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梅
在新高考改革的影响下,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逐渐普及到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学科教学实践取得全新的成果。作为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化学学科教学,多元阅读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具有显著的适配性,通过打造完善的阅读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在“看化学”的过程中探索出“学化学”的知识框架,能为学生“做化学”的实践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现阶段对于面向新高考的化学课堂而言,多元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具有显著的教学价值。
为了分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教师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学习化学知识。在化学多元阅读教学指导下,教师可通过提供具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阅读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素养。学生能够根据探究目的捕捉阅读重点,并结合其中所得的重要信息进行化学实验操作,通过反复的阅读与推敲,学生逐渐提出改进实验操作的设想,并结合实验中的事实与数据,探究出新的学习成果。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和探究中形成完善的科学探究及创新意识。
化学多元阅读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思熟虑的探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对话、实验以及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增强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这种多元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客观地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从而增强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在“自主探究—分享交流—提升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成就感,对多元阅读探索学科知识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打造多元阅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阅读、猜想原理、实践验证等学习手段,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究。以“盐溶液的酸碱性”为例。学生需要围绕教材、实验指导书目所提供的实验知识点,对盐溶液呈现的酸碱性、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等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随读笔记的方式,将实验中的重点与关键步骤进行记录,并且在脑海中思考实验步骤的处理方法。最后,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并应用到实验活动中进行验证,掌握离子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及方法。多元一体的阅读学习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并且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点。
多元阅读具有自主学习特征,但为确保效率,教师需提供指导,以避免学生出现思维误区。然而,有的学校的多元阅读活动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影响效率。如,某中学的化学多元阅读教学活动调查显示,过半数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教师未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然而,多数学生存在“思维方向不清晰、不理解重点难点知识”等问题,导致学习成了无目的的阅读,影响学习效果。
学生的多元阅读学习效率与其思维习惯和思考能力息息相关。化学多元阅读需要学生具备直观、逻辑和辨识思维等能力,然而有些学生在此方面存在不足,难以理解和应用新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些学生无法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无法理解实验结果背后的化学原理。因此,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影响多元阅读的效果。
根据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目标的指导方针,化学课堂需要采用导向性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问题导向或项目学习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获得全新的学习成果。为了掌握多元阅读问题导向教学的要点,教师需要从三个方面设计多元阅读教学活动:(1)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活动之前,通过设定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关注关键知识点或问题,展开多元阅读,以提高阅读效果;(2)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阅读关键点后,通过设置相应的化学试题考查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阅读学习思路;(3)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以便在问题导向的多元阅读学习中查漏补缺。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应当考虑个人情况和新知识框架等因素,以调整多元阅读方式和方法,提高阅读学习效果。如,学习“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分别对碳骨架和官能团进行自主探究,然后通过组内交流分享阅读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以消除理解误区。为提高学生的多元阅读效率,学生应优先列出阅读内容的知识框架,然后通过直观思维加工阅读内容,思考其中的知识点和化学原理是否符合实际,最终通过表达和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采用这种以思助学、以练促学和交流固学的多元阅读方法,学生可以优化整个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其学习效果。如,在中学化学阅读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和教学要求,引导学生学习“醇酚”中的化学知识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教师应通过探究式问题学习的多方向探索阐明知识点要素,如醇的化学通式及组成、取代反应及消去反应原理、氧化反应的变化原因等。通过基于多个知识点的多元阅读学习,学生可以解释氧化反应、消退反应等化学变化的内外因素,并自主关注其中的能量转化原理,从而实现学习的进步。此外,在多元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预习中掌握的知识点和阅读过程中把握的知识关键点,推测新知识点“酚的反应变化规律”,包括苯酚与氢氧化钠、苯酚钠与稀盐酸等物质的化学反应规律。这表明以核心素养内容促进多元阅读的教学效果显著,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广泛使用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多元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概念学习质量。
学习任务群是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构思、组织学习、自我评价和展示总结等多个步骤,帮助学生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在学科教学中,该模式可用于新知识导入环节,帮助学生掌握课题概念并形成完整的学习框架。在化学多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优化阅读效果。
例如,在“乙醇与乙酸”单元内容中,教师可通过学习任务群进行阅读任务分配,让学生通过多元阅读的方式展开理解学习,逐渐完善对单元知识框架的学习,并形成全面的单元知识概念。如,将“查找乙醇与钠反应的阅读关键点,记录其中包含的化学反应信息”作为任务群的学习项目之一,让学生快速阅览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了解其中的化学原理。然后,教师可以设定任务群学习问题,如:“乙酸具有怎样的性质?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又是什么?”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群展开阅读与分析,从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描述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推测化学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结果。
总之,多元阅读教学与化学学科紧密结合,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参与多元阅读学习可以全面巩固化学知识点,同时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学习资源进行课外拓展,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此外,为了满足新高考改革的教学需求,教师需要探索化学多元阅读的教学设计方法,打造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