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与现代化教育生态重建
——基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思考

2023-02-24 00:23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五育现代化融合

卢 海 丽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2)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1]从素质教育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我国义务教育在不忘初心的背景下稳步发展,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了理性的发展方向。“五育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一种“观念”,它更体现了一种“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一种“教育机制”的实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为“五育融合”赋予了新的标识。本文尝试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视角来解读“五育融合”的含义、价值意义、发展瓶颈以及如何构建“五育融合”与现代化教育的生态体系,为“五育融合”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初步思考,以启发教育同仁做更加深入的思考与实践。

一、什么是“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了,在很久以前就出现了“五育”,但其内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早在1912年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后在发表的文章《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就提出了“五育”,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提出了“封建社会”向“资产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需要”。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提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三育”教育方针,强调了德、智、体的发展,将培养社会主义觉悟转向有文化的劳动者。1996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德智体美四育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教育方针。2019年7月出台的《教育质量意见》中再次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要求 “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 “强化体育锻炼” “增强美育熏陶” “加强劳动教育”,以此来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从“五育”的历史演变来看,我国一直比较重视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多种教育并重发展。“五育并举”不仅注重德智体美劳各自内容的发展,更要注重“五育”之间的相互贯穿、相互渗透,即“五育融合”。“融合”在物理意义上是指熔铸成或融化成一个整体,在心理学上指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发生碰撞或接触后所表现的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的融合,《词典》中的解释是多个不同事物合成一个整体。由此可见,“融合”的特点是“接触”“聚集”,然后相互渗透,形成新的有机体,在整个过程中,“聚集”是前提条件、“渗透”是过程、“融合”是生成结果。

教育生态学的“五育融合”是新时代的一种全面渗透,为的是教育的全面发展。从教育的现代化出发,“五育融合”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为目标来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推动教育现代化八大理念中提到“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终身学习”“因材施教”“知行合一”“融合发展”“共建共享”。[2]可见“五育融合”不仅是一种教育的创新思维,更是教育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新范式和必经之路。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我们坚持教育融合发展的道路,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二、“五育融合”的教育现代化修复意义

“五育融合”话语的再度重提,真实反映了全面素质教育对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理念中提到要“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个体化及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发展的需要,是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教育的需要。马克思曾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3]“五育融合”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此消彼长,“五育”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具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和功能,即“五育融合”不等同于“五育平举”,“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平均发展”。“五育融合”如同人的五根手指,天生就有长短,有重要部分、有核心部分、有辅助部分,但缺一不可,才能组成完整的一只手,倘若五根手指一样长,则导致的是畸形的发展。“五育融合”凸显了“五育”同等的重要性,但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就要得到同等分值。《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的“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则指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千差万别。“因材施教”则表示依据学生个体的先决条件进行充分发展,使学生的“五育”得到力所能及的完整发展、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多元化的个性发展。教育的现代化更需要洞察人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引导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所以教育的现代化需要“五育融合”样态的现代化教育生态修复和改进,才能够满足“应对国际社会激烈竞争与严峻挑战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需要。”

1.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德育实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八大基本理念中最先提到“注重以德为先”。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明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一个标准”,构建“两个体系”,深化“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针对各国现代化教育的一些现象提到:“教育不是培养追名逐利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解放心灵,唤醒智慧,培养自由而完整的人。”[4]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表示,《意见》突出德育为先,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自身品德修养,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容,特别强调“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创建文明校园”“创造绿色健康网上空间”,既体现了德育工作中的政治方向,又体现了新时代德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教育的意蕴在于人的全面发展,本体功能为立德树人。换言之,教育的过程不是“唯做题”“唯分数”,教育的结果也不仅仅是“唯升学”“唯文凭”。坚持德育为先,突出德育实效,坚持党的领导,突出中国特色,是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首要抓手;是提升全民素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

2.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智育水平

“教育的现代化”是为新时代的“现代文化”服务,同时也是为“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科技时代”服务的。曾经的“智育独大”“扫盲”“教育普及”是“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发展的需求,然而这种“重才不重人”的功利主义教育倾向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以一把尺子衡量教育质量”揭示了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动态的、全面的,“教育现代化”的“教育质量”要兼顾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意见》强调要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优化课程建设方案”是新时代对“智育”的新要求,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中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智育独大”不可取,但智育在“五育融合”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动摇。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曾说道:“以前教育质量太过看重升学率,此次全面科学教育质量观的提出,回答了如何评价学校、区域教育质量的标准问题”。

3.强化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

《意见》中明确提出“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这是将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落地化、刚性化,使曾经的素质评价进入可监测、可评估阶段。《意见》还强调以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和体育课程标准为统领,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合理安排体育运动负荷。这是新时代教育在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重要表现,是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强化新时代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然而我们要正确理解“强化体育锻炼”,避免走极端主义,出现培养片面化倾向。“文弱书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都是背离“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宗旨,所以《意见》强调“合理安排”的重要性。例如成都市锦江区就依据《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指示和《意见》中对体育工作的相关部署将本区体育课程依据卫生、健康、体质、技能、精神等几个层面构建成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三维课程体系,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开设多元、丰富的体育课,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现代化体育教学特色,并得到了当地教育局的高度肯定。

4.增强美育熏陶,润泽美好心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纲领》提示“随着国际社会对教育的深入推广,美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美育对人生观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用美育塑造学生心灵,用美育传承中国文化,用美育厚植爱国情怀,用美育建设美好人格。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下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非他也,乃是心灵的转向”。孔子曾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蔡元培先生曾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中说道“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画家木心曾说“无审美力者必无趣”。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美育”添加到教育方针中。美育不等同于美术教育、艺术技法教育,亦不是风花雪月、高谈虚论的空洞说辞,而是精神自由、向美而生。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风尚、精神面貌,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脑神经系统,引导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继承传统、指向未来。

5.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应该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紧密连接。《意见》强调劳动育人的功效,使学生在实践和劳动的过程中进行同化、内化。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劳动分工与协作的不断细化,使得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更加凸显,从而也使劳动教育再次作为重要内容和方式确立下来,通过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家务劳动、校内外劳动、志愿劳动等来引导学生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从而加强学生的世界观教育。笔者认为,现代化劳动教育应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才可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日本佐贺市嘉濑小学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启迪。嘉濑小学与社区共同协作成立“蓝·编织爱的协会”,通过学生的染叶活动制作蓝染手帕来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神奇,通过学生对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贩卖来体验劳动的收获与喜悦,将贩卖所得用于公益事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简言之,劳动教育能够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曾说到“劳动教育不是单纯让孩子干体力活,而是要通过劳动,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劳动教育中,要以劳树德,要以劳增智,要以劳健体,要以劳育美。

三、教育现代化之“五育融合”瓶颈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落实过程中则要注重建设 “五育融合”的全面育人体系。然而《意见》的提出到实践的落实总是需要不断摸索的。若想更好地落实“五育融合”的相关意见,为教育的现代化全面发展做贡献,就必须找到“五育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困难,只有厘清问题的症结我们才能够着手解决问题。并且防止“五育融合”变成形式上的花瓶,或者陷入单纯抄录政策条文的庸俗套路。目前,现代化教育过程中“五育融合”的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

1.“五育融合”的平衡问题

平衡在哲学的角度上讲是指对立的各方面力量的统一,在物理学的角度上讲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相互抵消,即对立面的平衡统一才能够保持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德智体美劳这“五育”虽不是对立面却作用在同一个个体上,保持相对的平衡是个体全面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现代化提出“优质均衡”的发展理念,这里的“均衡”并不是指“齐步走”而是“均等化”。在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五育”还存在失衡现象,这里的“失衡”不是指数量的不平均,而是要求“五育”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顾此失彼,最终达到自由和谐的全面发展。目前还有些学校受升学指挥棒的引导,只抓智育而忽视其他“四育”,表现为重智育、疏德育、弱体育、抑美育、缺劳育的现象。学校的课程结构仍是以“智育”为最终统领目标,分数和升学率是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唯一指标,学校、教师、学生都被分数“绑架”起来,唯分数统领价值取向,“刷题”成了主旋律,“补课”成了课余最“常见”的活动,各种“补课机构”抓住当下家长的心理,借机牟取暴利。还有一些学校甚至对师生实行“四·七”运动,即早晨七点上课,晚上七点下课,一天七节课,一周七天课。“智育独大”引起教育方式的“异化”,从而导致育人方式的其他环节弱化,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化。

2.“五育融合”的融合问题

“五育”代表五个方面,即每一育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及功能,虽然在教育过程中规模上有所差异,但“育人”的目标是平等的,整体功能缺一不可。“五位一体”“相互关联”“相互融合”“共同作用”,才能够协同服务于“全面发展”的根本目标。现阶段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教研室分配:“语文教研室”“数学教研室”“英语教研室”“体育教研室”“音乐教研室”“美术教研室”等等,这样分配固然有道理,但“五育”曾几何时也被分割在不同的“教研室”,部门的本位主义相对明显,呈现“各室管各育、各师教其育”的现象,更有甚者本着“分数”至上的标准剥夺了其他课程的权利,从而导致过分注重“一育”,在机械分割“五育”的基础上削弱其他“四育”。

3.“五育融合”的评价问题

随着“五育融合”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推进,对于“推进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更多的目光投注在“评价”问题上。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称《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5]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分数”是评价参考的唯一标准,高考成功的“指挥棒”形成了“应试教育”这一导向,从而使人们在追求“智育”的同时有意或无意地弱化了其他“四育”。对于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许多地方部门和学校并没有采取控制和降温的处理,既不“扬汤止沸”亦不“釜底抽薪”,导致“高分数”可以“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唯分数”的形式可以影响甚至决定未来发展前途,这种趋势逼着人们不得不“唯分数”论,然而随着“五育融合”教育的不断深入,既往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足以突显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教育形势。在《方案》中强调:“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5]这种评价机制可以理解为“在量化的基础上添加质的评价”,即在强调学生开放性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涉及德、体、美、劳的一些综合素养评价。争取到2035年,实现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4.“五育融合”的价值问题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然而目前学校的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尽管有《教育法》规定不设重点校、校中校、重点班等,但实际上学校却已经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从小学开始学区房的房价就按学校的等级进行定价,无形之中将学校的生源进行了划分;高中阶段设重点高中、普通高中等,大家都挤破头地想进入重点高中,从而为进入重点大学做准备;“985”“211”“本一”“本二”等等更是将大学划分成了不同阶层。如此的划分基本全靠“分数”来评价和衡量,这也是“五育融合”所面临的价值瓶颈问题。不得不说升学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五育融合”的发展。然而既然是以“分数”来衡量,何不将“五育”贯穿“分数”之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就此出台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从功能、内容和实现机制上都体现了将“五育”融入纸笔测验中,从而体现“五育”的价值,这也是提高“五育融合”重视度的最有效途径。

四、“五育融合”与现代化教育生态重建行动建议

为保证“五育融合”在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目标的实现,就要对“五育”进行合理定位,防止本末倒置,防止极端倾向。在现代化教育过程中,智育依然是核心,但要防止“智育独大”的“极端倾向”,同时注意德育是前提、体育是保障、美育是提升、劳育是实践基础。

1.树立“五育融合”的教育教学观

其一,“融合”意识重建。“五育融合”中的“融合”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将“五育”融会贯通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具体应该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将德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师的自我修为,力争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塑造学生良好体质,以体健身、以体培智、以体养心、以体辅德。强化“熏陶”体验,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美长智、以美育劳、以美养德、以美化体。全面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要以“五育融合”的理念和思维为基础,落实“五育”融合机制,推动均衡发展的教育生态。

其二,课程体系重建。课程体系结构要结合教育阶段合理搭建,以学生为主体,依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规律,制定各阶段学生的育人标准,并明确各育的学科身份以及在“五育融合”中的作用、地位和关系。明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教研计划、规范评价机制、构建专业发展规划等。尽管“五育”在课程体系中有数量、规模、层次的差异,但在“育人”过程中其功能是平等的,因此要合理构建基于“五育融合”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方案,在开齐、开好、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优化校本课程,培育特色课程,实现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的融合共生。

其三,教学体系重建。曾经的“五育”被分割在各个教研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教其学,德智体美劳处于相对分离状态。今天“五育融合”的再度重提,不仅是当今社会立德树人的需要,也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整体的“五育”渗透将取代曾经的分裂状态,即教师在上好本门课程的基础上要融会贯通与本课有关的“五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隐含寓意,渗透各育因素,在做好“学科育人”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科渗透”,从而实现“五育融合”日常教学体系的重建。

其四,教师发展体系更新。《意见》强调要按照“四有好老师”的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中强调做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理念。首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打破学科边界,在充分了解学生年龄阶段和差异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化教学,自觉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融合教学的能力。其次各科教师要相互灌输、相互学习,重构跨学科视野下的知识链,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五育融合。再次教师要充分发挥创新思维,注重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最后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和“五育融合”育人思想的渗透。

2.加强“五育融合”教育管理顶层设计

其一,制定“五育融合”的战略规划。促进“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在现有条件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既定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我国教育要加强“五育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就必须要制定区域、学校“五育融合”发展的战略规划,这样才能够确保发展的方向性和稳定性。在规划过程中要注意适切性、统一性。一方面,要将学校文化纳入“五育融合”的视野,注重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同规划、共部署;另一方面,要防止“五育融合”不切实际的规划蓝图,要结合实际,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只有使“五育融合”的战略规划成为全校的共同愿景,才能够得到教师、学生的广泛参与与配合,从而降低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五育融合”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教学变革,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制定“五育融合”战略规划的时候,要用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推进和开放协同的思维去行动;要对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治理结构、教育教学方法、课程建设、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要突出“学科”与“育人”的平等和“五育”的深度融合,体现全面发展、面向人人的现代化教育,激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终促进“五育融合”教育的发展,加快推动教育现代化。

其二,加强“五育融合”的组织指导。做好“五育融合”的组织指导首先要做到树立“五育融合”的发展愿景和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来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明确“五育融合”过程中各部门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注意系统整体优化,促进部门间的相互交流、密切配合、彼此互补、相携互济,防止部门本位主义、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无视整体发展等妨碍“五育”融合的做法;再次要有全局观念,全面规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意识,防止“五育融合”只停留在口头或文件上,杜绝把“五育”融合理解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和顾一端而失另一端,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从宏观上看,“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五育”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融合发展、知行合一。因此为统筹推进“五育融合”的总体布局,学校领导机构需重新调整,教研部门要从单一的职责任务向综合型和整体型并重的方向转变,加强“每一育”的融合与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学校可以设置相应领导职位或兼职“五位一体”头衔来全面统筹“五育融合”的规划与发展,依据学校实际发挥决策战略中的“核心”作用,要具有一定的复合能力和规划能力。在工作态度上,领导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科学的发展观,要在“运筹帷幄之中”主动提出“五育融合”的发展战略及决策影响,不断提高影响力。在工作内容上,不仅要关注政策导向,还要结合实际发展,制定整体目标和决策,提出可行性的“五育融合”方案。在工作创新上,指挥者要学会变革,积极推动创新,要关注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制定“五育融合”的总体发展目标。

3.促进“五育融合”教育管理协同发展

其一,政府宏观引导。在“五育融合”教育发展协同机制中,政府主要在政策法律法规、资金投入、协同科研、标准制定和考核评估等方面加以宏观指导。首先国家要加强“五育融合”相关立法和标准制定。在《意见》中强调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强化网络游戏、微视频的管控,防止学业负担过重,规范教育购买服务等问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了坚持“依法治教”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原则。《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也明确提出学校要建设依法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对于“五育融合”及“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必须正视其发展的合理性、合法性、适宜性,以促进“五育融合”合乎实际、合乎学生发展地推进而不被误解、错解。因此,要完善“五育融合”的制度规约,发挥好“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确定好学生的需求和各阶段学生的“五育”目标,充分发挥“五育融合”育人机制的价值,规避其“本末倒置”的风险。为此,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干预: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教育督导体制的构建,使教育督导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二是政府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支持校长大胆实践。使校长在组织做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优化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学校。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规范教育经费使用结构,保障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实验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等建设资金的投入,发挥好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和自然资源的育人机制。四是政府要支持教育购买服务,鼓励社会专业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

其二,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意见》中也强调“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心态”。因此要实现“五育融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必须树立以政府指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意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最基础的,是教育之源。家长的行为和一些生活实践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孩子在教育进程中的基础。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对学生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调控家庭教育,发挥教育的积极因素,克服教育的消极因素。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平台,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都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因此“五育融合”的教育发展离不开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如何实现“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呢?首先,学校处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应该主动建立起与家长的联络机制,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提升,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与学校的合作;鼓励教师进行定期家访,充分了解学生实际,制定“因材施教”“个别化教学”措施,重视差异化教学,实现“教好每名学生”的时代愿景,同时可依据学校实际建立学校——家长联络卡,满足家校共育的需求。其次,加强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系,主动争取社区教育力量的支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形成良好的校、社教育合力。学校应该站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高度和“五育融合”的角度审视“三位一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落实机制,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地落实“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其三,国际教育参考与借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部署的第九大战略任务是“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外发达国家在教育、经济、科技及综合实力等占据了先天的优势,他们在教育方面也积累一定的经验,这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美国超过半数的家庭选择了K12在线学习方式,目前州立虚拟学校已成为美国 K12 在线教育的主力军,其与家庭教育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韩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智慧教育也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因此,我国教育的发展也要抢抓机遇、博采众长,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保持理性,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向,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素质教育、智慧教育、智能教育等成功经验的同时,要用批判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提出适合我国“五育融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案。

4.明确“五育融合”的评价体制

建立完善素质评价体制,就需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主线、“五育”并举为导向。《意见》强调要“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并提到“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积分科目”。可见,教育评价体系正逐渐以“五育”并举和素质教育为导向。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素质评价在升学中的参考作用,并开展试点运行。2016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再次强调素质评价在考试中的地位。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命题要关注“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相关内容。教育评价要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革,新时代教育评价机制改革应该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五育融合”为导向。在完善素质评价体制中,在评价对象方面,对于学生要破除“唯分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将“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纳入学生评价标准中;对于教师要破除“唯论文”“唯文凭”,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在评价主体方面,要发挥教育督导在评价过程中的催生作用,通过开展督导、督学、评估等方式,引导地方区域更新教育评价机制,克服短视行为和功利倾向。学校也要审时度势,克服“唯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既要关注终结性评价,又要关注学生平时的思想品德、艺术修养、体育、综合实践、劳动等方面能力,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是为了实现教育的增值,若想德智体美劳在教育评价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现代化教育评价观,完善评价体制,还需要政府及各评价主体梳理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总之,要坚持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导思想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制定“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的现代化教育规划,统筹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生动局面。让德智体美劳在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为全面发展赋能,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五育现代化融合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边疆治理现代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融合》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