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追求、现实问题与提升路径

2023-02-24 03:16史甲庆李小斌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四史教育者评估

史甲庆,李小斌

(1.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2.重庆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21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1]。这进一步明确了“四史”学习教育的方向和原则。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倾情投入,有效助力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但与此同时,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持续推进,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立足新征程,进一步明确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揭示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对于凝聚高校各方力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价值追求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职责。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具有较强意识形态性的实践活动,主要作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激励大学生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1.1 根本价值追求:立德树人

高校之本在立德树人。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人的立身之本在德。大学生在高校求学少则三到四年,多则九至十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掌握科学知识、提升能力本领固然重要,但汲取价值养分、锤炼德行修为更为重要。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言: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大学生只有想清楚、弄明白、回答好“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才能校准人生航向,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高校要立的德是一种大德,其根本在于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永远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全面蜕变,本事再大也担当不起民族复兴大任”[2]。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性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今天,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和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景光明。因此,立足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牢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四史”学习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四史”学习教育,借由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党带领人民接续开创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局面的历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3],增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增长本领才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力量。

1.2 基本价值追求:激昂斗志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四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新发展阶段仍是爬坡过坎的时候,绝不能有停下来歇歇脚的念头,而应抖擞精神,趁势而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作为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走向。”[4]对此,青年大学生应当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将爱国心、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将个人梦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将别样的青春融入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接好前人的接力棒,奋力跑出这一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5]“四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而且还包括1516 年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诞生至今500 多年的演变史。因此,“四史”学习教育能在更为纵深的时间视野和更为宏阔的空间视域中讲清楚说明白许多深刻道理。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借由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能让大学生在理解“两个绝不会”的基础上坚信“两个必然”,并将这种强大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1.3 重要价值追求:夯筑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初心易得,坚守不易。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付出巨大牺牲,缔造了一个独立自主、繁荣昌盛的红色中华。红色是革命色,也是我们的幸运色、保护色。生于红色中华、长于红色中华、身处红色中华的每一员都应该爱护红色、力守红色、筑牢红色。

当前,随着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反动势力对我们的分化瓦解并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各种错误思潮此起彼伏即是明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更是以重评历史为幌子,极尽诬蔑领袖、抹黑英雄之能事,对大学生的影响极坏[7]。意识形态上的较量是一场长期的无硝烟的战争,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自胜者强,自强者胜。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严峻挑战,我们要有打赢的信念和果敢,因为正义站在我们一边。

“四史”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奋进史,是由国内外无数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共同书写的,蕴含着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根基。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借由英模人物、先进典型的事迹,将让大学生认识英雄、崇尚榜样、学习先进,传承好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四史”学习教育带领大学生重温历史,能够有效打破各种错误思潮编织的谎言和谬论,让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树立起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人生志向。

2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当前,国内几乎所有高校都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四史”学习教育。然而,从过程论视角来看,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还存在安排上的随意性、推进中的形式化、评估上的低效性等问题。

2.1 起点:安排上的随意性必须改观

“四史”既宏大叙事又具体而微,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四史”学习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学生对新知充满兴趣,但也有较强的思辨精神,因而“四史”学习教育要让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入行极富挑战性。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过程,只有把各阶段工作都做好,“四史”学习教育本身才能实现可持续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一代又一代大学生成长成才。

对高校而言,“四史”学习教育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如何来开展,既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总体安排,又要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和学生实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各项安排才能合乎需要,各类资源才能各尽其用。2019 年8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8]。这实际上为“四史”“进课堂”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四史”类选修课,有的还把选修一门“四史”课程作为学生毕业的限制性条件。

然而,要求大学生选修“四史”课程是一方面,让他们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对此,高校要在“谁来教”上安排精准,相应的教师也要在“教什么”“怎么教”上设计妥当。当前,由于具有相应教育背景的师资较少,而开课面较大,存在供求不匹配的问题,各高校在安排“谁来教”的问题上存在两难,而不得不将相近学科专业的教师征集到岗。对于“教什么”“怎么教”,教师当然有发挥的空间,但要讲求系统性、科学性。从现实情况看,有的教师专挑简单的讲,有的教师避开问题讲,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安排上的随意性,不利于学习教育的开展及预期效果的取得。

2.2 过程:推进中的形式化还需克服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推进是教师和大学生以及大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一阶段将前期的安排付诸实施,对于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具有关键性作用。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纵有万全的安排,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有力贯彻和鲜明体现,那么也毫无意义。在推进过程中,有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兼顾,但都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求实,实在而不浮夸。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主体是大学生,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实实在在地给大学生以积极影响,就需要关心他们、围绕他们、服务他们。大学生对“四史”学习教育有何期待,他们的兴趣点、疑难点在哪,等等,都需要教育者真切地主动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尊重教书育人规律,“四史”学习教育才能得其所、彰其义。

用“四史”学习教育帮助大学生启迪心智、温润心灵是党中央的殷殷期待,任何形式化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与此格格不入的。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形式化的问题。如在课堂上,存在“四史”学习教育过度迎合大学生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在课堂上欢声笑语,而在课后惊觉空空如也,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学阶段的思政课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四史”学习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做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积极引导大学生的认知认同,绝不能沦为学生的课堂狂欢。又如,在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时,有的还存在走过场的问题,单纯追求产生新闻通讯报道。

2.3 结果:评估上的低效性亟待终结

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相应的活动成效进行检验的过程。对于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来说,评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为本阶段学习教育的总结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教育提供借鉴。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新提出不久的课题,各方面的实践经验都还相对不足,这个时候特别需要重视通过评估来校准航向、做好总结,以此更加高效地推进这项创造性事业。

当前,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评估上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难以真实全面反映学习教育的进程及其成效上。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上存在偏差。不管评估主体是谁,都或多或少认为只要把学习教育开展好即可,评估做不做都可以。殊不知评估是驱动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驱动力,评估的缺失正是各种弄虚作假、以假乱真行为的体制性根源。二是行动力上凸显不足。评估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科学性工作,讲究时、效、度,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这就让那些有意于搞好评估的主体,在做出许多努力而不得后望而却步,况且“四史”学习教育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真正肯于、善于采取有效措施、精于、恒于做“四史”学习教育评估的人少之又少。随着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持续深入推进,更加高效地进行评估更显紧迫,亦是必然趋势。

3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效能提升的路径

不断提升效能是深入推进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题中之义。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引领高校“四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做强过程上花力气,在创新评估上做文章。

3.1 完善机制:发挥顶层设计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八个坚持”,其中之一即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所谓统一性,就是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9]。坚持统一性是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规定性动作,是开展多样性自选动作的前提条件。为给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提供统一性参照,就需要不断完善相应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体制机制指引方向的作用,同时为一线教育者开展创造性工作解除禁锢。

“四史”学习教育是“在全社会广泛开展”[10]的一项实践活动,在高校则有其特殊性,为此需要明确高校“四史”学习教育及“四史”类课程的定位,从政策安排上理顺与现有思政课的关系,有效避免教育教学上的简单重复。针对现有师资教育背景与岗位需求不甚匹配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鼓励相关教师继续深造,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的便利。针对“教什么”模糊的问题,教育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开展攻关研究,发布一批高质量的“四史”类课程教学指南和相关配套活动建议。针对“怎么教”难把握的问题,可设置一批高校为先行示范点,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相关活动,推动校际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编写教学设计丛书。

3.2 重视过程: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要受大学生欢迎,进而感染和影响他们殊为不易,这与他们对“四史”学习教育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四史”学习教育绝不是从故纸堆里捡些东西,再展示给学生那么死板,相反是充满创造性的。面对一段历史素材,需要教育者深入挖掘、精心雕琢,赋予其思想性和理论性,以富有亲和力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才能抓住学生。

增强“四史”学习教育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教育者是绝对的主体和主导者。为此,教育者应增强使命意识,从“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来理解自身所做工作的重大意义。教育者要讲深讲透讲活“四史”,基本的前提条件是对“四史”内容本身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深刻的理解,即在“把准”的基础上“讲准”,以己昏昏欲使人昭昭是绝对不可能的。对此,教育者应持续加强研究,以教育教学驱动研究,以研究助推教育教学,形成教育教学与深入研究的良性互动。“四史”承载着无数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光辉岁月,彰显着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发展的必然逻辑。教育者从“四史”学习教育中发现的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四史”蕴含的真理真情真义。对教育者来说,如果加强研究是增强“四史”学习教育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的基本性要求,那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用历史引导大学生关照现实、引领未来,因而“四史”学习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教育者更多地走出书斋、走出学校,更多地了解中华大地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所进行的壮阔实践,从中发掘“四史”学习教育新的增长点。

3.3 强化评估:方式创新与结果运用并进

高校“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评估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此,我们要积极改变不重视评估、不善于评估的现状,发挥评估本身的育人功效,让评估成为高校“四史”学习教育的点睛之笔。

评估方式是影响评估结果信度、效度和可区分度的关键性因素。就“四史”学习教育而言,评估要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来做。当前,单一结果性评估难以全面反映活动过程及其成效的观点已基本得到全社会认可,强化过程性评估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然而,对于高校“四史”学习教育而言,如何做好过程性评估尤其需要不断探索。高校“四史”学习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对这一实践活动的评估,要始终围绕大学生来开展。教育者要善于从大学生的真实表达、真情流露中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学习收获、诉求期许。为此,教育者要愿花、多花时间和精力与大学生们沟通交流,多参加他们开展的各类活动。如在课后询问他们的学习感悟,回答他们的提问。这样的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大学生以鼓舞。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者要善于借助全媒体创新评估方式,如通过智慧树等平台汇集大学生学习“四史”的数据。此外,教育者还应积极学习调查研究知识和评估专门知识。

创新评估方式是为了获取更为精准科学的结果,但评估结果必须被运用,而不应被束之高阁。对教育者而言,评估结果将促使其不断优化“四史”教育内容,改进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而言,评估结果是指示器和调节器,将引导其调整优化学习状态。

猜你喜欢
四史教育者评估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评估依据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