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娟娟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进行城市建设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公共空间的建设,随着居民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空间不仅给居民开展物质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也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休闲的场地,老年人在这里可以更好地进行放松和交流,使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
针对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后发现,国内大部分城市在进行公共空间设计时更注重的是观赏性,并没有考虑通用性,并不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老年人群。在当今快节奏生活环境下,使用公共空间最多的人群就是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条件更加便利的公共空间可以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降低政府对老年人援助的成本。本文在保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要求进行考虑,实现设计导向由物质到健康的转化。
国内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建设要更加考虑“适老化”设计,建设集环保、安全、便捷于一体的城市成为了新的城市建设目标。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各种居住、行政以及商业功能的同时还要对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加以重视,在控制交通流量的基础上实现更加便利的生活,既能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也能让年轻人宜居。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上,要以所有人的适宜生活为目标,对使用对象要始终以发展的角度来定位[1]。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人年轻时的状态,还要考虑年龄增大后带来活动上的诸多不便,要确保设计的空间环境适合人的一生使用。城市建设要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契合,达到适老性、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的统一。在健康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可以更好地促进居民健康的良好发展。
目前,很多老年人更喜欢在休闲时间进行漫步或者健步走,这就要求在公共空间的进出口、道路口、高低衔接处以及建筑物出入口等地段设置无障碍通道和扶手等设施,在道路口设置显著的提醒标识,车辆缓冲带区域适当进行扩宽,用防滑系数更高且不会反光的材料来铺设路面,确保老年人的出行安全。
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要着重考虑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的便利性和路程的远近,要考虑服务半径是否可以完全覆盖周围老年人的行动区域,是否能给老年人提供便利。在保证每条路径畅通基础上,还要重视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在路上设置便利的卫生间。重视可达性,结合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公共空间的交通,可以让老年人更加便利地到达公共空间[2]。
大部分老年人都会感到孤独,要多鼓励老年人去社会中接触更多的同伴,多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保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和同伴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关怀;在交往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引起老人之间的共鸣;多多接触儿童,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希望,可以更加积极面对生活;朋友邻居之间的互助,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的责任感。老年人多接触社会能够更好地享受晚年。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减弱的,不管是抵抗力还是敏感度都在降低,因此对环境的便利和舒适度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公共空间时要融入人性化理念,打造更加舒适、宁静、优美的环境。在公共空间内设置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起到调节区域空间环境,提供大量的氧气,还可以缓解老年人的紧张情绪,调节心理,让老年人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
在以健康为目的的基础上,公共空间设计要更加重视在自然规律下保持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不能过度开发自然环境。在维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植物和水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在可持续发挥植物和景观作用的基础上,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包括了宏观、中观和微观3 层含义,需要站在宏观策划、中观场地、微观设施3 个方面来进行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
4.1.1 服务半径合理化
合理的服务半径指的是居民步行到公共空间的最远距离,通常保持在800~1 000 m 之内,在崎岖地形下可以将该范围缩小。研究老年人的活动特点之后发现,出行距离决定着老年人去公共空间进行户外活动的次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其最远的步行距离为800 m 左右,因此应该在老年人居住区域的700~1 000 m 的范围内规划公共空间,这样才能为老年人带来更加便利的活动空间[3]。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时,可以分散设置公共空间,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减少老年人的出行距离。
4.1.2 提升路线便捷性
可以设置合理的慢性换乘枢纽,来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以此来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使得老年人更加容易到达公共空间。比如,将穿行的道路设置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地中或设置更多入口进入公共空间,以方便老年人参加户外活动。
4.2.1 构建无障碍系统
4.2.1.1 道路交叉路口、建筑入口无障碍设施
在道路的十字交叉口、公共空间的进出口以及周围建筑的进出口等位置设置无障碍设施,主要包括2种形式:一是单面缘石坡道,如图1 所示;二是三面缘石坡道,如图2 所示。
图1 交叉路口单面缘石坡道
图2 三面缘石坡道
4.2.1.2 步道无障碍——快慢步行道
老年人的主要健身康复形式就是漫步,例如,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最喜欢在花园中散步,在公共空间进行步道设计非常有利于老人的康复。在进行步道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老人和年轻人的区别,着重关注老年人的步行速度,在此基础上设置可以供老年人休息和活动的区域,可以设计成快步道和慢步道2 种结合的形式,在边界设置无障碍设施。
4.2.1.3 设施无障碍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通行顺畅和便利,可以采用无台阶通道。无障碍设计要涉及到方方面面,无论是路面宽度、扶手设置、防滑地面还是场地内各种小设施的固定都要处处确保老年人活动的顺利进行。
4.2.2 提高空间活跃度
4.2.2.1 易识别性
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最主要的就是具有可识别的特性,这种特性要在各个环节有所体现,从规划到标志性布局再到空间设置的装饰等都可以被轻易识别出来。尤其需要符合逻辑的布局、清晰的空间架构和标志,可以采用不同色调的亮度、高低、铺设样式来为老年人提供明显的地标指示。
4.2.2.2 供坐率
评估公共环境质量高低的标准有多个,其中座椅数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设置更多的座椅,可以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让空间的活跃度得到提高。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环境中可依靠的物体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老年人就非常喜欢在柱子、墙壁或者座椅附近聚集。
4.2.3 功能布局复合多样
4.2.3.1 功能混合
可以通过提高场地的适用性来满足不同的户外活动。通常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包括漫步型、锻炼型以及陶冶情操型,这些老人往往爱聚集在一起活动,因此所需的场地比较大,采用混合功能的方法来进行布局,可以更加合理分配场地和时段,不会造成高峰拥堵、空闲无人的情况。
4.2.3.2 层次划分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不同性格老年人的需求。在设置互动性强、交流性强的开放空间时,还要考虑到喜欢安静、享受阳光和自然环境的老年人的需求,要设置安静的休息区域供他们进行活动。
动区主要给老年人提供健身活动的区域,这类区域应该设置在公共空间的广场中,在考虑降低车辆干扰的同时还要考虑老年人到达的便利性。静区主要为喜好安静的老年人提供可以安心看书、思考、下棋的区域。这类区域周围应当进行一定的遮挡,最好设置在环境幽静的地方。
4.2.4 提升环境的舒适度
4.2.4.1 生态可持续
身体的健康和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设计公共空间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在生态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依据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律,尽量设计出影响小、开发度低的方案。比如,在公共空间中设置农业种植区域,不仅可以让市民观赏农业景观,还可以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蔬菜瓜果。这种设计既维护了生态平衡,也给老年人带了更好的体验。
4.2.4.2 调节小气候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而慢慢衰退,尤其是对外界温度的感知也在逐渐减弱,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设置夏日遮阳、冬季向阳的场地,尽量减少温度对老年人的影响。可采用合理的垂直截面来降低风力的影响,或者设置下沉式的建筑来抵挡寒风。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各种设施来调节这一环境的小气候。通过调节小气候让老年人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活动。
4.2.4.3 植物疗养
植物的气味对身体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古代中医理论中就认为“芳香开窍”,在现代医学中也肯定了这种植物气味影响身体健康的说法。植物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还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杂质,能够降低噪声,减轻人们的压力,给人们的心情带来舒缓作用,因此在公共空间中种植一定比例的绿色植物,可以给老年人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好处。
居民活动的公共设施可以分为4 类:行走类、休憩类、活动类、服务类。要在人体工程学理论的基础上来设计这些设施。尤其是为老年人提供的设施更需要按照老年人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从而满足老年人身体和心理的需求。
4.3.1 行走类设施
康复性景观的主要部分就是步道设计,长期在舒适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步行,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记忆力,放松心情,还能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在进行步道设计时,要注重路面材料的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尺寸,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选择地面材质时需要注意以下3 点。
第一,地面需整齐、要具有较高的粗糙度,采用防滑材料可以使轮椅轮胎和拐杖更大限度贴合地面,从而避免出现滑倒的问题。尽量不使用鹅卵石、石子来铺设路面,尽量减少拼接缝隙的出现,提高路面的安全性。可以选择细砂或者塑胶面的材质来铺设地面,用滤水材料来铺设可以起到抗磨、防滑的效果。可以用卵石来铺设特殊的健身路段,用来进行足底按摩。
第二,地面要平坦,不能设置大坡度的道路。人行道宽度最窄不能低于1 500 mm,以便轮椅转弯。在坡度高于6%的情况下,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同时要设置坡度警告标识[3]。
第三,色彩柔和,无炫光污染。由于老年人的视力较弱,要采用便于识别的颜色来进行地面铺设,还要选择无反光的材料,避免对老年人视力造成伤害。
4.3.2 休憩类设施
在进行该类设施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际交往的适用,在活动场地附近设置这类设施能更便于老年人进行社交活动。这类设施主要包括座椅、休息亭、廊架等。在老年人户外活动中经常使用凳子、座椅类设施,要将座椅的安全性、舒适性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4]。
在公共空间设置座椅主要的目的就是便于人们的交流,在进行交流时,可以看到同伴的表情,以此来加深了解。座椅的数量通常为双数,排列方式有一字排列、回字排列,也可以半包围排列。不同座位形式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如图3 所示。通常采用木质材料作为座椅的装饰面,这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高,且外部环境温度对其影响不大。
图3 不同座位形式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4.3.3 活动类设施
这类设施主要有2 种:娱乐、健身。在设计娱乐活动设施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有利于老年人脑部活动的器械,这类器械对阿兹海默症有着一定的效果。在设计健身活动设施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锻炼腰部和身体柔韧度的器械。
4.3.4 服务类设施
这类设施包括4 个种类,分别为卫生设施、照明设施、信息指示设施、智能化设施。
卫生设施:指的是洗手间、饮水处、清洗处、垃圾桶等,要在考虑老年人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尤其是卫生间需要设置无障碍设施,在坡道两边设置扶手等。
照明设施:在进行照明设施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视力水平,采用远近等互相搭配的方式来进行照明。
信息指示设施:指的是在公共空间设置必要的设施,如交通指示牌,交通标识、宣传处以及音响等。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就是各种信息设施,在设置这类设施时,要便于老年人识别并且通俗易懂。
智能化设施:①设置专门针对老年人健康检测的仪器,在引起老年人注意的同时也提高了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增加了老年人积极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公共空间的利用率;②增加信息设备,将一段时间内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空气中杂质的含量在显示屏上显示,给老年人的穿衣和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③在公共空间中增设急救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尽量避免老人在户外活动中的意外情况,通过这些装置可以提供更加有效和及时的救助,为进一步抢救争取时间,及时挽救老年人的生命。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社会和养老机构并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因此需要老年人积极发挥主动性来进行自我防护、自我调节和锻炼,积极应对老年生活。为了更好推进老年人自主养老,在以健康为目的基础上进行公共空间的设计势在必行,只有建设更加安全、舒适、健康的公共空间,才能让老年人更加主动地进行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