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藤县第九小学 (543300) 黄 璐
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而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它体现了期盼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的精神追求。学习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取材知传统、多种途径品传统、创新经典扬传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促进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探寻传统节日文化,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探索其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和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实践活动中,笔者结合学校资源,开展了主题班会——“绽放民族之花,传扬爱国精神”。在这个活动中,笔者巧妙地运用了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了三月三这个传统节日的历史由来、民族特色趣味活动以及民族风情,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节日。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传统的深远。了解了三月三的由来,学生对这个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它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而是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庆活动。
同时,利用图片展示了三月三民族特色趣味活动的丰富多彩,学生可以看到人们载歌载舞的欢庆场景,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学生也意识到了传统节日在民族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了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本地区资源开展文化体验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活动,如制作传统美食、学习传统舞蹈、参观传统节日庆典等,帮助学生加深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理解。
例如,我校结合本地区资源,开展“三月三壮乡情”系列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民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在班级举办趣味美食节,并邀请家长进入到各班品尝美食,感受三月三的节日氛围。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广西尼的呀》的方式,深入了解壮族三月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这样的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与体验本地区的文化传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
通过结合本地资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这样的文化体验活动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采用多元主题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品味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可以延续学校的教学成果,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在家庭教育之中,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然、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由此提升教育的效果。
(1)开展家庭阅读活动
为了让传统文化融入家庭环境,教师鼓励学生与家人一同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讨论。例如,结合假期实践,我校开展了“一朵九色花,快乐度寒假”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每位学生至少阅读一本红色读物,并写一篇300~500 字的读后感。每班至少推选出3 篇优秀读后感,学校在下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红色读物阅读评比活动。在家庭阅读活动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并引导孩子分享他们的想法、感受和理解。通过与家人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在家长的引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同时,家长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让传统文化在家庭中得到更全面的展现。这样的家庭阅读活动不仅促进了亲子关系的密切,还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逐渐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对家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组织家庭节日活动
组织一些家庭节日活动,让学生在家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例如,在春节期间,教师要求学生收集春节传统习俗,并把看到的好的春联和手机拜年信息摘录下来,也可以自己试着编写;将自家的年夜饭拍下来,把品尝后的感受写下来,并制成精美的“我家的年夜饭”册子。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家庭的凝聚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了解经典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传统节日,深入了解经典文化。
例如,在冬至前的汉文化节上,教师精心安排学生观赏传统节日的相关表演,如舞蹈、音乐演奏以及传统戏曲等。通过观赏这些表演,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艺术的美感和独特魅力,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传华夏礼仪古韵,现汉服锦绣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中仪式感的重要性,进而更加认同和尊重传统礼仪。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去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
通过走进传统节日,了解经典文化,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体验,学生能够在欢乐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让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文化之花。
创新传统文化是指在继承传统经典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使其能够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将传统经典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以创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
例如,在清明节,我校通过“文明广西”微信公众号,邀请学生参与网上祭清明活动。通过网上祭祀活动,学生能够在线上表达对先烈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点击“献花”和“敬礼”,学生表达对英勇战士的敬意和缅怀之情;通过点击“鞠躬”,学生向先烈行礼致敬,表达自己对英烈无尽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在“留言寄语”的环节,学生又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用文字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这些真诚的行为和表达,让学生在传承优秀革命传统的同时,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的真挚情感。
通过参与网上祭祀活动,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先烈的拼搏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网上祭祀全过程,能够感受到先烈的崇高意志和伟大品质,进而激励自己更加珍惜今天,把握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合本地媒体资源,我校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在线传统文化展览、鼓励学生制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网络短视频等方式,不断优化传统文化的弘扬途径,使更多的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1)参观在线传统文化展览
教师利用本地媒体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在线传统文化展览。通过与本地博物馆合作,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家中利用电脑或移动设备在线浏览各种传统文化元素,如传统陶艺、古代器物、传统手工艺品等。这样的参观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还能够通过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为了确保学生在参观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精心挑选了一系列富有代表性的展品。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展馆的浏览系统,自由选择参观内容,并逐步深入了解每个展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展馆中还设置了互动展示,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拽等方式与展品进行互动,增加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在展览期间,教师还可以安排专业的文化讲解员,通过在线直播或预录视频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讲解和答疑。讲解员将传统文化的知识与故事娓娓道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在参观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撰写参观心得和感想。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式,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参观在线传统文化展览,学生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之情。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培养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保护意识,使传统文化在当代少年心中得到发扬光大。
(2)制作网络短视频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制作有关传统文化的网络短视频,并结合多种新媒体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现创意和才华的平台。学生可以选择传统乐器演奏、传统舞蹈表演、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传统文化内容作为创作素材,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短视频中。
例如,可以将传统乐器演奏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的音乐风格。或者将传统手工艺制作过程进行快速剪辑和特效处理,制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短视频。为了保证短视频质量,教师邀请传统民族艺术家和新媒体从业者进行线上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技巧和经验。学生通过向专家请教,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视频制作的水平。在短视频制作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将作品发布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如微博、抖音、快手等。这些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让短视频更快地传播。
通过制作网络短视频,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创作和表达能力,还能将传统文化以富有创意的方式展现给更广泛的受众。这些短视频将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媒介,吸引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学生也能通过这样的创作体验,更深刻地认识和热爱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代表了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通过创新经典,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这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是对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只有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才能让孩子看见美丽的中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