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 云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写景文教学实践,主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部编版教材核心特色、学习任务群理念三大依据,以《鸟的天堂》为例,其细化依据主要囊括了以下三方面。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景、热爱生活,培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写景文章,具有以下特点:(1)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2)篇幅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3)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学习任务群是指围绕某一主题或问题,设计一系列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鸟的天堂》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了解文章的大意;(2)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描绘的美景带给人的美好感受;(3)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自己创作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4)交流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分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教导学生认识并会写该篇文章中出现的生字,如“桨”“榕”“暇”“抛”等,在此基础上,掌握文中词语“竹竿”“灿烂”“规律”“静寂”“白茫茫”“树梢”“照耀”的正确读音和写法。
教师组织学生有序完成整篇文章的初读、再读和品鉴式自由阅读三个任务,使学生全面了解作者两次见到“鸟的天堂”的过程,理解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完成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文艺鉴赏能力的锻炼。
通过仿写“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等句段,交流写作心得,从而有效积累写作经验,发表对该篇文章的鉴赏心得。
教师需带领学生首先完成全篇课文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指导学生对该篇文章的知识内容做进一步的整理、归纳;探究阶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宽思考的视野,将所学的新字、新词、表达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创作活动中。
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2.学会运用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首先通过播放鸟的叫声、展示鸟儿飞翔的照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自然界中鸟类的兴趣。例如,教师通过播放鸟类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鸟类的行为、生活习性以及生活环境。然后提问:“你们喜欢听鸟叫声吗?你们知道什么是鸟的天堂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引导学生猜测文章可能会讲述什么样的场景和故事。
接着,教师通过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景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主题——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是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写景文,通过对鸟儿栖息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手段,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自主阅读任务
(1)自主朗读:选择文章中倒数第2、3 自然段,进行朗读练习。(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地方,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如读到“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一句时,应语调低沉平缓,而读到“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语调应逐渐升高,情绪也应更加饱满。)
(2)词汇积累:找出文章中的生词和不熟悉的词语,如“桨”“榕”“纠”“耀”“桩”“暇”等,并自主查阅词典或参考课文内容,了解其意思和用法。
(3)语法分析:分析文章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特点,如主谓结构:“我们吃过晚饭”,并列句:“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句子进行拆分和重组,加深理解。
2.自主思考课文内容
该环节,教师需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在进行自主思考时,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有利于剖析文章主旨的关键问题上。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的是思维复现法,即配合多媒体设备,演示该文章中的相关景象,进而从视听刺激出发,使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地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自然而然地聚焦文章中关键的问题,例如,作者两次看到的“鸟的天堂”有哪些不同?原因是什么?此外,还可以通过圈点关键词、重点句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一句。
1.多媒体呈现问题
(1)请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课文中的“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2)课文中运用了哪些描绘手法?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
(3)你觉得作者是怎样把鸟的天堂描绘得如此美丽的?
2.分析过程
(1)课文内容分析:“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联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形容“鸟的天堂”。在学生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言,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纠正、完善自己的答案。
(2)分析课文中的描绘手法: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如生动的形容词、细腻的描绘手法等,引导学生尝试用“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等词语形容“鸟的天堂”,了解写景文的特点。
(3)方案4(优化Egeneralized&TC)与方案5(优化Edirect&TC)相比,虽然Edirect增加了4.05%,但Eindirect降低了12.90%,即,无论是多目标优化还是单目标优化,考虑广义能耗的调度方案比直接能耗的调度方案,其Egeneralized更优。同时,方案4与方案5相比,方案4可有效降低加工辅助时间,TC降低了4.34%。
针对具体学情,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适当添加任务,如请学生对“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等句子进行分析和仿写,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提升其写景能力。
(3)师生互动分享学习体会。互动期间,教师可以先行发言,为心得分享定下基调: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美丽的自然景物,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在随后的学生互动发言过程中,教师需秉承开放心态,尊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品鉴,只要不是对作者意图的歪曲化解读,均应予以鼓励。
上一环节的深入分析,是对文章内容、行文框架、思想的整体了解,而本环节的合作探究,则是在以上环节的基础上,对分析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难点和问题进行集中解读,以确保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文章主题。“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合作探究,可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1.分组讨论:针对作者在文章最后发出的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提出问题: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2.组内研讨:每组的具体讨论过程,可由教师指定的两位小组长自行安排,大致按照文章内容梳理、组员分别阐述观点、辩论分析课题研究程序,逐步完成组内观点的统一。
3.展示交流:针对“文章最后一句是否重复”的探究,进行结果展示。为此,教师可以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在展示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肯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明白这句话包含的深层含义:第一个“鸟的天堂”是引用他人的话,具体指的是那棵大榕树;而第二个“鸟的天堂”是作者的比喻,因为鸟儿们在这里自由幸福地生活着,这里就是它们的天堂。
4.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只需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即可。学生的探究方向既可以是文章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也可以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
掌握基本的描绘技巧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前提,为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从《鸟的天堂》一文中所学的景物描绘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景文中。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生可以从如下几个主题中任选其一:“我难忘的景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人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景物?”
写作要求:任选一个主题,标题自拟,体裁不限,500 字左右。
期间,教师要根据写作教学的长短期目标,明确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例如,用以消化吸收课堂所学的写作任务,应在写作任务的总字数上进行合理削减,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内完成,并接受教师的点评指导;作为学生课外进阶提升的写作任务,则可放宽写作规模的要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同时,明确限定交稿时间,以使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弥补自己的写作短板,纠正自己的错误写作习惯。
这篇课文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美丽的鸟类天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通过对鸟儿生活的细腻观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1.通过本节课的讨论,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描写手法,提高了描写能力。
2.学习这篇文章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关心生态环境,懂得要保护鸟类等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3.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用我们的文字描绘出更多美丽的自然景物。
在开展“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时,教师既要注重保持开放、包容的教学姿态,在各个教学环节减少对学生思维、自主学习行为的不必要束缚,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力,又要强化学习任务和课程内容的紧密联系,确保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刚好和《鸟的天堂》相关教学目标基本重合,避免课堂教学的散漫化和随意化。
当然,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有些语文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一些教师不易察觉的问题和困难,比如,有些陌生字词的读法、写法,还没能掌握,对相关句段的意思,没能正确领悟。这类问题需要教师在监督指导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学习任务群”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和管理任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