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是中国新闻工作者中抗美援朝战地采访第一人。1950年7月,他曾与法国《人道报》马尼安、英国《工人日报》魏宁敦组成国际记者团,最早奔赴朝鲜战场采访。1950年12月至1951年3月,李庄率人民日报社记者第二次赴朝采访,其间九十九天共写下了七十二篇战地日记,2006年结集出版为《李庄朝鲜战地日记》(以下简称《日记》)。这本日记,由于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真实的现场感,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抗美援朝战场与后方的生活,不仅是当今数字化时代深度阅读的好读物,也是党史教育的宝贵文献。
《日记》通篇充满浓郁的爱国之情。李庄多次提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如1951年2月3日,李庄在一座独立的草房中防备空袭,与房间里休息的两个志愿军战士谈话,了解到他们在外国经常怀念祖国,“战士们吃到从国内运来的粮食,说‘这是祖国的粮食。过年了,每人喝到一点点酒,说‘这是祖国的酒”。对此,李庄不禁感叹,在这些远离国土的战士们心中,“祖国,真是响亮啊!”次日通过他人的介绍,李庄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战士們现在不是想家,而是想国。从国内带来的一纸一字,都感觉宝贵,一点消息,都十分珍贵”。
除了对志愿军战士们的爱国情怀的反映外,《日记》也有对朝鲜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扬。如1951年3月5日,李庄一行绕过朝鲜铁原时,看见“路上有不少朝鲜农民补路,大部为妇女,穿着单衣,在大雪中,一步步把公路加宽”。对于这些不畏寒冷、一切为了祖国的朝鲜人民,李庄评价道:“实在的这样的人民,会胜利,应该胜利。”
1951年1月1日,李庄他们经过朝鲜新兴里驻地时,村干部热情招待他们一行过元旦。不仅村干部如此友好,普通平民亦是。第二日记者一行去往朝鲜的第一个目的地的路程中,他们住在一个火车司机的家里,主人也是“待我们极好,烧水,送给我们烤白薯和煮栗子”,“我们送给房东一些工业品,如火柴、纸烟、肥皂之类”。朝鲜人民之所以如此对待中国人民,是因为“敌人进到这一带时,许多村干部被敌人捉住,而由我志愿军打跑敌人”。李庄把朝鲜人民的这种友谊概括为“共同对敌,并肩作战,同时又是解放者与被难者”。
1951年1月14日,李庄他们经过三八线,路遇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部队与后勤人员开往前方,李庄兴奋地描写了眼前所见的这一幅激动人心的图景:“朝鲜话和中国话荡漾在公路上,人民军学中国话,志愿军学朝鲜话,朝鲜同志看到我们,常用不大纯熟的中国话问长问短,这有如何亲切呢?”而且,令李庄欣喜的是,朝鲜人民军中的三个女医务工作者还“大声地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赞颂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歌曲,嘹亮的歌声飘扬在漫天冰雪的三八线上,让李庄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
我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能赢得朝鲜人民的友谊,诚如朝鲜的老百姓所说,志愿军都是善良的人,志愿军“十个人讲的话,十个人一样。十个人的态度,十个人一样”,所以朝鲜人民也是“罄其所有帮助我们,临走是恋恋不舍,谆谆告诫下次再来”,这份“恋恋不舍”的情意,像对待自己的子弟兵一样亲如一家。
1951年2月15日砥平里之战,我军一一二师在受到敌军的严重威胁下,“一切非战斗人员都投入战斗了。战士们一二十天未休息,不洗脸,衣服被撕成一条一条的,棉花纷飞,简直不能看。没有饭吃,饿极了,拿出日记本上的毛主席照片看看,有人暗暗垂泪。不是悲哀,而是希望。在最困难的环境中,战士们看到自己的领袖,会生长无限的力量”。不仅写出了志愿军战士们生活之苦,更是写出了他们战胜苦难的顽强毅力。
李庄在朝鲜战场的采访中提到了中国军队今昔的变化,充分肯定了志愿军的严明军纪和对朝鲜人民的友善。如他写道:“我国军队几次进入朝鲜,隋炀帝、袁世凯,都给予朝鲜人民以不良的印象。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中国大变了。志愿军,不同于任何其他军队,是中国人民的子弟、朝鲜人民的朋友。事实迅速粉碎一切。我们在三八线南,享受了三八线北同样的群众待遇。”
诚如学者所言,“这本用钢笔写在活页纸上,内容有详有略的《日记》却真正浓缩了历史,将一份记者与战士的真情袒露在读者面前”。其实,何尝只是记者李庄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真情的流露?它也是中朝人民与作者共同面对那段苦难历史的真切记忆,及由“保家卫国”的共同目标所激发出来的两国人民深厚的国际主义友情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