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大伟
收到与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书记一起吃早茶的邀请,让我有些意外,也给了我一次近距离接触、观察城市主政者的机会。
谢正义最近出版了《公园城市》一书,成书的背景是扬州历时5年的“公园城市”实践。近些年来,相比于南通等城市的“高歌猛进”,在江苏经济版图中,扬州“身段柔软”,而公園成了观察这座古城的新视角,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我们谈及他对公园城市的理解、扬州的城市定位、公园城市建设的心得以及扬州的城市开发与产业发展思路。扬州的公园城市建设源于执政者对于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缺失的关注。不过,5年间兴建了350个公园,巨量的投入以及将公园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让扬州的城市建设一直伴随着争议,甚至一时间给这位书记带来压力。
在讲究的早茶文化面前,我很难感受到他的那份压力。然而拨开精致的“外衣”,我们还是能一窥扬州这座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路子。即,扬州很难构建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但不妨让它变得“精致”。
谢正义谈到,城市要有自己科学的定位。他反对大拆大建,产业发展要务实,不能被看不懂的名词所迷惑而盲目跟风。公园建设正让扬州变得“精致”,公园也成为城市主政者经营城市的手段。公园成了撬动土地价值的“杠杆”,也承担着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人才、产业落地的“担子”。
如今,“公园城市”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其他城市可参考的范式。正如当地官员所说的,扬州之所以能建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公园体系,得益于利用了这十多年来二次城市化过程中土地与开发成本相对低廉的空档期。这也说明了扬州并非是可以随便复刻的样本。
“公园城市”绝不是公园建得越大、钱砸得越多就越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变成城市主政者搏政绩的“招牌”。对于城市建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才是正途。
22/2019 总第904期
@绿萝:打造城市的特色是主政者的一大难题,其中涉及的土地、财政等问题更是复杂。文章能够通过扬州的“公园城市”条分缕析地去剖析这背后的问题,让我读到了城市治理背后的不少细节。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案件事出有因,不能只怪罪被告一个人。体罚是因,老师本身也得占大半责任,因为童年时期的阴影会伴随孩子一生。于情于理,都希望法官酌情考虑,宣判之前能和解最好。(@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