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丽
(内蒙古开放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经过长期努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概括和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17-18
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是真理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其基本特征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3,才能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时代和实践课题。马克思指出:“不同的共同体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2]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有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色,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论,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认为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出来,是处于第二位的原因”[3]。同时,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中国式现代化毫不避讳地强调中国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客观实际,这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解答。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充分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带来的独特优势与巨大红利,也要看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始终做到从中国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依靠自身力量破解难题、实现发展。这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彰显唯物辩证法的鲜明底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体现人民历史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5]马克思强调:“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6],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力量,是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有机统一,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又是价值享有主体。中国式现代化深深地根植于人民,坚持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持把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解答了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由谁共享的基本问题,明确了发展的现实路径,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归属,昭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和价值性辩证统一的人民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体现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精神是辩证统一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3],正确运用和发挥精神的能动作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既强调物质决定性作用,又突出精神的能动性和引领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二者协调发展,认为我们在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必须协同推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披荆斩棘,带领中华巨轮扬帆远航,需要深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深厚底蕴。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观,体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方面,自然界有维持人类生命的水、空气等物质,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人类“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7];另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与自然界物质变换,“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2]。中国的现代化强调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现代化的文明发展新道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世界谋大同的世界历史观,体现了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求解放”为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通过不断探索找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强调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确实奔涌着一条世界化的洪流,这就是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以国际主义的视野和胸怀天下的情怀关注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运,致力于为人类面临的多重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真正践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的世界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昭示着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治国理政经验,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彰显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人口规模巨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弘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独立”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意为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自强不息”一词最早出自先秦《易经·乾卦·象曰》,意为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纵观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经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烙印在中华儿女心中。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经历苦难而不屈,饱尝艰辛而不衰,屡遭坎坷而不馁,依靠的就是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伟力。中国式现代化直面人口规模巨大的特点,直面发展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强调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将发展的基本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始终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思考、自己解答,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走和平发展道路,探索出一条“内圣外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刻阐明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仁”,仁就是爱人,由此推导出为政者对百姓的关切,实施“仁政”,强调“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讲究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千百年来,民本思想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当中的优秀基因,包括“民为邦本”的民贵思想,强调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藏富于民”的利民思想,认为“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凡治国者,必先富民”,强调让百姓富裕起来是政治上最急迫的事;“开诚重民”的爱民思想,认为“人主能安其民,则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强调让百姓过安居乐业的日子,就会得到百姓的真心拥戴。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突出强调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进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走出了一条“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集中体现了“夫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的协调发展的理念。中国古代不仅重视民生,也非常重视人的教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只有百姓富裕、粮食充足,才会懂得礼义廉耻,才能通过教化获得仁义的观念,十分注重富民政策与加强全民教化的有机结合。治国之道,首先“以富民为本”,“富与贵,是人之所欲”,应该“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其次则要“以正学为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认为将正确的学习内容作为统治的基础,通过好的教育可以使百姓民心所向,从而构建物质生活富足、社会风气良好的“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17,强调人民幸福、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不仅要有坚实的物质力量,也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也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走出了一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彰显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自然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丰富的生态文化。例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自然观,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提出“去奢去泰”“知足知止”的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消费观,认为只有做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才能维护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律令保护自然环境,《周礼》记载“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周文王时期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处,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坚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走出了一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走和平发展道路深刻诠释了“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从古至今,亲仁善邻、睦邻友邦、守望相助就是中华民族坚守的一贯处世之道,在对外交往交流过程中始终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闪耀着中华文明独有的智慧光芒。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仁者无敌”,主张“修睦四邻”;道家强调“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主张“不以兵强天下”;墨家则强调“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主张“强不执弱,富不侮贫”。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进与各国的友好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发展格局,为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走出了一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自觉扛起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成功地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经验,引领中华民族沿正确方向接续奋斗。
第一,践行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勇往直前的担当精神,增强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1]15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作自力更生。”[8]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却以独立自主的精神、矢志不渝的信念、百折不挠的勇气和逐梦前行的坚定书写了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一路走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上,带领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一部百年奋斗史亦是一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拼搏史。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强调要始终保持自立自信的精神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勇挑重担的内生动力。
第二,践行共同富裕的原则,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9]李大钊也曾指出:“社会主义不是使人尽富或皆贫,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10]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好期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标,并为之进行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奋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式现代化再次强调共同富裕,就是要将共同富裕与未来发展牢牢捆绑接续传承。持之以恒地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历史承诺,凸显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第三,践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路径,体现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17,“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11]。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出:“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12]
我们党诞生以来,就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共建,强调中国的发展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生活提升,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性,把握全面协调发展的科学思维。
第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实现永续发展为目标,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曾经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13]。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重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强调生态环境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本钱。中国式现代化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本大计的战略高度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想基点。
第五,践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则,以胸怀天下的宏大格局,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世界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1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中国要和平,凡是讲和平的我们就赞成”。[15]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内心深层的期盼和永恒的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有机融合,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