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档案馆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档案先导:这份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内的《抗敌报》,出版于1939年5月20日(图1)。在它的头版显著位置,刊登着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颁发的《嘉勉平山团 号召平山青年 永远保持并发扬平山团的光荣》的嘉勉令。
图1 河北省档案馆馆藏《抗敌报》
解说:“平山团历来作战勇敢,素有盛名”, 嘉勉令说,“你们是平山子弟的优秀武装,是边区子弟的优秀武装,你们是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
正是因为聂荣臻对平山团的称赞,子弟兵这一亲切称谓由此成为了人民军队的代称,迅速传遍了中华大地。聂荣臻为什么要专门嘉勉平山团?子弟兵这一称谓,又有着怎样的来由?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0月3日,八路军120师359旅副旅长王震率部来到平山县洪子店镇,号召平山县的共产党员组织平山人民参军抗日。栗再温带领平山县的共产党员,迅速分赴各个村镇宣传。
解说:为什么要来平山扩军?因为中共平山党组织发挥了很好的基础作用。据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的平山党史资料记载,1935年下半年到1936年春,中共平山党组织发展迅速,全县共有70个支部,党团员合计700人(图2)。
图2 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的平山党史资料
共产党员带头参军,革命的洪流在平山县汹涌澎湃、不可阻挡。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竞相上战场。短短一个月零三天,就有1700名平山子弟报名参军。
影视素材同期声:父亲带着儿子,哥哥带着弟弟,老师带着学生,就有了这个父子兵、兄弟兵,亲戚排、亲戚班,队伍中多是父子兵、兄弟兵、亲戚排。
解说:当时的平山县可谓村村连队,户户军属。1937年11月7日,这支队伍告别家乡奔赴抗日战场,被整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因为这些新兵全部来自平山,所以718团又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平山团。
《寻找平山团》作者程雪莉同期声:平山团和别的队伍不一样,都是用村名点名。东黄泥、西黄泥、南庄、北庄、西柏坡、朱豪、唐家沟、朱家沟、秘家沟,这些村多了,一口气数不完……
解说: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平山团淬火成钢。翻开359旅的战史,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们的辉煌战绩。
1938年10月,八路军在山西省广灵县邵家庄进行伏击战,平山团顶着日军炮火,激战了两昼夜,毙伤日军两百余人。
1939年5月,平山团在山西五台山地区的上下细腰涧与日军展开战斗,激战七昼夜后,我军完胜,共毙伤日军1000余人,俘敌11名,战利品摆满了神堂堡祝捷大会的12亩空地。这就是著名的上下细腰涧战斗,此战创造了359旅对日作战以来最光辉的范例。为此,聂荣臻专门发布命令嘉勉平山团。
石家庄红色传承教育中心洪子店大讲堂讲解员王汉旺同期声:这次战役中,战士们表现十分英勇,其中仅3营战士王家川一人就消灭了8个日寇,牺牲时双手还紧抓着敌人的刺刀。王家川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以后,他的二弟步行几百里路赶到平山团的驻地要求参军,并且顶替他哥哥的名字还叫王家川,他说,“我走的时候我爹娘说了,我家里还有个16岁的弟弟,如果我牺牲了,我弟弟还来参加平山团,还叫王家川,我们都叫王家川!”
解说:平山团战士浴血奋战,他们的亲人在家乡也顽强地抵抗着日寇。抗战期间,日军一次次对平山进行残酷扫荡。为寻找八路军,日本鬼子在柏叶沟村举刀逼问村民,但乡亲们的回答却自始至终都只有三个字——不知道!八十一个“不知道”,让鬼子气疯了,问一个人便杀一个人,但最终也没能问出八路军的下落。为搜寻粮食,日军在平山县岗南村制造惨案,残忍杀害村民。但平山人没有屈服。东、西岗南两村120名青壮年迅速组成了一支“孝帽军”,他们头戴白色孝帽,身穿白色孝衣报名参军,发誓要为亲人报仇。
正是凭着这种英勇不屈、誓死报国的家国情怀,平山团创下赫赫威名。抗战期间,仅有25万人口的平山县陆续输送1.2万余名子弟参加八路军。
这些平山团子弟兵拿起枪杆能打仗,扛起锄头会种田。抗战太行山,他们被嘉奖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垦荒南泥湾,平山团战士一直保持着全旅领先的开垦记录;在解放战争中,平山团依然是359旅主力;保卫延安,三战三捷;打扶眉,战兰州;越沙漠,赴新疆,一直是西北野战军的先锋。
八路军120师359旅718团老兵范明堂生前影像同期声:都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同胞被屠杀,土地被抢占,我们再也不能忍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2020年8月6日,居住在石家庄的最后一位平山团老兵范明堂因病去世。)
解说:千里征战人未还,铮铮铁骨英雄团。这些在外征战的平山团战士大多都没能魂归故里,但他们前赴后继、兄终弟及、铁血奋战的精神,是一座永远耸立于人民心中的丰碑,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燕赵儿女砥砺前行(图3)。
图3 平山县古月镇西洪子店村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