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晖,张世安
(1.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2.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南水北调工程是应用有机结合天然河渠和人工的方案,通过从长江流域经过中线、西线、东线3条路线集中水资源的基础设施有效运行,来改善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其工程规模大、应用深远,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现状,推动部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际管理、运行、建设南水北调中线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原因为所建立相关制度、机制等方面缺乏完善性。为此,做好监督和管理南水北调工程尤为关键,本文将从南水北调工程概述、工程管理强监管的重要性、中线工程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强监管的措施4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论述。
作为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分为西线、东线、中线3条线路,天津、北京、河北、河南为主要是受水区域,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为中线工程起点,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为东线工程起点。自2014年全面建成南水北调工程以来,南水北调成为1.4亿多人的主要水源,其中包括北京、天津等40多座大中小城市以及280多个县市区,531亿m3为截止到2022年5月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总调水量,有效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为沿线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1]。
作为一项跨年度、跨流域的大规模调水综合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相应的管理、运行、建设工作难度系数较高,想要安全运行并将其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强化监督和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第一,严格落实安全、规范生产意识和责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牵扯到的投资金额高、战线长,未能明确相关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各参建单位主体对象缺乏一定的责任意识。第二,保障按照规范合法程度进行建设工作。南水北调工程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来展开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和运行的管理工作,并有序开展监管施工现场工作[2]。第三,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1276km为一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输水线路长度,复杂的地质地貌存在于沿线途中,建设工作难度系数较大,应强化监督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建设质量。第四,有助于规范使用资金。在使用资金方面,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需要秉承“专项专用”的远侧,禁止任何人对公款进行私自挪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已经与原有制度不相匹配,应根据工程管理的新要求创建相关制度,保证安全运行和建设中线工程。第一,“三全”工程管理紧密联系着中线工程运行管护。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是“三全”工程的主要对象,多年前就已建设完毕,并进行了通水,但是相较于“三全”工程来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有关制度内容依旧缺乏完善性。第二,中线工程管理所涵盖的领域和单位较多。在完成建设中线一期工程时,还未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制度体系于“三全”系统中[3]。第三,在管理水资源方面,中线沿线地方政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未能高度重视利用开发与保护水资源。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调水和西线调水的一个重要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难以进行行政协调、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意识不足等,现阶段,南水北调中线沿线地方政府未能高效管理和规划本地区的资源。第四,未能建立完善的抗旱防洪管理制度,责任不够明确。在本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因为沿线地方政府未能对各种要求进行充分考虑,包括:防洪标准、调水目标等,故未建立监督管理开发使用水资源相关制度,使得调水工作频频发生矛盾[4]。
现阶段中线工程还存在较为单一化的运营方式,运作工作通常由经营单位来负责。“管养分离、统一调度、分级负责”为中线工程实施的运营管理体制,此种方法不利于各个部门之间展开高效率的交流和沟通,会引发不明确人员职责、难以提高管护工作效率的问题。为此,建立完善的相关管理制度尤为关键[5]。
对于高质量、高效率、安全运行工程来说,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①落实分级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各个省市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对本地区内工程建设组织工作进行统一负责,致力于制定监督与管理区域内工程建设方法。②落实各个参建对象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包括: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并结合业主负责制。通过此管理模式的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工程整体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强化监管工作效果。③落实赏罚制度、行政问责制度,投资者即为负责人,受益者即为负责人[6]。④根据有机结合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的原则展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工作;秉承有机结合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有机结合技术管理与行政监管、有机结合控制过程与质量管理等原则。⑤有效监督和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有助于顺利实施南水北调一期工程。⑥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抽查和巡查是责任制度全面落实的最佳表现,也能够强化监管施工现场监管力度。⑦为了确保高效、优质、安全的运行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检查和监督管理制度。⑧强化培训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是实现施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7]。
第一,从战略层面来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具有着深远价值和意义,基于国外先进管理技术的吸收、观内外工程建设相关管理经验的学习,依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状况和国情,秉承“合理开发、集中调配”、“统筹兼顾”等原则,在南水北调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不断对相关体制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第二,基于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基本要求的深入认识,对组织机构设置进行合理研究和分析。按照相关文件报告的调水要求和原则,结合分级管理、集中调度、分区供水的方法展开机构设置工作。结合对等职权和责任的理念对有关项目法人以及政府部门责任进行明确,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包括:地方政府以及部门、主管部门、项目法人以及其他责任工作人员,若是存在问题,应问责相应的责任主体[8]。
强化监测水源地水质,保证水资源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供水安全、南水北调工程的整体形象、民生福祉与水资源质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水资源质量达标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相关指挥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议,明确水资源要求和标准相关内容,监督和管理各设计人员严格依据规范标准[9]。
建设现场安排专业的监测工作人员。结合工程实际需要,指挥部门应建立监测环境总站,配备专业的监测环境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和检测各个关键区域,包括中线进水闸、水源地、总干渠等。在检测工作进行期间,为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维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应要求检测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工作期间正确佩戴橡胶手套、救生衣等。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在进行水质监测的过程中,结合沿线居民、沿线区域政府、设计单位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知识宣传工作,包括:污染防治措施、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要求以及环保内容等,使居民意识到防治水污染工作、环境保护的关键性[10]。
创建长期结合“社会+政府”的监督管理体系。作为工程建设和管理主体,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指挥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和保护调水水质相关制度;在日常巡查工作之中加入环保部门。
作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特殊机构,南水北调中线运行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监管中线工程。现阶段,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设立了相关办公室和领导组,保障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包括:利用与节约水资源、治理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本地水资源等;各个部门为有效管理水事事务,设立了相关机构,但因未能集中管理和领导南水北调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各部门难以相互合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应强化组织领导,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
第一,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在工程管理运管制度完善层面,需要完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程;在工程监督、管理、运营体系层面,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控制和规范各个环节,包括:水政水资源、工程管理、工程建设、调度运行等[11]。
第二,强化信息共享与交流。采用集中建设和规划的方法[12]来提高工程监督、管理、建设工作的整体效率;强化沟通协调于有关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借助于各种信息平台的使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定期召开评价工作。
第三,创建健全的应急预案机制。基于应急演练工作制度的完善,不断对应急预案机制进行健全和优化,根据应急预演时的相关内容,对施工建设现场的处理计划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针对于重大突发问题,创建完善的通报机制;强化评估风险,创建排查治理、管控事故风险策略。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其涉及范围广,相应的管理、运行、建设工作难度系数较高,想要安全运行并将其功能和作用发挥出来,强化监督和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顺利开展工程建设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强化监管体系建设,保证水质达标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组织领导,为监管工作提供保障,完善制度体系,提高监管工作制度化水平。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加强南水北调工程的管理强监管,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水质的达标,进一步推动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南水北调工程的成功实施将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世界各国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