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俊 康佳 姚科艳
摘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应然意义下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理论逻辑应秉持“宜居”乡村,让城市人羡慕;“宜业”乡村,让产业更兴旺;“和美”乡村,让农民家园更幸福,充分利用农村现有优势,齐抓农村生活、政治、社会、经济、思想同步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的“和美”农村治理新风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在地化实践中应分清主次矛盾,注重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全面落实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共同体建设,加速城乡一体化同步进程等领域的建设,通过强产业、引人才、固根基、共发展,切实落地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际成效,实现长远稳固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此,通过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合理规划村庄发展布局,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融合有效体系,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有效保障治理效率、有效夯实乡村文化,乡村建设成物质与精神齐头并进,宜居宜业共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关键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地化实践;理论逻辑;实践重点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24-0223-06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工农关系做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为加强现代化农村建设、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强调了国际国内两手抓的指导原则,指出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强调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和谐美丽和宜居宜业的发展方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就初见端倪,在会上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经济上“生产发展”以达到“生活宽裕”;管理上“民主”、文明建设上“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在十九大报告中,在原要求的基础上,将“生产发展”的要求上升为“产业兴旺”;“村容整洁、生活宽裕”的要求和目标提升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治理的要求从“民主”提升为“有效”,全面提升了乡村振兴的手段和效果标准。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乡村全面治理作为被全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新农村开始施行,二十大的“宜居宜业及和美乡村”深化了这一要求举措,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稳固的基石,为新农村农民实现建设家乡的理想和迈向美好生活的脚步提供了现实路径,显示出乡民内心愿景的精准把控和反射,这一举措的实现不仅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也代表了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1]。
在振兴乡村的大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大乡村已开启全面整改。在制度建设方面,有近44万个行政村修订了村规并落实至全村;在文化建设方面,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高达96%;在环境治理方面,14万个村庄完成绿色治理,乡村绿化及美化比例提升,95%以上的村庄开展村落卫生清洁大行动,91%的村落对垃圾进行集中收运并进行处理,73%的村落布置了卫生厕所,村落的污水排放乱象得到大幅改善;民生建设及教育普及方面,近91%的村落落实了惠普性幼儿园,32个区域设立有婚俗改革试验区;另外,有6 819个村落申请挂牌保护,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对其特殊的地理风貌、文化背景或民俗特征进行保护。数年来的政策实施与乡村变革都见证了和美乡村的落地和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的步伐,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成果在乡村建设中得到完美体现。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对乡村的建设要求从美丽乡村上升为和美乡村和宜居宜业。这一目标内涵和要求体现了国家和党对乡村建设更多元化和更深刻的要求,这一要求能够更精准和精确地反馈现代农村居民对享有美好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基本愿望和期待。在2022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过去5年和最近1年的乡村建设情况和进度得以陈述,乡村整体政治和建设的新要求被继续提出,乡村建设行动刻不容缓。
1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理论逻辑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难发现,党对乡村建设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乡村振兴的目标从“美丽乡村”提升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这一改变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变化?党对乡村治理的要求,从简单的环境外观美丽,到增加文化、精神内涵[2]。这一变化需要管理者从政治文化管理方面进行自我提升并加强乡村队伍建设。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精神要求。它需要管理者帮助村民树立乡村建设新理念,在政策、规则的引导下,在管理者的帮助下,共同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这一目标的落脚点是“和美”而不仅仅是“美”,是一种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时期的农村治理新风尚和新的前进方向。
1.1 “宜居”乡村:让城市人羡慕
那么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到底是什么样的展现形式?这个乡村的整体风貌落实到居民的具体生活究竟又是怎么样的?乡村的生活与城市生活相同,村民生活除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还包括交通、娱乐、购物等诸多内容,下面分为5个方面的内容展开。
一是乡村住房宽敞舒适。乡村的住房用地建设成本低,保障了村民良好居住环境。除了基本的居住房间,往往还有适合于家禽养殖、植物种植或休闲的院落。但由于传统的居民住房有着雨季容易潮湿、夏季容易闷热、遇到地震不安全、透风透光性能差等缺点,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居民的实际需求,协助居民一同,将原始的土胚房、砖房、石头房等加以改造建设,增加采光、通风、保温等的设计,并在功能分区上予以指导,帮助村民对房屋进行更好的改造,更好地与现代化建设要求对接[3]。
二是乡村环境整洁卫生。由于乡村整体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与村民文化程度、乡村基础设施等的限制,卫生问题的解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垃圾的处理、廁所的设置等都不仅考虑地理环境、人员分布因素,还需要考虑当地的居民习惯、社会风俗,不是一个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引导,将文明建设、卫生风尚融入日常宣导和居民生活,循序渐进。村落的选址、居民的生产、生活规律都充分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则,与大自然密不可分,这就代表了乡村治理的成功与否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4]。良好的乡村建设最能体现良好的生态文明,这一建设成果凝结了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智慧努力。乡村的地理环境和传统历史与城市截然不同,这也决定了乡村治理不能照搬照抄城市的治理模式。在对待乡村传统时,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城市变革理念,寻找新农村建设的特有路径。比如城市的排泄处理,只需考虑处理问题,而在农村,还需要增加如何将这一资源进行处理回收再利用,在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浇灌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在农村的资源利用与卫生治理中,如何将不良的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就是一个资源再利用的新课题。
三是乡村生活丰富便利。生活便利包含的场景众多,如交通便利、资料获取便利、生活设施设备便利、服务响应快捷等。由于自然资源的广袤和获取的便利性与城市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不同,乡村居民在资源获取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给自足可能性,这一背景使得村民多样性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货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村民的生活资料获取成本降低。交通便利、食物便利和饮水安全保障了村民的基本生活;物业中心和检修队伍、家政服务等,提高居民生活便利性和生活品质;老年驿站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四是乡村行政事务便利。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行政事务制度不断完善,分工逐步细致,在精细化的基础上也延伸出了办事机构众多、流程冗长、居民办事难的困境。在税务、工商、房屋搭建、农业设施申请、水电等问题上,往往需要完备的登记、申报、审批、回顾等流程。而这些事务涉及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不断更新的流程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法律意识要求,具备一定的门槛;而乡村干部在办事中,难免出现责任心欠缺、互相推诿、简单事情复杂化等问题,这不仅给村民办理事务增加难度,也为行政公信力的树立、乡村文明的建设设置了巨大阻碍,难以实现管理者与村民共同治理的理想场景。“一站式服务”能将复杂的事情簡单化,为村民减少事务办理的时间、简化流程,乡村代办员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并起到政府与村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帮助提升村民满意度。
五是和谐的乡村人际关系。和美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居民关系和亲友间的互相帮助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关系,管理者与村民的关系,村民与村民的关系。在这些关系的维系中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媒介,包含信息沟通、礼尚往来、管理者与村民的互动、互相学习、互惠互利等。想要拉近乡村管理者与村民之间的关系,需要增加甚至是创造管理者与居民之间相互接触交流的机会。其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建设农村中的公共空间,如宣扬文化的文化大院、文化礼堂;满足居民娱乐需求的体育活动中心棋牌室,民俗活动中心等。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或有传统意义的日子中,管理者组织村民参与节日庆典或互相参与婚礼、葬礼、生日宴、广场舞活动等,增强乡村凝聚力。
1.2 “宜业”乡村:让产业更兴旺
要维持“和美乡村”,精神力量固不可少,保障物质文明同样重要,管理者需要帮助村民拓宽就业和获取收入的渠道,利用现有物资、人力、社会等资源进行乡村发展建设,帮扶村民,带领村民发现机遇,共同打造乡村名片。二十大的倡议和号召为乡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能,为年轻人返乡提供政策基础和施展平台。智能化、电商板块的应用为村民提供新技能学习的途径,也为农村创收提供理想载体。跨行业的技术应用,高科技人才的回归和引入为新农村注入活力与生机,加工业、金融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农村赋予更多的魅力与发展机会。
用和美乡村的指导思想来促进乡村就业,发掘乡村潜能,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首先,乡村的建筑业中包含基础建设、艺术设计、手工制造等岗位,将吸引一大批手工艺匠人和专业人才。其次,乡村剩余人口的老龄化严重,催生了物业服务业和民生服务需求。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房屋、家电、基础设施的维修、污水处理、垃圾分类等都需要大量的从业工作者。针对生活需求,助老、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卫生清洁服务等需求显著增加。在此由于乡村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农畜牧养殖优势和城镇居民亲近大自然的需求,许多村镇利用自有优势,或是发展了风光、畜牧旅游业、民俗产业,或是建造民宿或疗养院发展乡村休闲新业态,或是根据自身传统优势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带领城镇居民体会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这些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创业就业。最后,乡村文化的服务与建设不断完善。这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居民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新乡贤返乡、艺术家下乡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专业人士的汇入,加快了乡村优秀文化积淀、传承和普及的进程,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文化场馆的建设运营,文化发掘和推广等都需要大批专业人才,如场馆建设、历史撰写、文化整理、非遗保护、人才培养、现代科技普及等,都需要大批专业人员,这些文化需求为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提供了广阔平台。
1.3 “和美”乡村:让农民家园更幸福
和美乡村并不粗暴地等于美丽乡村,而美丽乡村的定义也不局限于城市界面布置的标准。美丽乡村的建设可以保留其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性,保留蔬菜瓜果的自然和谐属性,南瓜丝瓜等藤蔓植物的自带艺术;保留果树的多样性与清香,建立农村自有的美丽界面。重视万事万物的和谐,这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先和美乡村的建设必须保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保留花卉、作物、蔬菜等自然界的产物,适应村民原有的生产生活原则,保留传统的低碳作风和循环利用资源的理念;乡村振兴并非粗暴的改造,而是因地制宜,用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新兴的技术工具,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定制化的现代化乡村改造。
其次,和美乡村包容“和而不同”。和美乡村并不要求标准化规范化,村落布置、产业发展、人员配置等的多样化和历史积淀汇聚了多样化的乡村现状,应发掘并充分利用其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名片。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和美乡村建设还需要追求精神文明建设,在村落间及村落内弘扬和善友爱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大家诚实守信、守望相助、孝顺和善等。引入奖励机制,通过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等来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家庭观,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和价值引导。
和谐的城乡关系也是和美乡村的表现形式。城乡之间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资源流动共享、人才相互补足、功能互补,才能实现多元化的互利共生城乡关系,打造和美城镇、和美乡村。
2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践重点
党的二十大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全局的、政治化的高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要求。需要全国各乡村管理者做好上传下达,并将政策切实落地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际成效。
2.1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速产业振兴
产业振兴是农村振兴的物质保障,也是村民收入提升的切实途径,居五大振兴之首。物质保障的增强可以反作用于政治基石的稳固,增强乡村凝聚力,加强人才引进的吸引力,增加人员稳定性,为乡村发展吸引资源、增加可能。发展乡村产业需要依托现有资源打造特有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挖掘特有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农业效益,提高农产品或其他特有产业竞争力。粮食供给的村落,需要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加强技术手段增加产量,新型营销手段提高销量,在全产业链过程中提升村民技能,培养其运用新兴工具的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格局,依据科学、长效的发展机制,设立完善、公平、有利于村民的利益分配机制。在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过程中,建立监管机制、帮扶机制,引入资本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提升村民素质,增加村民收入。使资本与村民形成分工合作、互惠互利的良好合作模式,探索农村致富新路径。
2.2 拓展攻坚脱贫路径,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使村民脱贫致富。乡村管理者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和帮扶机制,在发现问题的初期扼杀萌芽问题,严防规模性返贫,坚守脱贫的历史成效,将提升村民的收入,特别是贫困线上下村民的收入列為重要任务。管理者在设置乡村脱贫方案时,需要精准挖掘乡村资源和特色,统筹社会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互补短板,保障乡村经济、文化水平稳步提升。将发达村落的发展模式作为学习模板和对标样本,变革优化中不断缩小与其他村落的经济差距,村民中倡导先富带后富,帮助村落提升整体收入水平。要求村民心无旁骛的投身乡村建设发展,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设置兜底保障,提高乡村家庭的抗风险能级,免除其后顾之忧。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需要加强政策保障,帮助其形成新农村发展的格局。
2.3 全面落实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形成一体化格局
管理者需要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严格保障基建设备和民生措施的落地,包含房屋质量审核、道路建设及质量审核、自然灾害防护等安全保障、饮水供应保障、数字化建设、民生项目建设。对于乡村环境改善,需要深入绿化亮化美化建设进程,提升农村风貌,打造特色的村落和特色文化;基于管理能力和村民满意度的提升,管理者应着重提升公共基础服务的效能,提高政府乡村服务水平;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体系,根据人口结构统筹资源,加大政府公共设施、资源投入,加快打造区域内高效、互补、完善、快速响应的服务体系,形成差异化、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保障新农村有序健康发展。
2.4 完善乡村共同体建设
现如今,以基础教育资源匮乏、人口结构松散、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为代表的乡村民生问题层出不穷,务必以此为戒,引入乡村社会现代化治理理念,结合新时代形势,融合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综合施策,实现民众观念转变,巩固科学发展方向,具体可分为:
第一,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厚植筑守执政根基,为乡村治理保驾护航。以党建引领为出发点,助推“县-乡-村”三级综合治理体系功能:县级党委起表率作用,统筹和部署全局治理方案,落实抓乡促村工作机制,聚力赋能,完善乡镇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行政管理体制革新,多措并行,服务“三农”,扎实推进乡镇审批、服务、执法三大职能的综合治理能力;乡级党委作为联结党和群众的沟通桥梁,需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培训,全方位强化其政策敏感度和政治领悟力,提升履职施政效能;村级党委持续选派爱岗敬业的工作队员深入基层探访,了解农民群体生活困难问题,为其提供精准服务。
第二,以科学方法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盘活文化资源。融入现代化治理举措,广泛运用清单制、赋分制等科学监督评价机制[5],在保留乡村固有特色的前提下,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农民群体的社会参与热情和动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智慧乡村的角度,优化政务服务的实施办法,聚焦数字化管理,通过网格服务系统,统建县、乡、村三级治理中心,织成联防联控信息网络[6]。
第三,促进多元社会主体的通力协作。在紧密联系村民,把控基层工作内容的同时,着力资源、力量下沉,规划乡村治理重心下移路径,将“治理末梢”化作“治理核心”,提升农民凝聚力。
2.5 加速城乡一体化同步进程
过往城域与乡域发展步调不一,呈割裂态势,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长此以往,人口结构不断倾斜,农村人口逐渐流失,终将成为现代化社会的潜在隐患[7]。弥补城乡发展差距,打破分裂壁垒,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进程;聚焦农村发展短板,整合乡村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8];升级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致力于“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
二要建立健全富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保障体制,县域作为联结城乡的重要节点,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强力引擎,帮乡村群众谋划医疗、养老服务,解决教育、就业难题,打破城乡间单向流动的桎梏,营造和谐、相通的社会环境[9]。农民群体不必再深陷“非农即工”的泥淖,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更适宜的生活区域[10]。
3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保障路径
乡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是农民群众赖以生存、维持生计的家园与后盾。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观点,将“美丽”一词更换为“和美”,深入解读了乡村振兴计划,形象诠释了现代化乡村由外表美向里层美,由形态美向形神俱美的转化,同时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因此,构建一系列的保障路径,以此来进一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3.1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补充
比照城市,农村在现代化基础设施设备的铺设方面存在着明显短板,无法满足农村群众的现代化文明所需。因此,扩建公共基础设施,补给社会公共服务显得尤为紧要。国家相关部门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基层政府每年的税收收入与上级财政拨款,购买基建和社会化公共服务,着力于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聚力联网补网,突出延链强链。
此外,也要注重解决农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在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供文化娱乐设施,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障,这些都是建设宜居农村的重要方面。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农村居民的当下问题,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稳定、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增强对乡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11]。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补充社会公共服务是确保农村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关键所在。通过努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这是一个长期而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村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的农村发展。
3.2 规划村庄发展布局,合理配置村落资源
大量村庄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村民不认可、管理跟不上的弊端,确保农村社会长期和谐稳定,离不开科学的空间布局。
一要紧扣当地政策要领,善用优势资源禀赋,一方面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比,另一方面通过产业振兴达到增加就业岗位、创造农民营收的效果,同时能宣传地域文化特色,挖掘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二要针对农村居民居住点规划薄弱、建设用地混乱无序、村容差的现状,需合理布局住宅、农作田耕、基础设施用地,规划美丽新农村。目前已有部分村庄开始试点“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12],并颇具成效;开辟农村集中住宅区;也有部分村庄被划入城乡统筹建设计划内,以联动发展促节约集约利用,关注耕地资源保护。
三要守护乡情乡愁乡韵。适应城乡格局变更之际,结合村落人口迁移特征,从地貌、气候、风土人情等实况中探寻符合村落特点的科学布局之路,谨防村内“原住民”流失[13]。
3.3 “自治、法治、德治”三融合,构建有效治理体系
“自治、法治、德治”治理体系开拓了现代化基层治理的新局面,由2013年浙江省桐乡县“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制度衍生而来,符合国家治理体系的优秀实践,在汲取数年探索经验后,奠定了坚实的治理基础,并被正式纳入三维乡村治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三维乡村治理体系强调集结三方力量,各展所长,共同维系充满活力的乡村社会氛围[14]。
其一,“自治”作为核心和目标,倡导村内自治,全民自治。政府部门起牵引和辅助作用,下放乡村治理及服务的重心,赋权扩能,调配社会可用资源,具体可采用“两制一化”治理方法。还可通过修订共同遵守的公约,形成以约治村开放格局。
其二,“法治”作为保障,加强村民普法教育,培育法治观念,推进法律援助入村服务;降低用法成本,提升违法惩治强度,让村民时刻保持对法律的敬畏之情;充分实现“接诉即办”“违法必究”。
其三,“德治”作为根基,从本质上养成村民价值观,以文化软实力将正能量送入千家万户,以评立德,以文养德,以规促德。
3.4 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夯实乡村文化修养
纵观历史,精神文明异于物质文明,既是丰润人心、凝聚人心的养料,也是赓续家国情怀的脉络,“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正是农村精神文明修养建设所需向上向善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农民群众价值观的碰撞中应运而生,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农村居民往往受教育资源匮乏影响,较早从事到农耕活动中,渴求接受精神救赎,却无计可施。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修养建设过程中,即可采用理论宣讲的模式,将公序良俗、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友善等道德规范以通俗易懂的言论灌输给民众,帮助其解封禁锢思想;也可通过文艺汇演的方式吸引村民自发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输入文明精髓,激发农村社会进步的新风尚;还可在村内移风易俗宣传中,提倡村民自行讨论,修订并细化村规民约,约束不文明行为。打造新农村精神文明社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切入。
一要大力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会中,培育民众形成积极、正面、友好的价值取向;以村规、民约、传统道德规范为标杆,对村民行为进行“软约束”;将家风家训吹入农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由点及面,带动民风、乡风发展,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焕发新机。
二要组建农村公共文化基地。开展常态化特色休闲娱乐项目,丰富农民群体闲暇生活;以乡情、乡俗、乡土元素为主题规划与设计乡村文创产品,增强村民荣誉感、归属感及认同感,定期开展“体农耕、享农趣、品农味”活动,带领村民畅享多姿多彩的文化盛宴[15]。
三要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天价彩礼、盲婚哑嫁、重男轻女、邻里攀比等封建糟粕旧俗,严重阻滞了农村精神文明社会的发展。如何厘清传统礼俗和陈旧恶俗的分界点、抵制封建迷信、树立文明新风作为移风易俗的重心将贯穿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始末。
参考文献:
[1]周勤第.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常熟新画卷[J]. 群众,2023(15):22-23.
[2]邓 源. 和美乡村的美学内涵与价值传递[J]. 农业经济,2023(6):75-77.
[3]向德平,张 坤. “乡村建设学派”的理论与实践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138-151.
[4]许源源,王 琎. 健康乡村建设:价值、愿景与动力[J]. 湖南社会科学,2023(3):135-143.
[5]张宇伯,王 丹. 乡村振兴视野下和美乡村建设评价模型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0(3):168-176.
[6]李济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新格局[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3):121-130,160.
[7]赵晓峰,李 港. 张謇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3(1):153-160.
[8]郭倩倩.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J]. 群众,2023(7):65-66.
[9]黄家亮. 赋利赋权赋能: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动力再造[J]. 江苏社会科学,2023(2):97-104.
[10]白雪娇. 社会共治嵌入高质量乡村建設的逻辑语境、实践过程与效能分析——基于“新村”的案例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2):113-121.
[11]李丽莉,曾亿武,郭红东. 数字乡村建设:底层逻辑、实践误区与优化路径[J]. 中国农村经济,2023(1):77-92.
[12]张国栋,孙琪光. 生态文明思想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研究——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J]. 农业经济,2023(2):58-60.
[13]杨春华.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J]. 红旗文稿,2023(3):26-29.
[14]吕 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J]. 理论导报,2023(1):37-38.
[15]崔腾飞. 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现象分析、驱动机制与转向策略[J]. 贵州社会科学,2022(12):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