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3-02-20 21:55梁方婵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一站式书院导学

梁方婵

(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随着我国高校现代书院制的不断改革和优化,学生社区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因而在新时代下,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现代大学书院制之下进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必要的、及时的。

一、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意义

(一)双院协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形态发生较大的变化。现代大学书院制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院为主体,以专业为支撑的大学组织形态,将原来的纵向以学院为主体的组织形态转化为以学院为纵向、以书院为横向的,纵横交错的矩阵组织形态。[1]如此改革,一方面是解放了学院,使学院从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抽离,回归学院教育初心,专注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增加科研产出;另一方面,书院则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弥补高校原来的组织形态中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的不足,运用校内外多种资源,建设各具特色的书院,开展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生社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学院”+“书院”的新的组织形态下,高校的运行更为高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全面。

(二)集中住宿增强三全育人实效

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是面向全国招生,部分甚至是面向全球招生,也就是说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加之高校教育与中小学不同,高校部分课程安排在晚上甚至是周末,为了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学习,方便学校统一管理,高校学生管理基本上实行住宿制,由学校统一安排宿舍。在现代大学书院制兴起前,高校宿舍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住宿场所,其教育功能不显著。而在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学生宿舍的功能远不止于此,宿舍不仅仅是学生生活的地方,更是学习空间和育人载体。[2]当下,高校在进行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过程中,以原有的宿舍建筑为基础,对宿舍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融入信息化、人文性、时代化等元素,把单一的宿舍打造为融学生生活园区、学术交流园区、体育锻炼园区等为一体的学生社区。在社区中,学生可以在多维导师的引领下,运用现代先进的学习生活设施,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如此,人性化、现代化的学生社区能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供空间,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

(三)多维导师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转变,[3]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21 年已然达到57.8%,其中大专和本科层次的学生占高等教育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发展速度之下,大专和本科实行导师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现代大学书院制管理模式之前,高校的导师制度往往只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才实行。但是,在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大专和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度成为可能。书院会选聘专业教师、思政教师、社会专家、朋辈学生等组成经验丰富却又各有千秋的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学生在不同的书院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结合自己的专长或兴趣,自主选择部分普识类课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学,开展学术研究,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大专和本科阶段实行导师制度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能使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缩短适应期,树立目标,充实大学生活。

(四)学生社区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当下,各层次教育一直强调并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高等教育中,这一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展开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开展课程教学等。但是,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这一核心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而在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开展教育和管理的场地发生了变化,由教室转变到了以宿舍为基地的学生社区;教育的主体由教师为主导转变成了由辅导员、导师、学生等多方共同管理。也就是说现代大学书院制下,学生社区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重要载体。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参与教育和管理的主体,是见证者、建设者、贡献者。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书院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如现代大学书院制度的建设、书院品牌的创设、书院活动的策划和开展、书院的改革等等。如此一是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机会和平台,二是能为书院管理添加新生力量,三是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面临的困境

(一)制度建设未健全,功能缺位与重叠并存

现代大学书院制之下,高校改原来“校-院-系”的组织形态,为“学院”+“书院”的管理模式。其中,学院主要负责第一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专业知识传授、专业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指导等活动。书院则负责第一课堂以外的第二课堂,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课余理论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品味、艺术审美修养,深化人文科学与哲学常识,培养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锻炼综合分析、人际协调、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技能,切实发挥第二课堂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积极作用。[4]如此看来,学院负责教学,书院负责育人,分工明确,安排合理。但在具体实践中,教学与育人是密不可分的,两者有着诸多的关联,需要相互配合。比如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关于专业认同教育的问题,既需要书院牵头组织专题活动又需要学院派出专业教师进行教育,共同发力,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由于职能划分的冲突,书院与学院可能会相互推诿,导致功能缺位。又如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由于分工不明确,学院与书院都进行相应的指导,导致功能重叠,浪费教育资源。

(二)空间运用未系统,宿舍育人优势难彰显

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学生宿舍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同时也对高校学生宿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宿舍设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以满意学生社区育人的需要。在实践中,高校也确实对宿舍进行了部分优化和改良。一方面体现在努力争取资金,建设全新的学生公寓,以适应现代大学书院制改革,但这属于少数,毕竟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现有学生公寓的升级改造。在硬件方面,一般将低楼层的学生宿舍搬空,重新划分空间,建设各种功能区,但是受宿舍原来框架的影响,空间重组往往受限较多,空间运用不充分。而且,当下大部分高校的宿舍数量都是比较紧张的,皆为刚需,能够腾出来进行书院建设的空间较少,这就导致书院之间以及书院内部各功能室之间出现“抢地盘”的现象。书院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可能出现重专业学术交流,轻其他功能如思想政治教育、休闲娱乐等,宿舍空间运用未能系统化、科学化,影响书院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

(三)导师导学未深入,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

现代大学书院制下,统一选聘多维导师下沉学生社区,指导学生进行系列党建教育、学术交流、休闲娱乐等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在实践中,导师的组成结构,导学的时间、质量等都未得到充分保障,导学的效果一般。首先是导师人员的构成比例失调。现代大学书院制创新导师制,从专科或本科阶段开始设置书院导师,主要由辅导员、专职教师、社会专家、朋辈学生等组成。但目前的组成比例而言,辅导员占比较大,而专职教师和社会专家,特别是资深的专家的占比偏低,这使得导师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其次是导师导学时间不足。作为导师主力的辅导员,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繁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分身乏力;而专职教师,特别是专家级的专业导师,则忙于科学研究和专业教学,时间上也比较紧张;社会型的专家,来社区的时间较少,更多是通过线上辅导的方式开展导学;朋辈导师则因学业压力大,因而导学时间较难保障。最后是导师导学的质量有待提高。书院的导学,多半是由学生自下而上的自觉行为,即学生个体遇到问题和矛盾,主动向相关导师请教为主,而非由书院和导师统一组织的自上而下的系统行为,这导致导学的碎片化,不利于长远发展。

(四)时间统筹欠科学,社区综合治理能力较弱

现代大学书院制主要以第二课堂为载体,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也就是说,书院是利用第一课堂以外的、学生非上课期间的休闲时间开展活动的。但是由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排课都不尽相同,因而书院运用课余时间进行跨专业的书院活动受客观原因影响较难统筹。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书院往往只能选择全校不作统一排课的空闲时间或者是周末。更有甚者,对于部分较少学生主动参与的书院活动,管理者直接把参与人数分配到具体学院和专业,使自觉探索变成强行参加。如此,部分同学对书院的认同度大打折扣,对书院产生不满和抗拒,更不愿意参加书院活动,长期以往形成恶性循环。书院的初衷是运用学生社区进行立德树人,但由于社区管理能力未能适应书院改革的步伐,综合自治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参与书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书院的存在不是学生成长的加速器而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这与书院的初心是相悖的,书院独特的育人优势难以彰显。

三、现代大学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可行路径

(一)完善书院制度建设,明确书院职能

要推动现代大学书院制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做好书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书院的各项制度建设,重点要处理好书院与学院、校内资源与书院需求、书院与社会三对矛盾。一是要优化好双院联动育人机制,厘清好书院与学院的关系。虽然学院与书院一个主管第一课堂,一个主管第二课堂,但两大课堂中仍然有部分职能是难以明确划分给单方的,是需要双院共同完成的,对于这些职能要明确主要是由学院还是由书院牵头,而另一方应该如何配合,以确保职能的履行。二是整合校内育人资源,合理分配书院空间。校内育人资源相对于书院的需求是不足的,这要求书院要整合校内一切可用的资源,并进行资源的高效分配,确保书院中的思政教育、学术交流、休闲娱乐等活动都能顺利开展。三是引入社会资源,推动书院-社会协同育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入社会的资金、人才、经验,一方面可以精准育人,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教育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有限性,满足书院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促进书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重塑宿舍空间价值,凸显社区价值

现代大学书院制建设以学生社区为基础,学生社区以学生宿舍为载体。因而,现代大学书院制育人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宿舍社区的硬件重铸和软件完善,重点做好环境设计、空间分配、活动设计三件大事。一是要做好宿舍环境设计。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空间设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鼓励构建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审美的现代化的宿舍社区和书院群,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增强参与度。[5]二是要做好空间分配。一方面要坚持党建引领,把学生支部引入社区并安排相应的活动中心,使党建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另一方面,其他空间的安排坚持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面面俱到,又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把社区空间合理分配到各功能室。三是科学设计书院活动。一方面,书院活动覆盖面要广,应该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学术交流、体育运动、文化艺术、劳动教育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提升学生的理论基础,又要注重学生实操能力、动手能力的训练。

(三)优化导师制度运行,实现全员育人

书院导师制度是一项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好的尝试,为了让其行稳致远,应在导师团组成比重、导师分配、导师导学内容等方面下功夫。一是优化导师团组成比例。除了要确保一定数量的导师团体,符合一定的师生比例标准外,还要优化各类导师所占比重。当下,导师团队中辅导员占比相对偏高,而专业教师和社会导师,特别是资深型和专家型导师的比重是偏低的。因而在选聘导师时,应增加学术导师和社会导师的数量,提高其在导师团队中的比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优化导师分配制度。当下的导师分配多为书院统一分配的,这一方式可能导致导师的专长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影响导学效果。在分配导师过程中,应该优化导师-学生双向选择制度,使导师的专长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或兴趣爱好,发挥导师作用。三是优化导师导学内容。导师导学应坚持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书院既需要立足学生成长大局,统筹安排如专题讲座、主题研训等导学活动,又需要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针对性强辅导,方能更好地育人。

(四)坚持学生中心导向,提升治理力量

书院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基本原则并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落实。针对书院治理能力低下的问题,可以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是统筹安排第一课堂,以解决书院活动时间难集中的问题。书院应在每学期开学前与学院和教务部门沟通协调,规划好学生第一课堂的时间安排。工作日的晚上尽量不要安排课程,可以集中某一个上午或下午全校不安排课程,如此方便学生参与书院活动,有利于书院活动的有序进行。二是做好调研摸底,从学生需求侧出发设计书院活动。针对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有疑惑,对什么有需求,如此才能有的放矢,传道授业。三是把学生纳入社区治理队伍,增强治理力量。学生社区建设为了学生也需要依靠学生,在书院建设过程中,应当遴选部分责任心强、能力好、素质高的学生,加入社区管理队伍中,参与社区日常事务管理,既能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又能促进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现代大学书院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新的尝试、新的改革和新的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塑性。但也因为现代大学书院制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存在一些不足也在所难免。当下改革的重点在于不断完善现代大学书院制的制度建设、提升书院空间价值、优化书院导师制度、增强书院治理能力,方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大学书院制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促进大学生立体化成长成才,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猜你喜欢
一站式书院导学
朵云书院黄岩店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白鹿洞书院记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