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高校图书馆从“幕后”走上“前台”

2023-02-25 04:47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桑晓东
区域治理 2023年3期
关键词:通识图书馆教育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 桑晓东

通 识 教 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它是指对所有高等教育学生普遍进行的、内容相同的综合教育。其内容是培养下列普通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科学素质、独立人格、基础能力、民族精神、经济意识、身体素质、政治法律意识、生态环境意识等等。其目的则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等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和谐地发展[1]。

一、解读“通识教育”

近年来,通识教育逐渐被我国国内教育界所认同,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一些高校,自2000年开展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受到了高校学生广泛欢迎。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素质教育时代;素质教育也开始深入(或落实到)教学内容层面。高教改革深化的这种趋势,呼唤高校图书馆从教学活动的“幕后”走上“前台”。

(一)关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发源于古代,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大学教育学术分科太过精细、知识被明显割裂的状况提出并实施的一种教育形式。目的是希望大学生能够开阔视野、独立思考、文理兼修,对不同的学科知识都有所涉猎,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着眼于健全、完整的人或人才的培养。用我们中国话来讲,就是学习、做学问、思考问题等要有“道”,有“方法”,能“通变”。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它不对专业硬性划分,它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让学生自由的、顺其自然地成长,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它摒弃同质化与单一的模式化。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会有持续发展力,更有后劲,更有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实现对国家发展、社会文明的推动与引领。

(二)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实在化和具体化

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实在性和具体性。它将素质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了教学内容上,从根本上改变了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两张皮”的分离和对立。

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它既重视教授多样化、多功能的文化知识,又注重传授“高效”的科学方法、训练能力技巧,更注重培养“高尚”的性情心态和精神人格。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寄予了深切的人本关怀;同时,又认同科学理性,对科学精神所包含着实事求是态度、严谨缜密的方法、大胆怀疑和挑战权威的勇气、批判精神及创新精神等,充分尊重,兼容并包。最终引导帮助他们为一生中的多向度发展选择,做好充分的精神和能力准备。

二、高教改革: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是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实事求是地讲,它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硬专家型”人才的需要,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专业教育的缺陷和局限

然而,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内在缺陷和功能局限。

1.教学体制。“课堂唯一论”和“满课时”的教学体制导致了以专业知识传授排斥文化素质培养、以课堂讲学排斥课外自学。学生根本无法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诸如课前预习、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感兴趣的书刊、在社会活动中向实践学习、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等。以至于学生科学理性有余、人文精神缺失;有“工具人”高效的专业能力,无“主体人”高尚的情感动机。

2.教学内容。“科学唯一论”的教学内容专业划分太细、知识营养失衡;片面强调结论性知识的唯一性,限制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大道归一”。以至于学生知识储备单一,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对口率较低,择业或“转业”的自由度受限。

3.教学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及其“填鸭式”知识灌输,以“教”代“学”,因“教”废“育”;以定论性知识“信条”,排斥学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既有知识的转移记忆,排斥方法传授和能力训练。致使“课堂紧张课外松”“上课记笔记,课后对笔记,背笔记考试”成了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以至于学生的书本知识脱离实践体验、以知识记忆取代知识内化,复述书本知识夸夸其谈,面对实际问题一筹莫展。

(二)高教改革方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自1994年提出素质教育以来,至今已20多年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教育以学校为中心,学校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

高教改革实践再次证明:国内高等教育改革唯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是:摈弃空谈、积极实践,切实实行“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行专业课程教育”。并且通过通识教育,教大学生“学会做人”,做正常的人、健全的人、高尚的人;通过专业教育,教学生“学会做事”,做专业事、做成功事、做高效事。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深刻、简洁、精辟地指出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方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

三、图书馆:通识教育功能优势

纵览高等学校所有教育资源,无非两大类:一是“物质的”,主要是教学设施、设备;二是“精神的”,既包括教师的主观知识储备,又包括图书馆的客观知识收藏。它们被合称为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毫无疑问,所谓“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就是只能是依赖于图书馆的自学与施行于课堂的教学相结合。如此判断,并非基于笔者一厢情愿的主观愿望,而是基于图书馆客观存在着的通识教育“文化基因”及其功能优势。

(一)教学内容:多样化、全营养的知识资源

图书馆之于通识教育的“最大优势”是多学科、集成化、营养丰富的知识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综合性通识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图书馆教育比学校教育及其课堂教学的容量大得多,它面向受教育者的全面精神需求,而不是只满足于某个专业领域内相关知识和理性能力的需要,这有利于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感相统一,为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前提。在这种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书馆就是为通识教育而生、而存在的。

(二)教学方式:有组织、指导性的自学阅读

从教学方式方面来说,通识教育主要是读者的自学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3]。” 图书馆仅就学生的专业教育而言,它同样也具有如下三大功能优势。

1.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读者能够在图书馆自主阅读活动,他们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我教育自我的人”。自主学习应当始终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充分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资质能力和客观条件等个性特点;二是充分尊重社会需求,尊重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以此为基础,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充分张扬、发展并自由发挥创造个性,“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发展自己”。世界是多样化的,人的个性也应当是多样化的;任何创造活动,都不是“求同”而是“求异”的结果,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就不可能有创造激情和才思的喷涌,也就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基础”。

2.充分的“全学习”机会。读者在图书馆能够独立阅读活动,从学习方向和发展道路设计、学习对象评价和学习内容采撷,到学习方法选择和学习过程建构,直至学习内容阅读解构、内化吸收,完全由大学生在馆员辅导下独立自主完成。尤其是专业馆员通过阅读推广、读者培训等教育服务“授人以渔”,传授满足求知需求的信息方法、自由自主的学习方法,培养现代信息能力和信息知识、自我研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使读者学习过程从课堂教学外在被动、苦不堪言的“要我学”,变为积极主动、乐在其中的“是我要学”[4];使读者在自由发展的愉悦快乐中也能获得了充分的获得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3.充分的双向交流自由。在图书馆的自主阅读学习活动,既是一种教学双方完全平等的“双向交流”过程,又是一种“以我为主”的探究式学习过程,还是一种学习内容评价鉴定过程。唯有这种“为探究而学习,在学习中探究”的自主教育和独立学习方式,方能真正使既有知识变成“人类进步的阶梯”,而非束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金科玉律和精神桎梏;方能使学生知识与智慧兼得、学问与思想共进,成为知识储备渊博、创新思维活跃的创新型人才。

(三)教学管理:肃穆规范而自由民主的文化环境

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5]。”他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教育,是“教”与“育”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与文化的有机统一,是传承知识与“文而化之”的有机统一。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图书馆实行的是“完全教育”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1.尊重知识与以人为本相统一。高校图书馆的本体价值在于丰富的馆藏知识资源,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始终是它追求和奋斗目标。其一,它“一切为了读者”,首当其冲地要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对读者只提供“推荐书目”,而无“必读书目”,绝不强迫读者“必须读什么,不准读什么”。其二,它“为了一切读者”,尊重每个读者的认知和求知需求,提倡“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贫富贵贱、地位高低、学力大小,凡是爱书乐学者,都应当受到尊重,并享受平等的服务。再次,它“为了读者一切”,尊重读者所有的个性化精神需求,既无重科技轻人文、重理性轻情感的“唯科学论”[4],更无课内课外、必修选修、专业非主业等外在限制。它是“为了人、尊重人”的人性化教育圣园。

2.社会规范与个体自由相统一。首先,高校图书馆通过各种类型文献资源甄别收藏、实行开架借阅,提供相对正向纯净、温馨安静的知识资源和学习环境,实现了通识教育目标控制,以系统规范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它充分尊重自学者的主体人格、自主权利及其能动性、积极性,实现了来去自由、“存取自由”、阅读自由;每个人都能按照自身主观意愿、兴趣爱好、资质能力等条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满足个性化精神需求。

3.“文而化之”与人文关怀相统一。高校图书馆与大众传媒相比存在很多差异与不同,它绝不单纯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权利而不负责任地“听之任之”。首先,它在提供集约化、有序化知识资源的同时,也提供评价、选择、获取、利用知识资源的方法指导和自学辅导。其次,馆员既努力营建“肃穆宁静而不沉闷压抑,宽松自由而不散漫懈怠”的自学环境,又始终陪护在读者身旁、相伴自学活动全过程,并随时提供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教育服务和信息服务。

四、不断深化改革,促进通识教育

正是基于上述理论认识,我们自觉以改革精神指导阅览工作,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促进了通识教育的落实。

(一)及时调整馆藏结构,提供通识教育资源保障

经过数年观察统计和读者征询,信息技术、应用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类图书,以及情商、美德、成功等关乎素质培养、人格提升之类的图书,却越来越成了“热读”图书,新书很快就被“读旧”。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读者,供读者之所需”原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开架书库藏书及时调整、及时补充“热门书”。如此充分满足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受到了读者欢迎。

(二)及时调整服务布局,提供通识教育环境保障

经过调研和筹划,我们对馆藏布局进行了科学施划。并且,最大程度拓展了阅览面积,缩短了上书周期。如此既尊重了学生读者的传统习惯,保留了原有馆藏布局的直观性,又适应了通识教育对馆藏资源的需求。

(三)延长开放服务时间,提供通识教育时间保障

2000年后,我们彻底改变了传统习俗,流通、阅览等“一线”服务部门实行“全天候开放”制度:实行7:00——22:30不间断连续开放,以至双休日、节假日照常开放。通过改变使得读者到馆率与日俱增,周末、课余时间到馆读者越来越多,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

(四)开展多种方式的阅读推广活动

为防止多媒体时代的碎片化、浅显化与娱乐化信息对数字阅读的冲击,同时避免泛滥的网络词汇对当代学生的汉语言水平造成冲击,高校图书馆把经典阅读作为推广的重点工作。“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把个人阅读变为团体阅读,充分发挥了社团与组织优势,通过团体力量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做到互相影响与带动、交流与分享,从而提供高校学生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兴趣,是高校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组建以读书为目标的学生团队“浩然学会”,吸纳喜欢阅读的同学参加,在图书馆老师指导下组织“共读一本书” 活动 、“21天习惯养成” 活动、“经典诵读”活动、“经典图书与电影同步赏析”等活动。在纸质图书复本量减少的情况下,数字阅读为团体共读一本书带来极大方便,团队成员可以利用各种数字设备,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本书进行阅读、分享、交流与讨论,这对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五、结语

通识教育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单靠图书馆不可能扭转乾坤,通识教育实践探索无异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作为通识教育的“文化基因”载体,图书管理应是通识教育的先知者和先行者,应当加快体制改革和实践探索的步伐,将通识教育的理念、要求和目标贯穿于图书馆改革创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甄别选择、“过滤净化”功能,优化收藏质量,实现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充分发挥知识组织和流通管理功能,优化馆藏组织结构及其布局,一切以读者需求为标准,做到“自由存取”与方便存取兼顾;充分发挥“全天候”教育优势,进一步延长开放时间,为更多学生提供更多自学阅读的机会,使每个读者都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品尝到“甜头”以及通识教育的乐趣。

猜你喜欢
通识图书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图书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