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023-02-20 19:04:52王祖友
新课程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制度改革

文| 王祖友

百年树人,教育乃国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在这项基础工程中,人才培养是基础,课程是基础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即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转变的过程。

我国课程改革研究经历了探索、成熟、快速发展三个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求,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而,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的出现为教育领域注入了新活力、新动力。以课程改革政策框架、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共同构成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三维建构,旨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当前,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实施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的大环境是万物互联的整个世界,未来的中国人才是要参与全球治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因此,以学科知识为逻辑的课程需要向学生专业获得为逻辑的课程改革转型。改革转型的首要任务是以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对课程改革目标进行设计,坚持“人本回归”的价值导向,面向未来,通过课程改革制度的理性规制、课程改革空间的多维打造和课程改革主体的价值体认,体现“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多元智能”社会环境中课程改革的社会担当。

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是未来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命题。由此,营造课程改革的良性推进机制包括:重建教师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开拓支持教师创新的课程整合平台。

课程改革制度创新与课程改革制度化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课程改革制度创新是课程改革主体根据时代发展和改革需要,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构建、完善或者革新的过程,旨在以新的、更合理的制度来保障课程改革的秩序、激发课程改革的活力以及促进改革主体的发展。

课程改革制度创新应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原则。我国的课程改革及其制度创新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科学开展,坚持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公共品格等,以确保我国课程改革科学推进。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不仅要主动地反映时代特色,还要前瞻性地引领社会发展。让课程改革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

猜你喜欢
新课程制度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改革创新(二)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