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2023-02-24 07:15姜辛卓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母语跨文化交际

姜辛卓

引 言

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一方面已经成为了世界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人群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固有差异也使得英语交流中存在一系列语用失误,这些语用失误使得跨文化交际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在大学英语教学这一特定的语言场景中,由于大学生过去所接受的英语教学中甚少包括语用学和文化交流相关的内容,使得大学生在英语的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说话人与受话人在同一交流场景中,对双方的话语产生截然相反的理解,这使得英语学习的实际效果多数时候停留在了试卷成绩上,与学习语言用以进行交流的课程设置初衷相违背,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探索出大学英语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中新的教学形态。

跨文化交际与语用失误的界定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交际场景下,用不同的文化习惯进行交际的现象。一方面,世界不同地区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地区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从地理大发现开始,伴随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国际间贸易、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日趋频繁,网络设备的迅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固有的阻隔消失,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及时进行交流。鉴于上述原因,今天的跨文化交际不是一个只针对特定人群的概念,而是一个普遍的、影响大多数人的现实问题。

语用失误这一概念最早提出者是英国语言学者Jenny Thomas,20 世纪80 年代Jenny Thomas 在她的学术著作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 中系统性地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语用失误是指使用语言来传达信息沟通交流的双方,受彼此文化背景、教育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理解彼此双方发出的同一种语言信号时,出现了双方理解上的差异和误解,违背了交流开始的初衷,由此导致了沟通的失败和人际交往关系的恶劣。

在Jenny Thomas 提出语用失误之后,这一概念被分化成了两类:语用语言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前者是指由于使用语言时,对于语言的词汇、语法使用存在不当之处的语用失误,后者是指在使用语言时对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了解不深,即使采用了完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但是用语的场合或者时间失当,使得受话人错误理解了说话人的意图,甚至将其视为不尊重或侮辱等情况。

通常对于非母语者而言,出现语用语言失误被视作一种可以理解的情况,人们不会要求对方使用完全正确的词汇、语法来进行交流;而对于社交语用失误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对一个可以流畅使用一种非母语语言的人,受话者对其往往具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尽管他可以谅解说话者的语法、词汇错误,但是对于沟通中出现的基于双方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失败,则不能谅解,由此常常产生一些误会乃至人际交往的破裂,因此如何避免社交语用失误是这一研究领域在实际应用方面所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语用失误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不同于小学、初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教学环境,一方面经过长期的英语学习和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语法方面的知识,具备了初步与人使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依旧难以摆脱之前学习经历所带来的惯性,比起语言的实际交流运用,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书面的题目来进行语言的实践。语言作为一种在人类长期进化中所产生的工具,其自身的工具性是学习语言的最大价值,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进行沟通交流,缺乏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这一最初的教育学习目的背道而驰。

鉴于此,英语教学实践引入了更多的有英语母语者参与的英语口语沟通教学,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实践中,大学生们出现了前文所述的许多语用失误现象。

1.寒暄语的语用失误

寒暄语是人际交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见面时的寒暄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熟悉程度,降低人际交往的成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国语言中都有基于其文化产生的独特的寒暄语,传递了这一文化背后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共同的价值情感诉求,而不同文化的寒暄语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使用者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产生语用失误。

中国最常见的寒暄语为“你吃了吗?”,直译为英语是Have you eaten?在英语母语者看来,它只是单纯询问自己的进餐情况,而对于见面打招呼这一具体的语言实践场景而言,这是十分令人奇怪的一件事,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回答Have you eaten?这给说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均带来了困扰,一方面说话者的寒暄和关心的用意没有传达给受话者,另一方面受话者没有领会到说话者关心的意图,同时在一些隐私观念较强烈的人眼中,往往被视作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英语中常见的寒暄语是How are you?在英语母语者的用语习惯中,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打招呼的用语,用以表示例行公事式的问候,一般而言并不期待受话者回答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因此往往以I’m Good 等作为回答。另一方面,英语文化环境中How are you?这一寒暄语所指代的打招呼的环境是互动性、双向性的,即一方向另一方寒暄后,另一方也应回以问候。

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语用失误是在回答How are you?这句寒暄语时价值情感定位不清,通俗而言是说受话者在听到说话者基于社交礼仪的寒暄语之后,并不是例行公事的回答,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了这句寒暄语,这往往会给寒暄语的说话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困扰。例如用I have been better.这句话来回应How are you?暗示受话者在寒暄语发出之前遇到了令其感受不佳的事情,那么基于通行的社交礼仪,发出寒暄语的一方应该追问受话者发生了什么,这显然超出了寒暄这一社交场景所应该投入的精力,不符合寒暄语的发出者的价值期待,往往会给寒暄语的发出者带来本不必要的困扰。而如果寒暄语的发出者在听到I have been better.等负面情感较为浓厚的回答之后没有进行追问,则可能被视作是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缺乏关心的情况。

2.称谓的语用失误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有各类代称以便沟通交流,而不同文化之间对于称谓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习惯,英语的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态度和用语也截然不同,在英语的学习实践中要重视这一点。

中国人对于尊长绝不可以直呼其名,而往往以亲属之间的称谓(如父亲、母亲),或者职务、工作的称谓(如某老师、某局长)等来称呼。英语所代表的欧美文化中,则缺乏如同中文一样丰富的用以代指亲属的词汇,在英语中最常见的称谓语是Mr、Mrs等用以代指对方年龄身份的词语,同时在家庭和工作中,直呼其名也被视作一种合理的、常见的现象。

这样的文化差异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令说话者和受话者都意想不到的情况,如在中文背景中称呼老师往往以姓氏加老师的形式作为代称,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称呼老师往往直呼其名,或以某先生、某女士作为代称,因此对一个中文母语者使用直呼其名的方式进行称呼,往往使其觉得不受尊重。而对一个英语母语者使用姓氏加老师的称呼方式,会使其觉得对方所使用的语言出现了陌生化的现象。

3.表达歉意的语用失误

人际交往中,难免出现一方要向另一方表达歉意的情况,在恰当的时机,针对不同的事件,选取正确的表达歉意的语言,可以使人和人的关系从紧张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快速地修复人际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如何表达歉意有着基于各自文化所产生的独特话语体系。

在中文语境中,常用于表达歉意的话语是“不好意思”“对不起”,这些话语在欧美的英语语境中也可以使用,而英语中常常用来表达歉意这一意思的话语为sorry、excuse me,这两者在使用层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前者往往用于向别人表达实质性的歉意,而后者主要用于需要麻烦别人时所使用,而如果将这两者混用,那么英语母语者的受话者就难以清楚地判断对方到底想表达什么样子的意图,从而出现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

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语用失误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它可以使得正常的英语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英语学习的目的,从而使得外语的学习者难以掌握全部的、精准的语言实践能力,这将导致他们在后续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英语的实际使用层面出现问题,包括人际交往的障碍和商业事务洽谈中的失败,因此探究语用失误的原因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意义。

1.文化不同

语言作为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人类可以通过语言传递独特的信息,不同于动物的叫声或是姿态所传递的含义,人类的语言可以依托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传递出不同的意思乃至情感和思想。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最终导致人在生物形态和社会形态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又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形成了独特的文明,这些文明往往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各种文化之间不仅具有共性,还具有各自的特性,而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种观点:

(1)宗教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是哪种文明,在最原始时期,都经过了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并且试图解释自然的过程,受远古生产力水平和科学能力的限制,先民只能将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归咎于超自然因素,由此产生了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东西方文化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发展路径,英语中有大量和宗教有关的单词以及用法,就被认为是这一时期发展的残留。

(2)地理决定论,这种观点认为在文明的早期,人们利用自然的手段较为单一,受到了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比如诞生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由于拥有大量可耕种的土地和丰沛的灌溉水源,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农耕作为主要的发展形式,农耕文明高度依赖土地的稳定性,因此东方文明中产生了重视土地和家庭的现象,在中文中有大量与土地和家庭有关的表达。欧美世界多诞生于临近海洋的地区,海洋文明通过航行获取文明发展所需的资源,因此在英语中关于海洋的单词和用法较之中文更多。

2.文化差异的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之间有着各自的共性和特性,也即文化差异,语言作为文化差异的突出表现,因为其没有实体形态,这样的差异往往被人们所忽略,事实上语言所隐含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巨大的。

语言上的文化差异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形成的,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他就拥有什么环境下的语言文化背景,这样的文化环境已经成为了其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部分,人们很难用一种创新性的眼光去看待其他地区的文化差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就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

在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中,先天性因素是各个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而后天性因素主要来自语言的使用者对于语言之间的差异缺乏认识和敏感性。

3.缺乏对语用失误重要性的认知

语言交际这一概念有两个组成部分,第一是语言,第二是交际。所谓语言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由特定人群所使用的工具,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人口流动的制约,而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范围,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小的概念,一方面自然环境中的山脉以及河流对人口出行产生了极大的限制,另一方面古代在出行方面,也存在政府禁止、道路缺乏安全性、缺乏沿途补给、缺乏高效的交通工具等客观困难。

当今社会中语用失误最有可能出现的场合通常有两个——对外的商务交际和对外的学术交际,提高商务人群和学者对于语用失误的重要性的认识,主要可以从语用失误产生的经济损失和潜在的人际效能损失入手。

语用失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对措施

在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环境中,课程设置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理解与记忆,课程考察的重点也倾向于考察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语法的使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文化语用领域的投入力度不足。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恰当自如并且得体地使用英语,成为了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向多层次、宽领域的复合型英语教学课堂转变。

1.加强教学中对英语原声读物的重视

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母语国家的阅读内容,除了有符合大多数国家通行文化习惯的表述以外,还包含了许多当地文化中特有的表述或俚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独特的表述背后的文化含义传达给学生,学生们不但掌握了更为地道的英语表达,同时对于他国文化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

2.对比英语与汉语的语用差异

教师要引入更丰富的口语表达和交际实践练习,重点是对英语背后文化相关的表述进行练习,针对两种文化之间差异较大的部分进行重点练习,总结出常见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如前文所述的寒暄语的语用失误、称谓的语用失误等。

3.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遵循客观规律

教师应结合课程大纲和生源的实际情况,完成好既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任务。另外,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工具,所以教师在课堂引入英语文化背景因素时要做到与时俱进。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一般认为语言的教学除了传统的词汇、语法的教学内容之外,一定要加入有关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这有助于从接触一门新语言的第一时间便引导和教育语言的学习者,认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领会语言的文化知识,避免出现语用失误。

4.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对语用失误内容的知识水平

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敏锐地意识到文化差异学习和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脱离出来,从语言的文化和实际应用层面来审视和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准确敏锐地对中文母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细节加以学习和研究,形成有关英语教学的内容。

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对于语言差异的敏感性。这种学习不只局限于对英语的学习,更包括对母语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恰当地对中英文之间存在的差异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指出学习和使用这类差异时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设置具体的语言应用场景供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告诉他们合理的语言表述方式,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纠正。

除了基础的听说读写教学之外,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声光电技术加深学生对语用失误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知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参与学校的英语口语实践活动,在校园中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进行自我表达的能力,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上述内容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

5.紧跟最新教学发展路径,采用多种技术辅助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避免语用失误的最好方式是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师要紧跟最新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优化升级,开发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世界格局大发展下,对英语能力新的要求,在教学这一环节培养出真正掌握语言文化差异的学生。同时要将文化差异和文化背景对语用失误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英语的学习中语用失误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主观层面加深认识学习能力,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学习实践过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应用领域。

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避免语用失误也是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际效能的举措,这两种技术可以使教师以较低的成本,通过播放影片、播放资料等形式向学生传达母语者在进行某种表述时正确而惯常使用的做法,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自有的语用失误资料库的电子化建设,通过线上的电子教材包使语用失误领域的教学完成均一化的培训和利用。

结 语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所独有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既是不同的国家文化的独特载体,也承担了传播不同文化的独特作用,同时伴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跨区域流动、跨文化交际程度的不断加深,如何更好地传递不同文化社群之间的信息成为了人类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是这一话题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大学的英语教学在避免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这一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自身努力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表述上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也对教师和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传统的词汇、语法教学任务的同时,新时期的英语课堂应该着重关注文化层面的内容。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这一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对大学英语课堂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浅见。

猜你喜欢
母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母语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母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