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慧 王年年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课程思政”概念。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要求高校的所有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思政理论课程共同承担起思政教育的责任。而想要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专业课教师的教学不能简单且冰冷地采用灌输方式,因为育人过程,特别是要改变人的思想与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否则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目标,难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特定需求。课程思政教学要带有温度和感染力,发自内心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自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与文化历史的表达。这门课程旨在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消除古今语言变化带来的陌生感,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让流传千年的古代语言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怀。文章从模块化角度出发,挖掘《古代汉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传授语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文字、词汇、音韵、文献作品等内容强化学生内在品格,筑牢学生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使学生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内在的品格,成为新时代优秀学生。
新时期地方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当在传统的语言课、工具课的单一教学理念上,充分融入当代思政教育,使其教育功能多元化,具有鲜活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古汉语中的文字研究部分对文字的演变、蕴含的文化做了一定的梳理,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将文字中的美育功能、教化功能挖掘出来,通过图片、动画、讲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汉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生活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古代汉语》是一门具有工具属性的课,但我们不能只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还要注重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在词汇部分教学中,可挖掘多个思政元素来提升学生的德育、美育、智育。
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教学中,我们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引申动因和机制进行分析,以确保学生能更好理解词义系统性这一概念。在分解词的各个义项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动因或机制形成相似引申或者相关引申、相因引申,在对这些引申义的讲解中,我们会遇到与方言表达义同音异的词,这些词是古语词的保留,体现了某地方言的古老性、历史性、传承性,对于学生解除方言本字迷惑、提升文化自信大有裨益。
我们以“解”为例,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该字有8个义项,分别是:①分割动物肢体。②把系着的东西解开。③分解;融化。④和解,排解,调解。⑤消除。⑥解释。⑦理解,懂得。⑧xiè。松弛,懈怠。这八个义项中,第一个义项与其余七个义项之间是相似引申,引申过程由具体到抽象,从具体的动物牛到抽象的问题,都存在解剖对象、分析对象的特点。而其中的第七个义项,在陕北方言中经常出现,用方言词表达为“解[xai52]开”或者“解[xai52]下”,如果想表达不懂得、不明白则是“解不开”“解不下”。该词是陕北方言中的高频词,但本字却经常被写成同音的“害”,在陕北人的微信聊天中经常会有“害不哈”“害不开”的字眼,甚至在地方酒的酒瓶标签上也被贴上“害不哈”,这是不懂古音而引起的笑话,类似这种问题在古汉语课堂中都会被一一解答。因为自己使用的方言是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学生明白了方言本字的正确写法,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方言本字,既保留了文字的古音古义,又提升了文化自信。
再如《孟子·梁惠王上》中有“王曰:‘……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宣王和孟子讨论为王之事,谈及“以羊易牛”一事,孟子认为齐宣王有仁心,可以为王。这里是说齐宣王不忍心看着牛去当衅钟的祭祀品而觳觫发抖,就像无罪的人走向死亡一样,所以用羊换了牛。这里的“觳觫”一词,在陕北方言中经常使用,如“怕得那觳觫[xuəʔ3suəŋ52]一下”“怕得我觳觫一下”均表示恐惧,是说人突然受到惊骇以后,身体和心理上的急促而剧烈的反应。陕北说书道白中也经常提到“觳觫”一词,表示恐惧、害怕,如:
怕得觳觫一跳。
怕得个宝童觳觫一下。
小狱卒正在给徐文彪喂药疗伤,阮英“嗖”地飞了进来,怕得小狱卒觳觫一下,“哎吆”我的个爷爷吆,你怕死我了……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有:“觳,音斛。觫,音速。”据《广韵》,“觳”为屋韵入声,陕北方言中保留了入声。“觫”,《集韵·屋韵》有:“觫,觳觫,惧死貌。”《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一有:“觳觫,恐惧貌。”陕北方言中的“觳觫”正是该义。在其他文献中也可见“觳觫”用例,如:
《梁书》卷三十三《王增儒传》:“幸圣主留善贷之德,纡好生之施,解网咒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诟,怜其觳觫,加肉朽胔,布叶枯株,辍薪止火,得不销烂,所谓还魂斗极,追气泰山,止复除名为民,幅巾家巷,此五十年之后,人君之赐焉。”
可见陕北方言中的“觳觫”一词来源较早,是古汉语的保留和沿用。在古汉语课堂上讲《孟子·梁惠王上》时提出方言中该词的使用,可引起学生共鸣,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于根元在《语言的本质和语言教学》一文中就提到,语言的人文性不仅仅表现在其是文化的载体,还表现在运送传播方面。所以,教师在古汉语知识的传播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古代汉语》课程中的音韵学被认为是最难学、最难理解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涉及古代语音知识,比较枯燥、抽象。但教师如能解构其中的知识点,将枯燥的语音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方言民俗相结合,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自己方言民俗的由来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我们以中古音时期的声韵调为例。36 字母中,见、溪、群、晓、匣几个声母既是[k][kʰ][x]的来源,又是[tɕ][tɕʰ][ɕ]的来源,在方言中留有大量痕迹。榆林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陕西,其方言中的见系开口二等字保留了古音的读法,大部分读舌根音[k][kʰ][x],如街、鞋、解、咸、巷、下、匣、闲、馅等。在讲声母[tɕ][tɕʰ][ɕ]的来源时,告诉学生见系开口二等字与[tɕ][tɕʰ][ɕ]的关系,学生便能轻松理解[tɕ][tɕʰ][ɕ]为何只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再如榆阳区方言中的歌、哥、何、河、课、科等字,保留了古音“歌”韵的发音,韵母为[uo],这些发音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陕北话属于晋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入声的保留。在音韵学教学中,入声的发音最能引起学生交流兴趣,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高,他们会告诉周围的同学,我们的方言怎么说,还会大声读出来,如一[Ǿiəʔ3]、七[tɕʰiəʔ3]、八[paʔ3]、不[pəʔ3]、石[ʂəʔ3]、十[ʂəʔ3]、说[ʂuəʔ3]、桌[tʂuəʔ3]、笔[piəʔ3]、德[təʔ3]、国[kuəʔ3]、麦[miəʔ3]、月[Ǿyəʔ3]、药[Ǿiəʔ3]、腊[laʔ3]等,并且会教如关中、陕南、四川、东北等地方言中没有入声韵的同学发音,这样的交流会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他们互助合作的关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告诉学生古音中的入声韵为何在有些方言中保留,有些方言中消亡,又是何时开始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它与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如何,学生便能在求知欲强烈的状态中接受枯燥的语音知识,由被动灌输转为主动获取,收获意外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学习诗歌平仄押韵格律时,利用方言中的发音特点,也能使一些问题涣然冰释。如《诗经》中的许多诗歌,今天读来已经不再押韵,但若用方音来读,依然是押韵的,即可还原诗歌的韵律之美。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中的“得”“服”“侧”用普通话读,三字不押韵,韵母分别是[e][u][e],但如用古时候的入声韵读则三字韵母都是[əʔ],三字押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对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产生兴趣,不断通过方音的发音去探求诗歌的韵律与韵脚,从而主动求知,热爱古诗,传承经典。所以,在音韵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方言发音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现代汉语中的声韵拼合规律,使学生知晓方言中的发音源头,并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既激发学生对古音和方言的兴趣,又能更好地保护方言音、传承古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俗文化的品格。此外,在学校举办的“经典润乡土推普助振兴”三下乡活动中,学生也能与地方老乡交流合作,为普通话的推广、地方乡村文化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古代汉语》除了讲授语言理论知识外,还有经典文献阅读、古代文化知识传播等内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古汉语课本中的文学作品,如《左传》《史记》《汉书》《战国策》等,不仅用词简约、准确,而且富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去挖掘解构其中的思政元素,以彰显其德育功能,达到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
我们以《左传·鞌之战》为例,其讲述的是公元前589年齐国和晋国发生的一次战争。文章没有描写战争的过程以及战争中的厮杀和刀光剑影,但从具体的词语、句子中体现出了战争的激烈,也刻画了晋军勇于担当、肝胆相照、忠君爱国的人物形象。如晋军的御手解张,在主帅郤克受伤的情况下,为了国家的大业,永不放弃,从不退缩,敢于担当,一人承担两人的职责,既驾车,又击鼓,鼓舞士气,大败齐军。原文如下: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由此可见张侯的忠君爱国之心。张侯在此之前已经受伤两次,“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而为了家国大业,为了国君之事,他忍痛驾车,同时承担了主帅的击鼓工作。这种奉献精神、担当精神应在21 世纪的大学生身上重点培养。
再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之间的关系,也是值得学生去思考的。由于母亲的偏爱,兄弟二人从小关系不和,成人后,为了利益、权利而手足相残,这是不可取的,是21 世纪的和谐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兄友弟恭,团结和睦,才是正确的相处模式。同时,庄公在其弟共叔段身上体现出的阴险、狡诈亦不可推行,如“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不昵,厚将崩”,这些都是庄公对其亲弟的态度。传统的儒家文化认为,长兄如父,弟弟有不合规矩的言行举止时,长兄应当及时劝阻,防止其误入歧途,而不是一味放纵。还如《左传·齐桓公伐楚》中“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所表现出的霸权主义、侵略思想在当今世界格局要求和平的年代,亦不应被推崇。但是,目前的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如俄乌战争及其背后的缘由,所以教师要教导学生,不能有霸权思想,要与他人和谐共处,这是我们外交的基本原则,也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文选中还有许多思政元素可供教师挖掘,去启发引导学生从中领悟内在的德育元素,如《楚归晋知罃》中知罃的家国情怀、《郑伯克段于鄢》中颍考叔的淳朴孝道、《齐晋鞌之战》中韩厥的守望相助、《祁奚荐贤》中祁奚的公正无私、《赵威后问齐使》中赵威后的爱民如子等,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授课教师如能用心挖掘,解锁其中的语言文化密码,这些鲜活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理想的德育语境。
综上所述,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教材中所蕴含的民族自豪、文化自信、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以及个人担当等价值元素提炼出来,潜移默化地实现育人价值,培养出类拔萃的栋梁之材。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尽可能地挖掘文学作品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以重点段落为中心,在讲授词义和语法的同时,挖掘其中的各种人文精神和思政内涵,以达到协同育人效果;二是以地方文化、方言、民俗特色为依托,挖掘课程中的地方特色,如保留古音的地方方言、民歌以及与社交、生活密切关联的传统礼仪等;三是发挥传统文化在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古代汉语》课本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比较丰富,如古代的姓氏和名号、职官、地理、历法等,将这些传统文化科学系统地贯穿于通论和文选内容中,形成全面立体的传统文化体系,按照典型性原则、均衡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安排不同的文选,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古代汉语》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