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园林生态智慧在构建合肥公园城市中的启示与应用

2023-02-28 23:43李梦琪冯艳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园城市景观设计

李梦琪 冯艳

摘  要:徽州传统园林在长期渐进式演化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生态环境,还蕴藏着丰富、科学的生态营造理念。对其进行剖析,不仅有助于深入学习传统园林营建智慧,同时也能够为当下公园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建设思路和手段。本文通过研究徽人在村落选址、园林理水、景观营造三个方面的生态智慧,结合当下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构建城园一体的有机融合格局、蓝绿交织的全域公园体系、以人为本的城市特色风貌等公园城市建设途径。

关键词:徽州传统园林;生态智慧;公园城市;景观设计;

一、引言

传统生态观是一种本真自然的态度,与特定的生产环境有关,也与它们在历史中形成的实践能力、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有复杂的关系[1],是先人在城市选址、园林规划、灾后修复等领域中长期延续并不断积累的与自然共生、互助的经验汇集体。1996年,佘正荣在《生态智慧论》中提出“生态智慧”概念,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思维模式和实践准则[2]。因此,徽州传统生态智慧即古徽州地区先辈们在与各种自然过程的适应、尝试和失败中积累的诸如择居、造园、灌溉等生存艺术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产物。

“公园城市”理念是继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以景观绿地为核心的又一城市形态。近年来,在实施探索中面临着城乡生态格局割裂、自然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遗失等问题。本文选举徽州传统生态智慧进行研究,并将其与合肥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其一,徽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的精髓,因地制宜,巧于因借,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生态智慧;其二,徽州水口园林是最早的公共园林,有着重要的环境和公共效益;其三,合肥市是安徽的省会城市,宣传徽州文化有助于增强居民文化自信,丰富文化内涵。

二、徽州区域概况

徽州,古称歙州、新安,简称“徽”[3]。地处皖、浙、赣交界处,今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总面积约10000余平方公里。徽州山岭众多,河网分布紧密,总体呈现出山峦环绕、溪水围抱的地貌特征。古老的徽州孕育出深邃广阔的徽州文化,包含一系列如徽州村落、徽州园林、徽州建筑等具有生态地域价值的文化遗产,本文着重研究徽州园林中蕴含的生态智慧。

三、徽州传统园林营建智慧的生态表达

徽州地区生态和谐的造物理念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三个方面[4],促成了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稳定发展并共同演绎成为徽州传统生态智慧。徽州古村落在营建过程中融合天人合一的哲学修养,将自然山水与人工环境集中表现在园林景观中,形成了形态、生态、文态自然耦合的村落园林系统。以下分别从村落选址的整体意识、园林理水的生态意识及情景交流的人文意识等层面阐述徽人的造物智慧。

(一)浑然天成的整体营建智慧

“风水之说,徽人尤重之。”徽人讲究风水,体现在对造园元素系统化处理的整体营建智慧中。徽州先辈们得益于风水学理论,将“枕山、环水、面屏”作为村落选址的基础格局,并强调“山为骨架,水为血脉,草木为毛发,烟云为神采”[5]的整体布局观念。基于此,徽人在村落规划时遵循从整体环境出发的原则,综合考究周边环境的方位、地势、风水等影响因素,以实现民居建筑与山水草木等自然元素的有机统一,创造村落空间紧密结合的园林绿地规划系统,从而达到“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人居环境。

“青山云外溪,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花源,墟落此第一。”[6]是曹文植印象中的徽州村落景象,展现出徽州园林山水、村落建筑,草木花卉融于一体的景观形态。唐模村的村落布局就体现了这种全局建构意识。首先,根据原有地形地貌特征规划街巷格局和节点空间,使民居与周边自然山水相连。其次,在檀干溪两岸设置石板路,营造路随溪转、村随溪折、宅园逐水而建的村落景象。通过溪流和石板路的结合将村、园合成整体[7]。最后,村民在村口建水口、造园林,在庭院内种花木、开池塘,在村落周围耕作,形成了以林地耕地等农业绿地为基底、水口园林学院园林等人工园林为斑块、河流绿地为廊道的村落生态系统。

(二)循环利用的园林理水智慧

徽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条件使水资源成为带动村落空间生成的核心力量,通过对自然水系的改造利用、完善村落给排水系统,形成“与水为友”的性能化空间。具体表现为临溪建宅、引水入村、筑水圳、置水口、建石碣等水适应行为。其中水圳、水街为线性沟渠,供日常使用,雨季能够减缓径流速度,维持村内河道正常水位。水口、水塘、湿地是面狀的景观水体,起到雨洪管理、调节微气候等作用。水口不仅能够蓄水、美化环境,还有防洪、防旱的作用。水塘与自然水系相连,除日常饮用外,旱季能由水圳引水入户,雨季能通过水街、水道排水至村外。湿地则负责吸附污泥、净化水源、调蓄生态平衡。

水圳、水口、水塘等水要素相互依存,形成独具特色的村落网状水生态系统。首先,上游水源满足居民日常用水。其次,生活用水通过水街、水圳汇集到村外的污水净化池,经净化处理后流入湿地和水塘。最后,通过本土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构成完整的水循环。如皖南宏村的水系统便是由水口、水圳、南湖、月沼和数个私家水园共同构成。以上游山涧流水为源头,在西溪建造石碣引水入村,形成迂回曲折的河床即“牛肠”。后顺势而下,经乐叙堂流入月沼,即“牛胃”。经过滤、净化处理后流入各个支流为村民提供日常用水。再由水圳将水引至南湖,形成“牛肚”,二次过滤后流入村外的西溪口[8]。

(三)情景交融的公共园林智慧

徽州水口园林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地域背景演化而来的园林形态,是以改善生态、服务公众为取向的憩闲空间。受地理条件制约,徽人常选择在水口兴修土木、建造园林,因此,水口风景优美、设施丰富、层次多样,经过代代传承逐渐成为徽人日常聚集和开展大型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

徽州水口园林与皇家、私家、寺观园林不同,它呈现出人与社区、自然、文化和谐相处的景观意象,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园林。其中人与社区的和谐体现在日常互动的邻里交流中。水口园林常栽植高大的乔木,并与石块、石桥、亭廊等元素组成景观小品,村民在此进行日常交流与活动,以促进邻里关系和谐。例如西递村将水口作为迎神、庙会等重要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逐渐衍生出绸车、花船、锣鼓篷等传统习俗,促进村民沟通的同时传承地方习俗。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在寄情山水的园林情调中。其一,徽人善于借景抒情,寄情于景,重视人景的互动。例如,将水体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元素,通过对自然水体“补以形”“赋以神”,实现情感交融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二,徽人多采用在地性生态屏障,充分利用香樟、枫杨、柏树等本土物种规划绿块,增强景观适应性,建立坚固融洽的生态群落。人与文化的和谐体现在地域精神的传承上。新安文化代表着徽人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等级尊卑并通过村落各个景观要素传达着先民的思想模式和文化观念。从水口园林到建筑书院都承载着徽人的理学思想和人生追求,是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的有机融合。

四、基于徽州传统园林生态智慧的区域景观         格局优化策略

合肥地处安徽省中心地带,对于传播徽州文化和凝聚省城向心力具有较好的素质基底。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市域生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在公园城市的实施探索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注重公园数量与规模的建设,忽视了公园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导致出现了诸如城乡生态格局割裂、自然生态环境退化严重、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遗失等公园城市建设问题。

徽州“生态—空间—文化”多维互动的景观模式与公园城市相承于“园”、着眼于“城”、核心在“公”的理念不谋而合。以史为鉴,徽人以形筑城、以水养城、以文辅城的村落营建智慧能够有效弥补当代技术思维的不足,为合肥当下城市建设问题提供了可行性的策略借鉴。本文通过借鉴传统营建手法结合时代背景辩证思考,将当下合肥公园城市建设划分为空间、生态、公共三个层面以探讨徽州园林的生态智慧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形式。

(一)空间层面:构建城园一体的有机融合格局

徽州山环水绕的村落形态造就了独特的生态景观,其空间布局对区域生态循环、气候调节、抗旱蓄洪等均有着积极作用。就合肥市公园城市建设而言,可以学习徽州“因地制宜”的整体布局观念,优化城乡格局,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相互融合的城市景观形态,使城市成为“大公园”。主要策略包括:

1.依托大蜀山、紫蓬山“两山”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库”以及南淝河、巢湖“两水”构建生态骨架,将城市建设与山水格局结合,推动山、水、林、田、湖等自然资源基底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城市空间结构。

2.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将上派镇、大圩镇、紫蓬镇等乡村风貌与城市生态空间有机结合,布局发展大地自然景观,构成楔形绿地。使城市内部景观、水体与外围农田、河湖相互连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公园城市发展目标。

3.构建以城市绿化景观为生态基底,以南淝河、四里河等河道为生态廊道,以天鹅湖、翡翠湖、环城水系等水体公园为景观斑块的空间格局。建立“基质+廊道+斑块”的生态系统网络结构,使城市融入公园、公园渗入城市,逐渐接近公园城市城园相融的大美城市形态。

(二)生态层面:营建蓝绿交织的全域公园体系

徽人通过规划水系空间布局,处理局部水体环境,使内部各要素互为耦合,实现了景观与生态的动态平衡。点状的水景观构成、线性的水生态廊道、网状的水环境系统共同组成了徽州可持续的水生态系统。学习徽州各元素环环相扣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关注城市绿地、建筑、湖泊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系统。

首先,依托大蜀山、紫蓬山等大空间尺度上的生态绿地系统优化城市片区格局,依托两库湿地、环城公园等大面积绿色斑块组织城市空间布局,依托环巢湖滨水绿化带、岱山湖山地绿化带等城市绿道体系连接城区内各主要功能板块,实现城绿交融的空间布局模式。从而减少因单点分散建设社区公园、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导致的城市空间的割裂性与间断性,以建立万园相连、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的全域公园体系。

其次,依托巢湖、两大水库、南淝河及其附属支流建设城市蓝网系统,以天然的水体为纽带,实现片区的河湖连通。

最后,学习开挖水圳、水塘等传统雨水管制方法蓄水、输水,并将其宏观调控的思路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运用在当下公园城市的建设中,从而优化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工程上,使用嵌草砖、植草砖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铺装,代替混凝土铺装,加快雨水下渗速度。设计上,在保护董铺湿地、龙栖地湿地等原有湿地基础上建立雨水花园,提高水系循环。技术上,通过种植槽、植草沟等加大雨水下渗量,维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三)公共层面:塑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特色风貌

徽州水口园林具备公共园林的性质,在园林的营建和功能的配置上更加注重村民的使用需求与情感,备受村民喜爱。基于此,合肥在公园城市建设中也要以人为本,考虑居民的切实需求。其一,选择乡土植物,传承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种植麻栎、黄连木、冬青等本土樹种,增强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形成独特的城市园林景观。其二,建设“一园一品”公园体系,使景观空间设计与当地人文、历史等特色文化相融合。充分提取场地特征,进一步了解包公、李鸿章、杨振宁等人文历史,结合科普教育拓展景观层次,使历史记忆与现代场景相融合,延续地方记忆,传承特色文化。其三,以人为本,满足市民健身、娱乐及情感需求,重视市民体验感。在区域景观规划前对场地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将主要使用人群的功能需求纳入设计的重点考虑范围,因地制宜地开展“公园+体育”“公园+文化”等精准设计。同时,在场地设计中还要充分考虑适儿化和适老化,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配置基础设施,构建全龄友好的绿色生态景观环境。

五、结语

“公园城市”作为新时代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理想城市建构模式的理念创新,是立足我国发展现状提出的着眼新时代战略目标的创新之路。徽州传统园林生态营建是以崭新的视角界定城市绿色空间,将城市生态系统与公共服务体系相结合,从而完善城市空间格局、生态网络以及城市特色风貌。因此,基于徽州传统园林营建智慧为导向的区域景观更新设计对于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美城市形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艳.传统艺术生态智慧与当代可持续景观设计[J].创意与设计,2019(6):5-11.

[2]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3]何秋爽.徽州“水口园林”造园元素的生态性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8.

[4]王红霞.徽州园林的固化特征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

[5]郭熙.林泉高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6]洪振秋.徽州古园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36.

[7]李峻峰,蒋荣荣,刘益功.基于生态环境观的徽州古村落营建理念浅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6(5):11-13.

[8]邓中敏.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徽州水口园林水环境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5):36-38.

猜你喜欢
公园城市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与扬州市委书记谈“公园城市”
从公园规划到成都公园城市规划初探
资阳市临空经济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对策与建议
四川省公园城市试点建设基础评价
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的路径思考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江门市公园文化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