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桥,李 群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21)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1]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会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注重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职业学校在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在职业学校建设培养培训基地 。[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方向是:“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形成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战略任务是:“努力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
经过多年发展,一代又一代职教人的努力,我国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自身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层次结构不完善、校企合作不够密切、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融合不深等。高等职业院校应抓住机遇,充分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成熟经验模式,克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不足,建立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
作为世界领先的制造业国家,德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因此,促进了两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德国和日本的职业教育经验丰富、特色鲜明,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遵循“双元制”模式,企业与学校合作管理运营学校,学校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主体多种多样。根据法律,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由企业、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三方共同支持。企业承担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以及学生的实训设施使用费用和日常生活费用。职业学校的教学经费由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州政府负责教学监督管理、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工资薪金等主要费用的支出;地方政府负责校舍建筑与维修、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设施的购置与维修等其他费用支出。
日本职业教育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产学合作,强调职业教育与工商界的结合。工商界为职业培训教育提供资金支持,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展相关项目的科学研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环境场所。同时,学校可以更好地响应行业需求,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职校教师可以被企业聘为技术顾问和指导教师,公司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也可以被学校聘为兼职教师。因此,“产学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逐步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引擎。日本的职业教育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办学,包括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不同办学主体的职业教育机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日本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大,职业教育在最近十几年也迎来了高速发展,职业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多元化办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
目前在开展校企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学校参与教学和管理为主,企业主要提供相关的实训条件的建设,在专业拟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未能将企业的标准和技能要求充分融入到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在专业课程建设上未能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通过任务拆分、重新组织、项目设计等环节有机融合到学生实训项目中,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未能参与进来,受过培训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符合企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导致学生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企业仍需对学生进行重新培训,这个问题给企业、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受工作环境,学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大,也是困扰学校和企业的一大难题。
要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对实训场地和实训设备进行大量的投入,由于地方财政无法完全满足高职院校的经费需求,导致校企合作成为院校筹措经费的一项重要来源,而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希望有一定的经济上的收益,这就致使部分校企合作专业收费过高、培养的人才技能水平较低、质量较差,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要保证多元办学的顺利开展需要从政府层面对合作企业予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以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政府倡导多元办学其核心是要借助行业、企业和社会资金的投入,采用市场化运作和经营达到多赢的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主导作用过强导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参与度较低,最终培养的学生与企业脱节,降低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如果由行业、企业或社会资金主导其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人才培养定位又会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协调、平衡各方的利益需要合作各方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且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和调整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将严重影响合作各方的参与热情,尤其是影响了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的参与热情。
一是完善制度保障。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二是创新质量保障。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传统督导评价、教师互评和学生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和社会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形成学生、教师、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全过程全方位地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反馈监控。三是健全升学和就业保障。出台与职校毕业生相关的升学和就业保障制度,政策性地保障高职学生在升学、就业、待遇、晋升等方面享有与普通教育学生同等的权利和机会。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是职业教育管理成败的关键要素。一是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政府统筹、多元主体参与的原则,明确职业教育对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强化政府与产业园区之间的统筹推进,解决市域范围内中高职衔接不畅、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破解因行政壁垒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行动不一致等难题。要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积极性,深入推动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等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要坚持共建共享共赢,瞄准新能源、城市轨道、生物医药等高精尖行业和重点领域,在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建立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平台,健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实现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行业的产业结构相匹配,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与行业的专业技术进步相协调,职业院校的教学机制改革与对应行业的正式应用需求相对标,破解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两张皮”的问题,实现行业创新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有效衔接。支持企业和高职院校协同育人,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实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扩大国计民生重点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高效供给,共同打造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三是推动多元化办学,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办学模式。学习借鉴国外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出台相应优惠政策,为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提供环境,引导行业、企业参与支持职业教育。形成政府、行业、企业、职校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多元化办学,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股份制办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一是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政府支持,引进区域先进企业、龙头企业与驻地高职院校共同组建“产业学院”。学院对应行业,二级学院对应企业,专业对应岗位,课程对应技术,老师对应工匠,学生对应学徒,将企业的生产、服务、经营和技术体系转换为高职学院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整合地方政府、高职院校、行业经营、龙头企业以及行业影响力强的其他社会力量,推进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例如,企业办学、共享型实训基地、企业冠名的二级学院,举办专业培训班等项目,激发社会各层力量参与办学的活力。三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立足于中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多主体优势,打造能够整合生产实践资源,集技术服务、技能实践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企业实践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企业实施新技能提供保障、为企业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秉持着公共性、开放性、公益性的原则,为社会各界提供广泛的、多领域的、可持续的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一批集教学实践、社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四是协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培训服务。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内精英企业共建技术能力创新服务平台,实施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升级。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发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对职校老师和企业员工进行综合技能培训。推动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行业准入制度和培训上岗制度。推进多层次、多阶段、多方面、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的建立,计划性地对企业职工、准职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对标产业发展前沿,结合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依托学院优势专业群,整合学院现有实习实训资源,引进优质师资,统筹利用“政行企校”和社会组织等各方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模式,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术研发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共享智能实习实训基地。该项目列入青岛市“十四五”规划教育领域重点项目。规划建成后的实习实训基地将成为青岛区域各级职业院校共享共用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中心、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助力智能制造、信息工程和交通运输等行业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充分调研国内院校多元化办学的情况下,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软创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融合发展,育人成果突出。由学院作为牵头学校、中车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共同申报的“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产教联合体”获批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我校智能制造学院和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建“华为ICT学院”和“华为—青工职院应用型人才创新中心”,在课程体系融合与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建设、大数据与人工智能、5G等实训室建设、教学科研成果建设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与青岛地铁集团合作招收2个订单班,双方实施校企共同招生、共同授课、共同考核的模式。与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顶层架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资源建设、教学实施及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就业体系建设和专业特色建设等领域全面融合发展。
职业教育需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跨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在办学体制上进行改革和突破,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民间资本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产教融合为依托,把职业院校和企业捆绑在一起,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多元化、多路径发展模式,最终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参与,协调合作、各负其责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这样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建设,从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