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苏州市实验小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7)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文简称“双减”政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特别提出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问题。(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7月。
语文课业负担过重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一个难题。减轻语文课业负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配合,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为此,首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通过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应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机械式的学习和记忆。
需要说明的是,语文课业负担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其包括教学课时过多、考试频繁、学习资料泛滥、学科竞赛接连不断以及作业量过大等,笔者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的是语文作业的负担情况。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苏州市实验小学(下文简称该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作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后作业难度”的满意度得分最高,对“课后作业分层”和“课后作业完成方式”的得分较低。这就意味着,当前学校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适应课后作业难度。但是由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其内容、形式、难度等具有一致性的特点,再加上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从而存在有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有的学生感到“吃不完”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当前升学压力愈来愈大,小学生从中年级开始,学习压力开始逐步增加,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环节的课后作业被许多教师、家长赋予了重要功能,这就导致了有的学生以及家长对课后作业分层不满意。而作业完成方式得分较低,则意味着当前语文课后作业完成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生期望能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作业完成方式。
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笔者又采用访谈法访谈了该校不同年级的老师,访谈的内容包括:老师当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布置课后作业的依据、对当前班级中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看法、认为当前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哪些问题以及改进方法三个方面。访谈结果很好地辅助证明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即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依据仍旧以当天的教学内容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虽能发现当前课后作业布置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改进方法。
综上所述,目前语文课后作业以笔头作业为主要形式,以统一的练习册、课后习题、试卷等为主要作业来源,以个人课后独立完成为主要完成方式。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存在以下几个现象:完成时间差距过大、完成质量差距过大、学生对课后作业的重视程度普遍下降、对完成课后作业的学习态度差距过大、学习效果差距过大,由此导致学生对完成课后作业的疲惫感增强,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下降,学生之间学业水平差距增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1. 作业的重要性
以杜威、克伯屈等为代表的近代教育学家认为作业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2)克伯屈著,杨廉译:《教学设计法》,商务出版社1930年版,第5页。。作业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作业设计要关注情境的整体性和真实性,并且要遵循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美国学者哈里斯·库帕(Harris Cooper)认为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不外乎教学上与非教学上两个目的,即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伴交往等功能。而美国的艾普汀教授(Epsteinand Van Voorhis)则认为布置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如通过课后作业可以增加实践机会,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强同伴之间的交往,增进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等。
2. 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领域,任敏指出尽管教育部门对课后作业的布置制定了严格的相关规定,但仍存在教师对课后作业的功能发挥认识不足、主观性过强、盲目性过大等问题,教师在也很少设计分层作业来满足不同学习情况的学生的需求。(3)任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曹越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普遍偏多,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大多超过一小时;此外,还存在语文课后作业质量偏低、缺乏创造性等问题,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机械枯燥、形式单一(4)曹越:《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期。。朱红梅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仍给学生布置过多的课后作业,大多是需要儿童反复抄写的书面作业,且完成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此外,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很少参考学生的建议,学生在作业中的参与度较低。(5)朱红梅:《甘谷县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1期。这种不考虑学生兴趣与实际情况的语文课后作业,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繁琐枯燥,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
概而言之,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作业量过多。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许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过多。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让学生无法充分分析作业的重点,从而对知识体系构建产生不良影响。2.作业完成方式单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完成方式大多为抄写和做习题,这种方式缺乏多样性,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降低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3.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生情感层面的需求。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困扰和无助,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4.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批改作业时,有些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和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从而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改进。5.缺乏个性化的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求是不同的,但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导致一些学生可能觉得作业过于简单,而另一些学生则可能觉得作业过难,这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多样化与差别化”作业的优势
“多样化与差别化”作业设计恰好可以帮助解决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多样化和差别化作业设计能够应对传统作业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版。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和不同类型的作业,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促进学生在更好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思维和掌握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多样化与差别化”作业设计具有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
1.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即“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需要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才产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7)(俄)列夫·维果斯基著,李维译:《思维与语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指出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该理论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尽快达到发展区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多样化与差别化”作业设计具有很好的启示:第一,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前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知识水平进行准确的评估,这有利于教师设计的课后作业难度、目标等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不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第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提供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如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或背景资料,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支架,指导学生实现发展区的跨越,顺利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课后作业,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采取清单式布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学习能力来选择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间接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提出(8)(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这一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知识经验背景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加工、建构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性、互动性及情景性,还强调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第一,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必须了解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经验基础,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第二,要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石来构建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并设计出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作业。第三,强调学生学习的社会互动性,要求教师应将同学或小组合作引入作业设计中,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其交流与合作能力。第四,反馈与评价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重视反馈和评价环节,设计出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和自我评价的作业。同时,教师也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以帮助他们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3.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将人类的智能分为语言、逻辑、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及自然八个范畴。(9)(美)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这八种智能是与生俱来、独立存在的,它们受到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个体受到外界刺激和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在多元智能理论下,首先要重视课后作业设计多元化。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逻辑智能,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尽可能丰富作业类型,注重挖掘学生的其他各项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注重设计分层作业。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各项智能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智能发展差异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第三,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和合作性,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可以布置一些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积累经验;也可以考虑一些合作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1. 作业目标明确,作业设计注重目的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同时还对培养学生语言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因此,作业目标应与课时教学目标相一致,而课时教学目标应与单元教学目标相一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要加强单元教学整体性。这意味着在教学时,应该依据单元育人蓝图来实施教学,构建由单元教学目标、语篇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组成的目标体系。因此,在进行“多样化与差别化”作业设计时,也应该在大单元教学的背景下,遵循由单元设计目标——语篇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确保作业目标清晰、科学、有效。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作业设计应该关注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而不是仅仅关注单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梳理和整合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然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有差别化的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2. 作业内容丰富,尽可能多样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都不一样,这不仅与他们的个体差异有关,也与他们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有所差别有关。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多样化与差别化的设计。多样化与差别化的作业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习状态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在作业内容上,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作业,例如笔头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和实践作业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完成方式上,也可以设计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独立完成、小组合作完成或者和家长共同完成等。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完成方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3. 作业层次分明,让学生有选择性
一份理想的作业设计应该是包含多个方面和层次的,既有诊断性作业设计,又有系统设计性作业,甚至还需要布置一些提高性的总结性作业。
诊断性作业设计必不可少,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这种作业通常包括一些基础性的题目,例如概念性的问答、选择题等,以便学生自我检测是否已经理解了课堂上的知识点。系统设计性作业则更加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这种作业通常包括一些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问题,例如应用题、项目等。通过完成这些作业,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性的总结性作业也是必要的,它是对一个阶段学习结果的总结,能够验证学生对已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能否灵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作业通常包括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例如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等。
在“多样化与差别化”的作业设计中,应遵循生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在作业的难度设置上应该显示出梯度,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分层布置或者让学生自主选择,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选择的余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消除学困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高一级难度作业的挑战心理,最终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完成作业的满足感,并成功地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本研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想象力的提高和预测能力的培养,主题语境是事物的多重可能性和复杂性。
1.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每篇课文都是围绕“预测”这个话题而展开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要求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老屋和小动物们的对话,感受老屋对小动物们的关怀和爱护之情,并以此为基础学习使用预测的方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要求学生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胡萝卜先生和胡子之间发生的有趣情节,感受文学作品中传递的诙谐与幽默,培养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并续接故事的能力。《小狗学叫》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藏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扩张和想象能力,提高阅读理解童话的能力。最终,这些都会呈现为学生认知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提炼出本单元的大概念:理解成长的真正含义,不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精神的发育。学生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习知识、技能、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坚毅、勇敢、永不放弃的品格,实现精神上的成长。
2. 单元教学目标
(1) 仔细阅读前面的文字,尤其是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对文章主人公要有个大致的了解。
(2) 着重阅读过渡的语段,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3) 阅读的同时要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
3. 单元作业设计目标
(1) 通过表格、思维导图等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记录、梳理、整理信息。
(2) 通过表演、复述、访谈、写摘要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并且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继而进行创造性表达。
(3) 通过写读后感、微调查、微辩论等开放性作业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本单元主题意义。
4. 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1) 每个课时作业目的明确,并且每个课时目标都服从于单元教学目标。
(2) 每个课时作业分成基础性作业、提升性作业或者拓展性作业,给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选择空间。
(3) 作业设计具有多样性,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4) 增加作业设计的情境性,并确保情境的真实性。
5. 单元作业设计
课时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1) 课时作业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了解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及其原因,熟悉常用表达句式。
通过采访、调查,了解身边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并形成微调查报告。
(2) 课时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A:有感情地朗读两段对话。
表达性作业
B:分角色表演对话。
作业要求:发音标准,停顿正确,感情饱满。
拓展性作业
C:续编情节:老屋后来倒下了吗?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请你写下去。
课时2:《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1) 课时作业目标
通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写读后感,训练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拓展阅读,深化对单元主题“想象力”的培养,并提升学习能力。
(2) 课时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A: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表达性作业
B: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
拓展性作业
C:续写:课文后省略号说明故事还没有结束,你会写下去吗?请你给故事写一个有趣的结尾吧!
课时3:《小狗学叫》
(1) 课时作业目标
归纳整理本课的固定搭配和句式,进行记忆。
通过造句,在真实语境下使用本课的生词、固定搭配和句式。
通过故事编写,调动学生主动使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
(2) 课时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A:整理文章中的生词和词组,提炼语言重点。
表达性作业
B:用生词和词组造句,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所学知识。
拓展性作业
C:请你给《小狗学叫》创编属于你的第四个结局。
学生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可运用KWL教学策略来了解学生,确定差异化学习目标。KWL策略是指:K:What I know?对于学习的内容学生知道什么?W:What I want to know?学生想知道什么?L:What I learned?学生学会了什么?KWL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便使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得合理有效。
在充分了解每位学生后,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A层:基础问题,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B层:表达交流。让全班同学畅言;C层:拓展训练,让有更高学习水平的学生进一步提高。
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理念在作业练习中同样需要得到体现。为了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应注重作业设计的个性化,即根据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首先,对于学困生,应适当降低作业难度,以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为主。如,对教学内容中的基本内容和一些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练习题来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如游戏化的题目或结合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以增强学困生的兴趣。其次,对于中等生,作业的难度应适中。除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略有挑战性的题目,如需要运用多个知识点综合解答的问题。这不仅可以检验中等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最后,对于学优生,作业的难度可以适当提高。除了巩固基础知识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题目,如需要运用更高级的技巧或涉及多个知识领域的综合问题。这不仅可以满足学优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分层次差异化辅导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通过将作业设计成不同的层次并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差异化辅导,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个性发展。
教师要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的学生做出客观动态的评价。对于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要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更大空间,让他们挑战自己。实行作业动态评价,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教师可采用与学生谈话、小测验、活动成果展示等多元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给予客观、恰当的评价,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发展区得到提高。
总之,多样化差别化作业设计要保证每个学生平等、有效地进行学习,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符合现代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满怀信心地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希望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