村民获得赔偿、整体搬迁—片区夷平—重建高容积率的中高档商住楼。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既定目标并获取相应利益,而忽视改造过程中的各种复杂社会问题。首先,征拆的同质标准与异质诉求不匹配,会诱发各类恶性群体事件,激化社会矛盾。其次,各个改造主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进行高容积率的开发建设,致使城中村所在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配套不足,倒逼城市发展迎合城中村改造。最后,破坏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村落肌理,破坏了城中村原有的社会承载功能,使寄居在此的大量外来暂住人口面临“二次迁徙”的局面,加剧了在城中村租住的底层市民相对于本地居民存在的被排斥与边缘化现象。
表1 城中村三种全面改造模式优劣势分析
综合整治模式大部分以政府为主导,以改善城中村物质空间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为目的,以整治立面、美化景观等改造方式为主。该模式受政府考核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任务性和整治时间要求。通过外墙统一粉刷将村内建筑外貌“标准化”,致使村落民居外形千篇一律,使村落丧失了原有的历史性与多样性[8]。整治效果往往流于表面,忽略了城中村的内在社会问题。
微改造是在我国城镇化新常态下,在以“优化存量”“以人为本”为先导的背景下提出的[8]。其不同于拆除重建的全面改造,也不同于外在景观的综合整治,主张在维持现状布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功能置换、公共环境整治、配套设施完善等改造方式,促进人居环境的提升、历史文脉的传承,以推动环境、经济、产业、文化等融合发展的综合型改造模式[9]。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环境恶劣、用地效率低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但具有成熟城市环境氛围和优越地理位置的地块。
2.2.1 由大拆大建向小规模改造转变
城中村改造往往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加上城中村特殊的土地产权机制,对其进行整体拆迁和安置,改造成本及阻力较大。而微改造几乎不涉及土地产权的变更,采用适当的尺度、合理的规模进行多点式联合改造,在原有业主产权不变的情况下,对其空间要素和物质环境进行保护、修缮、置换和拆除,在提升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土地价值增值,其成本更加低廉,更便于管理,可操作性更强。
2.2.2 由蓝图式规划向过程式规划转变
与全面改造的终极蓝图式规划相比,微改造制定渐进式的动态化改造战略,将规划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建设任务,明确每项建设任务的实施主体、改造方式、资金来源、目标成果等,制定前中后期实施方案和保障机制[2]。同时微改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具体局部空间实施过程中,可以按照实际外部环境情况,随时对分期实施计划进行调整。
2.2.3 由单一主导向多元合作模式转变
主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市规划方法相结合,鼓励各种类型的村民参与[10]。对地方政府来说,应该提供相应的法律条例给予保障,成为村民的帮助者而不仅仅是管理者。对建筑师、规划师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而言,应努力利用自己的技术与知识协助村民解决现有问题。对村民而言,应主动接受营造环境的“责任”,从消极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自愿行动者”。
2.2.4 由关注物质空间层面向深入精神空间层面转变
城中村是一个以血缘、地缘、民间信仰、乡规民约等深层社会关系网络构架为基础的村落乡土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对村落旧址的历史归属感。因此,城中村改造应当尊重历史和实际情况,客观对待原有事物,了解每个村落的自然山水格局、人文历史氛围、现状建成格局等各项基本要素,保护传承城中村留存下来的各类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和财富。
云梯村位于潮州市湘桥区凤新街道,潮州古城西侧,韩江水域西岸,距离潮州古城5km左右,地理位置优越。云梯村因村中的云梯山而得名,现有周、章两姓住民,周姓居云梯山东麓,章姓居云梯山西麓。村内云梯山、后山、大池可分别视作两个“蟹钳和蟹身”,侨厝前两口古井正好位于蟹眼的位置,整个村庄幻化为 “蟹型 ”,守护村庄繁荣发展。村内保存有体现潮州民俗信仰的云梯古庙、展现宗祠文化的周氏达宗祠以及呈现潮州建筑技艺的汝南世家,并设有老人活动中心以及云梯公园等活动场所及健身器材,沿街铺面经营餐饮、百货、服装、鱼肉菜市场等,便于村民生活。至2020年,全村共有679户、2670人,其中农业人口314人,非农人口2356人,主要经济来源为陶瓷生产和运输,少部分为房屋租赁。由于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法律法规缺位等历史原因,造成云梯村长期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控,致使村内存在诸多问题,如建筑质量较差、建筑风貌不协调、道路交通混杂、基础设施不完善、传统建筑受损、传统格局破坏严重等。
3.2.1 构建多方参与平台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复杂系统工程,政府和市场均无法完全占据主导位置,只能通过政府干预,采用政府牵头、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推进城中村改造[11]。结合云梯村已有的深层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多方参与平台,“政、商、民”三者分时序、分角色参与云梯村改造过程,对项目推动过程中涉及多方利益的问题进行协调、研究、决策[12]。同时设立云梯村微改造基金,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云梯村微改造。
3.2.2 把握村民改造需求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村民及历史寻根问迹,分析云梯村空间演变历程,并通过实地调研确定村民日常生活主要步行路线和交流场所,描绘村民的心理地图,确定关键点[6]。同时,政府、开发商、设计方等主体可自上而下挖掘云梯村的先天区位优势,确定部分商业价值高、社会效益好的区域,利于后期再开发,获取相应收益。
3.2.3 明确实施时序与角色
政府牵头利用有限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服设施,维护修缮历史建筑,提升村民日常交流的公共空间品质,改善云梯村整体人居环境。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公共空间的优化必然带动相邻一定范围内的私有部分增值,在此基础上,建立招商平台,以集体所有的公房、村民自愿出租的私房作为运营商的载体,活化历史建筑,激发村落活力。将出租获得的资金,重新投入到云梯村微改造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
3.2.4 建立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
改造前,对云梯村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评估,针对云梯村房屋建筑本体(产权、结构、日照、通风、间距等)、市政工程设施(水、电、气、光、通讯、消防、道路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卫生院、村民公园、运动场等)、公共环境(植被覆盖率、开敞空间质与量、大池水系的亲水性等)、村民经济生活(收入水平、职业状况、家庭及人口结构等)、村民日常生活主要步行路线和交流场所、村中历史文化、公共安全系统等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确定改造方向、改造目标和改造程度。改造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改造策略;改造后,对照预设目标,对实施效果进行再评估[13]。
针对云梯村出现的各类问题,归纳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得出云梯村微改造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为农房建筑本体的修复和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修缮,“软件”为潮州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和谐邻里氛围的营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图1)。
图1 云梯村规划平面图
3.3.1 修缮农房建筑,提高村民居住质量
利用多方参与平台,村民、村委、专家等共同参与,协商拆除无历史保留价值的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乱搭乱建、违章建筑,以及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14]。对现有农房进行结构加固、外立面整治。建筑外立面应体现潮州地域特色,饰面材料、色彩应保持统一协调,窗户宜采用传统的窗花样式或装饰;阳台宜保留,采用潮州特色的栏杆及构件改造;空调挡板宜装饰反映潮州文化特色的图案等。实行新建农房风貌管控,鼓励按照《广东省农房设计方案图集》规范化建设新建住房。
3.3.2 优化交通设施,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重新梳理云梯村道路系统,增强云梯村与潮州古城、云梯村与其他村落以及云梯村内部的空间可达性。差异化整治修缮不同类型道路,满足交通性需求的村道宜采用沥青混凝土等硬质材料进行道路硬底化(图2),满足生活性交通需求的巷道可选择石板等材料进行路面铺装,提升环境美观性。在主要道路交叉口和重要景观节点布置指引标识,统一标识的尺寸、颜色、纹理。采用集中和分散停车,整治提升现状停车场,进行集中停车,利用村内空闲边角地,在不影响公共环境和道路通行的前提下,选择合适位置设置路边停车位。
图2 道路整治前后对比
3.3.3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方式
提升现有公服设施服务水平,补全缺漏公共服务设施。在云梯山东西两侧设立两个垃圾收集点,增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实行硬底化处理,统一风格与村庄整体风貌协调。整治云梯村空中“三线”,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将各类电力、电视和通信线缆入管入盒,贴墙分类捆扎,美观实用。按照广东省社区(村)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将现状位于村委会的消防站进行改造和升级,梳理村内消防通道,分片区设置消防应急战备柜,配置相应消防器材。
3.3.4 提升公共环境,营造和谐氛围
整治提升村内现有大池、三利溪的水质环境,营造良好的滨水空间(图3)。清理垃圾及漂浮物、岸边堆放杂物、水系内淤泥,在岸线周边植入本土植物,进行岸线生态修复,美化环境和净化水体。利用现状云梯公园优化提升村民活动场地,拆除云梯公园东侧入口现有破损及临时建筑,贯通云梯古庙前广场空间,完善山体公园内现有步行游径。植入绿化景观,丰富公共空间观感,村主道、村次道等现状空间宜采用乔木列植,点状公共空间绿化植物宜以当地灌木和乔木为主。村民住宅范围内宜使用蔬菜、果木进行村落绿化,营造村落“四小园”,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绿化环境。
图3 大池整治前后对比
3.3.5 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村民文化自信
对于村内现有历史建筑,如汝南世家(图4)、云梯古庙、周氏达宗祠等,坚持修旧如旧原则,严格采用潮州古建筑的营造方法、工艺手法和构件材质进行修复和整饰,彰显潮州文化特色。还原原有大池、汝南世家及两口古井所代表的村落“螃蟹格局”,并利用现状设立八处休憩座椅,构成八条“蟹腿”。周边新建廊、亭、步道、亲水平台、休憩设施,配置篮球场、乒乓球台、康体设施等,构建云梯村村民活动公园。对现状汝南世家进行抢险加固和修缮,并将两层小洋楼建筑活化利用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
图4 汝南世家整治前后对比
相比于过往传统城中村改造的模式,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模式一方面可以较好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激发城市活力,另一方面,保护了城中村原有的传统风貌,延续了城中村的社会关系网络,起到了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本文主要基于云梯村改造实践,初步探讨了“微改造”在城中村整治中的思路与具体改造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域的城中村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需因地因时因势更新,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发挥“微改造”理念修复城中村、焕发城市新活力的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