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方法

2023-02-24 19:34:06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信息技术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二中学 张 琨

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

第一,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所谓信息意识,是指客观事物在学生头脑中的具体反映,包括识别信息、明白信息基本特征和信息价值的意识。在接到一个任务之后,学生能判断如何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任务中的信息数据从何而来。这些都属于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在生活中,信息意识能帮助学生对各种事物具有敏锐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并将生活中的信息化为己用,从而了解大自然、社会的表象与本质。在学习中,信息意识能帮助学生将各个科目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和串联,面对任何一个不懂的题目,能积极主动地寻找方法解决,并且明白采用何种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第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计算思维。所谓计算思维,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数据分析、统计等工作的思维能力,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在现代化社会,传统的计算思维所能解决的问题比较有限,信息技术计算思维是一种代替传统计算思维的全新形态。在生活中,计算思维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学习中,计算思维是支撑学生学习理性学科的关键,能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物理以及化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在众多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思维能帮助学生开展建模、数据分析以及编程,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质量。

第三,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字化的学习与创新。所谓数字化的学习与创新,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当代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生活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指引学生突破生活困境、克服生活难题的核心力量。在学习中,学生能将学科知识生活化、实践化,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学生能在课堂上获得各种各样的学习体验,达到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效果。

第四,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是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体现,同样是初中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首先,信息技术并非一种完美的技术形式,凡事均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同样如此,对学生的生活有利亦有弊。通过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能让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弊端,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其次,网络环境是信息诞生的温床和重要场所,由于网络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网络上的信息纷纷扰扰、比较繁多,初中生正是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尚未形成健全的三观,其思想容易受网络信息的影响。通过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能让学生具备判断网络真真假假信息的能力,并学会在网络上合理、合法、合规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抵御不良信息以及不良思想的侵害。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创新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知识点和技能应用在生活中,能帮助学生解决一部分生活难题。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虽然各学科都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但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更加抽象、难懂且枯燥。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以选择“介绍我最喜欢的城市”为课题,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检索信息资料,学生在查阅城市人文信息、景点信息、自然环境信息之后,能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逐渐形成信息意识。以武汉这座城市为例,百度百科上能搜索到城市的面积、行政区域划分以及发展历史,新媒体平台上能搜索到网友对城市的评价、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等,还可以从身边人的口中了解到有关武汉的相关信息。信息查找结束之后,学生根据自己查到的信息与数据制作一个介绍城市幻灯片,能深刻感悟到信息的价值。完成这个课题的过程正是学习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过程。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更加高涨。

(二)联系具体项目开展教学工作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操作,学生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观看者和学习者,缺少行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为了让学生切实行动起来、将理论联系实践,可以联系具体的项目开展教学工作。比如,为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处理数据图表”的项目课题。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统计和处理常见的数据,将学生的姓名、学号、各科成绩录入在一个表格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计算功能求出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学生成绩的总值。学生能在教师的示范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强大的计算功能与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统计班级内所有学生年龄的任务,学生回忆教师的示范,将每个学生的年龄录入在表格之中,并利用信息技术的计算功能求出年龄的平均值和总值。学生还可以选择生活中的其他数据作为收集分析对象,并进行计算,如家庭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联系探究活动开展教学工作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无法得到开发。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为了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开展探究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为校园的“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活动制作一张宣传海报,允许学生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自行创作。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最终被采纳的海报设计方案将获得奖金作为奖励。如此一来,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兴致更加高涨。在设计海报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运用艺术字体制作活动主题、有些学生会运用PS技术绘出原创图画,最终呈现出不同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极具创意。若学生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创造的成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并被采纳,则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其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借助合作学习开展教学工作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将学生按照群体划分、为了提升全体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能力是初中生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为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能适应社会生活,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活动开展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开设一个“信息监察队”的合作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一部分网络信息和数据,让学生判断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以及是否符合网络信息规范。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结合教师提供的信息数量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审查一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各自的任务完成之后展开讨论与总结,并分享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信息的真伪和是否有效。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合作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并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升华,引导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判断信息的真伪、养成科学上网的好习惯,遵守安全上网公约,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经过本次活动之后,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形成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内容展开分析后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为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将教学联系生活,要将核心素养穿插在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之中,要借助探究活动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还要善于借助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创意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信息技术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学科新书导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