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吕淑婷
(甘肃省古浪县西靖初级中学,甘肃古浪 73310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也如春风化雨般从各个角度悄然而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身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应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促进学科的教与学,使教学更加高效高质。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前,英语学科的教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这样的课堂实际上对学生的英语锻炼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学生没有参与感,主观能动性长期得不到发挥,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而随着信息技术逐步走入课堂,被各个学科融合应用,英语课堂也找到了一条全新的出路。融合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但从目前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情况来看,当中还存在着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
当今时代,尽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但信息技术真正地去和学科相融却是不够普及也不够成熟的。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融合,本质上应当是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学习工具。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这样的课堂还很少,许多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仍停留在简单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课本内容的基础层面上,这样的“融合”显然是片面的,不成熟的。从这点来看,信息技术和英语学科的融合还不够普及,成功案例亦是少之又少。
就融合学科而言,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技术和手段。要想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科课堂,首先教师要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有一些教师年纪较大,他们在信息技术上相对弱势,难以理解,也不愿多使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他们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对于学科素养深厚且充分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来说,迈出这一步也是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有些教师平日里比较安分守旧,具有畏难心理,不愿意尝试全新的教学手段,这也是造成如今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融合不普及、不成熟的原因之一。
针对上述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相对适用的方法,期望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在往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改进,不断发展,真正成为能够促成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融合的一个基本体现就是教师开始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英语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自然地习得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把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使完整或者片段式的视听语言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为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环境提供了条件。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类似将学生直接放在英语国家的大环境下,其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事半功倍的。对于初中段的英语教学而言,细观新课程改革后的几本初中英语教材,其中的对话具有明显的生活化、场景化、趣味化特征,符合现代青少年的认知情趣,表现出国家对于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和语言能力的重视。这样的教材下,英语教师可以适当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比如选用一些电影、小视频等元素,或者通过一些英语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生活化的情境,以此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元素。
1.视频情境。例如,八、九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偏情景化、生活化的对白,要想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中理解一些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用法,增强其英语表达能力,在课程安排不紧张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电影视频材料。如《阿甘正传》《猫屎先生》《国王的演讲》《飞屋环游记》等,都是非常好的英语学习素材,其内容不会太难,也很贴近生活,可以很自然地跟学生所学教材巧妙地融合起来,通过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给学生带来类似生活情境的体验。在电影中有一些非常经典的名言句子,比如《阿甘正传》中的“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学习和积累,逐渐丰富学生的词库语库。在这样的情境融合教学中,乍一看我们的授课节奏好像被拉长了,其实学生得到的学习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2.游戏情境。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许多英语学习的小游戏和APP 被不断地制作开发出来,丰富着学生的生活。例如,现在非常火的专门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希沃白板软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适用于辅助课堂情境搭建的小游戏。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不妨充分利用这些游戏,比如引入竞争机制,全班分组竞赛。通过这种游戏情境的搭建,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生动的闯关游戏,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保证学生具有参与感的同时提高课堂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逐步完善,翻转课堂的定义也渐渐被现代教育教学接受并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源于美国的教学形式,一般来说,就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代替教学的部分工作。教师在充分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在互联网录制教学视频或制作相关课件,针对部分基础教学内容进行一个讲解,之后学生通过对教学视频或课件的观看,可以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就是通过一个类似预习的环节,提前知悉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可能会在哪些内容的学习上遇到困难。这样,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就会更加明确自己急需掌握哪部分知识,应该在课堂上提出怎样的问题。众所周知,相较于其他学科,英语学科的教学历史较短,也没有形成一套可以完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和翻转课堂的实现,教师和学生都会相对减轻压力,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在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英语学科和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不过,在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如何运用翻转课堂来为英语学习助力仍然存在疑惑。这里根据一些既往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翻转课堂的应用方式。
1.以教材为出发点,展开任务教学。翻转课堂的出现,可以有效地为课堂教学分担压力。最早的翻转课堂主要就是为了完成预习功课,节省教师授课时间,让课堂真正变成答疑解惑、合作探究的场景而存在的。而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由于线下授课时常不能自如,翻转课堂的存在就更加有其独特意义。教师在录制翻转课堂的视频时,可以以教材为出发点拓展多条脉络,每一条路线都有其明确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通过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逐个梳理教学任务,在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更易发觉自己哪部分的任务不能独立完成,需要留在课堂上解决。这样的在翻转课堂下,初中英语课堂质量和效率都将得到显著提高。
2.颠覆传统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在学习流程上做出了非常大的改变。要想应用好这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堂,教师需要大胆创新,寻找新鲜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七年级下册Why do you like pandas 单元中涉及对许多动物的介绍。不过,由于课本的篇幅有限,这些介绍也有限。在翻转课堂的录制中,教师可以选用足够丰富的素材,如在课程中添加《动物世界》中的相关片段,让学生在学习这些动物的相关词汇时兴致高昂,从而激发其在正式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的兴趣。
3.翻转师生角色,创建新型关系。翻转课堂是一种十分自由的课堂形式,在无形中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可以更多地发挥学习自主性。在这样一种教学形式下,教师在录制翻转课堂视频时可以有意识地强调此点,多用对话、聊天类的生活化语言和学生提出互动要求,还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请求学生帮助解答,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的同时强化自主学习能力,稳固其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
与翻转课堂相似的微课形式,是信息技术巧妙融入英语教学的又一创举,可以用来辅助课堂教学。不过相较于较为正式全面的翻转课堂,微课侧重的是问题聚焦,主题突出,而不是应教尽教。因此,笔者建议采用类似微课的形式来对翻转课堂的预习做一个补充。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前找到课程讲授中的重点、难点,用摄录设备将讲解过程记录下来。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上重点讲解的微课视频上传到学生日常学习的相关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弥补课上的不足。此外,通过这种微课形式的记录,教师也更容易发现自己在对课程重点、难点讲解上的不足,在课后随时查看反思,并进行补充视频资源的拍摄,开辟课堂之外的“补充课堂”“强化课堂”。这样,既保证了当下课堂的应教尽教,不留疑点,也能够在后期对新生重复教学时再次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对初中英语中常用的动词不定式进行讲解时,由于这是一块重点且出现频率较高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讲课时通过一些摄录设备来辅助完成微课程的制作,再将视频复制给学生或上传相关平台。后期师生双方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根据微课视频的讲解内容进行随时沟通。在这种微课视野下,教学重点、难点被置于一个突出位置,既方便了学生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学习,也为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提供了良好平台。
和其他语言学科一样,英语本身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也是实践性、应用性、生活性都很强的学科。这样的一门学科,只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和所谓“重点”“难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准备跳出教材藩篱,不断开拓新的学习资源来延展自身的知识链条,最终达到英语学习的完善。信息技术在检索、整合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检索学习资源,让学生认识、练习、消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沉淀。检索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仅依靠短暂的课堂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在课后及时地跟进和补足。当然,知识链条的延展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教学理论,可以尽量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内容形式。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英语学习网站,让学生在闲暇时光可以通过网站自学英语;也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简单有趣的英文电影、电视剧,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英语的陶冶,弥补英语环境的缺失;再简单些,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好听的英文歌曲,以最易接受的音乐形式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为了唱好英文歌曲去有意识地耳听、心想、口说。如此多种感官并用,多种资源并举,最终达到刺激英语学习,增进英语能力的目的。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形式的英语学习都可能是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融合带来的结果。身为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求各种可能融于英语学科的信息技术形式,最终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时代的变革要求着教育方式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必须紧紧把控时代的脉搏,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如创设课堂情境、应用翻转课堂、巧用微课形式、检索学习资源等,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英语教学当中,搭建质量高、氛围好、综合性强的全新中学英语课堂,令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其中,受益匪浅。当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我们只是迈出了有限的几步。在众多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不懈的探索和努力下,相信两者的深度融合终会取得可观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