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草书中的“抖擞”

2023-02-21 13:14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1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1期
关键词:诗卷结字老杜

张 薇 (四川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一、黄庭坚与“二王”体系渊源

学习书法必须先临摹古代学者、书法家的经典作品,首先在脑海中烙下深刻印象,深入领会临摹的技巧,把它们揉在一起,结合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不断地创造新作品,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书法作品来。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必然会将他人的格调融于自身的创作之中,不断变换形态,形成强有力的书法风格。因此,临帖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之一。黄庭坚好书法,通过研习王羲之书法,最后形成了其自身的艺术特色。黄庭坚对王羲之的书法非常着迷,为了学好“王体”,他深入练习临书,日后更是形成了特有精湛的“黄体”。黄庭坚书法以其行草笔画开阔,字形平正,字势向上,草书剑走偏锋,字态轻狂、疏阔自由为特色,深受书法家青睐。他还善于借鉴其他书家和名家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特征与精神内涵,使之成为自身书法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黄庭坚学“王体”是怎样把它发展成其特有韵味的呢?一是宋代书家以横笔为主,以点为基本笔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折笔和捺笔来丰富笔法的表现方式。二是运用线条的提按收放,形成富有节奏的书写韵律,使得书法既具有流动性,又具有连续性。三是学有所长而有变化。黄庭坚在学习古代经典的基础上,学古人,用古人,改古人,勇于革新,勇于改变。王羲之的书法布局安排与黄庭坚不同,其书法疏密有致,干净利落,点画圆熟,显出缥缈洒脱的意味。黄庭坚的书法长于行,草,楷,且自成一家,虽比不上王羲之出神入化,却又别有情趣。他的字以独特的章法和用笔给人一种清新、潇洒、空灵之感。黄庭坚的书法闲适雅致,落笔自如,折戟沉沙,坚毅沧桑,这种绝不拘泥于一格的神采,愈加迷人。

图1 黄庭坚 《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

黄庭坚为北宋著名书法家,和苏轼齐名。他在继承宋代书风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全新的书法艺术风格。黄庭坚书法中的“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例如极大舒展的笔画长度、字形变化多样不受束缚、三点水的最后一点不挑起、突如其来的缩短和上收形成强烈对比。还有其行、草、楷里面所出现的“抖擞”笔法,动静结合,既不拘泥于古法,也能够使作品整体更加和谐。

图2 黄庭坚 行书华严经疏卷

图3 黄庭坚 跋东坡书寒食诗

二、以《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为例,谈其书风之源与流变

作为黄庭坚传世最古老的草书墨迹之一,《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对于考察黄庭坚草书书风的来源与流变有着重要意义。北宋初期,周越的书法曾深受人们喜爱,“天圣、庆历间以书显,学者翕然宗之”。黄庭坚早年也学过周越书法,曾受周越影响。尤其是下面这段题跋,不仅广为流传,更多的误解也由此产生,其自称:“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黄庭坚的这段话,透露了其学草书极为重要的关键词:抖擞俗气不脱。对“俗气”与“抖擞”的打破与转化,可以说,是黄庭坚毕生草书实践中最重要的课程。由于他对“韵”的执着,以及研究张旭、怀素草书,他早年草书创作的“俗气”,到晚年已然消失。但黄庭坚“抖擞”的弊病,并没有更准确的词语加以形容。在晚年作品《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这些草书精品里也经常出现这种“抖擞”的笔法。其早期草书作品,如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亦常有震颤之痕,表现出绵弱无力、急推的习惯,这与早年习周越之书有很大的联系。

黄庭坚“抖擞”并非全是坏事。晚年所著《李白忆旧游诗卷》《廉颇蔺相如列传》《诸上座帖》中绵弱的“抖擞”笔法已被练就成丰盈有力的艺术语言。“抖擞”这一现象在《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中更像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笔法,其特点是故意拉长线条呈绵延不断的一种状态,在草书夸张的长线条运动过程中体现了一波三折的弹性。黄庭坚在书写过程中不转移美感和艺术性,完全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这可以说是黄庭坚本身的书法语言了。经过几年的自省,对怀素、张旭草书真迹的学习和对“荡桨拨棹”的点拨,黄庭坚在草书创作历程中,积极融入“抖擞”之习,草书笔法更趋于成熟,这是一个自我提升和走独特创新路线的过程。

黄庭坚后期的草书墨迹所谓“抖擞”之笔似与其书写充分熔于一炉,迟涩和波磔的方式被他与钱穆父亲等人批为弊病后逐渐变成了他独有的艺术形式,继而更显成熟、稳重、遒劲、老辣。若以黄庭坚后期草书精品为典范来剖析他的“抖擞”笔法,那么《老杜浣花溪图引诗卷》对保存黄庭坚草书“抖擞”笔法的初始形态就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就能更多地了解黄庭坚草书笔法书风之源与流变,而对于评价黄庭坚草书笔法优劣参半之“抖擞”笔法,我们也能更加客观地加以分析与阐释。

三、黄庭坚书法作品中行楷与狂草的不同“抖擞”

从其书法风格的演变来分析,一般人以为黄庭坚的“抖擞”在其前期的创作中并无显著的体现,相反,越是后期越突出,形成其本身的一种独特的书法语言。黄庭坚著于元祐元年(1086年)的《王长者墓志铭稿》,字迹清丽,极富韵致。《行书华严经疏卷》于元祐五年(1090年)时创作,刻意延长了一些笔画,并注重用笔,例如“五”字就体现了黄庭坚在其楷书中的“抖擞”。从结字上看,在创作行楷时,黄庭坚已经可以摆脱以前“中规中矩”的结构,在创作过程中,整体结字比较整齐,有意拉长部分笔画,并且注意用笔的按压使整个作品“通气”。在章法布局上,松散紧凑,但并不凌乱,此时黄庭坚的“大”字已经初见雏形。《跋东坡书寒食诗》是他的晚期作品[元符三年(1100年)],呈左撇大捺的笔画,中收外放的结体,特别是提按顿挫的笔法,呈现了其“抖擞”笔法中的一波三折、绵延不断的特点,如“意”“笔”“无”等字。这成为他个性书风的鲜明标志,其个人风格此时基本成熟。这些相同的笔法和风格依然出现在他后续的草书作品中。其书法艺术和文体变化的路径,亦在其草书中得以反映。《花气薰人帖》是黄庭坚草书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整体上显得整洁自然,但章法布白却显得失了韵味,苍白单调。与以往相比字里行间牵丝连带明显减少,每一个字都具备法度也能够细品,用笔比以往更辛辣、更沉稳,但结体转折处还是略显僵硬,如“欲”“诗”等字落笔果断却整体没有粗细对比,字体取拙意却稍显笨重。但其大草整体特点是一笔线条可以贯通二三个字,如游龙戏凤,充分彰显线条所具有的艺术体操般的律动美,显示出不拘泥于定法的随机偶然性和自由不羁的舒展性。与黄庭坚传世的大量尺牍小札并不崇尚“抖擞”相比,也拉开了明显的距离。从黄庭坚书法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黄庭坚的书法和书法特征已经趋于完善,“振颤”和“抖动”的用笔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于完善,从而使其个人的书体特征在后期越发突出。

图4 黄庭坚 《花气薰人帖》

四、黄庭坚草书笔法中的“抖擞”独特用笔的影响、价值与意义

黄庭坚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书法作品的结字和笔法上,其书法线条的处理随笔势而动,不给人突兀的感觉。最巧妙的处理是,他将“抖擞”用笔带来的某些弊端掩盖起来,从而突出其优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正是他重要的创作理念之一,即所谓的“横画如带而直之,纵画如钩而收之”。后世书家取其一化一者,则有山谷韵致;有二者兼而取之、径取谷结字的,也有人独钟情于“山谷笔法”。若二者兼而有之,则多不脱山谷书法之形貌;若二者并无交集,则其风格迥异。若能把结字与笔法两者都融于笔下,则能兼具自家风骨和山谷韵致。旧有跨越二十年之“抖擞”的用笔习惯基础,和后期悟出的苏子美、张旭、怀素等经典之作融为一体,亦孕育出一位全新的黄庭坚。这就是苏黄新创的新形式。与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不同,也不同于米芾的“集古字”“快剑斫阵”“八面出锋”,黄庭坚开创的是宋代特有的一种“抖擞”式的新笔法、新经典、新创线条样式。

五、小结

黄庭坚不断追求探索,不断推陈出新。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书家对生活的感悟和审美追求,其书写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观其学草获益匪浅。其作品以行笔为主,书写时笔势舒展流畅,运笔自然潇洒,线条刚健有力,富有弹性和表现力。黄庭坚用笔从原本的“抖擞”“俗气”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后来的洒脱、圆润、别致。其心境的转变,体现了书法创作中的影响力竟如此之大。黄庭坚在结字的处理上长短点画,任意生发,字群联带,富丽错落,章法谨严,别开生面,笔法含蓄但富有张力,行距大小、粗细、倚侧、摇摆等各式技法交融,灵活变幻。其书体和思想对当时及后代都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晚年的书风更是影响深远。在宋代书法发展史上,黄庭坚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其书法尚古创新,最后发展成充满浓郁个性的格调。他不但给后人留下了经典的书法作品和理论著作,还具有推陈出新之精神,值得学习借鉴。

猜你喜欢
诗卷结字老杜
我问
隶书“接笔”论
回到中国古代书法现场的书法理论再探索——刘兆彬《秦汉简牍笔法与结字研究》序
七绝·读黄教授《未来不是梦》感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石门铭》技法探微(二十)
春行
春行
书法“结字意识”的训练和培养(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