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媒体融合逐渐深化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呈现出多样化、海量化、动态性等特点,这给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使其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境,如何更好地应对挑战将是数字图书馆是否可以实现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从媒体融合与数字图书馆的概述出发,简单分析了当下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随后从思维转变、资源转化、服务转场以及组织转型等方面对其未来的发展路径展开探讨,以供相关同仁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256—03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以及传播方式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知识服务等方面面临着巨大压力。以数字资源建设来讲,受到媒体融合的影响,使其在来源、形态、类型以及渠道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如何有效应对这种影响将成为决定数字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故而,针对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发展路径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媒体融合与数字图书馆的概述
(一)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指的是传统媒介的融合,如报纸、电视以及杂志等的融合,后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媒体融合就变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其主要是促使传统媒体实现互联网化,从而满足新时期媒体行业的发展要求。
关于媒体融合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以技术融合为先导。媒体融合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得以实现的,这样才能确保媒体传播方式、媒体形态等的改变。其二,以内容融合为核心。媒体融合的核心在于内容的有效融合,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特征,而新兴媒体则在资源数量、类型等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媒体融合中就需要内容的融合提升内容质量和传播价值,这既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内容需求,还可以确保内容的质量[1]。
(二)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最早是在20世纪中期被提出,其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发展慢慢成长起来的。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数字图书馆就是具有数字化特征的图书馆,简言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数字形式进行存储,这样不但便于图书馆的管理,还能方便用户检索和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对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媒体融合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首先,很多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中都是以闭环、自主的建设为主,没有实现与外部资源的有效对接,这样就会影响其资源建设的成效。其次,资源与资源之间也存在无法交互、融通的现象,没有将其进行有效整合,这就使得数字图书馆无法形成关联性、模块化的服务功能,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再次,公共互联网信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其涉及内容较多,如商务信息、政务信息以及工程技术信息等,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就需要对公共互联网信息进行筛选和提炼,但在实际中由于技术的限制,导致信息的分析、整合、共享以及运用难以顺利实现,如此便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并且,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没有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使得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整合以及个性化信息的推送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二)读者价值难以呈现
数字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要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和价值,如传播先进文化、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以及开展社会教育等服务功能的发挥。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许多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仍旧停留在信息检索、获取及分析上,这样就不能真正满足读者的需求,更无法呈现读者的价值。简单来讲,数字图书馆本应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了解读者的需求以及他们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身的服务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各项服务功能,然而许多数字图书馆还处于以“中心化”自居的状态之中,致使读者价值难以呈现。
(三)技术能力薄弱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先进技术建立的数字信息服务机构,其所有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比如对读者数据的收集与需求的分析中,就要用到大数据技术,否则就难以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送服务。但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建设中,对技术的应用及创新力度不够,加之缺少专业化的人才,导致数字图书馆在进一步发展中遇到很大阻碍[2]。
三、媒体融合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路径
(一)思维转变
在媒体融合时代下的发展中,数字图书馆需要从转变思维及理念出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转变:
第一,从读者向用户转变。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不能还是按照读者思维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这样很难满足用户的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为此,在知识服务中要转变为用户思维,即增强与用户的了解,从用户的角度和需求进行考虑,合理设定融合目标,如此才能引领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第二,从信息向产品转变。如今,传播关系已经从单向传播变为双向,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已经不再满足被动接受信息或服务,并且对信息索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数字图书馆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打造定制化、个性化的知识产品,增强用户的体验,从而提高知识服务水平。
第三,从配合向引导转变。技术是用户与产品实现成功转变的重要基础,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即必须依靠技术赋能,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架构与方案,從而在技术引领下实现资源建设、配置以及服务等方面的重构。
(二)资源转化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需要基于对媒体融合特征及本质的认识做好资源转化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从存储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化。如今,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的普及,数字图书馆有必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融合,以便促使存储资源向智慧资源的转化,提升自身的智慧化服务水平。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不再是以资源存储数量的多少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还要在数字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中做好其结构和语义上的相关性分析工作。与此同时,数字图书馆还要将馆藏数字资源与用户生产的数字资源进行融合,以此解决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在空间关系上的矛盾,这对淡化二者在资源建设及服务上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从文献资源向影像资源转化。随着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的商用化、民用化程度提升,广大用户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如今已经越来越习惯通过短视频了解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与传统文献资源相比,影像化的资源更具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对用户带来的感官刺激有着明显差异。故而,为了更好地优化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形态,应对不易识别、理解难度大的文献资源进行转化,使其变成通俗易懂、简单性的信息资源,这既能吸引更多用户进行阅读,也有助于资源的传播。
第三,从特色馆藏资源向经典IP资源转化。在图书馆的发展中,特色馆藏资源是其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仅涉及独特的历史、地域和学术价值的知识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图书馆的发展脉络与自身建设的变化,所以特色馆藏资源对图书馆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融合媒体时代下,特色馆藏资源很难发挥其价值,究其原因,难以与新资源、新信息抗衡,如此便会使其利用率降低,甚至被埋没在数字图书馆的角落之中。对此,数字图书馆要基于对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打破具有专题价值突出、人文底蕴深厚以及地缘特色鲜明的经典IP资源,尤其是能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其呈现给用户,以此凸显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的温度和态度[3]。
(三)服务转场
媒体融合背景下,数字图书馆需要将典藏服务、咨询服务、知识服务、空间服务以及阅读服务等予以整合,重新构建上下游的服务关系。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從知识服务向知识引导转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对知识的需求场景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此造成数字图书馆已经不再是用户知识诉求的第一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功能将会被弱化,同时受到自出版、自媒体等平台影响,以往的知识传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知识问答舆论场,而在其中就会许多夸张性、煽情性以及曲解性的回答,使得网络生态变得愈发不健康。而作为互联网数字文化生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理应发挥知识服务排头兵的作用,利用自身权威性、专业性的知识服务能力正确引导舆论,这不仅有助于净化网络空间环境,还能促进自身的服务转场。
第二,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场。在传统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中,一般都是面向全体大众提供相应的知识服务,而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无法决定哪些资源可以被发布或传播,这样很难适应媒体融合时代下人们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因此,数字图书馆在服务转场中应当转向个性化服务,否则将会失去越来越多的用户,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为了更好实现个性化的服务,数字图书馆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了解广大用户的需求,然后将具有相同需求的个体组建成相应的目标群体,接着为他们构建个性化资源数据库,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还能为实现精细化的管理奠定基础[4]。
第三,从自主获取服务向主动推荐服务转场。媒体融合背景下,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呈现出海量化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就要基于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为其提供主动推荐服务。但要注意的是,向主动推荐服务转场的过程中是无法通过人力来完成的,必须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举例来讲,给用户推送相应的知识资源时需要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如具体需要哪些知识资源、需要多少知识资源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向用户进行主动推荐,而这一过程中就要用到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因此,数字图书馆在服务转场中要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引入与合理化的应用。
(四)组织转型
为了配合资源转化与服务转场的需要,数字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也必须进行转型,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适应性调整:
第一,从“云上图书馆”转型为“网红图书馆”。“云上图书馆”虽然能够实现智慧化资源的链接与共享,但是仍旧没有在用户中确立核心地位,面临着知识服务中心化失衡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就要从媒体融合的特征及本质出发,促使其转型为“网红图书馆”,具体需要突出与用户的对话功能,重视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能在面对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发挥其核心作用。在实践中,首先要重视公众舆论的监测,然后基于大数据技术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具有正确价值导向、有见地以及观点鲜明的内容,接着通过支配与引导、解释和加工等形成相应的传播主体,以此构建具有“网红”属性的数字图书馆。针对一些不良、负面的舆论内容,数字图书馆在传播中需要充分发挥其知识权威和专业性,对不实信息予以辟谣。而作为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同样可以在解读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成为广大用户的意见领袖,然后通过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建立有着知识传播性质的正能量社区论坛,并组织群体内部进行互助服务。
第二,从部门管理转型为项目服务。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不能继续沿用传统部门制的服务管理策略,而是建立责任明确、更强调全过程、中心化以及集约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即项目制的服务管理策略。在具体转型过程中,首先要建立新老结合的项目服务体系,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原有人员转型,还可以吸引许多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互联网思维的卓越人才,以满足组织转型的人才需要。其次,建立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服务责任制,如此才能使用户获得更为优质的知识服务。最后,则是以实现业态发展为目的,创建商业化与市场化的服务项目,以满足相关人才的转型适应需求,使其可以在体验归属感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5]。
四、结语
数字图书馆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对媒体融合的深刻认识,重构知识服务结构,如此才能加强数字图书馆在知识传播与知识普惠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从思维转变、资源转化、服务转场以及组织转型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以此明确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而促进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提效升级。
参考文献:
[1]毕翔.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2022(6).
[2]潘晔.数字图书馆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0).
[3]陈增强.融媒体时代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路径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1(7).
[4]李晶.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2).
[5]赵晶.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前景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20(7).
作者简介:徐岸英(1986—),女,汉族,山东诸城人,研究生,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