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境”方可会“意”:语文教学的情境意识

2023-03-01 16:29张姝姝
中学语文 2023年33期
关键词:现代文文言文语境

张姝姝

“情境”一词既新又旧,考纲高频出现。知“境”方可会“意”,本文从语文试卷的几大板块切入探究语文教学中情境意识的强化与应用。

一、现代文文本的“境”

安徽刘从良老师曾指出,阅读社科类或文学类文本时,切勿让生活经验取代了文本的实际语境概念。如,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见到“悲剧”的第一反应是生活中的悲剧,而现代文文本中的“悲剧”往往指的是文学艺术中的悲剧,这与生活经验是相悖的。又如,读到“记忆变得容易”这句话时,我们也许会不敢苟同,因为从生活经验出发,会认为记忆是很难的,怎会越来越容易?这里我们忽视了文本中指的其实是“存储记忆”,在这样的“境”中去理解才能顺畅阅读。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总之,现代文阅读中若不能了解其“境”,那么想会“意”便阻碍重重了。

在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置上也应注意“境”的给出。以非连续性文本为例,如这样的问法:“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将角逐中国电视金鹰奖的‘最佳电视文艺节目奖’,请结合材料为该节目写几条推荐理由”,又或是“如果你是一位青年志愿者,在‘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评选活动中,你会从哪些角度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进行推荐”,无不是在考查学生对“境”的认知,自然不可胡乱作答,须结合文本内容与题目语境加以作答,当然前提是读懂文本。

二、文言文的“境”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文言文,“境”都是至关重要的。先从课内谈起。比如《师说》,它的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都带着极强的情境意识——当时耻学于师的风气盛行,耿介诤士韩愈为了批判、改变这一风气,强调从师而学之重要,写下了《师说》,而并非主要为了赞赏李蟠。站在这个“境”的角度,我们更能体会到韩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与魄力。

又如《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从两文的篇幅安排来看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我们会发现《阿房宫赋》花了很大篇幅描写阿房宫规模之大,宫中女子之众,宫中珍宝之多,费之巨,奢之极。然后用短短几句写其亡之速。其艺术效果与写作主旨——“奢必亡”便得到了更好的强化。《过秦论》 亦然,贾谊看出西汉王朝“太平盛世”下潜伏的危机,便在此篇政论文中花了五分之三的篇幅写秦朝的崛起、发展与壮大鼎盛,而灭亡之速也易更引得汉文帝深思其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如果不知两文的背景之“境”,我们也许不会理解为什么作者要如此安排文章的篇幅对照;了解了之后,我们愈发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若不明白以上所言之“境”,那么很多的“意”就难得其解,故言,知“境”方可会“意”。

课外古文亦然。如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的一篇古文,其中“棱以为难,霸先惧其谋泄,以手巾绞棱,闷绝于地,闭于别室”一句的“绝”字极易理解为“死”,但若注意结合文本语境,由下文“召杜棱与同行”一句可知杜陵并没有死,所以“绝”应该理解为“昏死”。

我们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虽然在读文言文,可却仍带着现代思维。要知道,文言文中的古今同义现象虽说也存在,但绝不是主流。更多时候应遵守文言文的逻辑。比如有一道文言文的文意题是这样表述:“曹洪本性吝啬。文帝年轻时曾假装向他借钱,以此考验他。”很多同学认为这一选项是正确的,导致该题正确率极低,而对应的原文是这样的:“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错误的原因便是,一看到“假”字便认为“假装”的解释很合理,因为现代汉语往往这样解释,却忽略了古汉语中的假有更多的其他义项,而“假装”这层含义,“佯”承担的频次也许更多。

原文类似的情境还有很多,古文的文本远长于诗词,切勿顾前不顾后,割裂理解。

三、古诗词的情境

首先当然仍是要注意文本语境,这一点的要求与古文相同,切勿前后语句割裂理解。如辛弃疾《玉楼春》的下阕:“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其中“家”到底是谁的家?结合前文语境,应该理解为是“醉中忘路”的作者的家,而如果不知境,就会将这个选项理解错:“D.下阕写作者问路人他们家住在哪里,路人耐心地告诉作者他们的住处,表现了乡村童叟无欺、热情善良的民风。”此选项不少学生判为正确,可见“知境”并非难易的问题,而是意识的问题。再如杜甫《客至》诗,学生未学过时或许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选择题,其中有一选项大意是“市集较远,所以盘中没有丰富的菜肴,虽家中贫穷,但仍拿出珍藏的美酒招待客人”。学过《客至》的同学自然知道这个选项必错无疑,因为书下注释很清楚:“旧醅”是“陈酒,不好的酒”之意。但没学过不代表这题就应该选不准,出题人已经把“境”拿捏了,只是很多同学答题时不在意而已:颔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中,“只”应该是“只好、只能”的意思,而前后语境分别是“家贫”和“酒的质量”,从逻辑上讲也不可能是家贫只好拿出美酒,所以只要稍动脑筋,把“境”拿捏好,读诗与做题时正确率应当是极高的,无论文本是否熟悉。

同时还需注意背景情境,这一点尤其容易被忽视。如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在题目中已告知背景情境,即欧阳修作为主考官在礼部贡院巡阅考生。知此境后,颔联“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旨在表现考生奋笔疾书的肃穆安静与欧公看到人才济济的喜悦之情便不难理解,也会明白颈联“乡里献贤先德行”与尾联“赖有群公鉴裁精”旨在表达诗人对乡里与朝廷同仁鼎力支持、尽心尽力选拨贤德人才感到无比的欣慰与感激。

又如陈与义《题许道宁画》亦在题目中告知背景情境为“题画”,那么颔联“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中的“一窗”便不可随意理解。高考题中设置的 C 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很明显就是脱离了背景情境的“望词生义”,“境”尚不知,如何会“意”?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境”

“去同辨异,瞻前顾后”,这八字的做题原则是笔者常常跟学生提起的,用在做语言文字运用题时也十分靠谱。比如有这样一个题目:“蜗牛是无脊椎动物,它们并没有像我们一样的大脑,只有神经节这种结构,如果只看“硬件”的话,(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不太可能有跟人类一样的痛觉。”要求选出括号中最衔接的一项。四个选项如下:

A.它们并没有“心理活动”需要硬件设施来承载;

B.它们并没有足以承载“心理活动”的硬件设施;

C.它们的“心理活动"并没有硬件设施足以承载;

D.硬件设施并没有足以承载它们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学生在选择时往往依着自己的语感来,觉得顺口就行,把“境”抛诸脑后。从括号前后的句子看,“并没有……大脑”“ 只有……结构” “不太可能有……痛觉”,这样的句式语境很显然在提醒我们,B 是最恰当的。

五、写作的情境

作文的审题立意要遵循材料主旨与命题人意图,要在这样的“境”下得出最佳立意。有这样一则材料,大意是有人认为青春的价值是去远方,也有人认为青春的价值是回家乡。然后要求就“绿色家乡”“智造家乡”“美丽家乡”等口号写一篇文章,谈自己的观点。命题人意图之“境”已经十分明显,自然最好是将“去远方”和“回家乡”统一起来,更倾向于去过远方后回家乡。

交际语境的要素是“指一篇文章外在的社会交际情境,包括谈什么话题、为谁写(读者)、为什么写(目的)、以什么角色(作者)写等”。这一点,2015年的全国Ⅰ卷作文题关于“女儿小陈举报父亲”做得非常好,该材料的情境意识非常强,无论是角色的定位,写作的对象,还是写作的目的等都十分明确,是一道非常典型的交际语境写作题,这类题才是当下对学生能力的最佳考查。

为了更好地将写作教学情境与课文学习的情境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若能探寻一条于课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之路,相信会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详细谈一下写作思维的培养。此文历来被称为“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它的论辩艺术自然是值得揣摩与借鉴的。若我们得到任务,要写一封信去劝某位领导或长辈某件事情,此文就是很好的示例:并不直接提出意见,而是以生动的语言开篇,并贬己抬人:“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接着引史为例,更易引起警惕,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告以解决方法。

以上是针对应用类文体的思维所得,那么对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思维而言呢?当然也是有很大指导意义的。首先是论证方法的学习。

第一段的论点其实可以为:思国之安,必积德义。为论证这一观点,采取喻证(亦可称类比论证):以“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引出思国安必积德义。另有对比论证:将固其根本则木长、浚泉源则流远与根不固不可求木长、源不深不可求流远对比,凸显人君若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则无望国安。

第二段的观点与第一段别无二致,在论证方法上也相对一致。比喻论证仍旧出现: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可借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道理。而在对比论证上就更加典型了:无论是“殷忧而道著”与“功成而德衰”,还是“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还是“取之有余”与“守之不足”,亦或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与“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都是十分鲜明的对比论证,易用于指导学生实践。同时,可指导学生学习魏征的化用之法:“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化用自荀子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亦可另外举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王安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之例加强理解。

接着是分析方法的学习。第一段中的“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之前省略了“若”,可作为假设分析法的例子,第二段中“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等属于因果分析法,至于“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与相隔不远的“何也?”可属于不太典型的连续追问分析法,辅以假设分析且句式整齐的连续追问会更典型一些,如“若非……又岂会”“假如……是否能……”之类的句式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后,可以在课文学完后择话题拓展开去,培养学生“先求之于课文”的素材意识。如,让学生从本文中择取句子送给朋友或自己作为座右铭,并说明原因。又或是联系高考作文题,比如“大自然的智慧”,培养学生从本文中延伸开去,培养喻证的思维习惯。

如此以写作思维为导向,融课文教学情境与写作教学情境于一体,定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事半功倍,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在知“境”会“意”中切实提升。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理解还是写作要求的全面把握,无不仰赖“情境”意识的具备。因此语文教学应强化情境意识及其应用,引导学生知“境”会“意”,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现代文文言文语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