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年俗文化的探寻与构建
——以年俗文化艺术工作坊的实践为例

2023-02-20 19:04:52仲广丽
新课程 2023年18期
关键词:木版窗花年画

文| 赵 俊 仲广丽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进行项目活动的支架,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建构开放的学习空间,布置真实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获得能力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审美素养发展的要求,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活动,获得审美思维。我校艺术工作坊以家乡的年俗文化为起点,在美术学习中开展“年主题”活动,推动学生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承。

一、“三重”优化:打造“年文化”项目场景

项目化学习应该是自由的、开放的、舒展的。真正的项目探究不是源于教师的布置,而是源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是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自由选择学习空间,自由选择学习材料,是儿童审美视野下的自主安排、自主发展、自主成长。

(一)重整: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时间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习俗丰富。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承载着丰富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味不浓成为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年文化艺术工作坊活动,既能关注当下中华传统文化生活,又能兼顾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工作坊项目化学习的时间安排上,要顺应学生的要求,根据工作坊的项目任务活动合理安排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学习任务。如以“周”为课时,有机安排“美丽之年”,主题为自然寻美和剪窗花,内容项目链有“多彩落叶—枯木逢春—奇趣花盆”“窗花欣赏—认识工具—学剪窗花—窗花张贴”。“美食之年”主题为包饺子和煮元宵,内容项目链有“饺子文化—学包饺子—煮饺子”“元宵文化—学搓元宵—煮元宵”。“美好之年”主题有智慧生活和年的游戏。

(二)重构: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情境

在进行艺术工作坊项目化学习时,教师需要根据年俗文化生活方式,找到二者相一致的地方,将之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依据,通过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工作坊活动中。如“传统年宣传员”评选活动,作为一名宣传员,你会如何介绍家乡的“中国年”?准备设计哪些场景?开展哪些活动?准备哪些装饰?引导学生将工作坊活动与真实的年文化联系起来,设计活动任务。

(三)重组: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材料

材料是儿童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载体与支架。年文化艺术工作坊需要为儿童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材料,帮助儿童通过具体的审美任务进行操作活动,发展儿童的审美思维。如在“美食之年”的项目活动中,饺子是年味的精髓,学会包饺子既是劳动学习,又是文化传承,更是民俗民风的集中表现。教师在工作坊活动过程中,就可以围绕包饺子这一民俗活动,提供相应的材料。从语文角度,了解饺子的价值与意义;从生活角度,了解饺子的基本特点;从美术角度,了解不同饺子的样式;从劳动角度,进行和面、制馅、包饺、煮饺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唤醒儿童对“年”的记忆,感受饺子中所承载的年味,推动儿童对年俗文化的了解,深化儿童对年俗的全面印象,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三阶”体验:打造“年文化”活动样态

美术项目化学习不是进行知识的教学,而是通过项目任务,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因此,学生需要与自我、他人进行一次结伴学习、共同成长,经历年俗的不同阶段体验。

(一)年俗活动之前:计划之旅

如在教学“木版年画”之前,教师要通过前置性知识让学生获得“木版年画”的相关概念,以此指导学生了解年俗文化的发展。

师:同学们,你们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年画呢?

生1:我在博物馆见过年画。

生2:我在年市大集上见过年画。

生3:在过年的时候,爷爷在客厅换了新年画。

师:是呀,年画可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木版年画,了解木版年画的魅力。(出示各种木版年画)

师:这些木版年画和其他画种相比,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生1:这些木版年画色彩都非常鲜艳。

生2:这些木版年画的造型特别复杂。

生3:这些木版年画内容尤其喜庆。

师:是呀,这些共同构成了木版年画的基本特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欣赏木版年画作为任务起始部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同时,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实施,教师还需要让学生了解制作木版年画的工具,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活动准备。

(二)年俗活动之中:实践之旅

师:同学们,大家观察一下,木版年画一般都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

生1:很多年画是以红色为主。

生2:部分年画选用了鲜艳的对比色。

师:是呀,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一般用对比色进行制作,有的甚至用单色。大家观察一下这幅年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年画上有字,写着“刘海戏金蟾”。

生2:小男孩手中拿着一串铜钱。

生3:金蟾有三只脚。

师:是呀,这是一幅民间传统年画。年画中的刘海是一个稚气十足的小男孩。手舞一串铜钱,下面有一只金蟾,造型生动,喜气洋洋。刘海所系的三足金蟾是可以化成仙的灵物,由于“金蟾”与“金钱”谐音,兼有财源广进、取之不竭的意思,预示着生活富裕。

师:下面小组讨论,设计一幅年画要注意什么?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设计前的观察,还是设计中的小组合作,都指向了美术素养的整体发展。在观察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发展了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年俗活动之后:感受之旅

当学生完成了木版年画作品后,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年画的张贴与展示中了解民俗文化的认知发展。

师:同学们,我们的作品陆续完成了,大家说一说,这些木版年画可以张贴在哪里呢?

生1:我们小组的木版年画是“麒麟送子”,我觉得张贴在新房中比较适合。

生2:我们小组的木版年画是“利市仙官”,可以在开业的时候张贴。

生3:我们小组的木版年画是“刘海戏金蟾”,可以在春节的时候贴。

师:今天我们就先把这些年画送到教室的美术角,大家一起来欣赏这些作品,再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在项目化活动中,围绕具体的项目任务,教师要有展示的习惯。在展示的过程中,既有学生的自我交流,又可以引入家长、专业人士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在展示交流后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社区,寻找木版年画的民间艺人,了解木版年画的流派。

三、“三百”行动:打造“年文化”项目策略

年文化项目化艺术工作坊年俗文化行动,让学生与材料、环境、空间、审美实现融通,让项目任务与学生兴趣发生共鸣,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通过听见“一百种”声音、对话“一百个”问题、确定“一百个”主题,支持学生运用美术的方式感受年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听见“一百种”声音,捕捉“年文化”的精彩

在艺术工作坊的项目行动中,学生总是用自己特有的视角去发现年、参与年、感受年。这些来自学生对年的认识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因此,在项目化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想象,聆听学生的声音。

师:同学们,年味渐浓,过年的时候,你和家人们一般都会做什么呢?

生1:我们家要大扫除。妈妈说,扫除有“除陈布新”的意思,希望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都送走。

生2:我们家不仅贴对联,而且要贴“福”字、门神。

生3:我们家还会祭祖、祭灶神。

生4: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全家都要吃饺子。

生5:还有守岁,压岁钱。

师:这些都是过年的时候我们常常做的事情。这些内容与美术活动有关联吗?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对年的理解,从学生的过年生活中找到与美术活动相一致的内容,保留学生最真实的想法,作为进行项目化活动任务设计的依据。年文化工作坊活动需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语言中找到项目任务的起点,真实记录学生的声音。

(二)对话“一百个”问题,开启“年文化”的活动

工作坊项目化活动是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发展的。当学生对年俗文化产生兴趣之后,他们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要过年?过年的习俗都是怎么传承的?古人过年和现代人过年一样吗?外国人过年吗?教师要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设置进行对话的空间,通过追问、反问等形式,引导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剪窗花。大家了解窗花吗?

生1:我们家过年的时候会在窗户上贴窗花。

生2:市民广场的长廊窗户的样式很像窗花。

生3:剪窗花一定要用剪刀吗?

生4:窗花不同颜色是怎么剪出来的呢?

生5:现在过年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贴窗花呢?

师:同学们既了解了一些关于窗花的知识,又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围绕窗花,一般有四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一是线条,二是剪法,三是形式,四是表现。

生1:线条有哪些形式呢?

生2:剪窗花,不就是“剪”吗?还有哪些剪法?

生3:剪刻形式又是哪些呢?从哪里能够找到不同的剪刻形式?

生4:窗花有哪些表现内容?春节的时候家中可以贴哪些窗花?

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师就需要通过学生的问题建立起立体多元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完成对剪窗花项目的学习。学生通过这些问题,才能够了解项目化学习中剪窗花时用到的线条有圆、尖、方、缺、线等,剪法有折叠、刺孔、阴阳刻等,剪刻形式有单色、套色、彩色等,表现内容有人物、戏曲、故事、习俗等。教师需要通过项目任务帮助学生感受传统年味,落实“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

(三)确立“一百个”主题,实施“年文化”的项目

在艺术工作坊活动中,教师需要从年俗文化入手,确定项目化学习主题。一是从美术课程中确立主题。小学美术课程中包含了欣赏·述评,学生可以围绕身边与年味有关的美术进行赏析;包含了造型·表现,可以从有关年味的平面造型、立体造型、动态造型、多维造型等角度进行创作;包含了设计·应用,可以从年味的视觉信息传达、生活与设计、工艺传承、环境营造等角度进行审美表达;还包含了综合·探究,可以从美术课程内部综合,美术与其他课程的学科融合、美术与生活融合等进行探究。二是从传统文化中确立主题。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还可以从年的来历、年的传说、年的诗词、年的艺术、年的音乐等项目中开发工作坊项目。三是从学生生活中确立主题。在工作坊项目设计中,无论是哪一种项目的开发,哪一种理念的实施,都需要从学生视角出发,将项目主题的确立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开发项目化学习主题。

四、结束语

在年文化艺术工作坊的实践活动中,作为一项综合性和体系化共存的学习活动,涉及各种因素,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提供学习支架,创设学习情境,开发驱动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中获得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发展,从学生视角,和学生一起探究年味,一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童年的气息弥散于年的味道之中。

猜你喜欢
木版窗花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
幼儿画刊(2023年12期)2024-01-15 07:06:10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22
剪一朵窗花
大灰狼画报(2022年2期)2022-05-23 12:57:18
剪窗花
牛年画牛
幼儿100(2021年7期)2021-04-10 06:32:16
年画
心声歌刊(2020年4期)2020-09-07 06:37:08
缸鱼年画之旅
剪窗花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剪窗花
小学生导刊(2018年4期)2018-04-18 13:53:20