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现育人价值的策略

2023-02-22 14:23福建省诏安县桥东镇中心小学沈锦文福建省诏安县第一实验小学叶建雄
家长 2023年36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数学

□福建省诏安县桥东镇中心小学 沈锦文 □福建省诏安县第一实验小学 叶建雄

小学数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育人元素,然而即使再多的育人素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挖掘与利用,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相反,若显性育人价值素材不足,只要教师与学生认真挖掘、补充完善,同样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了让小学数学育人要素得以落地,必须依赖教师对小学数学内容的解读、挖掘与完善。基于此,本文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针对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育人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实现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存在的问题

(一)育人元素的利用不够充分

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呈现方式、顺序和时机上,还体现在教师的引导和语言效力上。通过对目前小学生数学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可知,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更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与机械练习,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和社会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淡化了课程中蕴含的人文价值观目标,从而未能重视学生未来成长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培育。尤其在数学教学中对推理、抽象、归纳等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小学数学育人元素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育人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

通过梳理和分析发现,小学数学教育素材十分多元化,然而,由于学校、教师、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了学生数学智育的发展,道德教育也被掩藏于学科知识之外,未能深入挖掘利用。德育素材多源于《你知道吗?》和其他数学题目的场景设置,而有关数学史的部分较为有限,许多数学史资料主要讲述故事及数学成果,较少涉及数学价值观与数学精神,同时缺少古数学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及其文化的深度解读,且这些内容通常被放在每个章节学习后,容易使学生觉得这些信息对提高考试分数并无益处。

至于审美教育方面的素材就更加微妙了。小学数学中体现数学美的内容,如第三册的《轴对称图形》,虽然存在着简约之美、对称之韵、协调之美、矛盾统一之美等多种数学美学元素,但并没有以清晰的形式出现在教科书里,因此大多数教师将数学美看作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观察实际教育过程可以看出,对教师来说,与提升学生的成绩关系较小的部分,如数学思维、智慧教育及审美教育知识,他们未能其视为核心课程去渗透,也未能理解教材中包含的教育理念,因此难以充分利用小学校本教材的教育功能。

二、小学数学育人价值实现策略

为了更好地利用育人材料,教师要深度解读并分析小学数学,以实现知识体系的优化融合。单纯依赖显性的育人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考虑实际情况整合课程内外各种资源。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责任不再仅限于提高学生智商,还包括培养他们的品行修养和审美能力,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勇于尝试新的方法,从文本中发掘潜在的育人元素,将道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一)创造性地利用显性育人元素

身为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发现并挖掘书本中蕴含的育人元素的能力,同时要能够透过自身的授课方式实现育人目标。借助多样的信息技术工具,如制作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展示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智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学数学育人价值。

1.因材施教,发挥小学数学的育人作用。

图形的认识基本采用“素材体验—对比分析—总结提炼”这种从一般到特殊的原则来构建,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师首先通过实际物品引入角度概念,其次引导学生抽象角的定义,最后阐述角的各个组成部分。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角的理解并不深入,因此需要教师采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首先,出示“角”,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角,在哪里看到过角,进而总结角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次,教师询问学生能否找到这些角的共同点,学生根据对书本中角的图像研究,得出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边的特性。

课堂教学不只是简单地使用书本,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些巩固性的练习,这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补充书本内容,从而提升智力教育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了角的特征,口头表达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增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上述案例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整个学习环节,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思考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挖掘潜在的育人元素,并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2.创新方法,提升小学数学育人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单来提高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使他们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并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此增强其数学自主学习力,落实素养目标。例如,在《正方体的展开图》一课教学中,本课内容具有挑战性,对教师来说,掌握各个展开图的关系是关键点,而对学生来说,需要具备较强的空间思维和几何技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导学单”模式,让学生在课前独立探索并提出问题,带着疑问进入教室。这种方式将学习前移,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同学间的释疑解惑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3) 对受损的柱顶的处理:首先清理开裂表面,然后利用压力将高强度环氧树脂水泥灌入裂缝中.灌浆完毕后,在柱顶1.0~1.5 m范围内粘贴2~4层碳纤维布增加受损处强度.

学生的导学单完成情况令人惊讶,绘制的正方体展开图多样化而富有创意。有的学生按照特定规则有序地组织好作品,有的学生在自我评价时提到只需要依照特定的顺序调整一下即可获得新的展开图,有的学生指出只有呈现为四联排或“三三型”的才是正确的展示方式,还有的学生说理解并接受挑战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导学单”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激发其求知欲望,也是一种促进师生沟通的方式,当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课程期间分享观点时,真正的教学活动才开展起来。

育人素材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关键工具之一,教师应善于利用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征,将复杂难懂的问题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那些看似深奥但实际上非常有趣的数学概念,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发展及自我成长目标。

(二)深度探索小学数学潜藏的育人价值

教师要善于发掘小学数学的育人元素,深入理解其中的育人价值,并利用互联网科技将潜在的信息转化为可见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从数学课程中学到道德修养,让他们以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之美,探索世界无限可能,启迪智慧。

1.挖掘资源提升小学数学的道德教育价值。

数学学习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强化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度和社会责任感。小学数学中有两种类型的德育资源,一种是显性的,一种是隐性的,然而数学本身有其独特的学科特性,许多德育内容被掩藏在书本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教学中的德育材料,并在讲解数学知识点时融入德育理念。小学数学中有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家科学研究和重大贡献的历史资料,如《九章算术》《算法统宗》等,这些都是优质的道德教育素材,能够为教师提供案例设计方向,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帮助其理解中国数学的悠久历程。

笔者曾邀请一名学生大声诵读教材中关于历史的资讯,其他学生专心倾听,并说出自己的体验。尽管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能意识到国家的强大,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得到了激发。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历史资料,并加入一些额外的辅助材料,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记忆,还能使道德教育更有活力。

各个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都可以融入道德教育,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人文素养融合在一起是完全可行的。教师需要具备洞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以便在课堂上有灵活应对的方法。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和逐步积累的结果,小学生数学道德价值观的渗入应当重视重复性,使优秀品质深入学生的灵魂,并最终转化为他们的优良习惯。

审美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塑造学生情感、激发他们的智慧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然而,许多教师与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一领域,学生年纪尚小,且数学课程中的审美元素并不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要想实现数学审美的实践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小学数学环境下准确传达其深层含义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例如,在《使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乘法分配律,即“两项之和与某一项相乘,可以先将其拆分为各部分单独与该项相乘再相加”,让学生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有的学生说这段话实在太长了,有的学生说读起来拗口,还有的学生觉得这个观点能够全面阐述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但是感觉有些复杂。教师指出学生的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这句话虽然可以明确阐述乘法分配律的含义,但由于其长度和难读性,阅读起来非常不便。教师提问:“能用字母来表达吗?”学生进行了讨论。教师依据学生的表述在黑板上写下:(a+b)×c=ac+bc。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要想实现小学数学美育,一方面要发掘小学数学中蕴含的美学成分,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美育素材并深层次加工。这一案例的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认识到使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并欣赏其简约之美,使学生深刻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提升其审美感知能力。学生年纪尚小,主要依据个人情感来评估事物的美感,对美的深度认知有待提高,难以用语言准确描绘美并阐述其内涵。教师应主动利用多种途径展示美,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审美机会,逐步增强其审美意识,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体验到美感,从而形成审美观念,掌握审美技能。

3.改进评价方法,确保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

对提高小学数学育人质量而言,有效的评价方法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是一个包含反馈回路的信息传输体系,课堂教育评估过程中,利用即时且客观的结果反馈来进行自我调整并实现良好的循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评价应涵盖以下几项要素:基础理论与操作技巧、数学思维及问题处理能力、情绪态度、学习历程、多元的评判者角色以及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等。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当采取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策略和多元化的评价角度,不仅能够衡量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还能借此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情,进而确保小学数学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除了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之外,还要注重数学口头表达技巧、学习热情及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就评判角度而言,教师将决定权交给学生及其父母,有效激发了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家庭的参与意识,使教学活动超越教室与课室的界限,从而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的作用。

三、结语

德育、智育和美育作用的体现需要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育人元素,同时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学中隐含的育人价值,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教学中的育人精神和德育信息,结合多媒体技术将隐性信息显性化,让德育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世界的无穷奥妙。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数学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