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圣
【摘 要】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馆藏一张1888年船政大臣裴荫森颁给刘栋臣的嘉奖执照。该执照是船政对技术工人重视的铁证,见证了船政造船技术的飞跃,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弥足珍贵。本文拟通过对嘉奖“执照”相关的人物、事件的解读 ,探讨此“执照”的价值。
【关键词】船政;执照;快船;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2—027—03
2021年12月24日,1888年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颁给刘栋臣的嘉奖执照(图1下文简称“执照”)由船政后裔刘友墀無偿捐赠给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刘栋臣是刘友墀的叔祖父。
“执照”为纸质,有水迹,蓝色套印,系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888年1月24日),因仿造快船成功,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颁给艺徒刘栋臣五品顶戴嘉奖执照;最上方着两个大字“执照”;落款处为“总理船政关防”紫红色印鉴。内容如下:
钦差署船政大臣裴为 给奖事照得本大臣钦奉,谕旨督办船政所有在事人等宣力有年或技艺素优者,自应分别奖赏以示鼓励,兹仿造快船功成,查艺徒刘栋臣工作出力,实堪嘉尚赏给五品顶戴,除汇案咨部外,合行给照为此照仰该军功即便遵照袛领须至照者 年貌籍贯开列于左 现年 岁身中面 鬚 省 府 县 籍 右照给五品军功刘栋臣收执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给钦差大臣。
一、“执照”研究
(一)“执照”涉及两个人物:钦差署船政大臣裴荫森、艺徒刘栋臣
1866年6月25日,为中国海防自强,时任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建船政。船政造船、办学堂(求是堂艺局后称为船政学堂),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船政轮船水师,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船政最高级别官职名为“总理船政大臣”。“执照”颁发日期是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1888年1月24日),此时间任职船政大臣是裴荫森,因其由皇帝亲自派遣,故又称为“钦差大臣”。
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船政被法舰轰炸,损失惨重,百废待兴。此时清廷开始意识到加强海防的重要性。于1885年1月2日,清任命裴荫森署理船政大臣。裴荫森(1823—1895),字樾岑,江苏阜宁县人,进士出生。至1890年离任船政大臣入京任光禄卿,在职船政五年三个月,他大力整顿船政学堂,扩大办学规模和选拔优秀人才出国留学;大胆启用船政毕业生和留学生,自主建造钢甲舰、巡海快船和青洲船坞(一号船坞);自制鱼雷并设鱼雷厂;修建护厂炮台;建造马江昭忠祠;主持编撰《船政奏议汇编》24卷等。使船政在战后得以恢复并快速发展,为海防作出巨大贡献。
刘栋臣(1853—1934)谱名敦本,字缵侯,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是福建凤岗刘氏后裔。1868年与长兄刘敦禧一起考入艺圃学习。艺圃是1868年2月,船政为培养造船技术工人所设的学堂,训练学生成为车间领班和监工,艺圃的学生称为艺徒,又称艺徒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技工学校,采用半天上课,半天工作的模式。刘栋臣是艺圃的第一届学生,1873年毕业后,就职船政任技术监工,参与船政制造各式舰(轮)船。1911年任船政锅炉厂厂长,次年任福州海军艺术学校校长,1917年任海军制造、飞潜、艺术学校总稽查,授造舰中监。
(二)“执照”嘉奖的事由是船政仿造快船成功
19世纪中叶,巡洋舰因有铁甲舰无法比拟的高航速,受到世人的关注,清代中国的史籍里形象地称这种军舰为快船。1885年2月8日,裴荫森到马尾正式接任。他署理船政大臣期间,船政造有两艘快船,分别是“镜清”“寰泰”。这一类型的快船船政共造了三艘,另外一艘是“开济”,“开济”是在“镜清”“寰泰”之前造好,于1883年交付南洋水师。“开济”“镜清”“寰泰”这三艘快船,采用协款的创新模式,即造舰的全部材料费用由南洋支付,船政自行承担工费,造好的舰船所有权归于南洋水师。
“开济”快船,1881年11月9日开工,1883年1月11日下水,航速16节,配低燃耗康邦轮机一副,功率1,788千瓦,汽鼓3座,水缸8个,有截堵防漏措施,抗沉性强。“船身尚属牢固,轮机尚属灵捷,洵中华所未曾有之巨舰,海防必不可少之利器”。
“镜清”快船,1884年1月6日开工,1885年12月23日下水,航速16节,下水当日“风日清和,午潮如镜”而得名。“镜清”与“开济”相比,综合性能更为优秀。在设计上,“镜清”装上自制的舭龙骨,以减少摇摆。舭龙骨是一种装在船体舭部、船底与船侧间的弯曲部分,外侧纵向鳍状构件,长度为船长的1/3~1/2,与船底壳相垂直,起减轻船舶横摇的作用,减摇效果可达20—30%。在照明上,最早在“镜清”快船安装探照灯,在瞭望台添配双灯电机一副,“以烛黑夜,防雷艇之暗劫也”。相比较,西方至1885年才使用探照灯。
“寰泰”快船,1884年1月12日开工,1886年8月30日下水。各项设计、装备与“镜清”舰相同,1887年8月30日试航,测得最高航速达到18节,是三艘快船中动力性能最突出的一艘。裴荫森在汇报奏折中激动地称:三船皆为南洋代造,而制法则日新月异,复有不同。“开济”之坚韧灵捷,既非“南琛”“南瑞”(订购德国)所能及,而“镜清”又胜于“开济”,“寰泰”又胜于“镜清”,所谓进而益精,熟能生巧。
(三)裴荫森对仿造快船成功请奖一波三折
裴荫森对仿造快船成功请奖从1886年开始至1888年历经了两年,获嘉奖的人员实际上参与包括这三艘快船共六艘舰船建造,并表现突出的。
1883年10月23日,“开济”快船交付南洋水师,因南洋水师接舰管带何心川操作失当,导致舰内积水,引发争议。虽然最后证明船政毫无责任,但负面影响导致参与“开济”舰制造的有功人员,都没有受到褒奖。1885年12月23日,第二艘快船“镜清”下水,无论它的性能、装备更胜于“开济”舰。1886年1月6日,裴荫森上奏给出力人员奖励。清廷批复等到“镜清”快船试样没有问题后,再与请奖。同年8月30日经南洋验收。对于“镜清”快船,南洋大臣称道:“验得该船机器精良,行驶迅速,有驾于各船之上,洵称灵快,出自中国放手自造,实为近今所仅见。”得到这一评价后,裴荫森更加自信,又再次上奏,没有收到答复。直到1887年5月1日,第三艘快船“寰泰”都已经下水,进入舾装最后阶段。裴荫森上奏给清廷,船政在1879年到现在近八年没有给员绅、将弁、匠徒奖励,而这期间船政成船有六艘,不能不给予嘉奖鼓励,并附上择优嘉奖人员名单140余名。清廷回复请奖人员太多要择优,并要求写清楚人员“在工之久暂,劳技之优次”及造船6艘除“镜清”快船外的船名、船型等。1887年9月20日,裴荫森一一答复,成船除“镜清”快船外有:“康济”“澄庆”“开济”“横海”“寰泰”,嘉奖人员核减三十三人。最终于1888年1月24日(“执照”落款时间)尘埃落定,历时两年之久(1886年1月6日—1888年1月24日)。刘栋臣能在此次嘉奖人员名单中,说明他的功绩也是胜人一筹。
二、“执照”历史价值
(一)见证船政造船技术又一次质的飞跃
快船是船政制造的新式巡洋舰,紧跟世界造船潮流。“开济”舰动力采用船政自行组装的一台三汽缸复合蒸汽机,配合八座圆形高压锅炉,功率2400马力,是船政当时制造的功率最大的蒸汽机。军舰的舰体材质采用原设计的铁胁双重木壳,为了增强军舰的防护性,舰内增设了大量铁质水密隔板,相比此前船政建造的兵商两用的舰船为更显坚固。两江总督刘坤一说:“其实前在外洋定购之‘南琛、‘南瑞等船,均不如船政所造之‘开济‘寰泰‘镜清,及上海制造局所造之‘保民等船,此臣在南洋所目击者,则亦何必舍己求人、舍近图远?”他建议沿海各省所需要的轮船“概归福建船政承办”。同样是同一类型的快船,“镜清”胜于“开济”,“寰泰”又胜于“镜清”。
(二)船政重视技术工人的有力证物
船政一直以来重视技术人才,只要懂得技术并为船政做出贡献,不论出生都给予嘉奖。刘栋臣是艺圃学生,为技术工人,毕业后长期服务于船政造船,此次船政请奖给予他五品军功顶戴,是船政重视技术的实证。
(三)佐证了机构定名“总理船政”
船政定名的研究始于1994年。当年在编写《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时,中国近代舰艇工业史料集编委会认为,“四局两坞”是中国最早的造船企业,即江南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广东军装机器局和大沽船坞、旅顺船坞。船政老专家陈道章老、林樱尧提出以“局”命名欠妥,以史为据,最终定名“福建船政”。1996年12月,船政创办130周年,船政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办,陈道章提交《澄清船政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刊登在《船史研究》第10期,文中就“船政与船政局”展开阐述,就提出定名是“船政”非“船政局”。由于“船政”两字早在明代就已使用,《船政》《船政新书》这两本是明代重要的船舶史专著。因担心引起混淆,今人在船政前加地名,如“福建船政”“福州船政”“马尾船政”等。此举无形中将船政以地方机构表述,与同时期创立的以江南制造总局,天津军火机器总局等同。机构正式名称以其关防(印章)最为准确,从“执照”的印鉴可以推断机构定名是“总理船政”。
三、结语
1888年1月24日,船政仿造快船成功,船政大臣裴荫森奉旨颁给艺徒刘栋臣的嘉奖执照,体现了船政造船技術的飞跃,作为艺徒的刘栋臣也在嘉奖之列,是船政重视技术工人的实物见证,“总理船政”的印鉴也确定当时机构定名。综上所述,“执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