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曦
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单元教学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大单元教学的质量。
实施大单元教学,教师要在备课时深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体系与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整合和分析,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更为精准的教学计划。大单元教学注重整体性、联系性和开放性,要求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式教学等。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另外,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学生要掌握语言文字、文学文化、审美鉴赏等多方面的知识、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实施大单元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大单元教学注重对教学质量的整体把控,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把关和监控,可以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及时修正和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大单元教学能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有意义的集合体,通过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大单元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迁移。通过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境。大单元教学注重将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将语文学科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和任务。
教学目标不明确。一是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实施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单个教学目标,而缺乏对整个学期、学年,甚至学生三年高中学习的整体规划。这导致语文教学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二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往往过于笼统,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标准。这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笼统的目标表述也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缺乏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意义。三是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实施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这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学策略不合理。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缺乏目标导向,导致教学方向不明确,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这往往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没有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笼统、缺乏重点,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主体,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实施的首要步骤是确定大单元主题。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清晰的大单元主题。主题应具备引导学生兴趣、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富含语文学科特色等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
以统编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包括《沁园春·雪》《致橡树》《雨巷》《再别康桥》四首诗歌和《荷塘月色》一篇散文,主题涉及广泛,包括爱情、理想、人生感悟等。因此,可以将大单元主题确定为“文学与生活”。“文学与生活”这个主题可以涵盖这些诗歌和散文的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在确定大单元主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学知识。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教师要根据大单元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学内容。整合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知识点在时间和主题上的系统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例如,《致橡树》和《雨巷》都是表达爱情主题的诗歌,但前者采用了西方诗歌的创作方法,后者则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整合教学,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课文的主题内容和文学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注重强化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开展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争辩中拓展思维视野,提高思维能力。
在统编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文本解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比如,在《沁园春·长沙》一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诗中的意象,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中的“山”“林”“江”“舸”等典型意象,透过这些意象特点,把握作者情感心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在逻辑,形成自己的解读思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在《致橡树》一诗教学中,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象征的含义及其作用。可以让学生思考:“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了什么?这些象征在表达诗歌主题上有什么作用?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高中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已成为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模式,实施大单元教学意义重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正视大单元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研究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切实提高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