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江建林,乔富林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3)
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随着各国对原油需求量的增加及轻质油开采储量的减少,以及油气开采技术的提高,稠油在开发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稠油(包括油砂及天然沥青)的储量约为1×1011t[1],约占全球石油总量的70%。由于稠油黏度高、流动性较差,造成稠油开采难度加大。降低稠油黏度、改善稠油流动性是解决稠油开采、集输的关键。化学降黏法是较为常用的稠油开采方法之一,由于原油中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多元性和胶质沥青质结构的复杂性,降黏剂对原油有很强的选择性。乳化降黏是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使稠油的油包水(W/O)型乳状液转变成水包油(O/W)型乳状液,从而达到降黏的目的。乳化降黏剂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性,降黏效率高,在稠油开采和输送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2]。常用的稠油乳化降黏剂主要为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6],近年来还研发了各种新型稠油降黏剂,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氟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性剂[7-9]。多种表面活性剂与各类助剂复配,可扩大适用范围,提高降黏效果[10-12]。与蒸汽吞吐等稠油开采技术相比,采用乳化降黏剂的降黏开采技术具有能耗低、设备投资少等优点[13]。近年来,我国在采用乳化降黏对原油进行开采和输送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赵庆辉等[14]针对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杜84 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黏剂CSL-1,该降黏剂具有耐高温性能,在300 ℃下降黏特性不失效,适合蒸汽吞吐井的井底降黏。刘斌等[15]开发的LB-1 型降黏剂,在添加量为0.2%~0.3%(w)时,对稠油的降黏率可达到93%以上,矿场应用结果表明,加注降黏剂后单井日产油量由12 m3增至42 m3,达到了节能降耗和增产的目的。但现有的传统化学降黏剂针对油藏温度低(40 ℃以下)且蜡含量较高(5%(w)以上)的稠油乳化效果差,降黏效率低,无法实现冷采条件下含蜡稠油的高效降黏。
本工作制备了适合含蜡普通稠油的改性植物油脂型低温冷采降黏剂,考察了降黏剂的乳化能力,并与常用市售降黏剂进行了对比,研究了降黏剂对稠油的降黏界限,对降黏剂的模拟驱油效果进行评价。
含蜡普通稠油: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的L区块稠油、XH 区块稠油、EX 区块稠油;改性植物油脂型降黏剂:自制;氢氧化钠助剂: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传统市售降黏剂(TX-100):纯度99%(w),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配制降黏剂溶液所用水:对应区块的地层水;大豆油:医药级,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N,N-二甲基胺:纯度97%(w),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磺化试剂CHPS:纯度95%(w),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稠油物性分析的基础上,以大豆油为原料,通过两步化学反应制备改性植物油脂型降黏剂,合成路线如图1 所示。
图1 改性植物油脂型降黏剂的合成路线Fig.1 Synthetic route of modified vegetable oil viscosity reducer.
实验步骤:取大豆油100 g、N,N-二甲基胺10 g 于三口烧瓶中,在100 ℃下加热反应4 h 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中间体;取中间体100 g、磺化试剂CHPS 20 g 于三口烧瓶中,加入60 g 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在80 ℃下回流反应12 h,即可制得改性植物油脂型降黏剂产物。
采用德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HAAKE MARS Ⅲ型流变仪进行黏度的测定。测定前,试样先在测定温度下恒温20 min 左右。
采用上海光学仪器六厂BM-19 型光学显微成像仪观测乳液状态,测量乳状液中液滴大小及分布。
称取7 g 稠油试样,在常温下加入3 g 含降黏剂的地层水溶液,玻璃棒搅拌10 min 或摇动5~10 min,直接观察乳化情况,或采用显微镜观察试样在显微镜下分布状态,水为连续相则为O/W 型乳状液,油为连续相则为W/O 型乳状液。通过改变实验中稠油试样和降黏剂的量,评价不同油/水质量比下降黏剂的乳化降黏效果。
实验用油为L 区块、XH 区块和EX 区块稠油,实验用水为对应区块产出水,相关参数见表1。模拟驱油实验步骤:1)将直径为2.5 cm、长度为7.1 cm的圆柱体人造岩心烘干,称重;2)测定岩心的气测渗透率,抽真空、饱和地层水,然后接入驱替实验流程;3)将岩心中饱和原油,老化24 h;4)以1 mL/min 的流量水驱岩心,记录不同时间的出油量、出水量,直至含水95%(w)以上;5)注入降黏剂驱油体系;6)以1 mL/min 的流量二次水驱岩心,记录不同时间的出油量、出水量,直至出口端含水95%(w)以上,计算不同时间的采收率和含水率。
表1 实验用水及稠油性质Table 1 Experimental water and heavy oil property
中间体和降黏剂的FTIR 谱图见图2。
图2 中间体(i)和产物(ii)的FTIR 谱图Fig.2 FTIR spectra of intermediate(i) and product(ii).
从图2 可看出,中间体在3 380 cm-1处存在宽峰,归属于反应产生的丙三醇O—H 键的伸缩振动,由此说明发生了酰胺化反应。在2 930 cm-1和2 857 cm-1处存在尖峰,归属于饱和C—H 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对称伸缩振动。在1 650,1 463,618 cm-1处的3 个尖峰,分别归属于酰胺Ⅰ带(C=O)、Ⅱ带(N—H)和Ⅳ带(O=C—N),表明中间体酰胺键的生成。相比中间体,降黏剂在1 259 cm-1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归属于磺酸基团S=O 键的伸缩振动,表明成功制备了降黏剂。
2.2.1 降黏剂对稠油的乳化行为
考察了降黏剂的乳化能力,并与常用市售降黏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2。从表2 可看出,所制备的降黏剂对于三个区块稠油均具有好的适应性,能够实现16 ℃或40 ℃下稠油的乳化降黏,可形成低黏度的均匀O/W 型乳液体系,且在16 ℃下静置24 h 后,也能够保持低黏度的乳液状态。而市售降黏剂TX-100,仅能实现L 区块稠油的乳化降黏,而对XH 区块和EX 区块稠油的乳化能力较弱,形成了颗粒较粗的分散体系或无法乳化分散稠油。
表2 降黏剂对不同区块稠油的乳化效果Table 2 Emulsification effect of viscosity reducer on heavy oil in different blocks
固定降黏剂含量为0.5%(w),观察不同油/水质量比下,L 区块稠油在加入降黏剂后的乳状液状态,结果见图3。从图3 可看出,不同油/水质量比下,降黏剂的乳化性能均较好,油滴分散均匀且为细小颗粒。随着油/水质量比的减小,乳液液滴分散得更疏松,且视野里会出现更大尺寸的乳液液滴。
图3 不同油/水质量比下降黏剂对L 区块稠油的乳化照片Fig.3 Micrograph of emulsification of heavy oil in block L by viscosity reducer under different oil/water mass ratio.
2.2.2 不同区块稠油的降黏界限
针对L 区块稠油,考察了降黏剂含量和油/水质量比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4。从图4 可看出,在15~40 ℃温度范围内,当降黏剂含量降至0.2%(w)时,降黏率将下降至90%以下;当油/水质量比上升至7∶3 时,降黏剂对L 区块稠油的降黏率有所下降,但仍可实现降黏率超过95%。因此,降黏剂对L 区块稠油的降黏界限为: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0.3%(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7∶3.
图4 降黏剂含量和油/水质量比对L 区块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Fig.4 Effect of viscosity reducer content and oil/water mass ratio on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in block L.
针对XH 区块稠油,考察了降黏剂含量和油/水质量比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3。从表3 可看出,在15~50 ℃温度范围内,降黏剂含量为0.1%~0.5%(w)、油/水质量比为6∶4~8∶2条件下,降黏剂可实现98.5%以上的稠油降黏率。表明降黏剂对XH 区块稠油的适应性极佳,只要满足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0.1%(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8∶2,对XH 区块稠油可实现降黏率超过98.5%。
表3 降黏剂含量和油/水质量比对XH 区块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Table 3 Effect of viscosity reducer content and oil/water mass ratio on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in block XH
针对EX 区块稠油,考察了降黏剂含量对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4。从表4 可看出,在 15~45 ℃温度范围内,在降黏剂含量为1.0%(w)时,可实现98%以上的降黏率。因此,降黏剂对EX 区块稠油的降黏界限为: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1.0%(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6∶4。表明降黏剂对EX 区块的适应性略差,这是由于EX 区块稠油性质较特殊,胶质含量较低、蜡含量较高。为了降低降黏剂的使用量,本工作采用添加助剂的方法对降黏剂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在降黏剂中引入了质量分数0.05%的氢氧化钠助剂,实现了降黏剂含量降至0.5%(w),仍可达到98%以上的降黏率(图5)。因此对于高含蜡的EX 区块稠油,优选降黏剂与氢氧化钠助剂复配使用的复合降黏体系。
表4 降黏剂含量对EX 区块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Table 4 Effect of viscosity reducer content on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in block EX
图5 助剂对EX 区块稠油降黏效果的影响Fig.5 Effect of assistant on viscosity reduction of heavy oil in block EX.Condition:oil/water mass ratio 6∶4.
选用圆柱体J-1 和J-2 人造岩心(参数见表5),考察了降黏剂对于L 区块和XH 区块稠油的驱替效果,结果见图6。稠油乳化降黏模拟驱油实验步骤为:首先将岩心饱和稠油,一次水驱后至含水率大于95%(w)后,注入0.5 PV 的0.4%(w)降黏剂,然后进行二次水驱,至岩心出口含水率达95%(w)以上,模拟驱油实验温度恒定为35 ℃。从图6 可看出,一次水驱至含水率达95%(w)以上趋于平稳,之后岩心注入降黏剂段塞,含水率出现明显下降,对应注入压力和采收率均显著上升,说明降黏剂对于L 区块和XH 区块稠油均具有明显的驱油效果。
图6 降黏剂驱油体系对L 区块(a)和XH 区块(b)稠油的模拟驱替效果Fig.6 Simulation displacement effect of viscosity reducer flooding system on heavy oil in block L(a) and block XH(b).
表5 人造岩心的测量参数Table 5 Measurement parameters of artificial core
对比了降黏剂对L 区块和XH 区块的驱替效果,结果见表6。从表6 可看出,由于XH 区块稠油黏度较高,L 区块稠油的一次水驱的采收率高于XH 区块。注入0.5 PV 的降黏剂段塞后,L 区块稠油采出液的含水率下降值(16.67 百分点)高于XH 区块的下降值(7.89 百分点);L 区块稠油二次水驱后提高采收率达14.67 百分点,高于XH 区块稠油(9.17 百分点)。
表6 降黏剂驱采收率及含水变化Table 6 Change of recovery ratio and water content by viscosity reducer flooding
观察岩心出口端产出液,注入降黏剂后,出口端的产出液明显呈现乳化状态,静置48 h 油水分层后的照片如图7 所示。从图7 可看出,一次水驱至含油量显著下降后,注入降黏剂驱段塞,产出液中油量又明显增加。综上所述,低温条件下,降黏剂对于L 区块和XH 区块稠油均具有显著的驱油效果,对于黏度较低的L 区块稠油采收率提高幅度更大。
图7 岩心出口端产出液静置分层后的照片Fig.7 Photos of produced fluid at the outlet after stratification.
1)成功研制了改性植物油脂型降黏剂,使用此降黏剂在低温条件下(15~40 ℃)能够较好地乳化分散含蜡普通稠油,形成低黏度均匀分散的稳定O/W 乳液体系。
2)对于L 区块、XH 区块和EX 区块稠油,降黏剂实现低温区稠油降黏率大于95%的降黏界限条件分别为: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0.3%(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7∶3;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0.1%(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8∶2;降黏剂含量大于等于1.0%(w),油/水质量比小于等于6∶4。对于EX 区块稠油,可通过引入氢氧化钠助剂将降黏剂使用量降至0.5%(w)。
3)降黏剂对L 区块和XH 区块稠油均具有显著的驱油效果,模拟驱油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4.67,9.17 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