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化医学电子期刊的建设探索

2023-02-23 09:30李军亮汪荣卫轲吴春凤何玲
传播与版权 2023年4期
关键词:集群管理制度

李军亮 汪荣 卫轲 吴春凤 何玲

[摘要]推动科技期刊繁荣发展是期刊界当下最重要的时代责任与任务。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作为医学期刊的重要群体之一,从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体系、数字化出版平台、数据加工、经营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医学电子期刊集群,彰显集群化期刊效应。文章总结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集群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與取得的成绩,为其他医学电子期刊的集群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电子期刊;集群;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

2019年,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我国科技期刊规模化、集约化办刊,推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意见,中华医学会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统一办刊思想、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办刊标准、统一出版经营四个方面做出具体安排,提出了立足国家医学发展战略,创新办刊理念,加强平台建设和加强队伍建设等关键措施。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作为中华医学会下属的出版机构,负责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的出版,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和关键措施,坚持推动医学电子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从管理制度、质量控制体系、数字化出版平台、数据加工、经营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集群化期刊优势和规模效应,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连续型电子出版物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册或者年、月顺序编号,按照一定周期出版的电子出版物[1]。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自2004年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电子期刊—《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以来,已创办43种电子期刊,占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的22.16%(43/194),涉及外科、影像、骨科、检验、内镜、神经、康复、老年等医学专业,已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电子期刊集群,并逐渐成为传播我国医学科研成果、展现我国医学科研实力的重要载体。据202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在43种中华医学会电子期刊中有26种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2021年,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之一的《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还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出版物奖提名奖”。

一、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统计数据[2],截至2019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这些期刊的主管、主办和出版单位较为分散,共有1291个主管单位、3083个主办单位和4288个出版单位,存在零、小、散的特征。这些科技期刊即便出自同一个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具体编辑人员也分布在不同的单位。医学期刊因其专业特点,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例如,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在社内办刊2种,其余41种期刊的编辑团队分布在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因此,医学电子期刊如何统一办刊思想和办刊标准以保证期刊的整体性与一致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医学会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涉及出版管理规定、日常行政管理、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的高效、流畅的期刊编辑出版制度。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结合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的实际情况,从编辑部人员配置、岗位职责、出版流程、稿件质量等方面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管理办法》《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部岗位职责》《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部日常编辑工作规程》等18项制度管理文件,并定期根据法律法规的调整和工作需要修订完善。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规范下,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逐步走向统一管理、集约化出版,形成了医学电子期刊品牌,并逐步发挥其品牌影响力效应。

二、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促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高品质期刊的重要体现。在出版前,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严格执行“三审五定”的出版流程,同时按照出版管理规定进行至少三个校次的校对工作,从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质量控制[3],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质量管理办法,涉及编辑出版管理、质量评估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与流程,如《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排规范》《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审读办法》《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多媒体制作技术标准和要求》等12项管理制度。

在刊后质检方面,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每年组织审读专家成立审读专家组,按照医学期刊质量评估体系,从版权目次、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统计学、图表、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等方面对所出版的医学电子期刊内容进行抽查和审读。

近年,随着电子期刊向多媒体融合出版的方向转型发展,在出版质量管理方面,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逐步加大了对医学电子期刊多媒体内容的审核,无论是医学电子期刊本身,还是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平台,均按照责任编辑制度、“三审三校”制度以及社内的电子期刊规章制度对各平台发布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

三、建设统一的数字化出版平台,推动期刊融合出版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坚持一体化发展,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选题策划、论文采集、编辑加工、出版传播的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网络优先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4]。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通过使用统一的审稿系统,极大提高了出版效率,全年累计出版206期,刊发稿件3000余篇,发布多媒体视频300余部,更好地推动了学术交流,并引发读者广泛关注。

按照《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为了推动医学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改革并提升其影响力,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建立了集群化电子期刊发布平台,以扭转原来医学期刊的分散办刊局面。同时,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内容的元数据与万方数据库进行了对接,使系列期刊的出版传播力、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2021年3月,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视频资源库上线,该资源库充分整合并深度挖掘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已有的电子期刊资源,发挥集约化出版的优势,借助多媒体传播手段快速地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全方位展示了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

四、统一数据加工,提升出版效率

传统单刊编辑部由于数据加工量少,缺少高科技技术的投入,数据加工手段相对落后,存在效率低下、错误率高等问题[5]。为了推进医学期刊集群化建设,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制定了统一的数据加工、数据质检的标准与流程,并引入国内领先的数字技术,对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进行结构化、数字化数据加工,利用完善的制度,結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医学电子期刊的统一数据加工,从而提高了医学电子期刊的出版加工效率,扩大了医学电子期刊的内容传播覆盖面。

电子期刊以出版多媒体内容为特色,多媒体内容是电子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高效、统一的多媒体内容加工程序,对医学电子期刊的集群化建设来说尤为重要。为此,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成立专门的多媒体加工部门,委派专业的视频加工人员负责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视频素材的加工与技术指导工作。

五、建立集群化经营机制,提升期刊经济效益

科技期刊如何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保证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期刊出版者探索的主题[6]。近年来,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加强对编辑部的监督管理,充分调动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编辑部的积极性,发挥已有的专家、作者、读者资源优势以及多媒体资源优势,借助出版社多元化出版资质(电子音像、图书、互联网出版资质)、教育平台、学术会议平台,从医务工作者需求出发,对期刊内容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电子音像与期刊互动、图书和期刊互动、平台和期刊互动、学术会议和期刊互动等多种模式,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精准化、定向式服务。与此同时,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还成立专门的策划营销部,并引进专业的策划、发行、会务管理等专业人员配合医学电子期刊编辑部的工作,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极大地提高了中华医学会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经济效益[6]。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办刊队伍

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医学电子期刊集群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分为成立期刊专家编辑委员会和组建期刊编辑队伍两个方面[7]。

(一)成立期刊专家编辑委员会

一本优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编辑专家委员会。编辑专家委员会一般由在学术研究上具有较高水平、熟悉期刊工作的专家组成。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为保证期刊出版的政治质量、学术质量,按照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通则》《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调整工作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期刊均按照以上规章制度,从政治立场、学术影响力、编审能力等方面对总编辑、副总编辑、委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全部上报主办单位,由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再次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由中华医学会聘任专家委员。

(二)组建期刊编辑队伍

高水平的期刊编辑队伍是建设高品质期刊的重要基础。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针对编辑部组成、岗位职责、人员管理等制定了《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部岗位职责》等管理制度。医学电子期刊的编辑人员不仅要掌握传统纸质期刊编辑出版的基本流程、规范、要求及标准,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数字化编辑能力,即将图像、音频、视频等素材加入作品选题策划、稿件资料组织、编辑加工整理、校对审核把关和运营环节的能力。在编辑部人员组成方面,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要求季刊编辑部人员不得少于2人(含2人),双月刊编辑部人员不得少于3人(含3人),月刊编辑部人员不得少于4人(含4人),并设专职编务人员,外文版医学电子期刊编辑部则应配备外文专职编辑。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出版人才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按照国家对相关出版从业人员的要求,每年安排期刊编辑参加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定期对相关编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指导,培训内容既包括提升编辑人员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还涵盖最新医学电子期刊出版政策、多媒体融合技术、编辑业务水平、经营管理能力等内容。中华医学会自2013年举办第一届“全国医学电子出版物编辑业务培训班”以来,始终坚持精品化办班宗旨,保证学术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得到行业的一致认可。

七、总结

医学电子期刊要想实现集群化建设,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障,统一的数字化加工与数字化出版平台是支撑,一流的出版人才是关键,成熟的市场经营模式是保证。医学电子期刊集群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在政府的扶持下,医学电子期刊的集群化建设将得到有力推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EB/OL].(2008-02-21)[2022-11-1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9/content_1388688.htm.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3]李翠霞,梁永霞.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期刊集群建设的新路:魏均民总经理兼总编辑访谈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5):670-678.

[4]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EB/OL]. (2021-06-23)[2022-11-11].https://www.nppa.gov.cn/nppa/contents/312/76209.shtml.

[5]徐清华,赵惠祥,曲俊延.科技学术期刊编校排版流程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05):463-469.

[6]李军亮,裴燕.医学电子期刊多元化经营策略探讨:以《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9(03):154-155,165.

[7]刘冰.面向世界一流: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况与突破[J].中国出版,2021(06):15-19.

[基金项目]ISTIC-ELSEVIER期刊评价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亮(1982—),男,山西临汾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期刊部主任;汪荣(1983—),女,河北保定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卫轲(1987—),女,河南南阳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吴春凤(1982—),女,河北唐山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编辑;何玲(1986—),女,北京人,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期刊管理员。

猜你喜欢
集群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对构建智慧产业集群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