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口腔医学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2023-02-24 05:25李红陈金锐潘洁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教育

李红 陈金锐 潘洁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 130031

0 引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里,青年的学习生活也同样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他们往往不知所措。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到底是泥沙俱下、茫然无知、虚耗力量,或是雄心勃勃、奋发图强,关系到民族、国家未来发展方向。

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是要帮助国之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建立好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使他们不至在迷途中偏航。所谓“育人”先“育德”,正是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有为、大有可为之处。

1 口腔医学专业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挖掘

1.1 源自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历程

立足人才培养要求,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历程中遴选符合时代背景、符合历史方位的思政育人元素,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及职业素养,加深对事物本身的理解和应用,达到融会贯通,让传授知识和价值引领实现有机的统一[1-2]。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地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国。在自由、平等、正义的法治社会里,有意识地将小我纳入到大我之中,提高个人的修养及精神追求,并外化为自觉行动,把国家和社会的公民价值融为一体,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从广义上看,改革发展稳定的丰硕成果,内政外交国防的具大成就,治党治国治军的雄韬伟略,都是可以参考、选择和借鉴的;从狭义上说,可以具体到嘉兴南湖红船,到巍巍井冈的星火燎原,信仰如磐的万里长征,光耀神州的延安精神,到与东北抗联血战,到西柏坡上决胜千里,它载着一个国家的梦想起航。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党史教育中应该深入挖掘的内容。对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多年的红色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所包含的理论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历史元素与实践元素相结合,厚植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怀、热爱社会主义等真挚感情,给学生一个能健康发展的精神环境,得以甄入芝兰之室,久自芳馨,育人成效显着。

1.2 源自于国际国内时政热点

思政教育要善于运用“以德促教”的手段。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关注国际和国家的时事热点话题,具有积极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的热情。同时挖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和思政教育的重点要素,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和国家,了解国情和民情,对党的创新理论坚定不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提高对党的“三个认同”,通过思政教育,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立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过程中对国家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民族自信心。

挖掘时,“说教”“嫁接”“生切”等简单化的做法不可取,亲身经历最能打动人,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又可以引发学生自身的思想共鸣,达到睹物思政,以当今社会的热点新闻和人物事迹作为实例,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让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走上思政教育的讲台,采取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告诉学生,分享给学生,这样可以感召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和认同,增强他们对道德的向往和践行,使学生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身上接受一次正能量的洗礼,汲取前进的力量。

1.3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崛起伴随着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更是历经五千年文化浪潮冲刷后一路风尘仆仆,推陈出新,造就的是伟大深厚底蕴文化史,其背后赋予的是全中华民族伟大独特的精神力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独到宏观的角度深度渗透到了国家的发展方向以及人民的生活方式方面,用文化的高度引领着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登上更高的层次,带领着人民从实践中走向实现价值的目标。

抚今追昔,无数感人至深的动人事迹,无不散发着熠熠生辉的耀眼光芒。新时期的高校德育工作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价值的重要传播媒介。用文化的方式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唤醒一个又一个还在沉溺的沼泽地,把星星之火,燎成生命中永远火热的奋斗之源。吸收先进的文化,提升个人的思想高度,筑立起坚定的思想堡垒,以响彻天地的决绝,觉醒每一个渴望为青春奋力拼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接班人。关于文明的发问,我们都有着相似的关怀。守护祖国的和平发展、守住民族的奋斗精神、推动世界更团结的努力、不忘社会的公平正义、激扬个人的力量能力,便能促成更多的美好与希望。那些始终与生活紧系、永远以最忠实深入的角度反映着社会,激励治愈着人民的文化交流工作者们,他们在最无力的时候守护住了文化文明的筋骨,在最喧嚣的时候坚守住了底线。作为传播文化教育的我们,感受着祖国的这份强大与能量,明白“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深刻内涵,未来将以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能量参与这时代的文明意识潮流,与祖国一起看见更幸福、美好的模样,与世界更平等地对话,交流更多的更具价值的事物,讲好更多的中国故事。正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上的那句座右铭,我们一同“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用情怀打动学生,用理论启发学生,用实践带动学生,达到情理交融、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效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总结规律,使之更加科学有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师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而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1.4 源自于口腔医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素养

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走入职场的必要条件,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在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中,除了一般的共性的专业素养外,各有侧重,甚至是千差万别。教师要结合从事行业的职业素养,以及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对口腔医学生进行指导教学,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挖掘育人元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引导口腔学生深入领会、自觉践行口腔医生专业素养和道德规范,增强责任感,提高专业水平。

口腔医学生要想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腔医生,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临床技能和大量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有医者仁爱之心、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同时还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医德医风[3-5]。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提高,改变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统观念,将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突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和理念,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深入挖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博爱情怀和高尚医德等重要的思政元素。

2 口腔医学专业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融入

实施思政教育,不是增开一门新课或增加一项活动,也不是课程“去知识化”,而是要将挖掘出的各种思政元素,通过教材修订、课程优化、完善教学设计、强化教学管理等多种手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因此,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后,潜移默化地融入更是一项复杂而又精细的育人工作。不能生搬硬套,最理想的效果是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使学生觉察不到思政教育的存在、却又深深被其积极地影响着,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的和谐统一。

2.1 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核心

专业教学,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本。只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从根本上重视思政元素的融入,才能整体把握思政建设的方向和思路,才能有效保证思政教育融入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全面保障各教学环节的实施、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将总结出的政治思想元素融入教学中,对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制定定制化的教学方案,这样既是根据各个学科的知识特点、教书育人规律等,对融合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也是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育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的保障,这是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准备工作[6-9]。

2.2 融入课堂教学是根本

思政教育的核心要义和关键内容,就是把价值观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真正的思政教育,要贯穿课程教学从内容到方法的整个过程始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地融入所挖掘的思政元素,选择恰当的、多元的教学方式,起到辅助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价值判断情境,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文体的能力,让学生在过程中理解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原理和理论知识,由此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碰撞,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此教学方法中,可采用比较教学法、启发式、探究式、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授骨结合理论时,引申出重大理论建立的背后充满着传奇的、曲折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求实、追求真理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教师通过讲故事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Branemark 教授发现种植体骨结合现象的偶然过程:兔子骨内血流变实验中,发现钛金属棒与实验兔子的骨骼“长到一起”,无法别离,Branemark教授没有随意忽略这个偶然现象,而是进一步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钛金属与骨组织相互结合”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重点强调通过严谨求实、不断探索的精神将看似“偶然现象”变成了必然,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从表象探究实质根源的探索精神。

又例如:在讲授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急救时,教师从止血、防窒息、抗休克等方面,结合案例,对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治疗进行重点讲解。引导学生从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的案例中,感受到如何在临床救治工作中真正做到为病人的生命负责,也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协作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意识到团队协作、尊重生命的意识,并进一步体验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

2.3 融入实践教学是关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将知识转换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在教学中存在实践缺失,那么学生就无法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实践教学,就是要把育人融入实践教学当中,增加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在实践育人的教学当中,要重点推行基于实际问题案例的教学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强化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作风。

例如:在讲授口腔颌面部一般检查的顺序、内容与检查手法时,将医务工作者面对病人时的友善和关爱意识,通过模拟医疗情境的方式传达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真实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做到心系病人,为病人着想。这种因角色互换而产生的换位思考,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无法取代的,这种“移情别恋”,是真实而深刻的。学生可以从相互真实的操作中体会到作为患者的尴尬甚至痛苦,更能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感受到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怎样才能真正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对待。

2.4 融入第二课堂是重要拓展

高校教师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和生活。立足于“人人皆可成才”这个出发点,落脚于“人人尽展其才”这个落脚点,搭建多技术人才的培养体系,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最大程度满足人才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组织、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活动,有计划地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文体艺术、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训练营等活动,亦或是让学生自己设计,组织活动,进行表现创作,无论是演讲、话剧、论坛、沙龙还是谈心得、写体会,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拓展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体验。着力于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践行“塑造价值,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是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文化传承。思政教育的实施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深化。深入挖掘有效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如盐化水般地贯穿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使得思政教育和知识教育有机融合,使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有机结合,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思政建设格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目的,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感、有担当、能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0]。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