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梦真 官泓
摘 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创新应用于文创的问题,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博物馆文创为研究对象,从人工智能具体技术入手,通过粒子系统、增强现实等技术与博物馆文创结合的形式,从创作工具智能化和优化用户体验两方面对文创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我国新博物馆文创设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梳理归纳技术带给文创的改变,一方面以创作工具的智能化丰富文创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以文创设计的交互性优化用户体验方式。
关键词:人工智能;文物活化;博物馆文创
一、中国博物馆文创数字化发展现状
(一)文创素材的数字资源管理
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对原有的文物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活起来”成為文创设计的素材库。建置藏品信息数据库,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藏品的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存储并建置管理系统[1]。如故宫博物馆数字文物库公开五万件文物藏品高清图片,其网页的导航栏根据文物的种类、年代、颜色等分类,方便精准检索。在博物馆文物的数字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将文物的内容数据化,为后期的文创设计奠定基础。
(二)主体丰富,打造IP形象
文物的文化符号存储着中华文明与集体记忆[2],中国博物馆以文物作为基础进行文创开发,主体内容丰富,馆藏资源的授权开发模式分为最有特色的馆藏文物单品单项短期授权、收取企业授权费馆外授权和博物馆与企业联合研发三个方面。如陕西历史博物馆IP形象“唐妞”是由博物馆与西安桥合动漫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以馆藏唐代仕女俑为设计元素,通过提取其符号打造博物馆具体IP形象。线上开发“唐妞”表情包、开设“大唐妞传”抖音号等,线下与支付宝、娃哈哈、西安地铁等跨界联名,线上线下结合帮助唐代仕女俑实现商业价值,扩大陕西历史博物馆品牌宣传影响力,反哺于文物保护,实现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三)体验感日益增强
文创设计对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在体验过程中让文创成为情感的媒介,使之与用户建立联系。体验感的增加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观念嬗变,现代博物馆的观念的转变是从“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主体的理念转变。博物馆文创设计强调以人为主,设计为辅及二者在体验过程中的情感共鸣,将人作为感官综合体,通过视、触、听觉等与文创多维交互;其次是政策支持,2019年在《中国文物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提到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科技应用水平,鼓励创新驱动,增强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承载力、展现力、传播力[3]。最后是技术的发展,伴随语音识别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创设计,博物馆文创设计体验感日渐增强。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文创的创新应用
(一)创作工具的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数字艺术应运而生。数字艺术由计算机生成,既可通过互联网传播又可在实体空间展示,能够无限复制并具有互动功能的虚拟影像或实体艺术[4]。
1978年计算机专家洛伦·卡彭特(Loren Carpenter)将分形几何学和计算机科学融合。1983年Reeves提出粒子系统,解决分形数字化绘景非刚体景物模拟的难题。粒子系统是计算机图形学中自然景物的动态模拟的一种图形生成算法[5]。粒子系统将流体看作粒子集,并给粒子赋予生命周期及其属性值(颜色、形状、大小、速度等),粒子通过不断改变形状、速度等,来表现动态变化景物的总体形态和特征[6]。新西兰声音设计师、数字艺术家杰西·伍尔斯顿(Jesse Woolston)的Color Theory Van Gogh Concept由粒子系统为基础,使用计算机技术模拟《星夜》的笔触(如图1)。作者观察和重新想象荷兰画家梵高作品《星夜》中动荡的笔触,旋转的山,直冲天际的柏树等复杂的构图,诠释自己对作品的感触。根据钢琴声音的强弱,粒子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从视觉观感上打破物理世界的限制,利用立方体粒子,从一个立方体内部发出粒子,粒子引入“随机处理方法”管理,在粒子生存和演变两个结构中再现《星夜》。
数字艺术形态下的文创拥有无限复制的特点,易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媒介传播,利于博物馆文创形态由线下实体向线上虚拟转型,如根据Color Theory Van Gogh Concept案例分析,粒子系统技术手段在文创上的应用,使文创由静转动,通过动态化文创增强信息传递效果。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艺术,以静态传统艺术为基础元素如书法、国画、版画等文创都可以利用粒子系统技术,丰富其呈现形态,助力传统艺术焕发生机,使文物“活起来”。
(二)优化用户体验
1.博物馆文创“虚实结合”
近年来,沉浸式体验成为热词。首都博物馆与腾讯公司以“文物时空漫游”为主题进行合作,该艺术展览分为六个展陈空间,其中,第四时空舱“翰墨文心”,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主要设计元素,地面屏幕以竹林、溪水和流动的荷叶杯为背景,溪水两旁有蒲团坐垫,用户坐在溪水两旁,体验文人墨客“曲水流觞”风雅之事(如图2)。
增强现实技术(AR)是利用计算机视觉,在现实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在原生影像上叠加文字和虚拟图像的信息处理技术展示给观众。“翰墨文心”文创设计在博物馆现实环境内,通过在竹林、鱼等原生影像上叠加流动的荷叶杯虚拟图像,虚实结合强化视觉体验。增强现实技术的呈现方式分为手持式、空间展示、可穿戴式。“翰墨文心”文创设计通过地面屏幕呈现的方式,以操作型手势自然交互即人手不必装备任何附加装置或标记[7],实现当用户坐在虚拟的小溪边徒手触摸溪水中的荷叶杯时,屏幕根据视觉的手势识别、特征识别、特征跟踪用户没有附加任何装置的手势。伴随“咻”的声音,荷叶杯即刻消失,消失的瞬间会随机出现一首诗。“翰墨文心”文创是用户与物的“联合表演”,用户不只是简单的受众,而是参与者。有了用户的参与 ,“翰墨文心”成为完整的设计作品。在沉浸式体验中,用户角色从故事之外转变到故事之中,在用户参与文创过程中,体验古代文人吟诗作对的风雅,感受王羲之写《兰亭集序》时所感所想。增强现实技术助力沉浸式文创设计的实现,用户从被动接受文创的知识信息到触摸荷叶杯与之互动,获取《兰亭集序》的知识,感受“翰墨文心”的魅力,用户体验从单向信息接收转变多向交互。
博物馆正从单一强化视觉的文化场所演变为一种根据具体叙事需求强化不同感官的空间[8]。正因为现代博物馆理念的转变,文创设计的体验感成为设计创新的重中之重。“参与”和“交互”令用户体验得到控制世界的快感,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强化用户的多感官实现行为层的交互、用户与作品的交互、用户之间的交互,优化用户体验。
2.博物馆文创“云化”
“云旅游”“云买菜”“云学习”等新型服务方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云化功能是基于“云计算”的技术,达到与外部有效连接协同的目的,因此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享受应用程序开发、运行和运营环境等服务。人工智能云平台将智能算法与数据结合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构建智能应用程序的工具箱[9]。云概念与博物馆文创结合,搭建购买文创新平台,在虚拟世界進行购物进而优化用户在文化消费场景的体验。
“敦煌诗巾”将丝巾和深受“Z世代”喜爱的DIY制作相融合,以智能应用程序微信小程序为平台,根据敦煌石窟文物为基础元素,创作出8款主题图案和近200组的装饰元素,如其中的九色鹿主题图案是以北魏时期第257窟的《鹿王本生图》为设计依据,新图案仍保留原图土红色的底色和九色鹿的形象使其具有鲜明的西域佛教艺术特色。用户设计丝巾后,通过图像处理和人像识别技术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或自拍进行试戴。首先云平台对用户上传的照片进行人脸检测,其次通过人工事先定义的特征点上确定面部五官的位置,最后识别抽取特征与数据库中既有人脸进行比对计算相似度,确认其个人身份信息,最终生成一张个人DIY丝巾试戴效果图(如图3)。心流体验是个体完全投入某种活动的整体感觉[10]。试戴丝巾的过程是目标导向的心流体验设计,整个云平台的搭建基础是以设计丝巾并试戴为目的,用户在使用敦煌诗巾云端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直接操作互动方式营造沉浸感。当用户的所有注意力放在试戴丝巾时,这便形成短暂且主观的体验状态,在设计和试戴丝巾后,用户因完成既定目标而产生满足感和充实感。图像处理和人像识别技术驱动无摩擦体验方式,云化丝巾文创让用户可以看到试戴丝巾的样子,消除网上购物障碍。最终实现足不出户在云端试戴丝巾后,再下单购买自己设计的丝巾实物。
“敦煌诗巾”文创将用户购买文创产品的体验优势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利用云平台与DIY的概念打破低端博物馆文创同质化,从设计到生产极具个性化;另一方面,图像处理和人像识别技术驱动心流和无摩擦体验方式,新的互动方式丰富用户在购买文创过程中体验感,技术模糊了实体和数字之间的界限。
三、人工智能技术对博物馆文创的影响
(一)破除“同质化”,创造新博物馆文创
据韩晗等学者(2021年)调研发现71家文博单位中,24家的冰箱贴大同小异且为同一家公司制作,30家的丝巾总体风格一致,只是花纹略有差异[11]。现有的博物馆文创存在着载体高度雷同性的文创产品,如胶带、丝巾、茶杯等,这导致博物馆文创同质化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丰富博物馆文创的载体形式助力文创转型升级,设计出创新性强、利于网络传播的文创,达到破除“同质化”的目的。
(二)增强交互体验
博物馆文创虚拟和现实交织,新的体验方式主要体现在:其一,改变用户的体验方式,突破文创应用场景。手机媒介与生活的距离十分亲密,只有利用手机作为载体的设计展现形式,才能令文创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打破文创载体的壁垒使其破“圈”出行,以达到文物“活化”目的。其二,通过多感官优化用户体验,视觉、声音、触觉等不同感官强化用户与文创的互动体验感。其三,改变购买文创的体验方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心理学、设计学等结合,多角度优化用户体验。
(三)有助于地方博物馆文创设计发展
地方文创发展不平均,各省文创总产值分布以文旅资源储存、开发水平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三个方面为主。由新浪微博数据支持,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发布的《2021年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在文博微博城市板块,二线文博机构开设微博账号占比为30.1%,三线占比为25.2%,四线及以下城市占比为24.9%,一线城市占比19.3%。该数据呈现出地方博物馆文创更加注重通过成本较低的线上平台宣传。“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创结合制作出的内容易于在线上平台宣传,对破除地域经济对文创发展的限制从而回到以文物为基础起到积极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相对不发达的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馆藏文物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打造优质内容,形成互联网口碑“流量”,引起人们对文物的关注,促进当地文旅发展,实现文创收益并反哺文物保护,产生良性循环。
四、结 语
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创作工具的智能化能丰富文创表现形式,突破文创的应用场景,多感官增强用户感受、多个角度优化用户体验。通过人工智能具体技术赋能文创的多案例,可以得到文创设计发展的启示:一方面,科技改变文创的载体形式,创造出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易于网络传播的新文创;另一方面,结合功能性和体验感,拓宽文创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4):169-176.
[2]童清艳.中华文物的数字化全球传播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58-163.
[3]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N].中国文物报,2021-9-3(2).
[4]杨嘎.加密艺术:数字艺术向元宇宙迁移的“摆渡人”[J].美术观察,2021(11):81-88.
[5]高颖,郭淑霞.虚拟现实视景仿真技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150.
[6]曹丹丹,徐青,朱彩英,刘晓春.基于几何模型和粒子系统的近海海浪动态仿真[J].地理空间信息,2014(2):116-118,10.
[7]腾讯研究院,中国信通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腾讯AI lab,腾讯开放平台.人工智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28.
[8]李德庚.流动的博物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0:139.
[9]孙皓,郑歆慰.人工智能云平台(原理、设计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5.
[10]赵慧文,张建军.网络用户体验设计及互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9.
[11]韩晗,高洋.我国文博文创工作“十三五”总结及“十四五”建议——基于全国71家文博单位的调研[J].东南文化,2021(6):164-17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