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对改良电休克治疗病人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3-03-01 02:17邓灿金麦剑欣黄杏笑
全科护理 2023年6期
关键词:舒适感血氧饱和度

邓灿金,麦剑欣,黄杏笑,聂 莎

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是一种在全身麻醉下对头部进行电刺激,引起全身性癫痫发作治疗精神障碍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1],对抑郁、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2],然而改良电休克治疗引起术后并发症,如逆行记忆减退、认知障碍和头痛,具体机制尚未阐明[3]。有相关研究表明改良电休克治疗病人术后接受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有助于减轻术后并发症和加快并发症的改善[4-5]。临床上常规使用湿化液对氧气进行湿化,目的是模拟鼻腔对空气的湿润,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美国呼吸道管理协会(AARC)于2022年指出:鼻导管给氧氧流量≤4 L/min时不必对氧气进行湿化[6]。也有研究表明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是否湿化在鼻黏膜出血发生率、鼻咽部干燥率和血氧饱和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对改良电休克治疗病人的舒适感影响尚未研究。本研究拟探讨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对改良电休克治疗病人的舒适感影响,为以后制定较优给氧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6月在我院物理治疗科行第一次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②符合改良电休克治疗适应证;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身体状况评分(ASA)Ⅰ~Ⅱ级;④使用鼻导管给氧;⑤氧流量为2~4 L/min;⑥知情并同意参加该项研究。排除标准:①符合改良电休克治疗禁忌证;②极重度一型呼吸衰竭,氧合指数<60 mmHg(1 mmHg=0.133 kPa);③上呼吸道梗阻(呼吸道异物、鼾症);④鼻咽腔异常(鼻窦炎、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咽癌等)。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对照组使用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

1.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采用PASS 15.0 软件计算该研究样本量。基于预试验研究结果,对照组舒适感评分为(3.71±0.74)分,观察组舒适感评分标准差0.70,以对照组舒适感评分均数的1/10为本研究非劣效界值[9],则非劣效界值为0.37,近似正态,单侧α=2.50%、β=80%,1∶1随机分组。基于以上数据,样本量估计共需134例,设10%的脱落率,计划纳入样本量148例。

由课题组1名成员通过SPSS生成随机数字表,该工作人员不参与病人分组以及评估。将分组信息放置于信封,按参加研究的顺序编号打开信封分组信息,完成病人入组。课题组的评估者不参与分组以及干预过程,对评估者实施盲法。

1.3 干预方法 病人在治疗区行改良电休克治疗,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病人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及生命体征平稳后移至观察区。观察组:使用氧流量为2~4 L/min鼻导管非湿化给氧,供应室消毒合格湿化瓶里未装有湿化液,使用不透明保护套包裹湿化瓶,隐藏湿化瓶是否装有湿化液的信息,不间断给氧时间40 min[10],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情况。

对照组:以灭菌水为湿化液加入经供应室消毒合格的湿化瓶,湿化液容量为湿化瓶的1/3~1/2,调节氧流量为2~4 L/min鼻导管湿化给氧,使用不透明保护套包裹湿化瓶,隐藏湿化瓶是否装有湿化液的信息,病人行湿化给氧,持续时间为40 min[10],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情况。

1.4 结局指标

1.4.1 主要结局指标 参照文献制定本研究病人吸氧舒适度评分问卷,由鼻咽部干燥感、氧气湿润度和氧气异味感3个项目组成,采用选择式回答,每个项目分别赋值为1~5分,每个项目有5个备选答案,1分表示病人最好吸氧感受,5分表示病人最差吸氧感受。详见表1。

表1 吸氧舒适度评分问卷

1.4.2 次要结局指标 ①病人满意度:使用李克特评分1~4分评价病人满意度,1分为非常不满意,4分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病人满意度越高。②平均心率与血氧饱和度:使用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深圳源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wear O2),使用之前检查病人指甲情况,如有涂指甲油,去除指甲油后方可戴上血氧监测仪,保证数据准确性。告知病人该仪器使用目的,取得病人的配合。自动记录病人从吸氧开始到吸氧结束后的血氧,计算使用过程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和心率。

2 结果

对照组有3例病人认为自己接受非湿化中低氧流量鼻导管给氧,观察组有68例病人认为自己在接受湿化中低氧流量鼻导管给氧。两组病人接受给氧方式认为比较,通过Fisher精确检验P>0.05,病人实施盲法是成功的。

本研究共纳入148例病人,对照组74例,观察组74例。有6例病人称不能对吸氧的感受进行回忆,未完成干预结局的评估,其中对照组4例,观察组2例。3例病人自行拔氧管,未完成研究方案的吸氧时间,对照组1例,观察组2例。观察组1例病人在吸氧的过程中出现谵妄,麻醉医生对病人使用了药物处理,改用湿化给氧并调高氧流量至6 L/min。最终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69例病人数据被完整记录。本研究数据采用符合方案集分析(Per-Protocol,PP)。对照组年龄(31.32±11.16)岁,观察组年龄(31.59±11.13)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两组病人性别、体质指数(BMI)、氧流量和诊断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基线人口统计资料和特征比较

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对照组吸氧舒适感评分(3.54±0.58)分,观察组(3.57±0.65)分。舒适感评分差值为0.029[95% CI(-0.22,-0.16)],以0.37为非劣效界值(见图1),因此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舒适感非劣于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两种给氧方式都能维持病人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均未出现低氧血症,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8.00±1.08)%,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10±0.88)%,两种给氧方式是有效的。两组病人满意度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图1 病人对两种不同给氧方式的舒适感评分

表3 两组病人满意度、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

3 讨论

3.1 有效给氧可提高改良电休克治疗安全性 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在给予肌松药和麻醉药诱导后,进行头部电刺激起到治疗疗效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整个改良电休克治疗过程给氧都非常重要。术前给氧提高功能残气量氧储备,降低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术中给氧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降低心肌缺血和脑部缺血,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后有效给氧维持病人正常血氧饱和度能降低再次使用球囊面罩给氧的概率,避免球囊面罩通气带来的并发症,提高病人治疗体验感[12-13]。

3.2 病人接受两种不同给氧方式的舒适感评分一致性 先前已经有研究评价非湿化给氧的效果,研究场所主要在老年病科、消化科、心内科和骨科[14]。本研究是首次报道非湿化中低流量给氧在改良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中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舒适感非劣于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与相关报道的定性结果一致[15-17]。目前研究使用的评分问卷多为自制问卷,评价工具尚未统一,因此未能在评分上直接比较高低。人正常呼吸时,呼吸道有调节气体温度和湿度功能,使吸入的气体达到37 ℃时,气体相对湿度达到100%[18]。低中流量给氧时(2~4 L/min)流速相对减慢,经鼻导管吸入的氧气仅占潮气量2.4%~19%[19-20],鼻子从外界吸进的空气稀释鼻导管给予的氧气湿度,该湿度在病人可接受的范围内。该研究实施地点为我国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全年平均湿度为74.28%,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是40%~60%,氧气即使不经过湿化也能达到人体需要的湿度[21]。除此之外,本研究病人接受吸氧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舒适感上两种给氧方式无差异。

3.3 非湿化中低流量给氧有效维持病人血氧与稳定心率 本研究通过智能血氧监测仪连续监测病人血氧饱和度和心率,通过仪器计算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提高数据的客观性与可比性。两组病人在接受中低氧流量吸氧时心率为每分钟88次,在正常值范围,体现病人在吸氧过程中有较好的吸氧体验,未出现烦躁、不适。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维持在正常的血氧饱和度,未发生低氧血氧,进一步说明了病人吸氧的舒适感较好,未给病人带来不适。因此,两组病人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 非湿化中低流量给氧的优势与临床价值 非湿化中低氧流量给氧在病人吸氧舒适度上与湿化中低氧流量给氧有着相似效果,但是在其他方面非湿化中低氧流量的优势更突出,更值得推广。已经有研究表明,非湿化中低氧流量应用在长时间吸氧的病人人群中,有效降低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14],缩短工作人员更换湿化瓶时间[22],降低吸氧的噪声,提高病人睡眠质量[16,23]。因此,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可减少呼吸道感染,减轻给氧相关工作强度,促进身体康复。在人力方面,护士无需更多的时间更换湿化液,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从病人经济方面,非湿化给氧方式湿化装置成本低,减轻病人住院经济负担。因此,非湿化中低流量给氧不仅能减轻护士工作量,把更多的时间回归病人的心理护理与观察,还可以减轻病人住院经济负担[15]。

4 局限性

首先,该研究为单中心研究,研究对象是改良电休克治疗病人,干预时间较短,因此本研究结果可推广性较低。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进行多中心的研究,研究不同病人人群中接受更长时间干预效果,为普遍推广研究结果与制定科学的给氧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本研究使用的舒适感评分问卷内容较少,未进行信效度检验,因此该工具测量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还需提高。为了提高病人吸氧舒适感评分在不同研究之间有可比性,需要研制更全面与更科学的评价工具。

5 结论

病人在吸氧的舒适感感受方面,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方法不劣于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方法,接受非湿化中低氧流量吸氧病人有较好的满意度,非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给氧能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和稳定病人心率,在改良电休克治疗中应用非湿化中低氧流量给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舒适感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旅行舒适和美我都要
超高速电梯的噪声和振动控制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服装通风对主观热湿舒适感的影响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胸科手术中脑血氧含量下降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