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应用型大学“多语种+”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23-02-27 21:02甘百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9期
关键词:多语种文科外语

张 弛,甘百强

(1.广州南方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2.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引言

应用型大学是在传统大学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理念的本科教育,介于研究型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之间,主要由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二级学院构成[1]。从知识的实用角度出发,办学定位体现应用型与服务地方,人才培养规格遵循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复合性,教学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服务。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到来,整个高等教育从学术型和研究型转向应用型是大势所趋[2]。

近年来,应用型大学逐步将目光投向内涵建设的转型发展,学校的地域性、行业性,以及专业的应用性、交叉性特征凸显。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推进“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新文科作为“四新”的重要一环随即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新文科建设指的是对传统文科进行专业重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语言、文学等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培养,源于“学科发展自身求变的内在需求,反映了文科遭遇困境后的革新精神”[3]。从表面看,应用型大学所追求的目标与和新文科建设的要求泾渭分明,但本质上,应用型大学转型和新文科建设都始发于对现有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的思考。应用型大学注重知识的生产性、迁移性,即注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新文科强调学生素质与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相关知识,更要主动兼容、吸收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融合和知识迁移促进传统文科知识升级。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指向新形势下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和人才培养的综合性与复合性,因此二者间是一种“相生互补”的关系。新文科理念的内涵与应用型大学的目标深度结合,不仅可以作为应用型大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追求“实用主义”的误区,回归“博雅通识”的大学之道,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

一、“多语种+”在应用型大学新文科建设中的意义

我国外语教育面临的问题包括语种布局不合理、多语种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形成、对语种类型的差别不够重视等[4],外语人才培养存在供需错配的矛盾[5]。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高校迅速做出部署,但“一带一路”建设仍然需要更多的“专业+多语言能力”人才。2018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召开了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全球治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6]。除语种分布之外,还应综合考虑区域均衡和培养层次,以满足当前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教育部就颁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外语课程设置问题的意见》,对“多语种”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高瞻远瞩的部署。“多语种”人才培养战略绝不仅仅是新文科背景下的权宜之计。外语学科传统的授课理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教育部的“新文科 大外语”议题为应用型大学谋求转型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要将目光聚焦于“多语种”与地方发展新需要的“联姻”,即“多语种+”模式,结合学校自身定位和发展规划确定人才培养的类型。“多语种+”意味着至少熟练掌握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丰富的跨学科背景、深厚的人文素养以及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与新文科建设要求不谋而合。

二、应用型大学“多语种+”人才培养方向与实施路径

尽管许多高校都做出了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表率,但应用型大学囿于其自身特点,不能完全照搬“双一流”院校的经验,必须确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差异化战略定位,在外语、人文与应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一)应用型大学“多语种+”人才培养方向

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割裂了知识的连贯性,导致视野狭窄,毕业生经常被认为“除了语言什么都不懂”。在产业结构一体化和科技飞速更新的推动下,所有学科都在不断向纵深延展。传统的应用型大学外语教育因循守旧,缺乏突破专业学科壁垒、加强专业交叉融合的大局观。结合当前新文科背景,应用型大学的多语种人才培养应秉持“全人”的理念,促进知识和学科间的贯通。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外,应当有文、史、哲等基本的人文学科知识结构,对所学语言对象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文及跨文化等相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其中部分领域的内容进行深度拓展。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强化人文知识与语言能力的相互融通,拓展外语环境下的通识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国际视野,鼓励学生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主要体现在外语专业内在和外在的双重跨学科特性上[7]。一方面,外语专业的内在知识体系本身就是由语言、文学、文化等交融构建起来的;另一方面,外语专业的外在知识体系架构在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和计算机等自然学科之上。换言之,“多语种+”人才培养应该着力于多语种课程之间的联结、语言课程与非语言专业课程的交叉、语言与新技术的融合;打通跨专业的课程集群,整合信息技术优势,通过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鼓励学生大力发展专业交叉复合能力,提升外语人才的“多语种+”核心素养。

(二)应用型大学“多语种+”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结合对新文科特征的理解和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设计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多语种+”人才培养路径。

1.依托地方政策,加强校政企联合,携手设计与统筹。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外语专业可分为英语、通用语和非通用语三类。从专业点开设数量来看,英语几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通用技能,非英语类的外语专业更易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但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来看,语言使用的覆盖面、未来就业面以及对象国经济实力都是选择专业时必须考量的因素,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难免对学习非通用语存在疑虑。高校的本质职能是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接地方产业链。结合地方政策和高校特点,做到“一校一策”,制订合理的“多语种+X”培养计划。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牵头打造区域内教育联盟,专业设置宜突显区域特色,不同院校的同类专业要错位发展,通过区域内校际学分互认、校政企合作等方式,共享教学资源、师资、实践设施和基地等,为“多语种+”人才搭建多元化平台,重新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并发挥资源的协同优势。此外,高校可以协同地方政府和企业设置奖学金,吸引有志学习外语和具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形成地方政府调控、行业组织指导下的应用型高校培养制度,增加决策的科学性,有计划地输出“多语种+”人才。

2.革新理念,开展应用型文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新文科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现有文科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实现学科内部深度融合,赋予人才培养新的内容。“多语种+”不仅要求掌握复语技能,还强调人文素养、思辨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既要有时代使命感和民族自信感,还应具备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能够用外语准确表述出来。专业设置应结合区域优势和城市特色,融合多方资源,重点关注区域内语言产业新业态,如语言创意、语言会展等;融合多语资源和文化产业,突出地区人文特色,如文化译介与传播、涉外健康服务与管理等;课程设计应强化人文类课程与语言类课程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外语环境下接受人文思想熏陶,在社会实践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在文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具备跨领域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教育、融媒体、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形成了语言+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如:多语种+数据开发与应用、多语种+信息管理、多语种+数智文旅等新兴交叉学科,不仅能够将新技术融入现有的外语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多语种教学平台和不同领域的多语种语料库,扩大“多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

3.构建具有人文内涵、区域特色和校本优势的立体化培养方案。一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外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即通过外语教育使学生在语言能力、心智能力和人文素养三个方面得到提升与发展[8],这一思想应贯穿培养方案的始终。以外语学科的专业特点和人文属性为基本原则,构建以语言知识为基础,专业知识为深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知识为补充,精深与广博相结合的知识结构。连接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形成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从全中文逐步向双语、全外语教学过渡。同时,教务部门应制定将选课自由给予学生的制度,如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等,以便更好地满足跨学科课程体系的需要。二是师资结构方面。文科教师学科背景相对单一、知识体系相对单薄。教师是新文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新文科背景下亟须对现有教学院系进行重组,组建“多语种+”的跨学科教学研究团队,锻造一批语言功底深厚,熟知对象国文化,具有人文素养、信息技术、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多元化师资团队来承担教学任务。首先,坚持内升外引原则,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进行深造,帮助教师了解可运用于人文学科教科研的互联网技术和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方法,使他们具备科学分析思维。其次,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实行“双师制”授课。“双师型”师资队伍既是应用型大学培养“多语种+”人才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再次,构建符合新文科建设所需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教师分类职称晋升与评聘体系,实现教师评价的多元化,防止人才流失。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三是人才质量标准方面。当前应用型大学对外语人才质量的评价主要侧重于教学部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率的评价,但人才评价指标不应局限于此,应在考核中重点对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等新文科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多语种+”人才能力指标体系,形成内外结合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突出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特色。对学生的跟踪评价包括学校和企业、职前和职后、个人和社会,加强过程性考核和全程性考核,注重考核形式的多层次和多角度、多主体和有效性,并及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式。

结语

外语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一种积极探索。外语专业独有的双重跨学科特性为其提供了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也对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新时代的外语人才应具备多语种技能、人文素养、思辨意识、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掌握跨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知识的立体化构建与运用能力。应用型大学应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大改革力度,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以“多语种”为核心能力、“+”为核心素养,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和院校自身特点,确立差异化战略,提升外语教育的人文性、能动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多语种+”人才。

猜你喜欢
多语种文科外语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豆文科作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多语种《中级军事汉语》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指导思想
孙文科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