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颜红
“风从长城起,歌从陕北来。”旅游要与文化深度融合,这是近日众多专家学者在榆林学院召开的榆林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达成的共识。众专家齐聚于这所百年老校,为榆林的文化旅游事 业把脉问诊,探寻文旅融合的新路径,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榆林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需要以厚重的文化提升旅游的人文气息和城市品味,让游人在享受感官愉悦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升华。
要发掘旅游资源更多的文化底蕴,增强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力争让一系列旅游项目更加吸引人。这就需要开展深度的科学研究,及时把相关科研成果用于旅游实践,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本地唯一的省属本科院校榆林学院为榆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榆林学院的百年革命文化和红色基因的光辉传承是其独特优势,能助力榆林文旅实现深度融合。
榆林学院校长、著名材料专家许云华教授介绍,榆林学院先后成立了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多次参与文旅调研决策,承办“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保护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展“非遗进校园”、“长城保护进校园”等活动,成立“民歌学院”、“非遗学院”。学校立足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校本红色文化资源,开设红色文化课程、开展系列宣讲、设计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编演红色文化校史剧《李子洲在1929》、《播火者》,把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引导学生强化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创办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旅游人才。
榆林学院的研究成果扩大了榆林旅游的影响。榆林学院对于李子洲和中共转战陕北的研究掀起了榆林红色旅游的高潮。近年来,已有北京大学等40多所高校的教师来重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体验独有的塞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北京联合大学刘啸教授说,重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是榆林旅游的红脉。榆林旅游要充分发挥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要加强宣传,多介绍旅游资源包含的文化故事,勾起游客强烈的好奇心,让人对这些旅游资源无限向往,总有一天,极度好奇者终会成行。如,有着584年光荣历史的高家堡古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着说也说不完的故事,广泛传播和演绎这些历史故事,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目前,珍贵的古迹是明摆着的,但是这里的故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发掘,相关专业人士要结合现在全新的传播环境整理完善这些故事,以影视作品、小说、歌曲、地方戏等多种体裁广泛传播,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
要借助智媒体的先进传播技术加强宣传,要以各种形式实现有效的、沉浸式的传播,让游客获得全方位的深度体验,提高市场认知度。如,近年发掘出的4300年前的石峁遗址,石破惊天,震惊世界,而在国内的宣传还应该加强。我来榆林时,并没有本地人向我介绍这一奇迹,反倒是北京一个从事文物研究的朋友强烈要求我去写石峁遗址的。如此重要的特有资源应该是要达到人尽皆知的宣传效果。
旅游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练好本事,对历史文化要如数家珍,讲好、讲活旅游故事。榆林方言很美,很有陕北地域的质朴味道,但是外地人有些难懂,比如,榆林方言把“群”说成“穷”,“炖”说成“冻”,“风”说成“分”,“西红柿”说成“柿子”,诸如此类,旅游工作者要练好标准的普通话,更好地为游客服务。
要借鉴其他旅游资源的成功宝典,如,山西李家大院,将建筑文化、商贾文化、善文化等发挥到极致,落地成旅游产品。还要根据不同游客群体的文化程度、民族习俗、兴趣爱好定制不同旅游产品,有侧重性、有针对性地宣傳历史文化古迹,让不同群体都能获得自己期待的收获。
旅游与文化融合,将会让旖旎的自然风光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让静静的历史遗迹展现出鲜活和生动,更能贴近现代人,更有亲切感。榆林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柱对未来充满希望:未来的榆林学院将围绕榆林旱区特色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三大产业,聚焦黄沙、黄土、黄河、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革命文化、百年历史榆林学院红色基因文化,深入开展研究,为榆林旅游提供丰硕的科研成果。
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经验研究》(课题编号:21BKS13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