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实效性路径分析
——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2023-02-24 08:37:02梁妍
山西教育·教学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文语文

梁妍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将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应用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和质量。此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安排中,大多都将几篇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这些课文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会忽略课文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单元教学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为了有效地指导学生,教师应该加强对课程的综合理解与分析,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1.帮助学生提升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重中之重。这种能力不仅涉及听、说、读、写,还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技巧和交流技巧,教师应该采取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多个模块,并设定相应的步骤和方法。接下来,将这些方法付诸实施,并将学习迁移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单元整体教学。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归纳,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模式。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对知识和能力有着较为全面系统的安排,如果教师采用单篇讲读的方法,仅针对一篇课文进行详尽的解读,那么这些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将受到影响。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关注每篇课文的相互关联,并将这些关联作为基础。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更有效地联系起来,并且更有效地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3.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减负增效。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课时也随之削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让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将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另一个知识点上。例如,通过将多篇课文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这样,教师就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为阅读课提供更多的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把理论知识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并且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序的课程安排,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1.结合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应该基于情感、能力和知识三者的整合来制定。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个单元或一组课文的组合通常都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确定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实际上是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培养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仔细研究教材内容,探索不同教学单元的教学价值,发掘单元的思想情感、学习方法和语言文字的应用。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开篇时,可以看到这么一句话:“思维的火花可以照亮过去、现在和未来。”这就是这一单元中所要传达的核心理念。“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展现了辩论技巧的多样性;孙膑的聪明之处在于,他能够精确地安排马匹的行动路线,从而获得最优的结果;《跳水》中,船长凭借其聪明才智和勇气,在紧要关头表现得非常英勇。“思维的火花”的故事充满智慧,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激发内心深处的勇气和热情。阅读古今中外的故事,汲取古人和今人的智慧,是将这些故事编入课本的重要意义所在。

2.纵向梳理,把握全局。在确定了单元的人文主题之后,需要整理单元的语文要素,“单元导语”将语文要素紧密结合课标,将学段目标划分为若干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地分布在每个学段的单元中,形成一条完整的教材线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由于语文要素以“点”的形式分布在教材中,因此,教师要仔细梳理这些要素,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把握全局,从而更好地实现课时目标和单元目标。通过“思维”的阅读,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考方式,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唤醒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在语文课程的各个阶段都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具体的概念转变为抽象的概念,这一进程彼此交织、不断深化。

3.根据单元主题实施整体教学。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通过预习和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单元的课程内容。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整个单元的内容,以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

例如,在教学《自相矛盾》一课时,首先,教师通过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的方式,解决“词句段运用”的问题,并将所得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其次,教师通过对“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反向提问,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话语中的逻辑矛盾。

教学《田忌赛马》时,学生不仅能够将多种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还能够从教材中获得更深入的了解。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所处的情境、受到的约束和采取的解决方案。通过将游戏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可以轻松解决本课的难点——推想孙膑制订计策的思维过程。

教学《跳水》时,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去思考,并且用心理补白的方式来描述船长面临的挑战及其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游戏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策略思维,这是一次多学科融合教学的尝试,也是一次将课本中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挑战。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为了更好地理解“遇险和逃生环节”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多次尝试使用相关的策略和假设,并进行实践性的训练。通过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知识融入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案例中,《自相矛盾》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帮助学生探究语言的逻辑关系,并以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田忌赛马》通过数学游戏来引导学生思考应对策略,《跳水》一课让学生思考如何处理船长的危机。通过习作,学生可以真正掌握并运用所学的应对策略和思维方式。

总之,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进行的深入探讨和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提升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22:00:33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