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总目次

2023-02-24 05:43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时代政治

·本刊特稿·

论习近平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办学育人主题

康秀云(01-01)

团结奋斗: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齐卫平(06-01)

·专题: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主持人语

唐爱军(05-01)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曹林祥(05-01)

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立性、包容性和民族性

陈慧女,郑 琴(05-08)

·“第二个结合”的学理化阐释笔谈·

主持人语

徐国亮(08-01)

实现“第二个结合”需要把握的若干重要关系

杨洪源(08-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内涵及当代意义

鲁绍臣(08-06)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当代彰显

董 彪(08-11)

生活实践场域下“第二个结合”的哲学依据

路 强,冀伦文(08-16)

·专题: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主持人语

常宴会(09-01)

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培育的核心要义、基本要求与路径选择

石 宇,庞桂甲(09-0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马卿誉(09-08)

新时代青年模范的科学内涵及培育路径

郑娓娜(09-12)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专题·

主持人语

李雅兴(11-01)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统战意蕴——从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谈起

姚选民(11-01)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特质与当代启示

史亚博(11-09)

毛泽东海洋防御战略的核心要义、实践路径及其现实启示

向 鑫(11-15)

主持人语

姚选民(12-01)

毛泽东关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黄宣谕(12-0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斗争策略的新时代意涵及经验启示

李建鑫,袁耀先(12-09)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李 亮(12-16)

毛泽东现代化战略思想的基本内涵与当代启示

马彦涛(12-21)

·“两个结合”专题·

主持人语

刘 伟(11-21)

“两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意蕴

赵素锦(11-21)

孔子儒学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内在关联

常 樯(11-28)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在人性观上的会通

卢 怡(11-34)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科学命题

杨宏伟,杜海洋(01-07)

“三个务必”的历史生成、实践要求与时代价值

沈莹莹(02-01)

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要求

郝雅璐(02-07)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治理的探索与展望

邓友鹏(02-1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性观:理论源流、创新发展和理论逻辑

张 帆,段婕妤(03-01)

人类精神文明新形态:内涵、特征与路径

刘迪翔(04-01)

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特质与时代践履

樊爱霞,闫凌波(06-0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前提、独特优势及突出贡献——以“两个结合”为视角

王新燕,杨家希(10-01)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观:生成前提、思想观点与时代价值

康秀云,梁志勇(11-4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习近平劳动观的四重维度解读

王新燕,鲍 婵(01-1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基于“五四”青年节前后讲话的文本分析

王新刚,刘青青(01-17)

习近平“四用”的理论意蕴、逻辑结构与现实启示

梁志勇(03-0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中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辩证关系研究

漆 捷,高欣雅(04-09)

习近平文艺本质论的人民性内涵

王延波,付晶晶(04-14)

习近平关于中国精神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许 慎(12-28)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研究·

劳动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三个维度及其启示

魏泽文(01-25)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及其意义探析

魏继才,赵春光(01-30)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恩格斯需要理论的守正与发展

高延飞(07-01)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思考

杨沐霖(07-09)

从“天国”到“尘世”: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的思想跃迁

杨宏伟,朱 煜(08-20)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及其对后脱贫时代贫困治理的现实启示

张晓燕,牛旭亮(10-07)

马克思时间观的生成图景、内涵叙事与当代价值——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考察

黄 婧,鲍 金(10-15)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关于生产-分配关系论述探析——兼论对“三次分配”的时代启示

褚奕雄,严金强(11-45)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讨·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多维探析

张振芝,子天娇(01-35)

导向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高校思政课新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例

杨 威,上官望(01-41)

基于深度主动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考

叶湘虹,何菲菲(02-21)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遵循、深厚力量与创优路径

罗红杰(03-14)

价值考量、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新时代高校“概论”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孙海东,殷辉敏(04-19)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闫咏梅,海桃桃(04-25)

高校思政课开展抵御境外宗教渗透教育探析

林怀艺(05-15)

把握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三个维度

许门友,马珂琦,李峙谦(05-22)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概论”课的教学思考

许艳红,崔利萍(05-27)

医学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话语体系构建

薛 冬,董海涛(05-33)

“形势与政策”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课程优势及实践路径

卜万红,卜春波(06-17)

中国式现代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

崔群颖(06-24)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

余海超(06-29)

守正与创新:“经典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谷晓芸,汪怀君(07-15)

论“形势与政策”课“台湾问题”教学中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的结合

张 亮(07-22)

论数字故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李忆华,曹孟青(08-27)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创新研究

韩忠全,宋 娜(08-32)

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重维度

李 瑛(08-37)

现象·规律·趋势: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道理的三个层面

常玉洁,郭清秀(09-18)

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江可可(10-22)

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课程设计探论

张 政(10-29)

“红医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尹 婧(11-55)

传播学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转化与创新

任艳妮(12-33)

·哲学研究·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蕴

杨镕华(02-27)

此在与到场:“元宇宙”技术现象的唯物史观解读

褚尔康(04-31)

马克思劳动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张文树(04-38)

马克思“支配自然”的思想与生态环境问题关系之辨

王 伟(04-44)

系统哲学视域下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解读

张海燕(06-34)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逻辑起点、主线及其当代启示

孔子显,王常柱(09-25)

周敦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

陈清春,邢佑钟(12-40)

·社会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域下“中华田园女权”现象的反思

张二芳,赵佳敏(02-33)

基于“乡土”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深刻把握

陈庆华,李前进(02-38)

业主集体行为的理论逻辑与实现条件

景朝亮,格雷格·阿库里,闫嘉迅(09-32)

·政治学研究·

重新理解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基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演替的视角

张建晓(03-19)

法治乡村建设视域下的乡村组织振兴研究

张 放(07-28)

跳出历史周期率 “两个答案”的源起、交融与笃行

崔宇航,姚建军(07-36)

论大变局下底线思维的坚持和重大外部风险的防范化解

高正波,曹 建(08-43)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责任伦理意蕴与实践向度

杨利利(08-50)

协商民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路径研究

李 敏,赵希午(08-56)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石——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

李 彪(08-61)

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逻辑证成和实现路径

余为青,卢荣婕(09-39)

全球治理中非正式政府间组织的兴起及中国的战略应对

胡文秀,杨 帆,李 敏(10-36)

传统社会廉政建设中的历史闭环、制度闭环及人情闭环

王 平,沈婷玉,冯思云(10-44)

由面及体:基层党组织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之整体性建设研究

赵 琨(11-59)

·法学研究·

公民参与文物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想

郭宇燕,王宇琪(06-39)

零工平台企业刑事法律责任研究

朱德安,王文岩,梁钰琨(10-5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消费主义批判的三个维度

刘 秦,李卫朝(01-46)

红色符号原理的理论构建与机理分析

张 钰,褚尔康(01-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严肃游戏的现实条件、样本分析及发展路径——基于严肃游戏《思创空间》的典型样本分析

鲁 杰,刘思源(02-43)

元宇宙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探究到现实反思

姜英华(02-49)

论灾难记忆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作用

张 鹏,王 馨(02-54)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价值意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向

崔春梦(02-61)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研究

王强芬(02-67)

学科语境比较视域中灌输概念的语义澄清、价值勘误与当代启示

乔元正,李 萌(03-25)

谫论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文本量化的范式

叶 锐,陈怀平,赵丹丹,董伟华(03-32)

书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机理、功能与路径

徐婧怡,邵献平(03-4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范式新解”——来自“新教育学”的启示

田 野,毛延生(04-50)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文化环境体系构建研究

张志元,马慧慧(05-37)

基于PBL的“00后”大学生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王艳梅,刘鑫宇,贾建锋(05-43)

元宇宙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杨蕙玉,徐绍华(05-50)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隐喻及应对策略

刘 非(05-55)

新时代大学生生育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路径

柯增金,杨新国,李德聪(06-46)

“内卷”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李艳馨,杨小慧(06-52)

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的三维论析

张 翼(06-57)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及其现实启示

刘亚妮,滕翠婷(07-41)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研究:现状与展望

钱美玲(07-48)

网络空间青年群体道德定力的现实境遇与培育策略

何 珍(07-54)

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重价值探析

刘夏怡(08-68)

生成式AI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缘起、维度和路径

董扣艳,张雨晴(09-45)

元宇宙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郭明飞,程玉璐(09-51)

互联网时代“把关”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解构与重塑

黄金艳,付治淋(09-59)

新时代大学生斗争精神培育困境与实践理路

梁 军,岑春浪,李 南(09-65)

爱国主义话语的圈层化梗阻及破解路径

喻丽果(10-59)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弱化的三种样态及其原因

林建辉(11-66)

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三维论析

张秀萍,韩学亮,王开科(11-74)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研究的主题、反思及趋势

郗厚军(12-48)

《神圣家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的四维阐释

张云德,董喜萍(12-54)

论ChatGPT的意识形态属性

何晓颖,袁 芃(12-60)

·高教论坛·

大学文化建设的使命追求与实践要求

宁友金(01-57)

智能时代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调查及引导策略

李婷婷,邓雅媛(01-63)

新冠疫情背景下医学生共情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史艳琴(02-71)

大学生权变性自尊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自尊和主动性人格的中介作用

芦朝霞,马建平,林君瑜,叶一舵(02-76)

工科优势高校新文科“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群双创教育的实践

刘志新,韩小汀,白 雪(03-52)

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思想舆论阵地作用探究

周胜强(03-59)

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

王继新,常馨月(03-66)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意识形态治理策略研究

马云天(04-56)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一个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贾晓娟,武蓉霞(04-61)

科教融合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

刘世皎(05-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实施——基于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张彧凤,杨勇萍(05-66)

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短视频成瘾的关系

姜雪凤(09-70)

·经济与管理·

山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

张艳芬,崔晓芳(06-63)

·历史与文化·

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述论

李佳哲,刘福会,王珊珊(01-69)

由晋入闽:太行解放区南下干部征粮工作研究

杨建崇,李建权(01-7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关公“义”文化价值探析

曹 谭,刘冰清(03-72)

“组织起来”的变革:晋察冀边区农业劳动互助的实践

廖 军,苏志宏(04-67)

抗战胜利初期中共政策与新解放区农民心态转变——以《高鲁日记》为考察对象

高 丹,董劭伟(04-7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经验

肖 娴,张晨曦(05-73)

巨赞法师爱国爱教思想对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温新瑞(06-70)

日伪统治时期山西省的户口捐

黄壮钊(07-62)

红色文化的真善美特质论析

徐功献,彭健斌(07-68)

中华文明“仁爱”精神特质的内涵演进、逻辑层次及其当代价值

赖晓群,姚功武(07-73)

塑新德 造新民——梁启超民德培育思想的批判研究

罗克全,李嘉奇(08-74)

《老子》中的圣人及其政治建构

胡兆东(09-75)

阳明心学与《周易》的内在关联试析

谭振江(10-65)

中国共产党对巩固团结的宣传及启示——基于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相关报道

范海龙(10-72)

太行抗日根据地廉政宣传的实践及其特点

夏文华,孙凡闵(12-67)

浅析晋绥边区抗日军人的优抚工作

李建权,王雨鑫(12-74)

·新书评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青年政治问题的学理性阐释——评《青年政治学:理论与实践》

禚明亮(06-76)

·会议综述·

“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郭志栋(06-8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征稿启事

(03-80)

“‘第二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征稿启事

(06-封三)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征稿启事

(08-封三)

参考文献著录提醒事项

(08/10/12)

学人风采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

社科成果展示

(01/03/04/05/07/09/10/11/12)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总目次

猜你喜欢
思政时代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