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欣,王华,吴柳春
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急诊科,湖北 宜昌 443002
重症肺炎是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随着病程发展易并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无创通气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案,该方法能够改善患者通气血流比值,提高血液中氧含量,纠正机体器官缺氧状况,减轻患者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3]。有研究发现,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与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病原体扩张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4-6]。基于此,本研究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STREM-1、SP-D、EVLWI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疗效患者上述指标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6 月至2021年6月在三峡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诊疗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62例和无效组18例。(1)纳入标准:①重症肺炎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16版)》[7]中相关诊断标准;②血气分析检查提示达到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CO2>50 mmHg(1 mmHg=0.133 kPa)、PaO2<60 mmHg、pH>7.25;③无呼吸机治疗禁忌证;④资料完整者。(2)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自主排痰能力微弱者;②合并气胸、休克、间质性肺疾病、肺癌等;③心源性肺水肿;④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研究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具体方法:(1)选择美国伟康BiPAP-VISION无创呼吸机,协助患者佩戴口鼻面罩,将面罩与输氧管联通固定后打开呼吸机,通气模式设置为S/T模式,吸气呼气相气道正压的初始值分别为6~8 cmH2O (1 cmH2O=0.098 kPa)和4 cmH2O;(2)观察患者可耐受情况,并动态监测患者潮气量、动脉血气指标等,保持吸气相气道正压14~25 cmH2O、呼气相气道正压4~10 cmH2O、潮气量6~12 mL/kg,调节吸氧浓度使其保持在5~8 L/min,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呼吸参数。
1.3 疗效评估 治疗2 周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若患者咳嗽咳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或基本消失,经X线胸片检查显示肺部阴影缩小50%以上或完全消失,则表明治疗效果有效,反之则为无效[7]。
1.4 检测方法 治疗前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sTREM-1、SP-D 水平,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TREM-1,采用经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P-D,选用仪器为德国Beckman Coulte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于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治疗前测量患者EVLWI,采用德国Pulsion股动脉热稀释导管连接荷兰Philips Intellivue MP60监护仪进行测量,每8 h测量一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因素。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sTREM-1、SP-D、EVLWI 水平比较 治疗前,无效组患者的sTREM-1、SP-D、EVLWI 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TREM-1、SP-D、EVLWI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TREM-1,SP-D,and EVLWI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的sTREM-1、SP-D、EVLWI水平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TREM-1,SP-D,and EVLWI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因素 将sTREM-1、SP-D、EVLWI水平作为自变量,将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效果作为因变量并对其进行赋值(治疗效果无效赋值为1,治疗效果有效赋值为0),建立回归分析模型。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REM-1、SP-D、EVLWI均为影响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见表3。
表3 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acy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重症肺炎患者随着病情迁延,易并发呼吸衰竭,加重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临床主要通过抗感染、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8-9]。随着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呼吸机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0-11]。但是,由于部分患者气道分泌物较多堵塞肺内小气道,导致呼吸机治疗效果不佳。因此,积极探索预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效果的相关指标,对指导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意义较大。
sTREM-1是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炎症激发受体,能够与其结合形成活化细胞因子,加剧炎症反应。研究发现,在急性感染阶段,sTREM-1 会从锚定细胞的表面脱落进入血液、唾液等体液当中,通过检测血清中sTREM-1 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机体感染严重程度[12-13]。基于此理论,本研究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患者血清sTREM-1 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sTREM-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无效组患者在治疗前,病情发展程度较严重,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引起了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诱导产生多种炎性因子,导致预后较差,最终为无效治疗。
SP-D是一种由Ⅱ型肺泡产生的表面活性蛋白,能够与多种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还能与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体或微生物结合,发挥杀伤和吞噬作用,具有双重免疫调节功能[14]。SP-D通常存在于人体肺部,血液中含量较低,当机体内部炎症反应较为强烈时,血气屏障完整性被破坏,肺泡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SP-D从肺泡转移至血液中,使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15-16]。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呼吸机治疗无效组患者的SP-D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进一步证实,SP-D可被确认为肺炎潜在的特异性标志物。
EVLWI是指单位体质量内机体所含的肺水量,是定量评价肺水肿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其正常值在3.0~7.0 mL/kg,当EVLWI 值超过7.0 mL/kg 时机体内肺水增多。其可能原因是由于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后,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并同步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诱导产生氧自由基、细胞因子、蛋白溶解酶等物质损伤肺血管内皮,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强,血管外肺水增加,大量液体在肺间质和肺泡内聚集,肺部顺应性降低并发生肺水肿[17]。本研究中,呼吸机治疗有效组患者EVLWI均值达到了10.0 mL/kg 以上,表明患者存在肺水肿的情况,而无效组EVLWI均值超过了12 mL/kg,表明患者肺水肿情况严重,因此通过治疗仍为达到期望疗效,最终导致治疗无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sTREM-1、SP-D、EVLWI 水平高低与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呼吸机治疗患者预后具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以上指标与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本研究还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sTREM-1、SP-D、EVLWI均为影响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sTREM-1、SP-D、EVLWI 水平变化明显,上述三项指标均为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