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艳,孙娟玲,雷晓琴,张蓓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100
近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好发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其致病原因为糖尿病患者代谢机制紊乱引起眼底发生进行性的微血管病变,从而造成患者出现视力障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2-3]。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多采用控制血糖、眼底微血管病变药物治疗,但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情易反复,治疗时间长,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在治疗过程中会辅助采用护理措施,促进患者血糖控制及视力恢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手段多采取常规护理,但患者的血糖控制,视力恢复等效果并不好。相关研究表明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已成为一种针对性强、更直观的临床护理模式[4]。与常规护理比较,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且已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但此方法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中研究较少。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诊断标准者[5];(2)能够正常交流沟通,诊疗依从性较好者。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疾病者;(2)合并存在严重心肺功能等疾病者;(3)合并存在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 例。对照组中男性31 例,女性29 例;年龄36~79 岁,平均(41.56±7.55)岁;病程2~4 年,平均(1.64±0.55)年。研究组中男性28 例,女性32 例;年龄35~82岁,平均(42.01±7.69)岁;病程3~5年,平均(1.89±0.5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按照患者病情,加强对患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的科普宣传,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护理,包括用药、饮食护理指导等。研究组患者护理至出院前,一直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具体方法:(1)组建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小组:小组由多年临床经验主治医生、护士长、骨干护士各2 名组成,其中2名护士长分别任组长、副组长。(2)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开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专业护理知识培训,待培训考核为优秀后才能参与护理。(3)制定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护理小组经相关负责人同意后抽取近5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历进行梳理,整理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发病后的共性问题、特性问题,并将这些病例中好的护理措施保留,备用借鉴。对研究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发展程度、治疗情况、患者需求、问题等进行一一梳理统计。根据收集的患者基本情况分别对每位患者制作问题台账,然后护理小组根据每一名患者病情通过借鉴经验病历小组、查阅文献资料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做视力治疗、血糖控制、饮食指导等个案化的护理措施。将制定的护理措施,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规范护理流程,进行模块划分,包括血糖控制模块,视力治疗模块,饮食指导模块,心理疏导模块,健康科普模块等,并打印塑封备用。(4)实施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护理小组对每一位患者的思维导图联合的个案化护理措施再次进行梳理,熟悉每一位患者的护理方案,严格按照思维导图模块化进行个案化护理。患者血糖控制模块护理,主治医生结合患者实际,给予患者相应的血糖药物等治疗,并每天定时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调整药物用量等。患者的视力治疗模块护理,主治医生给予患者视网膜病变治疗药物,并根据每一位患者视力水平检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药物用量等。患者饮食指导模块护理,在平稳患者血糖情况下,为患者制定健康的饮食食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健康运动模块护理,为患者定制适宜运动,促进每一位患者身心健康。心理疏导模块护理,教授患者健康心理情绪疏导方式,如听音乐,定期找人倾诉,让患者以健康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健康科普模块护理,为患者制定糖尿病知识宣传小册子等强化糖尿病宣传,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培养患者及家属思维导图联合的个案化护理思维: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终身防护,因此出院后需要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一对一对患者及家属发放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并为其讲授思维导图上相关模块知识,患者及家属将讲授的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方法熟练掌握并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应用。两组患者出院后,患者依然按照各自护理方法进行自我护理,并定期每隔3个月到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血糖水平:护理前及护理3 个月后,两组患者禁食12 h 后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采血完成后及时对标本进行标记,并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冷冻保持,进行血糖检测。(2)视力水平:护理前及护理3个月后,由我院眼科2 名专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3)生活质量:护理前及护理3 个月后,参照生活质量量表[6](SF-36)对患者躯体、心理、认知、社会四项功能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4)并发症:护理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的眼底水肿、出血、渗出并发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4.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mmol/L)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mmol/L)
注:与研究组护理后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value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nursing,a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视力水平比较 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分别为(0.29±0.08)、(0.30±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4,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的视力水平为(0.57±0.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41±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70,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 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各项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情绪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分)Table2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points)
注:与研究组护理后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value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nursing,a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眼底水肿、出血、渗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眼底水肿、出血、渗出并发症发生率均较护理前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并发症比较[例(%)]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n(%)]
近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疾病[7-8]。陈露璐等[9]研究表明,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除了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如血糖控制、患者视力恢复等,还需要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血糖稳定、视力水平恢复。
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措施多采用常规护理,虽然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控制、视力水平恢复、生活质量的改善及遏制眼底病变上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常规护理措施仅仅从科普宣教,给予患者糖尿病及眼底病变基础治疗,生活习惯指导等措施,护理措施零散、不集中,不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等特点,导致护理的效果大打折扣[10-12]。因此,为患者找到一种有效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随着临床护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已成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思维导图引导个案化护理措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护理措施进行模块化划分,弥补了常规护理不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的缺点,护理流程清晰、直观,便于操作[13]。在本次研究中将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护理团队着手查阅了医院近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历进行分析,对以往病历护理中好的经验措施备用借鉴,同时对本次研究中每一名患者情况进行统计梳理,结合经验措施、小组讨论等为每一名患者制定个案化的护理措施,并通过思维导图模式将每一名患者个案化护理措施具体操作流程以模块化形式表示出来,发放给护理者及患者等,护理者及患者按照思维导图上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邵洪芳等[14]研究表明,采取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护理,模块化、直观化的操作流程让患者对自身疾病认识,护理更具主动性,能有效帮助患者减轻并发症。且折春玲[15]研究表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护理是一项长期工作,护理效果好坏直接体现于患者视力及眼底病变并发症发生情况,因此要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护理认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能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本次研究中,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患者护理后眼底水肿、出血、渗出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
本研究还发现,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到正常范围内,且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SF-36 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患者视力水平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能有效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视力。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思维导图联合个案化护理措施,能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