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中的创新性

2023-02-27 07:11:26吴韬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事理谜语说明文

吴韬

说明文是以介绍事物、说明事理为主的科普性文体,一般科学语言较多,专业性强。写说明文,对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写得枯燥乏味、晦涩难懂,难以达到说明的目的。

在本单元的同步练习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写说明文有以下误区:1.堆砌查阅来的相关资料;2.表达方式单一;3.语言过于直白,把说明当成“任务”。当然,老师理解大家接触说明文不多,练笔的机会少,知识储备也有限,写作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更要通过学习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技巧。这时,对说明文进行创新就很有必要了。思维灵活、探索欲强是孩子的优势,有时,一个小巧思就能立马抓住读者的眼球。

现在我们具体来看看,说明文的创新性可以从哪里来:

一、讲一个故事

即将文学手段运用在说明中,通过相关的故事、传说、寓言、童话等进行叙述说明,以增强作文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文创新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简明扼要,所述的故事仅占作文的少部分,作为补充说明;二是通篇运用,也就是说全文都由这个故事构成,情节性很强。这两种情况,更受欢迎的是后者。当然,叙述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故事本身应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与通常的讲故事明显不同。

二、提一个疑问

通过双方问答或自问自答的形式来说明事物或事理,以此推动内容向纵深发展,从而圆满地完成写作任务。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连续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回答的内容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这种创新,以问为起点,引起下文;以答为终点,回扣疑问。解答疑問时,应注意分层推进,引导读者追根溯源,读者探究的兴趣也会因此被激发出来。如桂文亚的《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中,前七段的首句均为问句,都是站在“听”的角度来设问置疑,紧接着进行解答,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大千世界的奇妙交响乐和神秘诉说,读后令人兴味盎然。

三、绘一个形象

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我们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描写来显其神、传其情,将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表述得鲜明生动,具体形象,使读者易于理解。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可用于某个段落,也可用于整篇作文。它的显著优势是通过描写达到说明的目的,形象感强,具体写作时,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相结合。如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中对卢沟桥上石狮子的描写,就增加了桥的美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如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文中,广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说明文语言生动有趣,既传播了知识,又给人亲切之感。

四、设一个谜题

借助谜语或谜团来引出某种知识,说明某种事理,这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的说明文创新方法。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是供人猜测线索的话,是缘起;谜底是谜语的答案,是说明的过程和主体。谜团,就是在作文开头讲述某种现象,让读者不明真相,陷入疑团,以此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然后通过主体部分的解释说明,交代原委,揭示奥秘。借谜传理,方式巧妙,富有情趣,极具说明魅力。如位梦华的《旅鼠之谜》,一开头就摆出了旅鼠这种小动物在北极草原生活中的许多难解之谜,制造悬念和疑团;然后,通过对话,解释其中的三大奥秘,大大激发了读者的探究兴趣,很有吸引力。

五、换一种形式

行文推进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这种创新涉及结构、段落、表达等众多方面,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创新方法。这种创新就是将平实呆板的说明内容向散文靠近,不是一段一个内容、一层一个意思的简单说明,而是疏疏朗朗、洒脱不羁地行文,给人摇曳多姿的美感。如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文章疏密相间,推进自如,将历经百年沧桑的罗布泊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篇优美流畅的说明性散文。

说明文的创新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和思考,就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说明文写作并不难,希望大家能保持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对生活的好奇心,走上写作新道路。

猜你喜欢
事理谜语说明文
说明文阅读专练
谜语三则
幼儿100(2021年14期)2021-12-28 22:09:53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谜语四则
幼儿100(2021年11期)2021-04-25 13:06:08
谜语三则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2
语 丝
中外文摘(2020年13期)2020-11-12 13:05:19
谜语四则
幼儿100(2020年28期)2020-10-23 09:42:48
说明文写作注意事项
如何提高自述型说明文的颜值
说明文中相似、相反与因果联想的运用
语文知识(2015年7期)2015-02-28 2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