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2023-02-22 14:23山东省临沂第四十中学陈蔚蔚
家长 2023年36期
关键词:图形思想数学

□山东省临沂第四十中学 陈蔚蔚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之中,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步深入,更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感知、理解,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完成知识模型的建构。因此,在大单元教学的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展开创新性的开拓和探索,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更多有意义的教学环节、驱动性任务、情境问题等,借助更加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全面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启发学生进入更加具象的空间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以及延伸,进入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解读、迁移运用、归纳整合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形成数学思想,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历经潜移默化的过程,获得核心素养的成长。

一、深度实施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明晰教学思路,优化顶层设计

在现代化教学教育体系中,整体单元教学活动往往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他们对各种数学知识原理的深层次掌握,促使学生掌握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学习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的渗透式讲解往往起到辅助以及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归纳总结的学习活动中,让他们探索更多有价值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素质能力的成长。全面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力,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选择巧妙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实现知识的综合性运用,这是大单元教学的一个方向。

(二)基于学生学情,协调规划教学环节

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往往与成人不同。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客观学情,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同时,教师也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规划教学整体的方向以及思路。另外,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进行内容体系的设计,强调梯度性,使整体的教学能够契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需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层次上得到发展,真正提高大单元教学质量。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聚焦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长,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立足于核心素养导向,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展开知识的发现、探索、研究、应用,必须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更加活跃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全面考虑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转化,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因此,整体的课堂教学更加倾向于“翻转形式”,学生能够参与到更多的实践中展开深层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时,在带领学生分析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图形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系、分析,由生活入手,寻找更多贴合这两个图形特征的物体,让学生展开有效的观察、触摸,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从多种角度思考数学问题。

(二)借助信息化工具,构建整合性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技术实现了更新迭代,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有效推广和普及,技术本身所显现出来的智能性、高效性,使课堂变得更具活力,优化了活动组织的形式。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紧随时代的变革潮流,对信息化教学工具展开创造性运用,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等展开信息化的单元教学实践,或者进行一些微课程资源的设计,进而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富有启发性、引导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及探索,展开有意义的逻辑推理、还原建构、迁移运用等,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打造现代化的单元教学模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体积”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工具推进教学,启发学生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感受推导的过程以及各知识间的联系,能够正确地进行体积计算,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归类思想等。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梳理基本方法,动态演示。“如果把长方形绕一条边旋转,可以得到什么形体?”(圆柱)“如果要得到一个圆锥,你认为用什么图形来旋转?”(直角三角形)

其次,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提问学生“如果想得到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形应做怎样的运动?”(平移:将长方形向上平移任意的数,其运动轨迹即为一个长方体)……启发学生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初步渗透转化思想。

最后,出示导图、表格,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并填写相应的图表,得出柱体的体积与“底面积×高”相关,帮助学生形成大概念,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三)强调综合性运用,发展学生素质能力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水平,促使学生使用数学知识高效率地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同时,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也就是说,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所存在的必然关系。丰富、有趣、生动的生活化元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逻辑基础,还可以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进入抽象知识的概括、转化过程中,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同时,从应用性角度来看,无论是问题的衍生还是项目的构建,都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更高阶的学习空间,即联系所学、所知、所感来实现问题解决,或者参与创造性的实践等,使学科本身的工具性、应用性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因此,在全方位贯彻新标准视域之下,小学数学教师需明确高质量生活化单元教学的有效推进对学生整体性发展之引领价值,遵循其理念来展开有意义的尝试,从更加契合于学生生活认知的角度出发精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或者借助更多的生活材料资源,为学生构建创造运用的空间等,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实效,推动学生历经信息提取、数据运用、分析运算的过程,形成一定的理论知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强化学生建模思想,掌握相应的数学技能,获得核心素养的成长。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数与代数”概念构建综合性运用的单元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发现互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在复习分数化小数、百分数化小数的知识和方法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区别,并展开迁移运用。具体的情境应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如“明明把他制作冰块的过程记录了下来,(大屏幕出示实验记录)”,教师提出问题:“60 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66.7 立方厘米,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结合两个条件,提出有关百分数的问题并展开计算,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基于思想方法,实现宏观性整合

数学思想方法的领会、感知,往往体现在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解读、运用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思想方法是一种高层次的抽象以及概括,所以立足于思想方法进行的单元整体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高质量的学习,实现有意义的知识总结,最终将思想方法对学生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学生在不断探索新知和宏观整合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感悟,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数学规律。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涵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分类思想、抽象概括思想、建模思想等,这些都极具现实意义和运用价值。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从宏观结合的角度帮助学生获取更为深厚的感知。

以数学课程“多边形的面积”进行为例,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涵盖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以及不规则图形几个类别以及部分。

首先,教师可以沿用生活实例,渗透有意义的倍拼法、剪拼法,加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启发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转化思想,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将未知的量转化为已知。所以,将转化思想融入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单元内容的有效排列、重组、建构等。

其次,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时,教师需重新实现统筹规划以及安排,如面对重点知识平行四边形、三角、梯形时,则用两个课时来引导学生展开正用以及逆用,而对于组合图形或者不组合图形面积,则可以运用一个课时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运用探究,以最大化地实现时间、课时的有效安排,让学生参与到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参与过程中,使转化思想的引领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在单元教学最后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不同的面积来推导相应的知识网络,对不同图形的相互转化和联系形成深刻的认知,促进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以及延伸。

(五)体现大单元整合的意义,应用小组合作模式

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种合力,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潜力,形成一种相互带动以及引领的关系,指导学生在大单元整合之中实现对彼此的有效引领,帮助他们达成思路、想法的交互,以及认知见解的碰撞等,帮助学生形成更为强大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方式方法等。

例如,在“统计图”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数据统计作为一个重点的主题,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等,引导学生发挥合作的力量,实现不同的数据整理以及收集,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达成有意义的分析以及处理,启发学生在对比不同统计图的过程中把握其各自的应用优势以及特点,提升学生整体的感知能力。

又如,在“立体图形体积”相关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各自回顾旧知识,把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各图形的体积建构方式,明确他们在公式、逻辑之间所存在的异同点,并且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分别呈现,达成有意义的思维碰撞。在提高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方式进行有意义地分析、梳理以及归纳,逐渐把握立体图形体积都涉及高和底面积的运算,进而形成一定的大概念,获得宏观的思想、感知等。

(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拓宽学习渠道

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实践出真知”充分论述了这一概念,只有亲身经历操作过程,学生才能够做出更加细化、具体的分析,并且调动自身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不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不同知识模型的有意义建构,进一步发展逻辑推导能力。因此,在全面深化单元教学的背景下,广大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材料、工具等设计一系列的综合性主题活动,启发学生深入其中,展开初期设想、中期的操作对比实验,以及后期的归纳、提炼等,历经相对完整的过程,获取知识原理,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从学生的发展而言,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方法、认知能力等都处于发展时期,在参与数学思考、探索时经常会遇到一系列的学习困难。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抽象的结构化原理,或者对空间几何知识、概念原理的解读时,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具体的推导过程。然而,只有经历有价值的探究过程,才能获得“学有所得”的效果。操作实践类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助力。具体来论述,活动所应用到的一些工具、材料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全方面的观察,促使他们感受各知识间存在的衔接性。同时,活动也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数与形结合的学习思想,帮助他们深入于数学原理的解析中,感受其中的本质性意义,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思维定势,基于有价值的单元教学活动往往可以打破传统意义上“孤立式”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从更加多维的角度展开数学学习,获取最优的学习成果,实现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潮流,与时俱进地展开探索,遵循大单元教学理念,展开优化设计,使教育教学本身富有的启发性、引导性发挥出来,真正满足学生的核心素养成长需要。

猜你喜欢
图形思想数学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分图形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