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嘉乐
教育生态学是以生态学方法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的边缘性学科。英语属于高职学科的必修课程,不仅在学科内部有着多种形式的分类,同时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还受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新时期背景下,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要从教育生态视角出发,明确不同生态因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在遵从教育生态学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生态学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克雷明教授提出的,研究核心主要围绕教育生态平衡、环境与适应、人群分布与构成、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各方面因子的有效整合,构建更加合理的校内外生态环境,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并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基于教育生态学理念而构建的教育生态,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的教育生态包括国家的人才培养导向、教育谱系结构,以及教育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微观层面的教育生态,则是指学校所能够提供的软硬条件、规范环境、教学要求等。本课题的研究,将教育生态界定为微观层面的概念,也就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校内外直接性影响因素。
教育生态是由各种不同生态因子组成的,对于高职英语课程而言,除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基本因子外,还包括专业方向、校企合作、新型教育技术应用等相关因子。结合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活动要求,教育生态呈现如下特征:(1)整体性特征,教育生态是由多种因子共同组成的,各种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相关性,在某一因子作用缺失或作用无法发挥时,都会使得教育生态无法良好运行,影响教学改革成效。(2)平衡性特征,生态系统结构中的各个因子以自发平衡方式相互影响,在某个因子过于突出或薄弱时,都会带动教育生态向不平衡方向发展,直至达到再次平衡状态。(3)共生性特征,教育生态环境中,各个因子之间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依存关系体现在因子之间的促进和竞争两个方面,当某一因子消失或削弱时,与之相对应的因子也会消失或削弱,而并非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
依据教育生态的多元特征要求,在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要将自身视为一个重要的因子,同时充分重视学生、教学方法、硬件平台、教学环境等各个因子的相互作用。分析不同因子之间的作用形式、作用效果,可充分发挥正向的影响作用,规避负面影响,切实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有效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实现成长。
高职英语教育生态是借鉴生态学理论框架而来的,整体上可以分为个体生态层、种群生态层、群落生态层和生态系统层四个层次,各个层次之间以逐级提升方式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教学改革活动开展提供视域支撑。
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中,个体生态层主要是指教师、学生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教师能否通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学习环境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个体生态层还包括教学资源供给数量与学生学习需求满足之间的动态关系。资源供给不足,则无法满足学生正常活动开展的需求;而资源供给过量,又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使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逆反心理。如何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确保高职英语教育生态良好运行的基本保障。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的种群生态层,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新型教育技术应用在教育环境优化中的作用等,以此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转变,推动教学成效不断提升。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新型教育技术应用方面成效还不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群落生态层是指高职英语教育生态中学生、教师所组成的群落与教育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形式上更加侧重于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环境优化等方面,能否推动群落生态优化是教学改革中各种资源效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改革活动开展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上述层次形成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生态系统层,也就是能够实现所有因子和群落之间的合理竞争与协同进化,最终达到良性循环,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生态理论中,虽然将整体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但这些层次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孤立关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某一因子的缺失或某一层次运行不畅,都会造成教育生态结构不够完善,对教学改革成效产生影响。高职英语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这是教育生态构成的客观环境,也为教学改革明确了基本导向。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主要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主,兼顾新型教学平台应用和学生主体地位转变等方面的要求,但是因教师绩效考核、教师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较为缺失,教师并没有完全融入教育生态体系,甚至有部分教师独立于教育生态之外推进教学改革,使得改革方向出现明显偏差,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目标要求。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指导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实现各个因子之间的良好对接,充分提升各种要素的流动效率,构建完善的生态链体系,确保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发展。但是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部分教师的系统设计能力有所不足,没有实现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使得生态链体系衔接不够顺畅,对改革成效产生负面影响。以信息化和智慧化教学平台应用为例,基于教学平台组织教学活动,本应起到提升信息沟通效率、丰富教学资源库、激发学生积极性等作用,但是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是简单地将原有纸质教学资源上传至教学平台,所选用的视频教学资源也是从网络检索而来,使得教学资源与学习需求之间产生偏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失,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不足,对教学成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生态因子作用受限是当前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系统运行中最重要的问题,基于生态系统运行的一般特征,限制因子高于或低于临界值,都会使教学改革成效受到影响,甚至对教育活动机体本身产生负面限制作用。以学生因子为例,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更加复杂,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无法有效满足英语课程教学活动有序组织的基本要求。以教师因子为例,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重视程度不足,将教学改革认为是教学方法改革,没有认识到教育理念、办学宗旨、特色专业建设乃至师德师风等对教学改革的影响作用,忽视了教育生态的动态性,致使教学改革仅能够在某些方面有所改善,没有实现系统性、全面性的改革,无法满足新时期高职学生英语素养培养的要求。同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平台所能够起到的促进作用也不足,使得教学改革成效难以体现出来。
教育生态理论体系中,生态位是指所有个体和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时空位置,时空位置的不同,代表着所能够获取的资源不同,在系统中能够发挥出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对象、社会机构、家庭等各个方面,应以平衡式的生态位方式存在,通过各自功能的发挥,为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部分个体或种群对自身生态位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能够认识到生态位偏差带来的影响,使得支撑和促进作用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当前,高职人才社会需求更加多元化,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英语课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因专业生态位的偏差,导致改革成效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教育生态理论中,花盆效应又被称为局部生境效应,其基本内涵是指个体必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够生存,花盆内个体和群体的外部环境类型单一、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一旦离开当前的小生态环境后,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花盆效应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直接反映就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明显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缺失、社会适应能力有所不足,进入就业岗位后,还需要企业加强针对性培训,才能实现满足企业的要求。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产生的花盆效应根本原因是,教师对教育环境变化的反应较为滞后,虽然认识到企业和社会环境对学生素养结构需求的影响,但是没有采取对应的教学改革措施,依然以传统教学体系为主,导致人才培养成效难以彰显。
新时期的高职教育改革应以社会需求为基本导向,高职英语作为单独的专业类型,也随产业分化而不断细分,出现了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同时,在其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英语也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学生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提升个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应对专业交往的基本支撑。英语的专业属性和交际属性,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明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导向作用,以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有效融入教育生态体系。
以教育生态视域为基本指引,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从学校层面统一入手,坚持以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导向,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应以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为基准,采用从整体到个体的方式进行构建。在生态系统层方面,应以教学体系创新为导向,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教育系统为目标,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职英语教育生态环境。在群落生态层方面,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等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应用优势,将英语课程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思政素养培养相互关联,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高职人才。在种群生态层方面,则应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教师职业素养考核等为途径,分析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基本问题,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朝纵深方向发展。在个体生态层方面,则要坚持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为提升课程教学改革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支撑的,信息交互是各个因子耦合作用实现的基础。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主要形式,线上资源查找与学习、线上学习与线下讨论等学习环节,都离不开信息路径的支撑。这些信息路径以不同形式交叉融合,形成不同特色的教育生态链,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完成课后作业等提供了链路支持。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丰富、交互效果好等方面的优势,在校内教学、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等多种教学场景,创新开发各种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利用模拟商务平台或真实的商务平台,让学生围绕特定主题与客户对接,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应当关注的重点,以及自身在知识应用方面的薄弱环节,进而在后续学习中有针对性的提高。信息化平台的应用还能创新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教师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引导学生以项目小组的方式完成学习内容,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合作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切实转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是确保改革成效充分彰显的重要保障。当前的高职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在传统教育生态平衡出现些许偏差的情形下,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重要性,以适应学生种群生态特征,尝试用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为例,在课前设计环节,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包大揽的灌输模式,以问题导向、项目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平台自行查找与知识点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合作式学习了解课程学习难点,以便在课堂学习环节形成聚焦。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应当以引导为主,根据学生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适当介入教学,以确保重难点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的高职教育理论研究对教学活动主体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处于主导地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处于主体地位。这两种观点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认知模式,将学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此为出发点,在高职英语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运行中,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理念,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了解高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引导学生基于个体视角分析其薄弱环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切实体现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同时,在教学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认识到学校、校企合作机构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实践及校企合作项目,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凸显教育生态的促进作用。
教育生态视域下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还应当充分发挥新时期高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整合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教育环境的优化应当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借助校园广播、英语社团等,形成常态化的英语训练场景,并在活动中适当融入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要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接触外部语言信息,并进行多元化交流,逐步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三是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和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更为直接的英语应用环节,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创设多元化的英语知识应用场景,将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相衔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四是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对英语教学的支持作用,构建良好的语言教学改革体系,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多种英语交流场景。良好教育环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优化英语教育生态体系,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教育生态视域全面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对此,应深入分析不同个体、不同种群、不同群落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更为全面的改革,确保各个因子的耦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形成稳定运行的生态链,确保学生在教育生态中的核心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在全面提升教学成效的基础上,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高职人才,为我国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